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武動三國

第1卷 大戰起 文 / 我喝蕎麥茶

    呂布、黃忠、趙雲三人殺成一團,戰馬亂轉,飛沙走石,塵土飛揚。雙方軍隊只能看見塵土中三人的模糊身影,聽著兵器碰擊的密集聲卻不知戰局如何?

    李傑對黃忠、趙雲很有信心,雖不知兩人武藝到底到了何種程度但相信兩人聯手戰呂布應該問題不大。

    尤其是黃忠,現在的黃忠更是在他武藝的巔峰時刻,李傑憑直覺覺得他比趙雲都厲害點,與呂布單打也能打成平手。

    戰場雙方的軍隊大氣也不敢出,雖看不清交戰三人的情形,眼睛還是眨也不眨地盯著三人的身影。

    此時交戰三人也到了關鍵時刻,呂布的夜戰八方風雨式也使到極至。憑此式呂布千軍萬馬也敢獨闖,但此刻卻有些力不從心,實因對面二人實在太強,年齡大點的武力與自己相差不多,年輕的槍法比自己的戟法還要快。

    又鬥了幾十招,呂布使出渾身解數雙方仍是平局,便知再戰下去也無法取勝。

    呂布盪開黃忠的大刀便全力一戟向趙雲攻去,趙雲知呂布力量大於自己,便閃身躲避。呂布趁此之際奪路而逃。

    徐榮早已等待多時,見呂布敗走,令旗向前一揮。十萬大軍喊聲殺如洪流般攻向呂布軍。

    呂布雖敗回軍中,但戰陣卻絲毫不亂,揮動令旗令士兵迎擊。

    董卓軍主要由三個地區的兵組成,一部分是原西涼軍約十五萬人,這支軍隊是董卓的直系部隊,是他的根本。由弟弟董旻,女婿牛輔,族人董越,武威軍閥段煨、涼州豪傑胡軫,分別統領。一部分是原丁原手下的并州軍,這支軍隊約有三萬人現由呂布統領。另一部是原洛陽守衛軍包括何進的西園新軍和十常侍的禁衛軍,這支軍隊約五萬人,董卓死後已由朝庭接管。另外還有一支原屬黃甫嵩的三萬人的部隊,在黃甫嵩被調回洛陽後也被董卓接管,這支軍隊現由徐榮統領。

    在董旻被滅,段煨、胡軫投降朝庭後,王允、呂布手中的軍隊加上降軍已有十三萬。呂布此次出城抗敵共帶了十萬兵馬,李傑方面也有十萬人馬,二十萬人馬集中在關中大地上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廝殺。

    雙方軍隊本就離的不遠,在徐榮下令進攻後,兩側的騎兵先動了,在李傕、郭汜、華雄、張濟的帶領下向著呂布軍的兩翼攻去。

    不遠的距離在戰馬的突擊下瞬間即到,呂布第一時間也下令兩側騎兵迎敵。

    西涼鐵騎都擅騎射,在距離百步距離時雙方已開始向對方射箭,每個士兵只有一次射箭的時間。射完第一箭的士兵把弓箭收起木質長槍已然在手,這時雙方最前邊的騎兵已然相遇。

    雙方騎兵都把長槍刺向對方的胸膛,僥倖不死的士兵一槍刺入對方體內加上高速奔跑的戰馬的力量往往帶著對方的屍體飛向了空中,此時根本沒有時間把長槍從對方體內拔出。

    這時騎兵就會棄掉長槍,拔出腰間的砍刀迅速再進行劈砍。砍刀統一為環首刀,這在三國時期的士兵中幾乎人手一把。漢族對匈奴作戰勝利與其說是漢族打敗了匈奴不如說是環首刀打敗了匈奴。

    環首刀是由鋼經過反覆折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的直刃長刀,淬火工序可達三十多道。不同材質的鋼鐵被反覆鍛打在一起,使刀具備了無比的強度和韌性,即使是用力反覆劈砍也不會折斷。

    刀一般長為1米,大多是單手刀。那粗獷有餘細緻不足的直窄刀身蘊含了前所未見的凌厲殺氣,厚實的刀背能輕易承受住猛烈揮砍的應力,使他們化身為撲襲的獵鷹。

    士兵們除了裝備有環首刀外,還有一個西瓜大小的鉤鑲,這是一種攻防兩用的鐵質小盾牌。核心部分是一面小型鐵盾,中間突出一隻用來推殺的刺,上下各延伸出用來勾阻對方兵器的鐵鉤。環首刀和鉤鐮的搭配,可以很好克制長戟和長槍等兵器。

    拋棄長槍的士兵,一手執刀一手執鉤鐮殺入了敵中,慘烈的白刃戰正式拉開。短短時間已是肢體亂飛,鮮血四射,不時有士兵從馬上栽落,即使當時沒死也被後來的戰馬踩踏而死。

    前面的小部分騎兵已開始廝殺,大部分的騎兵還在原地等候前軍通過。

    步兵排著整齊的方陣向對方推進,第一排為擼兵即大盾兵,手執1。7米高的大盾,腰配環首刀。大盾立在地上猶如堡壘,移動中就是一個可移動的堡壘。

    第二排為長槍兵,手執近3米的長槍,腰配環首刀。

    第三、四排為弓箭兵,

    第五排以後均為刀盾兵。

    每排士兵都約有五百人。

    李傑坐在馬上看得很清楚,雖說自己也是經過戰陣廝殺的人,但看見這種陣勢還是被深深得震憾了一下。

    不由問身旁的徐榮道:徐將軍對此戰可有信心?

    逢戰必要有信心,此乃取勝之根本。世子缺乏戰場歷練,以後多打些仗就會好起來。

    不瞞將軍,我軍不知敵軍數量,這樣廝殺實不知勝負如何,我心裡實在沒底!

    徐榮在馬上哈哈一笑道:世上哪有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尤其是兩軍交鋒更是如此。但即使敗了,能戰死沙場也是軍人不錯的歸宿。做為軍人可以敗,可以死,但一定要死的有軍人的本色。

    李傑聽了徐榮此言,心中頗為有感。如不是自己的出現,這位頗有軍事才華的統帥已在同夥胡軫臨陣倒戈後戰死身亡了。

    嘴上說道:謝謝徐將軍,晚輩受教了。

    世子不可如此客氣,我一時情急如說錯話還請世子原諒。

    不會的,將軍句句為真,文長頗為受益。

    徐榮在加入董卓麾下後,由於不是西涼人(東北遼寧人)一直受排擠,不得重用,硬是憑軍功升至中郎將。即使這樣也成不了董卓的親信,今見李傑以指揮權相讓又如此坦誠相待,不禁試探道:世子若報了殺父之仇後會和你父一樣嗎?

    不會的,我不會像父親學習。

    徐榮聽了此言心中大喜,想起兒子徐亮與李傑關係也不錯就又道:如世子不棄,我願為世子馬前小卒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徐榮不想再過以前在董卓手下的日子才有此一說,意思就是想成為李傑的心腹之人,為此甚至可以去做一切。

    李傑哪有不明白之理遂道:徐將軍盡請放心,以將軍之材我求之若渴哪裡還會有其它想法。

    徐榮這才安下心來在馬上向李傑深施一禮道:多謝世子。

    兩人交談數語,皆暗含深意。徐榮此次與李傑交談後,那顆將死的心又活了過來,只覺心中暢快無比。

    李傑對徐榮此舉卻是在心裡發出了一聲歎息。

    學的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士為知己者死!

    這兩句話是對草根出生又頗具才幹之人的一種最好的詮釋。

    徐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