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二十四章 侯門深似海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2-08

    雖然兩人商議好了提前去白家陪伴白子華,但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到底得問了班氏的意思,因卓昭粹才到,游燦也還罷了,卓昭節這個嫡親又是多年不見的妹妹總要與卓昭粹說說話再出門,不然就顯得敷衍了。

    游燦也知道這點,與卓昭節約好了明後日去班氏跟前請求,就回了二房。

    晚飯前,珊瑚到繽蔚院,同卓昭節道:「老夫人說,七娘晚飯就和卓家八郎用罷,先前午飯就算接風,知道七娘和八郎都是盼著能夠私下說說話的,都是自家人,意思到了就成了。」

    卓昭節忙問:「那麼晚飯擺在我這邊?」

    「自然是的。」珊瑚笑著道,「雖然卓八郎住的翠岫院也寬敞,但老夫人想著用過飯後,若七娘回繽蔚院來恐怕不便,叫卓八郎說完話回翠岫院去好了。」

    如此晚飯擺過來,比平常豐盛了許多,不多時卓昭粹也被游炬送了過來,卓昭節自然要意思意思留游炬一起用,游炬笑道:「你們嫡親兄妹多年不見,如今正好說一說兩地情景,我留下來做什麼?」

    卓昭粹送了幾步游炬,回來之後,與卓昭節相對倒是先有些生疏的尷尬,隨即才道:「我這回帶來的人怕是昭節還不認識罷?」

    就介紹了隨他過來的貼身小廝名叫卓緩的,另有兩個服侍的老僕,並若干護衛,因為如今已經到了游家,護衛就住了前院,並不到後面來,只在出門時才跟著,老僕留在翠岫院,就帶了卓緩過來。

    聽卓緩姓卓,卓昭節猜測他許是敏平侯府的家生子,卓緩上來給她磕頭見禮,卓昭節就叫明合賞了他一個荷包,裡頭裝了一兩銀錢,也算略為豐厚了,只見卓緩接了,神色不動,卓昭節心想約莫是長安風氣比江南奢華,或者就是這小廝沉得住氣——江南這邊下僕逢年節拿個百十個錢的賞錢也差不多了,像上回卓昭節賞四個貼身使女每人一副赤金墜子,已經屬於難得的厚賜,卻和她誤以為自己重病將亡,忽然峰迴路轉,大悲大喜之下出手格外大方有關係。

    卓昭節也將四個貼身使女都介紹了,卓昭粹斯斯文文的說了幾句客氣話,四個使女都曉得這番客氣多半還是因為她們是游家的奴僕的緣故——原本,卓芳禮和游霽決定把女兒送到江南來養時,因為情況緊急,等不到游家派人北上,卓家那邊,兩人又脫不開身,也沒旁的人可以委託,只有叫當時才十三歲的長子卓昭質帶人送了卓昭節到秣陵。

    當時送過來時,敏平侯的嫡親孫女,當然身邊也配了服侍的人的,是兩個乳母、四個大使女、若干小使女,並些雜役護衛之類,浩浩蕩蕩有許多人。

    只是卓昭質到後,另有一封信悄悄的給了班氏,卻是游霽親自所書,道是這些人裡怕是有那繼婆婆的眼線耳目,盡量能不用就不用,免得出事,班氏見了信,哪裡敢叫那些人近卓昭節的身?借口那些人水土不服,都打發了,只將卓昭節抱在自己房裡親自帶著,等卓昭節年歲漸長,開始獨居,才親自挑選了明吟四個服侍她。

    待兄妹兩個被伺候著入了席,略讓了幾道菜,生疏感去了許多,說話也隨意起來,卓昭節先問父母,卓昭粹便道:「父親母親身子都是好的,說起來,你送到江南的第五年,咱們倒又多了個的弟弟,名叫知安,他不曾見過你,我來時,跟到船上不肯下去,嚷著要和我一起來看你呢!只是他身體也不太好,母親不放心他旅途勞頓,叫人硬把他抱下去了。」

    又說,「十一表哥和五姐都已經為人父母,咱們的兩個侄兒無憂、無忌都十分聰明伶俐,也掛念著你,五姐嫁的是居陽伯的嫡長子,如今膝下也有了一個親生子,單名一個淳字的,是咱們外甥。」

    卓昭節如今還沒回卓家,對長安也不甚瞭解,連居陽伯是誰也不知道,也沒什麼可問的,至於弟弟……聽名字沒從昭字就曉得不是嫡出,便問卓昭粹:「我聽外祖母說八哥過來是要在這兒讀上兩年書的,屆時與我一同回去?」

    「不錯。」卓昭粹點一點頭,猶豫了一下,揮退眾人,方低聲道,「其實,這回過來,父親是極希望我能夠成為崔山長的入室弟子的!」

    「這是為何?」卓昭節詫異道,成為崔南風的入室弟子,固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之事,但說來說去,到底還是為了富貴二字,論起來敏平侯乃是公侯權貴,累世公卿的人物,作為他的嫡孫,為何還要如此看重一個入室弟子的名份?

