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武動三國

第2卷 騎兵大會戰(二) 文 / 我喝蕎麥茶

    左賢王的這個想法太正確了,當他領著近五萬騎兵殺上來時,赫連博父子也剛好會合。

    父親。

    我兒。

    父子倆終於聚在一起,此時左賢王的兵也到了。左賢王採取的是左右包抄迂迴的戰術,把兵分為兩撥繞著兩邊弧線進攻。

    進攻也是以弓箭為主,騎在馬上飛快馳騁,到了弓箭射程時射一箭慌忙就向遠處遁去,不給對方弓箭還擊的機會。每一個士兵都在自己找戰機,反覆做著前進、射箭、遠遁的動作。

    由於赫連博父子兵合一處,相對來說比較集中,這正好給了左賢王一個難得的機會。一時間讓左賢王佔盡便宜。

    正在左賢王大展神威之際,在左賢王身後又衝來兩支隊伍一是黃忠、郭汜的三萬鐵騎、另一支是徐榮領的兩萬鐵騎。

    赫連博父子正想依仗人多衝擊左賢王本陣,忽然見又來兩支隊伍人數約有數萬。父子倆忙道:眾將士隨我向九原突擊。

    兩部共約七萬人不再與左賢馬糾纏徑直向北面而去,左賢馬一部人馬正在父子倆北上的路上,見大軍衝來忙遁去遠處讓開了道路,遁走時還不忘射上一箭。

    這讓赫連父子又氣又怒。

    趙雲領著一萬驍騎軍與左大將引的一萬兵戰在了一起,驍騎軍與匈奴軍的裝備不同。

    兩軍都是輕騎,都有弓箭和環首刀。但驍騎軍全軍都裝備有長矛,這種矛比普通的槍要長,大約有近3米長,專供騎兵使用。

    匈奴軍各別士兵也有矛,但都是2米多長的,數量也不多。主要以弓箭和刀為主。

    趙雲的驍騎軍除騎射外,還有一個作用是衝陣。無論騎兵陣還是步兵陣只要靠近,驍騎軍就會正面衝過去,這和匈奴的騎兵戰法不同。

    匈奴騎兵主要是以襲擾為主,戰時靠近後以弓箭射敵,劈砍次之。

    左大將此時的任務是阻攔趙雲,不讓其靠近大軍。當彼此互射後左大將發現這樣根本無法阻攔趙雲大軍前進的腳步。

    而趙雲也根本不理這些你進他退的士兵,漢軍一邊向靠近的匈奴兵射箭,一邊右賢王大軍衝去。

    左大將見此只能下達全軍靠近,近身搏戰的命令。

    當一萬匈奴兵分為左右向驍騎軍衝來時,驍騎軍把弓箭收起從馬上摘下長矛一場肉戰開始了。

    趙雲手中槍上下飛舞,凡擋在身前者都一槍擊之。眼看匈奴兵從兩邊圍上,趙雲帶馬向右手劃著弧線先迎上了右手之敵。

    左大將正在右手軍中,見漢軍前方一員小將白馬銀甲,手執長槍往來衝殺無人能擋心中戰意大生。

    做為右賢王麾下第一戰將,見勇武者不戰不是他的風格。於是左大將舞動大刀迎向了趙雲。

    兩人瞬息間便遇在一起,左大將從側面過來手中刀高舉向趙雲狠狠劈下。

    趙雲身在千軍萬馬之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然看著了左大將的舉動。心中已有斬將奪旗的想法。

