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超級地產大亨

《》章 節目錄 第五十九章 闖過初圍 文 / 榕之子

    「材料被退回來了?」

    看著李德盛愁眉不展的臉,秦然也一臉愕然,公司遞交給滬東市政府的申請很快就被打了回來,原因是公司資質條件不達標。

    「據那邊的人說,因為我們公司並未有相關成功的案例,所以在第一輪粗篩選階段就通不過審核。市裡面要求要和有實力的大開發商合作,務必保證成功率,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被攔在了門外。」

    作為剛踏入商業地產的江南集團確實是新丁,雖然在江州有了大手筆投資,但現在依舊停留在圖紙階段,沒有實實在在的成績讓人看到。相比來自香港以及國內的大地產商,江南集團在商業領域著實默默無聞,因此就連第一輪都過不了關。

    「要不我們先穩一穩,畢竟這個項目在公司內部……」

    趁此機會,李德盛也想勸秦然緩緩,因為其內心對這個項目也並不看好。現在滬東市那邊給出了無法逾越的拒絕理由,正好給了秦然台階下,一來不傷老總面子,二來也平息公司內部的異議。

    「不行,不到最後時刻我們絕不能放棄,滬東市項目能讓我們節省好幾年的時間戰略佈局!還有,你必須給我拿出百分之兩百的熱情來辦這件事,再偷懶我會考慮放你假。我總覺得背後不會那麼簡單,說不定有人在搞什麼小動作。」

    雖然滬東市給出的理由冠冕堂皇,但秦然總覺得不對勁,照理說公司的投資計劃在自己把控下應該極其符合滬東的要求,不應該連第一輪都過不了。會不會是滬東市的「老朋友」沉寂了一段時間,現在又開始蠢蠢欲動。

    儘管秦然強行推進滬東市投資計劃,但他也承受著無形的壓力,現在出師不利反而更激起他的鬥志。在覺察到李德盛沒盡力順便警告其之餘,還再次強調了他堅定要推進滬東項目的決斷。

    「方處,上次的事情有勞了。今天我和『大哥』小聚。特意也邀請您大駕光臨前來。有空?好……好,那晚上老地方見。」

    放下電話,許文傑用手敲了敲辦公桌,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雖然近期沒有和江州佬有什麼來往。但許文傑卻一直派人盯著他們的動靜。想不到江州佬在目前被自己擠兌到要撤走的情況下,居然還敢加大投資,要參與滬東市的商業中心升級計劃。看來他們是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不撞南牆不死心啊。於是,許文傑很順手地幫了他們一把,讓其早早死心,有時間收拾行李回家。

    許文傑發現滬東市權貴圈雖然高高在上,但只要有人就一定有江湖,自己以前混到的東西還是可以用上。琢磨人、跟對人、用好人,就是他最近悟出了一番理論。於是他便小試牛刀。通過電話那頭的方處長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事情辦了,讓江南集團碰了一臉灰。能有如此主導力量的人當然不是常人,這位「方處」就是許文傑「大哥」的大哥的心腹,即滬東市市長的大秘。

    大秘出聲,基本就代表著他背後的大人物意思。所以儘管江南集團的投標計劃書非常完美,但有關部門依舊找出了合法理由來拒絕。

    李德盛的工作還是有成效的,他很快找到了曾參與評標的內幕人士,從其口中瞭解到江南集團出局是來自上面的意思。既然是上面的意思,那麼投標方案等下面的事情做得再好也無關大局,最主要是要搞定上面。

    搞定上面就不是李德盛等人的領域,而是要看老總秦然如何應對。現在所有的矛盾又匯聚到了一起。冤家宜解不宜結,但許文傑這個冤家好像打了死結般纏住了秦然,讓他痛苦之餘又十分難受。強龍不壓地頭蛇,許文傑這個地頭蛇給秦然製造了太多的麻煩,一棒子沒把他打死,現在反受其害。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依照誰行動誰得利再結合公司在滬東的恩怨方,尤其得知許文傑現在傍上了市長弟弟這條線,秦然很容易猜到是誰在搞鬼。

    盡量不去淌渾水,但現在依舊踩了一褲子爛泥,陷於泥潭中動彈不得。這就是如今秦然在滬東的寫照。商場中牽涉到官場,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在官場中有所突破,但滬東市的官場對秦然來說一片空白,連說上話的人都沒有。

    情況陷入了危局,幸好滬東招商要到明年元旦前截至,還留給秦然100來天的時間來斡旋。梳理了一遍官場關係,秦然發現和自己走得最近的就是市委書記黃偉國,再近一些就是省長李治國,他們有可能為自己說上話。

    當務之急,走一步算一步。要先爭取擠進大名單,通過第一輪,然後再說後續。時不待我,秦然趕緊以匯報工作名義找時間去拜會了黃偉國。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秦然反正是和滬東這個項目耗上了。