    就聽卓昭粹正色道:「昭節,你素來在江南,年紀也小,許是不知道長安的事情!這次來前,母親私下裡就與我交代,要我務必在你回長安前,將卓家、長安的形勢與你說全了,免得你回去後一頭霧水,有行差踏錯!」

    卓昭節一皺眉,只聽卓昭粹道:「我知道你為什麼好奇我堂堂敏平侯嫡孫,還要跑到江南來同眾多學子爭奪一個山長的入室弟子!但你大約不知道罷?雖然敏平侯是咱們的親祖父,咱們的父親也是他元配髮妻所出,可那爵位卻未必輪得到咱們父親!屆時……咱們家也不過靠著父親,父親他乃是正四品的官職,私下裡做兄長的同你說句實話,四品官在地方上或者是極高的了,放在京中就不算什麼,何況父親雖然中過舉,考進士卻是一直沒中的,這四品官還是祖父設法替他弄來的,不過一個散銜……」

    見卓昭節沉吟不語,卓昭粹歎了口氣,道:「也罷,我先將卓家的人與事從頭給你說一說——咱們卓家如今有五房人,侯府裡頭還住著一個沒出閣的姑母,只比你長一歲。

    「大伯與咱們父親並大姑姑俱是同母,乃是祖父元配髮妻、即咱們嫡親祖母的子女,說起來咱們祖母也是名門望族出身,還是先帝時候的外戚,只是今上初登基的時候齊王叛亂,將梁家也拖下了水,這才倒了,本來這件事情因為祖父向來支持今上,沒涉及到咱們祖母,只是……」

    他苦笑了下,低之又低的道,「咱們如今那位繼祖母,本是祖父的嫡親表妹,先前曾祖母在的時候就有意聘她為媳,因為曾祖父中意咱們祖母才沒嫁得成,但這位繼祖母對祖父極為專情,咱們祖母嫁過門後,她竟閉門不出,發誓終身不嫁!梁家出事後,祖母偶然發現她私下裡與祖父有書信往來,那時候祖母憂心家人,本就心緒極壞,一時衝動,為此和祖父大鬧了一場……沒多久連氣帶病死了……」頓了一頓,卓昭粹才道,「因此大伯與大姑姑、父親與祖父就都存下了罅隙。」

    卓昭節沒想到嫡親祖母去世、並繼祖母進門還有這樣的內情,不禁愕然不語。

    「因為當時祖母鬧得不小,祖父……很是沒了面子,不免心存怨懟,後來祖母去世,一滿百日,祖父就索性娶了如今的繼祖母進門來……大姑姑為了這個再沒回過卓家,大伯和父親也對繼祖母十分厭惡,祖父……自然也是不高興的。」卓昭粹低聲道,「後來繼祖母生了五叔和小姑,祖父是極喜歡他們的。」

    說到此處,卓昭粹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道,「偏咱們大伯與大伯母都是極好的人,卻始終沒有嫡子,所以……」

    卓昭節因為早就聽班氏說過,自己那祖父偏疼繼室,並繼室所出的子女,如今看來,敏平侯曾孫都有了好幾個了,還不立世子,二房、三房左右是庶出,在三個嫡子跟前沒什麼可爭奪的,但大房、四房卻不能不急了。

    果然卓昭粹苦笑著繼續道:「是以這次我到江南來,亦是父親的打算,祖父雖然與大伯並父親有罅隙,但很喜歡子孫成材,先前聽說我要到懷杏書院來時,就特意叫了我過去,勉勵一番,且給了我一套極好的文具,我若能夠拜進崔山長門下,想來五叔讀書也只是平平,祖父未必就會被那沈氏攛掇了去。」

    那沈氏大約就是敏平侯的繼夫人了。

    卓昭節沉吟著,這麼聽來,卓家的情況的確比游家複雜多了,論理呢,自己的大伯是元配嫡長子,據著禮法,這爵位定然是他的,可偏偏大伯沒有嫡子,敏平侯若是以此為借口,另立其他嫡子,卓芳禮的優勢卻也不明顯了——卓昭粹說敏平侯喜歡有才能的子孫,偏偏卓芳禮書讀的很一般,不過一個舉人,那繼室所出的五叔算著年紀應該也不大,縱然還沒中舉,好歹他還年輕,又有生母沈氏在敏平侯跟前替他說好話,指不定敏平侯就覺得他比兄長們都有前途呢?

    何況偏疼幼子本是人之常情……敏平侯還和長子、四子都存下過罅隙……

    原本卓昭節聽說卓昭粹南下,還道他只是隨意遊學,並順道接自己回去,如今看來卻是想方設法的想入了崔南風門下了……

    本來,卓昭節還想著這麼個入室弟子對於卓昭粹的身份來說未必就很重要,為此叫三舅母不高興,到底心裡過意不去,若是卓昭粹可以讓,不如就讓了算了,如今聽卓昭粹說了緣故,方覺得自己先前想的卻太過天真了些……

    而且聽著卓昭粹描述的敏平侯這個祖父的為人,她忍不住拿游霰比了比,若這位祖父也是偏心只喜歡有出息能幹的子孫的……如果敏平侯不是這樣的人,班氏又怎麼會對著外孫女罵舅舅呢?

    她心頭一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