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正文 第286章 計劃有些保守 文 / 大刀老猿

    「這個計劃還是有些保守了!」李庠沉吟片刻對王明陽道,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讓王明陽他們重新修訂計劃。

    畢竟即使王明陽也不知道李庠真正依靠的底牌有多大。任他想像力再好,也想像不到李庠背後有一整個地球的資源在支撐。雖然這部分資源是縮水的,但技術、信息等資源是不受空間影響的,倒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在不斷貶值。

    有的技術貶值慢一些,一些技術即使是華夏本土也落在一二十年之後,但有些技術卻容易過時,哪怕是實驗室中的技術,經過了這幾年都已經成為了現實中的主流技術了。

    李庠一直在搶時間,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掛著牌子的實驗室和影子公司已經有上百家,專門搶各種容易過時技術的專利。每年收到的各種專利費用就超過了15億美元,而且還有大量以技術和洗錢資金入股全球優勢產業的股份分紅,每年也有幾十億美元。

    但這僅僅是地球空間中各種技術的冰山一角。有更多的技術需要有個實施的平台,尤其是作為一個國家根基的工業基礎技術。

    不止是技術,那些體現著技術光芒的設備和生產線也同樣閒置在空間中,需要一個繼續發揮作用的空間。以前太平小島只有巴掌大的地方,根本無法施展,但是有了太平大島後,李庠腦海中的一系列計劃就可以快速實施了。

    「為什麼是三年計劃,而不是五年計劃?」耳朵裡聽多了五年計劃的胖子曾經問過李庠。

    「我們需要三年的調整期!」王明陽替李庠回答道,「也是三年的建設期。整個太平大島建設起城市來,需要三年才有一定的規模,穩固下來,以後才能談到五年計劃。」

    但是在爭分奪秒的李庠心中,這三年是太平國發生翻天覆地巨變的三年。五年太長了。

    顯然王明陽等人對此沒有足夠的準備,一連幾份計劃都不是讓李庠很滿意。即使李庠一個勁的說步子再邁的大一些,但始終有些保守。

    幾番修改後。李庠已經沒法再改了。

    太平國的經濟要圍繞著這些計劃實施,自然要對外公佈。現在的版本已經讓一些人覺得有些躍進了。更不用說李庠心中的最終版本了。

    「看來還是需要我自己來制定一份暗中執行的計劃。」李庠心中苦笑道。

    本來太平國的計劃已經是一明一暗,明的是對外公佈的,暗的是國家真實控制的計劃,一些項目是不在公佈計劃中的,尤其是一些軍工產業。但這樣的計劃顯然還是不能滿足李庠釋放空間物品和技術的需求。

    「這樣還保守?」王明陽疑惑道。

    這一系列規劃和計劃在王明陽看來,已經很誇張了。他已經盡量考慮到李庠背後組織的支持以及華夏本土的支持了。這期間還要考慮到軍事安全的問題、城市建設固定投資的問題,以及人才的問題。

    「按照這份計劃。我們僅僅建設的高新科技產業區,就需要20萬產業工人和相關技術人員。這對我們的移民政策和整個城市的建設已經是很重的考驗了。」王明陽提醒道,「而且我們需要一邊大力發展軍事,一邊建造超級城市。還需要為高新技術投入巨資,資金會不會太吃力?」

    他知道李庠有錢,太平國明處暗處的賬戶以及李庠的賬戶中,他所瞭解的資金就超過了100億美元。這可是不斷流動的現金和流動性極強的債券,如果加上其他產業資本。數字還要翻幾倍。

    這些錢用來維持現有軍事實力並稍加發展倒沒有太大難題,但是如果用來堆砌一座城市的話,尤其是一個超級大城市還是遠遠不夠。

    「或許只能靠太平王背後的組織來支持了!」現在一切都是起步階段,根本沒有造血功能,王明陽心中也是指望李庠背後的組織來扶持。否則這份計劃要大幅度縮水。

    不過他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主動縮小了規模,就是盡量減少李庠背後組織的過多干涉。

