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屌絲的逆襲

《》章 節目錄 第九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文 / 夏蟬鳴

    「這……」侯成扭頭看了看,有些捨不得。將此二人送給曹操,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尤其是陳宮。想來曹操見到背叛自己的陳宮當了自己的俘虜,心情會很不錯。

    魯肅見侯成面有不捨之意,便是轉頭向華雄點點頭。華雄明白魯肅的意思,突然伸手將手中騎槍斜端對準侯成等人。而華雄一舉騎槍,所有的騎兵便整齊劃一的將騎槍對準了侯成部隊。

    「有,有話好說,我,我們這就放人。」榮華富貴雖然重要,但總歸是不如小命重要的。侯成見到寒光四射的鐵槍,忙不迭的說道。

    說完,侯成讓人把高順、陳宮抬了上來,交給魯肅。魯肅讓一個先前潛入下邳的探子過來查看,確認是陳宮與高順本人後,讓人將兩人帶走。

    隨後魯肅與華雄便是離開,而侯成看著遠去的騎兵隊伍一頭霧水,他還沒搞清楚這支部隊的來歷呢。

    當然,侯成投降本身對於曹操來說就是大功一件了。因為曹操久攻不下,也是希望盡快結束戰鬥。陳宮與高順最多也就算是錦上添花,雖然有些可惜,但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吧。

    隨後,侯成等人到達曹營。曹操得知侯成等人來降,心頭甚是高興。而在侯成投降之後,騎都尉張遼見大勢已去,也是率眾投降。

    而呂佈於白城樓鏖戰數日,本就疲憊不堪,又得知手下大將抓的抓,反的反,降的降,心下悲慼,萬念俱灰,命人斬下自己頭顱獻於曹操。

    說起來,呂布平時為人還算不錯。所以呂布左右都不忍如此去做,而呂布在最初的絕望之後也是想開了,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所以呂布讓左右綁了自己,於198年十月在白城樓投降。

    曹操、劉備登上白城樓,見到被縛的呂布卻沒有見到陳宮,眉頭一皺,問道:「陳公台何在?」

    隨著曹操的詢問,一陣雞飛狗跳之後,有人在郭嘉耳畔說了些什麼,然後郭嘉到曹操身旁輕聲說道:「陳公台與高順被魯肅劫走了。」

    「嗯?」曹操看了看郭嘉,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不僅曹操搞不懂,就連郭嘉也是滿臉苦笑著說:「或許這就是嚴輿此次派兵前來的目的。」

    「你是說,他派兵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搶陳公台?」曹操聽懂了郭嘉的話,但是卻有些驚訝。曹操自認為自己已經足夠禮賢下士了,但是還沒試過派出幾千兵馬就為了某人。

    「恐怕就是如此,我本還奇怪那魯肅為何會突然撤兵,現在看來原來是這麼回事。」郭嘉說道。

    「恩……」曹操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因為陳宮逃走還是嚴輿的舉動,反正最後曹操望向南方喃喃自語說了句什麼,只是無人能夠聽見。

    不過曹操畢竟是曹操,這件事並沒有讓他分心太久,沒一會就回過神來,說道:「將呂布帶過來。」

    投降的呂布本來就等著見曹操,所以曹操話音一落,呂布便是被帶到曹操面前。

    「曹公,呂布願降。」呂布不想死,所以見到曹操的第一句話就是願降:「布願為曹公前驅,到時布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卒,天下可定。」

    呂布的話讓曹操頗為動心,畢竟呂布確實是一名絕世猛將,論起單挑與戰陣本事,是沒有人能夠與之匹敵的。如果真的能夠得到呂布的效忠,就像是得到了一把鋒利的寶劍。

    平定天下尚不說,但至少是如虎添翼的。想到這裡,曹操看呂布的眼色便是多了幾分善意。

    「劉使君覺得如何?」曹操已經心動,但是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心,所以便是詢問一旁的劉備。確實這個時候,曹操就差那麼臨門一腳了,若是劉備為呂布說兩句好話,呂布小命便算是保住了。

    可惜……

    「曹公可還記得丁建陽與董太師乎?」劉備並沒有說呂布的壞話,可這話比壞話還要要命。只見曹操的臉色由三月艷陽瞬間變成了寒冬臘月,過了那麼一小會,曹操決然說道:「將此人拖下去斬了。」

