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人口標籤 文 / 大刀老猿
相對於擺在明處的學校,甚至那個掛著皇家科學院牌子的三層小樓,暗中為李庠打工的科技人員要比所有人想像的都要多。
空間地球中的科技都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若不能快速轉化,很多本來先進的科技將會逐漸落伍。幸好科技公司不像軍隊那麼敏感,需要有個國家的名義支撐,頂著高科技名字的科技公司遍地都是,而且這類科技公司向來受各國的歡迎。
李庠也不介意多開上幾個科技公司,讓自己的影子公司遍佈全球。除了一些正規的科技公司外,很多披著科技公司羊皮的皮包公司,也可以靠著某一兩項高科技來圈錢或者洗錢。
但真正一些特別敏感,特別機密的研究,還是需要在太平島上。
實驗室和附屬精密加工工廠也是為這些科研而準備的,只是隨著地下城的發現,更是從地面規劃中消失了。目前只小規模的停留在山洞之中,但即便如此,在太平島上彙集的相關科技人才也很快超過了千人,也擠入了太平島上五大團體之一。
太平島的人口來自四面八方,但卻貼上了五個較大的標籤。
排第一位的一直都是軍隊。
到了三月底的時候,太平國的軍隊忠於把四象營給補全了。
擔負著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部分職能的青龍營早就達到300人滿編了。甚至現在已經超編,超過了400人,李庠都已經開始考慮擴編為青龍團了。
白虎營新添了10輛豹2a6坦克,組成了一個重型坦克連。
這是太平國和德國商談時,進口的武器之一。正常情況下,太平島這樣的小島上根本用不上坦克這類陸地武器,李庠購買豹2只為掩飾暗中訓練的裝甲部隊,也不需要當冤大頭購買更為先進更為昂貴的豹二a7+坦克了。
這麼數量比較少,但若是加上20輛鼬鼠空降偵查車的訂單、10輛黃鼠狼二手步兵戰車以及5輛獵豹自行高炮的訂單,還是獲得了德國人的認可,繼法英陸續和太平國建交後,德國人也在和太平國談妥了共計1.5億歐元的訂單後,承認了太平國的存在。
再加上總計3000萬歐元的海上武器以及其他民用產品訂單合作擺平了意大利,還有早先俄羅斯人的承認,整個歐洲已經基本認可了太平國的存在。
「這是上萬人的自由呼聲!」法國人甚至以太平國劇增到一萬人的人口規模來表示不能忽視太平國這個主權國家的存在。
不得不說,一個微型國家如果人口過了萬人,就已經足以被人重視了。
拋去0.1萬的梵-蒂岡和0.8萬人的馬耳他,圖瓦盧和瑙魯等國也不過1萬多人。雖然太平國領土面積小,但不存在歷史糾紛,再加上一萬多人的正式國民,一個主權國家的元素就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了。至於華夏本土和美國,歐洲人巴不得太平國給他們製造些麻煩。
只要美國人和華夏本土不站出來明言,歐洲人的武器就賣的歡。
白虎營主力還裝備了1個以bmp系列為主,外加那10輛黃鼠狼的步兵戰車連,另有1個自行火炮連包括6輛俄羅斯的2s31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3輛m270自行火箭炮以及3輛南非的g6型52倍徑155毫米榴彈炮。還有一個可以裝備了6輛獵豹自行高炮的高炮連。
對於自行高炮,負責防衛本土的玄武營還跳出來爭過。畢竟太平國這樣的軍隊劃分以及現代軍隊的混合協同作戰使得很多原有的軍隊編制界限變得模糊了。
比如玄武營擔任著本土的防空,不可避免的需要到靈活機動的自行高炮。但若是自行高炮的力量分散,威力就有所下降。
「自行的歸白虎營管,其他的防空火炮歸玄武營管!如有特殊情況,加強各部隊配合協作。」最後是李庠拍板決定。
若是說自行高炮歸於玄武營管也沒錯,但白虎營主要是為了進攻而設置的,自行高炮跟隨裝甲部隊一起行動作戰必不可少,而在太平島上,自行高炮的靈活機動性大為降低,普通的牽引式高炮配合防空主力的防空導彈足以應對。
再比如,青龍營這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如果展開登陸作戰,必然需要到直升機的壓制或者運輸。但是太平**隊中的直升機基本都屬於朱雀營管轄。
而青龍營所需的艦船支持以及朱雀營傘兵需要的運輸機支持,又都是歸屬於海軍和空軍。
各部隊之間不可避免的相互影響,更需要相互的配合協作。
幸虧,此時太平國的軍隊人數並不多,協作起來不算太難。
現在滿編甚至部分超編的四象營的兵力雖然已經突破了1400人,對一些小國來說已經是一支強大的武裝了,但對於大國們來說,依然是小不點。
現代軍隊中最為惹眼的空軍,即使加上地勤人員,目前太平國空軍也只有500人左右,擁有27架各型戰機,自保都難。
倒是海軍,成為了太平國最為龐大的軍種,就連人數也是第一,加上基地維護和後勤人員,總人數接近1800人。
如果算上李庠的羽林軍,以及情報、參謀、後勤、裝備等各類人手,此時太平國的軍隊人數規模已經在4000左右,即便是1000人散落在其他地方,留在太平島上的三千多人的軍隊規模也高出了其他團體。
人數排第二位的是建築類人員。
那一次馬紹爾危機一下子就招收了1300多人,之後雖然近半轉行,但因為島上的建設任務,包括海上的暗礁造陸項目,又陸續引入了一千多名外來的建築行業務工人員,島上從事建築行業的人員依然突破了兩千。
即使以後外來務工人員撤離,但留下的人中,包括那些進入軍隊和轉行的人員,一樣印著建築類人員的標籤。
此時人數排在第三位的則是海員。
這一部分算是海軍的預備役了。
現在太平島上露面的已經快速增長到了11條千噸以上級遠洋漁船,以及13艘各式貨輪,3艘油船,以及人數最多的那艘太平號郵輪。加上輪班的人數,島上的海員人數已經超過了1500人。
龐大的海員群體也誕生了為船舶服務的相關人員。只是目前因為港口和造船廠還沒有最後完工,所以現在島上港口和造船廠的大量相關人員的人數只排在了第五位,少於島上的科技研究人員。
港口和造船廠完工後,即使大量採用自動化作業,港口和造船廠的人數也會很快激增。但是除了建築類人員會建少外,其他團隊的人數也會不斷快速增長。甚至不屬於這五大團體的相關人員也會快速激增,或許還會有新的劃分標準和排名。比如三大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的農業是不用想了,除了外來進口的土壤偶爾種植一些蔬菜外,李庠不打算在島上發展農業。倒是在南美、北美和東南亞以及華夏本土等地的農場需要大量的人手,也順便培養一下太平島上同樣無法大規模發展的畜牧業。
只有第一產業中的漁業未來規模會不斷擴大,既能為海軍培養人才,又能成為增加財政收入的一個支柱產業。
隨著地下城工廠的開工和造船廠的完善,太平島上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員也會增多,但受限於地方的侷促,第二產業或許創造的效益會突增,但人員不會很多。
更多的人口將向第三產業彙集,不斷豐富和完善著太平國的社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