    「組織上也沒有想到我會獲得這麼大一個島嶼。自從有了太平大島後,組織上已經決定要全力支持我了!上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建造一座城市沒有一點問題,組織上積攢的人力物力以及技術等各種資源也都將投入到太平大島。所以,這份計劃還是顯得保守了些。」李庠只能繼續拖出背後組織這個萬金油來擋箭。

    「當然,組織上的人員有些不足。他們可以提供設備和技術,但人才方面大部分還需要我們自己組織,整個計劃制約我們的恐怕是人才的問題。」李庠還是補充了一句。

    他明白王明陽等人一直以來的擔心。

    一個實力龐大的神秘組織確實能給他們很多的支持,但同時也容易成為摘果子的。隨著太平國的不斷發展,王明陽等人心中已經把太平國當做了自己的新家園,把建設太平國當做了自己一生奮鬥的事業。因為空間影像的不穩定性,太平國內根本就沒有組織的人長期出面,也不曾站出來和王明陽他們一起經歷太平國從誕生到不斷崛起的整個過程,所以自然會被太平國的這些元老們排斥和警惕。

    李庠用組織人員不足這句話可以安撫眾人的心思,也保持了一定的制衡。誰也不知道李庠背後組織分佈在台蘋果的人員會是哪些,在內部安插監督的人手只需要少數就足夠了。

    不過,李庠說的後半句的擔心卻是真的。

    在遠航菲律賓後的這兩個多月裡,太平國的移民人數激增。到六月初的時候,記錄在案的太平國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20萬。但這點數量還不到太平國需要的產業工人和技術人員的一半。

    作為技術更新換代格外快的高新產業,是太平國接下來要發展的重點,如同王明陽所說的,需要20萬的人員。但傳統工業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也同樣需要大量的人工。李庠即使不把王明陽統計的產業工人和技術人員的數量再次提升,也需要約40萬人的規模。

    在他的心中,三年以後的太平國的軍隊人數也應該超過20萬了。若是再加上第三產業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太平國的人口基數最少也得100萬。這還是青壯人數多,兒童和老人人數較少的情況。

    「只要資金到位,三年一百萬人還是沒有問題!」王明陽笑道。

    這些年,僅僅華夏的大學生就業難成了華夏本土頭疼的問題。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讓這些一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格外不適應,低不成高不就使得一方面是用人荒,一方面又是就業難。

    貼著華夏造的海量商品湧向全球的背後,是華夏本土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哪怕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不是那些培養和維持成本高的大學生。華夏本土的特殊國情決定了產業結構始終在低層次徘徊,現在的產業結構改造依然在艱難的進行,也使得那些教育流水線上走下來的性價比不高的大學生們依然湧動著觸目驚心的失業潮。

    這些矛盾對於太平國來說卻不算什麼。

    太平國現在的高工資,低稅低消費絕對是本土很多人的嚮往。寬鬆的環境以及自由的等級陞遷制度,以及完善的福利體系,無愧於吊絲們口中的天堂稱號。而李庠提供的先進產業設備和高效的產業結構鏈條需要那些高素質的大學生工人。機器的高效率分攤了大學生工人的高成本,不僅成本接近血汗產品的低廉,高附加值的產品也使得利潤尺度大增。

    這些都使得太平國可以大量的消化吸收國內的相對過剩的大學生群體,加上往屆的大學生群體,三年吸納個一百萬很輕鬆。

    王明陽相信,華夏本土也不會在這方面太過為難太平國,勞動力的輸出本身也是為本土解決一些難題。即使真碰到了門檻,按照國情處理,也很多的辦法可以化解。

    「城市建設速度很快,三年之內我們的超級城市雖然還不完善,但容納一百萬人卻是沒有問題。」得到了李庠的資金充足的承諾,容納大量人口的城市建設自然也不是問題,不過王明陽心中也明白李庠的擔心的人口急劇增長帶來的各種混亂問題,不由自信道,「只要我們的條件比別的地方好,新來的移民很快就會融入太平國,很快培養起歸屬感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