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屌絲的逆襲

《》章 節目錄 第十三章 強國之道 文 / 夏蟬鳴

    攻打荊州,首先要攻破的就是夏口。可是夏口有蔡瑁鎮守,想要打下來,可不是那麼容易。

    何況嚴輿如今地盤擴張了不少,但是軍隊數量卻沒有增加多少。也就是說需要防守的地方多了,但是兵力沒有增多,這就導致嚴輿能夠調動的軍隊數量減少了。

    除去各地防守所需的兵力,嚴輿最多也就能夠調動七萬大軍左右。雖然荊州經歷此前的重創,但是經過兩年多的恢復,軍隊數量恐怕是不會少於嚴輿的。

    要想辦法讓荊州水師出城決戰啊,嚴輿看著江面,開始思量對荊州的戰略。可是以蔡瑁的沉穩,肯定是不會貿然出城決戰。看來又得想想別的法子了……

    嚴輿看來就是個勞碌命,本來還說給自己放放假輕鬆一下,結果得知江東水師可以一戰之後,一路上也就沒有了遊樂的心情。

    「算了,不想了。」雖然一路上冥思苦想,但是直到到了皖口嚴輿仍然是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畢竟嚴輿除了有著穿越人士這個身份外不過就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再一次看清自己絕非才華橫溢的妖孽之後,嚴輿的心情反倒是輕鬆了不少。如今他麾下牛人那麼多,這種頭疼的事情就讓他們去想好了。

    如此收拾了心情,嚴輿便是加快了腳步。因為他想看看周瑜是否娶的就是歷史上的小喬,如果真是小喬那不知長得什麼樣子。對了,還有大喬,原本是孫策的女人,現在看來顯然是不大可能了。

    話說,既然當初孫策跟周瑜一同娶了大喬跟小喬,那現在周瑜邀請自己過去,會不會是……

    咳咳,不得不說,在想到了這裡的時候,嚴輿的小心肝很是動了一下。雖然之前被家中兩個女人壓搾得有些狠,但是一路從建業過來,已經過去好幾天了,男人麼,大家都懂的。

    當然,這事太不靠譜,嚴輿也就是想想,回頭也就忘了。

    不過所謂手淫傷身,意淫強國,這念頭一旦在腦海裡面出現,那就猶如種下了一粒種子,只要時機來臨,總會隨之發芽成長的。

    皖口距離皖縣並不遠,嚴輿上午在皖口下船,下午就已經到達了皖縣。得知嚴輿前來,廬江大大小小的官員自然是早早等在皖縣數理外的一個亭子裡。

    太陽稍斜,冬日夕陽前夕的太陽已經無法帶來足夠的溫暖,不少官員緊了緊衣袍,卻又將脖子伸長了些許。

    寒風自頸脖間的縫隙中灌入,冰冷刺骨,然而等待的官員們卻沒有一絲抱怨。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苦b的在亭子外面吹風。亭子四周掛著厚厚的紗帳抵禦寒風,而裡面則放置著幾盆爐火,便是寒冬時節也是溫暖如春。

    而且一個清秀小童正在一個火爐上燒水,旁邊數個茶碗早已經等待沸水降臨。不時,沸水入碗,茶碗裡的茶葉在沸水的沖泡下不斷的翻滾,然而最終平靜下來,先是浮於水面,隨後又緩緩下沉。

    亭子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愜意,只是這份愜意卻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夠享受的。除了周瑜之外,也就只有廬江太守陸康在裡面作陪。

    魯肅從下邳回來之後,嚴輿便是將其留在了淮南,與顧雍一文一武統管淮南事宜。當然,兩人既年輕,資歷又不算深,嚴輿如此重用多少是有些爭議的。

    但一來嚴輿要重用在科考中脫穎而出的眾人來增加科考的含金量,二來嚴輿也是在培養自己第二梯隊的人才。

    嚴輿的地盤肯定會越來越大的,周瑜、張竑這一文一武幫助嚴輿穩定江東對抗荊州,可兩人精力畢竟有限,必須要有人管理淮南。

    當然,從帝王權術的角度來講,嚴輿也是在分化權力。雖然嚴輿對周瑜、張竑兩人信任有加,但雞蛋還是不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比較保險。

    魯肅不在,凌操等諸將又得要鎮守武昌與柴桑等地。不可能前來廬江參與周瑜納妾,所以數遍廬江官員,也就只有陸康有資格作陪了。

    說起來,雖然周瑜現在堪稱嚴輿麾下第一人,但是在陸康面前,周瑜還是得要收起天之驕子的姿態。畢竟陸康如今已經七十多了,論年紀,連周瑜的父親是他的後輩。

    「季寧公,這位就是您的幼子?」周瑜跟陸康分坐在亭子中間,而陸康身邊還坐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那孩子眼中頗有兩分靈氣,陸康看著身邊的少年眼中也滿是關愛。

