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拔劍

《》正文 第55章 王 文 / 男丁

    天氣在逐漸變暖,地上的雪花正在融化,這昭示著冬天就快要過去了。慕容鮮卑鐵蹄停留在了薊城,這並不是他們的本意,只是意料中的石氏和冉閔爭鬥並沒有出現,連枋頭氐人和清河羌人的相持,也很快就以姚襄受襲兵敗而結束,姚家的兵力開始向北集結,準備應付慕容家的鐵蹄。

    雖然南下的收穫沒有預期的大,但,總算是得到了一個可以隨時南下的關口,還不算太令人失望,現在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更好的時機。

    緩下壓力的大趙皇帝石琨,終於有了時間發洩怒火了,派人到鄴城質問冉閔反叛之舉。

    三月八日,襄國的趙新興王石祗即位稱皇帝,自號仍為趙,年號為永盛。一時間,石趙竟然出現了兩個皇帝。新皇帝石祗即位第二天就派人前往清河和鄴城,分別拜封姚戈仲為齊王、加尚書、使持節、都督河北諸軍事,加姚襄為車騎大將軍、假節、清河郡公,拜冉強為魏王、加尚書、使持節、都督河南諸軍事,加冉閔已經領軍的大兒子冉胤為車騎大將軍、假節、北海郡公。

    對於石祗來說,皇帝的稱呼一直在他心裡盤繞不去,只是前段時間,冉強受石琨的官職,他唯恐一旦稱帝,將引來石琨和冉強的前後夾攻,何況對石氏一向忠心的姚戈仲,也不支持大趙同時出現兩個皇帝,他不得不把稱帝的心思深深的壓在了心底。當冉強以隆禮接受晉室的封號時,他覺得時機終於來了,等到鮮卑人一停下南下的腳步,他就立即在襄國自稱皇帝,派人拜封姚戈仲和冉強,同時下詔天下,稱冀州石琨為僣稱帝號,實為叛逆,貶其為落鄉侯。

    「石祗還真是下了本了,連王都封了。」,冉強翻了翻几案上的詔書。

    胡睦看了看冉強的臉色:「這石祗在此時自稱帝號,真是懂得挑選時機。想那姚戈仲被封為了齊王,對著兩個皇帝,真不知道該忠心於誰了,若是他接受齊王封號,行割據之事,也不失為上策。」

    冉強聽的出來胡睦這是繞著圈子想勸他趁機稱王,他沒有說話,無論是稱王,還是接受魏王的封號,都不是他現在想做的。

    「這個,恐怕不大好吧,將軍已經受了晉室封號,要是再受石祗的封號,一來不值得,二來恐怕會受天下人非議」,李農接口說出了他的看法,其實他沒把話說完,在他想來,大將軍先是屠戮了鄴城石氏,然後又遵奉冀州石琨為帝,接著又接受了晉室的封號,已經被天下人非議了,要是現在再接受石祗的封號,實在是無法說的過去。

    眾人都聽出了李農的話外之意,冉強沒有惱怒,歷史上的爭權奪利的事情多了,什麼醜陋的事情沒有發生過?成者王侯敗者寇,自古以來稱王稱帝的,要是嚴格講的話,都曾經作過反賊。

    「以老夫看,主公不如趁此時自稱王號,何必非要受別人封爵?」,韋謏拂拂鬚提出了以前曾經提過的意見。

    「韋老大人所言極是,如今主公據有四州之地,須有王號方好聚攏人心。」,一直不很愛說話的郎闓開口贊同韋謏的提議,如今北面石氏內亂紛爭,不但無瑕顧及主公,只怕還得拉攏主公,西面苻健正和杜洪爭奪關中,還要仰仗主公,以免兩面受敵。只有南面的江南晉室,可能會有所動作,只是晉室只怕也沒有多少力量北伐,此時正是稱王的最好時機了。

    岳山沒有說話,他雖然不太贊同主公此時稱王,但,畢竟稱王能聚攏人心,穩固基業,何況如今北、西兩面都沒有可以擔心的憂患,他無法出言反駁幾位老大臣的意見。

    胡睦見自己的想法卻被別人直接說了出來,心裡有些懊悔自己有些多慮了,急忙接口道:「主公驅逐凶胡,還了中原民眾一片安樂之地,衣冠家族莫不歸心,四州之民皆都擁戴,正該順應民意自立王號,以安眾心。」,既然要直接說了,就乾脆說的更好聽點,一旦主公稱王,自己也算是有擁戴之功。

    「諸位大人一片忠心,我是明白的,只是我曾立過誓,不得河北之地不稱王,如今冀州、幽州還在石趙手中,我不能違背了誓言啊。」,冉強眼看眾人意見一致,不好直接拒絕,冷淡了他們的心只好找了個借口。

    五個大臣都聽出來這是個借口,要是真想稱王,哪裡還管有什麼誓言呢,何況還是從來沒聽主公提起過的誓言?

