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魂歸華夏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唯有一戰 文 / 圓夢華夏

    「闡教背恩忘義,妖言惑眾,我等願以血肉之軀,誅殺奸佞,雖死不悔!」軍營中猛然傳來一聲大喝,一位副官大叫道,「我有壽王手書在此,眾將士聽我號令,誅殺闡教!」說罷,將自己上衣一脫,只見後背上紋著「闡教奸佞,人人得而誅之」十個大字,最下方還有玉璽加蓋.

    「誅殺闡教,換我大唐一片朗朗天空!」又是一個參軍,手中同樣加蓋玉璽的書信。

    「眾位兄弟,把闡教妖孽圍起來!」

    「殺!殺妖孽,救社稷!」

    「掃清闡教,匡扶大唐!」

    ……

    隨著一個個的將領不停地掏出李松親手寫的書信,楊戩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些人藏的地方倒是五花八門,有紋在身上的,有藏在懷裡的,有寫在內甲中的,也有放進頭盔中的……

    總之,一封封李鬆手書的出現,代表著誅殺闡教的確是李松之命。這下子,那些士兵的眼神終於不再迷茫,看向闡教的眼神儘是兇惡,若不是攝於闡教往日的威信,他們早就衝上去了。

    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闡教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一個好的將領,如果當年黃飛虎沒有被氣走,那事情就絕對不會發展成眼前的一副局面。「多多益善」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楊戩自問沒有韓信之才,能夠將一萬軍馬,已經是他的極限了。太多的軍馬交到他手中,使得他根本無法控制。李松的這一布棋埋得是深,可若是楊戩平日能夠多注意一下底下的軍官,也不至於此。

    好深沉的心計,楊戩自問沒有一刻放鬆過對李松的監視,可是,他到底是什麼時候聯絡這些人的?為什麼自己絲毫沒有察覺?好精妙的計策,環環相扣,步步緊*,李松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隱忍了這麼多年,一出手就將闡教*迫到了絕地。

    此刻,曲墨城中,冷宮之內,玄宗悠然地品著眼前的清茶。旁邊隨時有著兩個嬌麗的宮女侍候,雖然現在他已經不是皇帝了,但是好歹也算是衣食無憂。現在的玄宗顯得越發的蒼老了,僅僅是五旬左右的年紀,看上去滿臉的皺褶,只怕不比古稀之年的老人少半分。但是,卻越發的老而彌堅。

    「唉,這個不孝子,朕都什麼年紀了,還要為你到處奔波,幸好你手下的這些人與我相熟,唉。」玄宗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抬頭望了望天空,最近的天空,越發晴朗了。

    楊戩面對著眼前漸漸*近的士兵,暗歎一聲,道:「諸位,沒想到李松如此奸詐,居然在此時反戈一擊。此番失利,都是吾之過也。如今大勢已去,我們只能先突圍出去,再做打算了。」

    「師侄莫要自責,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便是聖人也有出錯之時。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眼下危機。」雲中子勸道。

    「正是如此,徒弟,你快些像個法子,擺脫險境。」玉鼎真人也安慰道。

    事到如今,才是闡教真的生死存亡之際,就連一向與楊戩不和的廣成子也不再廢話,反而一臉希翼地看著楊戩,祈盼他能想出什麼好方法,扭轉局勢。

    「好!」楊戩豈是心灰意冷之輩,聽了眾人的話,也不多說,便道:「既然這裡已經容不下我們了,那就殺吧,這裡軍士將近百萬,說什麼也不能給李松留下。否則,他一旦和李璵合兵,還有誰能阻止?」

    楊戩說罷,一揮手,便有數百士兵紛紛化為飛灰而去。其餘的闡教眾人也紛紛施展,一瞬間,在場的數萬精兵就全部化為灰灰。事到如今,他們也無法再管沾不沾染因果了,能夠多擊殺一個人,李璵的實力就會薄弱一分,現在,可不是心軟的時候。

    「給我住手!」天空之中忽然傳來了一聲大喝,三宵娘娘帶著截教眾人適時趕來。恰好攔住了楊戩等人,也幸虧雲霄娘娘得到了多寶道君的迷信,來得及時,否則再過片刻,只怕這數十萬的軍馬都會化為飛灰。

    「可惡!他們還真是及時,眾位,此地不可久留,我們先去投奔扎犖山,借助佛教之力抗衡截教。」楊戩高喊一聲,親自留下斷後,護著闡教眾人一路南去。

    三宵娘娘得到了多寶道君的囑托,也不追擊他們,任由他們去投洛陽。趁此機會,截教將曲墨牢牢地保護了起來,防止闡教有人趁機報復。值得一提的是,度厄真人和血和尚在虛空大戰了三天三夜,誰都奈何不了誰。可是一出虛空,度厄真人剛想到曲墨休整一會兒,沒想到直接落入了截教的包圍之中,被逮了個正著。度厄真人信誓旦旦地前來人間為靈寶*師報仇,卻不料還未行動,就被送上了封神榜。

    三日之後,長安城中,李璵和李松兩兄弟總算見面了。

    「哈哈……七弟,多年不見,你還是風采依舊呀。」

    「嘿嘿,那是自然,我在曲墨可不像三哥一樣勞神費力,倒是三哥,多年不見,老了許多。」李松笑道。

    李璵苦笑一聲,笑罵道:「你這傢伙,嘴下還是不留情。不過,你說的也對,朕的確是老了。過了今年,朕就要四十歲了,若是上天垂憐,那就在這一年結束戰事,好讓朕有更多的精力來治理國家。大唐經過連年的征戰,已經是十室九空,再也經不起消耗了。」

    「三弟過謙了,你當的這幾年皇帝,大唐風調雨順,隱隱有著中興之象,你可謂是勞苦功高呀。」萬安公主聽到了李璵的話,笑著說道。

    「原來是大姐,自從上次分別之後,沒想到竟是這麼多年不見。大姐深入敵營,與闡教周旋,實在是功不可沒。」李璵連忙說道,「朕在長安已經為大姐修築了一間道觀,名為萬安寺,以供大姐平日休息參道。」

    「不了,」萬安公主拒絕道,「我想要遊歷天下,雖然尋仙機會渺茫,但是也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

    雲霄娘娘笑道:「莫要傷心,我曾問過劍皇,菡芝仙師妹果然封神榜上有名,你若是勤辛修道,說不定有朝一日還能在仙界相見。」

    「當真?」萬安公主聽了這個消息,自然是喜不自勝。

    「姐姐勿要著急,量劫之中,您還是呆在長安最為保險,闡教吃了如此大的一個虧,我怕他們會報復於您。」李松也勸道。

    萬安公主點了點頭,她雖然心急,可是還沒到急不可耐的地步。現在出去周遊天下,無疑是自尋死路。

    正在這時,前線的多寶道君已經傳來消息,佛教已經聯合闡教高手,傭兵百萬,朝著長安進發而來。多寶道君和聞仲他們就快抵擋不住了。

    「哦?他們這麼快就沉不住氣了?」李松笑道。

    「哼,現在闡教失勢,佛教若是再按兵不動,很快就會被我方打敗。現在的扎犖山,唯有一戰了,這一戰之後,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也罷,既然已經佈局到了這個地步了,我朕有何懼?朕就陪他一戰!」李璵豪氣干雲地說道。這一瞬間,他彷彿又年輕了十幾歲,回到了當年身為皇子揮斥方遒的年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