    呂布沒想到眼見已經保住小命了,結果被劉備一句話搞得人頭落地。呂布一邊拚命反抗著拖拽自己的士卒一邊大聲喊道:「大耳賊害我!大耳賊害我!」

    其實吧,這事怨不著劉備。你呂布搶了劉備徐州不說,還三番兩次攻打別人,這種時候還想著別人為你求情?劉備這人雖說有幾分仁心,但可不是聖人。

    再說了,孔夫子都還說了: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呂布就這麼被卡嚓了,曹操獲得了大半個徐州,收服了張遼與陳珪陳登父子。隨後又招降了原本依附呂布的臧霸、孫觀、吳敦、尹禮和昌豨等當地勢力,並將沿海數郡交給他們管理。

    有這些本地勢力的支持,曹操很順利的就接管了徐州。而這也正是曹操與嚴輿擴張方式最大的不同。

    嚴輿奪下一地是要盡力打壓當地勢力,將別人的變成自己的。而曹操打下一地,則是依靠當地勢力立足。

    這兩種方式比較起來,其實是曹操的方法更加科學有效。嚴輿之所以不用這樣的方法,是因為嚴輿與曹操的想法不一樣。

    曹操是天才,但畢竟是局限於時代,所想最多不過是匡扶漢室或者是篡位奪天下。

    而嚴輿畢竟來自後世,知道歷史發展,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目光所及,自然是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辦法比的。

    嚴輿明白,一個強盛的朝代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只是一時的輝煌。縱然是強漢,縱然是盛唐,終究是有滅亡的一天。所以,嚴輿所想的並非是創造一個朝代。

    正常的朝代交替是難免的,千秋萬世只能在夢裡。所以嚴輿並不在意朝代的交替,他想要的只是一個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民族。相比較起來,創造一個延續數百年的朝代實在是太簡單了。

    不過嚴輿不是天才,他所作的一切究竟是好是壞,最終是否能夠成功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盡力去做,以期望能夠彌補歷史上的那些缺憾。

    但是漢王朝經過數百年統治,有些東西已經很難改變了。嚴輿其實是不得已才使用這種破而後立的笨法子,而農耕時代對一個朝代最大的破壞莫過於重新分配土地。所以,這才是嚴輿土地改革的真正原因。

    土地改革只是破壞,嚴輿並非想要一個支離破碎的國家。所以他還需要建設,科舉制度是其中之一,而翰林館的建立也是其中之一。最終,嚴輿的目的是立法。

    經過幾千年的證明,人治社會是不靠譜的,法制社會才是健全發展的方向。當然,也不能完全忽略人治。所以,以法治為主,以人治為輔。

    不過這只是政策上面的改變,除了生硬的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畢竟,政策是用來管理人的,若人沒有這樣的思想,即便是有法,也等於沒有一樣。

    漢王朝統治天下用的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但是這種思想只是為了讓統治者利於統治百姓的一種畸形儒家思想。說白了其實就是愚民思想,中華民族延綿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盛行。

    而嚴輿要做的就是剔除這樣的愚民思想,天子犯法與庶民絕非再是一句空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將成為主流思想之一。

    強兵、立法、削皇權、解放思想,這是嚴輿為自己制定的目標。當然,如今看來這些事情都是遙不可及的。

    畢竟嚴輿現在所擁有的不過是揚州一地,距離統一天下不知道需要多久。他現在最需要的還是放眼當下,比如說,他的岳父最近又催著嚴輿跟秋蟬生孩子的事情。

    原本范仲嫁女的時候就跟嚴輿約定好,以後嚴輿生的第二個孩子要姓范,作為山越族的繼承人。

    但是距離嚴興出生已經四年過去,范秋嬋的肚子仍然沒有一點動靜,這可讓范仲著急了。

    「女兒啊,是不是你跟嚴輿之間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整整四年都還沒有動靜?」在嚴輿釜底抽薪的計策下,如今江東已然再沒有獨立的山越。山越已經一統,而范仲正是已經統一的山越的族長。

    當然,不同的部族之間融合也需要時間。四年看起來有些長,但范仲能用四年時間將山越統一成一個大的部族已經是很大成就了。

    事情做完了,范仲也就清閒了下來,然後就想著自己繼承人這件事情,這才是專門到建業見范秋嬋。

    范秋嬋見著老父皺得像一朵菊花的臉其實很想笑,但卻怕范仲發飆,所以只能強忍笑意說道:「夫君這些年南征北戰,與我聚少離多,畢竟還是要以大事為重。」

    「可現在戰事不是已經停止了嗎,秋蟬,要抓緊時間啊。我已經四十多了,還想看著孫子繼承我山越部族的一天呢。」范仲苦著臉說道。

    「這……好吧,我寄一封家書去罷。」范秋嬋是一個很懂事的女人,他知道嚴輿在外面幹大事,不願打攪嚴輿。但與嚴輿已經分離一年,她也是極為想念的。所以便是接著老父的催促,寫了一封飽含思念的家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