    「糧為國之本,當今中原人口稀疏,*屯田僅僅只夠維持,想要積滿糧倉,只怕需要數年,一旦四邊有了兵事,我擔憂糧食會不夠啊,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冉強見氣氛有些沉悶的趨勢,急忙轉移了話題。

    韋謏管著戶部,於是道:「主公所濾極是,只是前些年石虎連年暴政,大量役使民夫,弄的田野荒廢,糧食不收。今年幸好三師招收流民屯田,方才安穩,想要糧食豐足,也只好等待了。」

    岳山彬彬有禮接口說道:「屯田雖好,只是諸位大人也知道,各地州郡眾多人口被各地大戶收為了庇蔭戶,使得官府治下之民只有五、六成。想要增產糧食,清查各地庇蔭戶勢在必行。請主公明察。」

    其餘四個大學士心裡暗驚,這岳三師想要對名門大族的田莊下手了?他們每個人名下的庇蔭戶都不在少數,要是任岳山清查起庇蔭戶,損失最大的就是他們。

    「不可,庇蔭戶是士大夫為國操勞,要是突然剝奪他們的庇蔭戶,何以讓他們歸心?」,李農首先反對。

    「不錯,三師雖然想為主公增產糧食,但畢竟不明瞭士大夫的節氣,如果憑空奪取他們的庇蔭戶,是怕士大夫們寧願閉門隱世,也不再願意為主公所用,那時又何以讓主公聚得人心,收的才俊呢?」,胡睦趕忙接著李農的話頭,先是隱諱的諷刺了岳山是寒門出身,根本不是士大夫,然後以士大夫的角度提出了質疑,表示岳山的想法不妥。

    韋謏和郎闓沒有說話,岳山說的方法的確可以增加糧食收入,但要讓他們表示贊同,那還是不願意的,只好沉默。

    岳山淡淡一笑:「諸位老大人多慮了,三師並非要奪士大夫名下的庇蔭戶。各位大人是知道的,各州各郡有不少鄔堡土寨,聚集大量民戶,表面聽命官府,實則各行其是,實為割據地方,圖謀造反也說不准!」,岳山說著說著加重了語氣。

    其餘四個人無話可說,岳山已經表明了不動士大夫的庇蔭戶,意味著絕不和他們為敵,雖然說他們或多或少的和各地的鄔堡有關係,但,大多數鄔堡的確對官府陽奉陰違,岳山竟然用了割據地方這樣的罪名,讓他們無法反駁。

    冉強心裡笑了笑:「三師所言有理,就由三師兼任清查使,負責此事吧。」,沒等其餘四個人反應,接著說道:「敢有對抗官府者,就由各地人馬協助剿滅。」,他說完這些並沒有停頓下來:「當然,這是一個辦法,我聽說東北有高句麗等國,善於種糧,並且向來傾慕中國,要是能用物換來其國的糧食,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韋謏拂著須疑惑的問:「主公是想以書換糧?」,他聽到冉強的話的意思,就馬上想到了印刷的書。

    「不錯,韋老大人想的和我一樣,不過,也不只用書本換糧,如若我們能多造絲絹、瓷陶皆可換糧,何況大海之東尚有扶桑之國,多有金銀卻不貴重,如若以貨物換的彼地之金銀,用來購買糧食,也是好的辦法。」,冉強說著說著就扯到了曰本,他並不知道那時侯還沒有銀這叫法。

    五個人相互看了看,這不是意味著以國為商賈嗎?胡睦疑惑的問:「主公的意思是,以書為貨物換取糧食?」,見冉強點頭,於是說道:「高句麗、扶桑等國老臣知曉的不詳,不過老臣以為那江南晉室,多產米糧,且不曾見過主公所制書籍,如若以此交易江南糧食,也是不錯。」

    「老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如今天氣漸暖,正好建造海船。」,冉強心裡一亮,怎麼忘了江南那可是大米之鄉啊,他已經打定主意,馬上派人出使東晉,商談此事。

    「說到海船,老臣倒想向主公推薦一人。」,胡睦聽到海船,想起一個人來,見冉強看著他聽下文,於是道:「此人叫太史元,乃東萊人,昔日孫吳大將太史慈就出自其族。此人也算名門之後,博學多才,尤其善於制船,如若主公想要造海船,此人可為主公所用。」

    「哦?有這樣的人才?老大人可請其來鄴城一見。」,踏坡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冉強正在心裡憧憬著明朝鄭和那有名的福船,聽到有這樣的人,如何不高興。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