    簡單介紹了公司的近況,秦然把在滬東市招商遇冷的情況向書記大人反映了一下,希望能得到黃書記的支持。

    人情這東西,用一次少一次,而且用了到時還要還給對方。

    黃偉國雖然貴為省委常委,但在滬東那邊關係並不深,加之官場上為商人打招呼很容易引起誤解,更重要的是滬東市以長三角地區老大自居隱約成獨立王國,並不買周邊省份的帳。秦然的請求,也讓黃書記一陣為難。

    「我們只求公平競爭,入了初選就算輸也心服口服。我們公司在江州發家,將來做大做強也是為江州爭光,何況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我們現在只需要政府幫忙我們弄一張入場唱戲的門票。就算當個觀眾,也是一大學習的好機會。」

    看得出黃書記猶豫,秦然來時就想好了各種應對方案,及時在一旁加了一把火。也正是這把火,讓黃偉國最終下定了決心。

    只要不為個人利益,為轄區企業做大做強確實是父母官的本份,想通了這點黃書記最終答應了幫忙打個招呼,力求讓江南集團順利過審。

    不知道黃偉國用了什麼手段,總之李德盛接到滬東市有關部門的電話,讓他趕緊準備資料再次遞交上去,最後趕上末班車入了大名單。

    這次入大名單,確實是滬東市買了黃偉國的面子,讓江南集團先入圍,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不變。畢竟你們沒有拿得出手的代表性作品,投資計劃寫得再好有可能只是白紙花大餅,看得見摸不著。

    「有意思!」

    當知道江南集團找了關係硬是擠過了第一輪,許文傑意外之餘也不由對江州人高看一頭,對手不簡單這也更加激發了他鬥垮對方的決心。

    滬東市商業升級計劃吸引了國內外如此多關注,自然也不會逃過本地權貴圈子的眼睛。在高速路大有斬獲後,他們又把目光瞄向了這些金燦燦的地皮之上。不用他們開口,就已經有不少開發商主動上門送上干股找他們擺平關係,力爭能虎口奪食拿下地塊。圈子裡面也會有小圈子,許文傑所在的小圈子就決定照搬高速路模式,由代理人出面投標合作拿下土地,如此比干股可要賺得更豐盛。雖然付出的精力勞動更多,但多勞多得嘛,他們並不會覺得幸苦。

    許文傑就是他們擺在檯面上代理人,同樣是新成立的公司,他們就不費吹灰之力過了初審,反而資料齊全資質更優的江南集團被卡在門外。

    江南集團看中投標的2塊地同樣也是許文傑他們看中的地方,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還另外相中了另外2塊地皮,打算一舉拿下4塊土地進行開發。當然開發4塊土地只是說說罷了,最多他們只會開發1塊,剩餘的3塊當然是加價賣掉套現了。畢竟長達幾年的開發週期,對習慣了賺快錢的權貴來說有些慢,何況雖然大家都看好後市,但將來的事情說不準,還是及早落袋為安。

    1家公司想要包攬4塊地,檯面上就說不過去,所以許文傑他們一共準備了6家公司入圍。有些是借的,有些是新成立的,但都符合招商條件,總之就是要把真相隱藏在看似正規的程序之下。

    原來賺錢以百萬計算,許文傑已經覺得心滿意足,現在動不動就是以億為單位,他覺得人生真是上了層次,回想以前的自己簡直就是井底之蛙。

    說到青蛙,許文傑並不介意在滬東市這鍋溫水裡好好煮一煮江州那群不知死活的青蛙。

    秦然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成為別人眼中的青蛙,他正在部署下一步滬東的計劃。

    江南集團雖然小有名氣,但基本都集中在江浙省內,輻射到省外還需要時間,畢竟省外的項目還沒有一項完工。無論是天京,還是蘇南,甚至滬東,所有項目都在前期施工之中。滬東市的項目,秦然希望能讓滬東市官員認識到和江南集團合作是雙贏的選擇,希望他們能看到江南集團的實力和潛力。個人的好惡,很容易讓位於仕途上的政績,秦然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手段讓滬東市項目走得更遠,而不是只過了首輪就打道回府。

    可惜時間不對,要不然等到江州的江南廣場落成開張,江南集團的商業宏圖便自然展現在參觀者面前。要是能讓滬東市官員看到江南廣場的實景,秦然相信他們會考慮接受自己的公司進駐。雖然有許文傑在一旁作梗,但秦然相信孰輕孰重,滬東方面自會選擇。

    據第二輪評選還有1個月時間,秦然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讓公司走得更遠。不過在此之前,身為學生在學校裡也還有一些瑣事等著他來處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