    望著劈來的大刀,趙雲並沒有馬上閃避而是等刀快到頭頂時,招數已老不能再變招時才動了。

    趙雲藉著白龍馬奔跑的慣性把馬一帶,已與左大將變成了頭對頭。左大將的大刀貼著趙雲身邊斬落,刀風都刮在了趙雲臉上。

    與此同時趙雲畜勢已久的一槍已然刺出,這一槍是趙雲最強的一槍,他囊括了趙雲槍法的精華,是返樸歸真的一槍。

    一槍出已刺入左大將咽喉,此時左大將的刀才落到趙雲腰旁。

    左大將屍身栽落馬下,匈奴士兵頓時大亂。驍騎軍揮動手中長槍瘋狂地殺戮了著四周的敵軍,有士兵上前奪下了左大將的大旗。

    匈奴士兵見此大亂,終向右賢王大軍退去。

    趙雲抬眼向前方望去,見華雄仍在與敵廝殺。對於華雄趙雲並不擔心,以華雄之勇猛與西涼軍的戰力同等兵力下必會勝出。

    於是趙雲又把目光投向了右賢王大軍,此時右賢王父子合兵一處衝破左賢王的騷擾,準備向北撤離。

    右賢王在飛馳中打量戰場,見不遠處的左蠡王部已被漢軍包圍。一帶馬便向左蠡王所在處衝去,身後是七萬匈奴鐵騎。隨後是緊緊追來的漢軍和左賢王大軍。

    張繡與胡車兒將左蠡王部截成三段並分別包圍,此時正在對被圍的敵軍進行著毀滅性的打擊。

    左蠡王被圍在三段裡的中段,幾千士兵把左蠡王護在中間向外砍殺著想與其它兩部士兵會合。

    但漢軍人數是他們的兩倍,又有張繡、胡車兒這樣的猛將,哪裡還能夠會合在一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左蠡王身旁的人已越來越少。張繡相信不用多久就可盡殲這部分敵軍。

    就在這時右賢王帶兵衝了過來,望著迅速接近的匈奴主力張繡無奈下達了暫避鋒芒的命令。

    士兵們在右賢王主力趕到之時,撤向了遠處。危境中的左蠡王終被右賢王救出並領殘部與右賢王合兵一處向北方遁去。

    張繡、胡車兒遂與徐榮、黃忠合兵一處在後緊追。

    至此右賢王軍已敗,但右賢王大軍雖敗卻不亂。引著七萬大軍又衝散了華雄的部隊會合右大將後領著八萬士兵開始了大撤退。

    趙雲早已看著了右賢王大軍的舉動,便從斜處殺來,但也只是攔下少數的敵兵,大多都隨著右賢王大軍逃向了北方。

    騎兵打仗就是這樣,即使一千人追殺一個人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只要對方馬好,不被包圍人再多也沒用。對方要逃只能在後追殺,再無他法。

    徐榮等人現在遇到的就是這種局面,右賢王父子合計十二萬大軍,戰到現在已損失四萬兵力,方才父子倆會合在一處撤出了戰鬥。可以說損失慘重。

    但對這個結果李傑並不滿意,賈詡早已猜到了這種結局,提早就建議李傑將指揮權交給了徐榮。

    在任命徐榮臨時指揮這場戰爭的同時,也把任命傳達給了各軍,包括左賢王的部隊。

    命令上只說任命徐榮為戰時大都督統領全部騎兵有隨機應變,戰與不戰等各種權力。

    望著向遠處逃遁的右賢王大軍左賢王打馬靠近徐榮大聲道:徐將軍敵人已逃走,我軍要一直追嗎?

    在左賢王的心中,雖已拿下上郡但右賢王主力仍在,李傑如退兵他這個新任單于能當多久還是個問題呢!現徐榮指揮整個戰爭故想探探徐榮的想法。

    徐榮早已知李傑、賈詡的想法,那就是誓要消弱匈奴的實力,最好打傷、打殘右賢王。如今對方主力仍在自然不會停止這場戰爭於是道:

    現在右賢王主力仍在,我家將軍為了大王將來當了單于後能控制住匈奴內部,這仗還是要再打下去的。所以當然要追了!

    左賢王聞言大喜道:你家李將軍真夠意思,我若當了單于必抱你家將軍大恩。

    徐榮哈哈一笑道:大王隨我一道追殺右賢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