    「公紀,快快見過周都督。」陸康如今七十有餘,也就是說他這個孩子是在他快六十歲之時得到的。可謂是老來得子,自然是非常疼愛。而如今陸康特地帶上陸績前來,也是為了向嚴輿推薦一番,好送他到太學讀書。

    要知道,如今嚴輿是鐵了心要用科考制度代替舉孝廉制度,為了孩子的前途著想,陸康自然要費一番心思。當然,江東太學收錄學生的門檻很低,以陸績的資質當然能夠進去。只是若能與嚴輿見上一面,那自然是能夠結些善緣的。

    周瑜如今除了軍師將軍之外還領著江夏都督的職位,雖然如今只有半個江夏,但是在嚴輿乃至他麾下眾將領眼中,江夏乃至整個荊州都將是嚴輿的囊中之物。

    「見過都督。」少年陸績向周瑜施禮道。

    「不知公紀所習哪一部經書?」周瑜點點頭,然後詢問陸績學的是什麼。

    「去歲已讀完詩經,如今在讀禮記。」不得不說,有些人生來就適合做學問的,陸績如今不過十二歲已經讀完了詩經並開始讀禮記。

    這裡所謂的讀並非是渾渾噩噩的通讀就叫做讀過的,而是對此有一定的理解,而一般十二歲的人,哪裡讀得來?

    「如此年少便已讀了詩經實為難得。」陸績雖然是天才,但架不住周瑜是超級大天才。所以周瑜對於陸績讀了詩經並不以為意,只是覺得還不錯。

    「季寧公,若令公子去了太學,或可多讀讀法墨之言。」法墨之言是法家與墨家學說,如今翰林院已經整理出了一些東西,太學裡面雖然還沒有開始教授,但是嚴輿弄個翰林院出來可不是為了整理古籍的。

    陸績聽了周瑜的話還不以為意,最近他讀禮記,對孔子那一套禮樂很是推崇。但是陸康則不一樣,他聽了周瑜的話,眼前一亮。

    周瑜跟嚴輿多年交情,若說這個世界上對嚴輿最瞭解的人,絕對是非周瑜莫屬,所以周瑜這話,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當即,陸康便是拱手道:「多謝都督。」

    「哪裡,令公子聰慧,將來定能成為天下棟樑。」周瑜笑著說道。

    「不,都督一語勝似千金,公紀,快快謝過都督。」周瑜這話看似沒什麼,但實則是賣了陸康極大的一個人情。如果能夠投君主所好,那仕途自然是平坦得多。

    陸績如今的年紀哪裡懂得這些事故,但在父親的要求之下還是向周瑜道歉。只是周瑜哪裡看不出陸績眼中不屑,但他倒不會跟小孩子計較。

    「哦?公瑾究竟說了什麼話,竟抵得千金?」就在此時,亭子外卻傳來一個聲音。隨後紗帳被掀開,來人不是嚴輿是誰?

    周瑜沒想到嚴輿一路快馬趕來,根本沒有給迎接的眾官員時間反應便是進了亭子。只是對此周瑜倒也覺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畢竟嚴輿不就是個隨性的性子麼。

    「主公。」雖然兩人私交甚佳,但是畢竟是這種場合,周瑜趕緊是起身說道。

    「哎呀,說過多少次了,私下咱們兄弟相稱即可。對了,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嚴輿拍了拍周瑜肩膀,半點沒有作為一方州牧的自覺。

    「季寧公打算送他的幼子陸績入太學讀書,我說其入學後可多看看法墨之言。」對於嚴輿這個樣子,周瑜臉上路出一絲苦笑,但心裡卻著實有些許甜意。

    「哦?那這句話倒是真足以抵得千金了。」嚴輿看著陸康似笑非笑的說了一句。

    陸康被嚴輿這麼一看,心下苦笑不已。身為上位者最討厭的就是下屬揣摩上意,周瑜這麼一實話實說,不是在坑他陸康父子麼?

    看著陸康額頭已經出現些許細汗,嚴輿知道是嚇著他了。當即搖頭笑著說道:「公瑾說得沒錯,如今的儒學卻有不足之處,我想博取眾家之長來彌補儒學缺陷。

    何況先秦各家學說都有其出彩之處,不一定要輕信,但多看看,多瞭解也算是增長些見聞。當然,儒學博大精深,為我大漢之根基,是萬萬是不能棄之的。」

    嚴輿並不在乎別人揣摩他的心思,現在他怕的是沒人買諸子學說的賬。畢竟獨尊儒術這麼多年了,想要別人接受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就算是為了媚上而學這些學說,但只要真的學有所成了,那嚴輿就是要重用的。聽到這裡,陸康心中大石才是放下,同時決定自己也要多看看諸子學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