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六十三章 觀人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2-21

    游熾看得驚奇,林鶴望有些尷尬的小聲解釋:「從前不慎冒犯過卓家小娘,亦想趁機賠個禮。」

    這光景不是細問到底怎麼個冒犯法的時候,四人隨便尋了個借口離席,到了外頭,見著卓昭節,林鶴望三人都有些尷尬,不待卓昭節這邊開口,一起長揖,將上回哄騙游煊的過錯認了又認,言辭懇切。

    卓昭節閃身避開,還了一禮,抿嘴笑道:「三位郎君不必掛懷,當日也是我定性不足,見表弟不見,一時情急對三位頗有無禮之處,還請三位莫要與我一介女流計較才是——說起來外祖父所道是正理,不過是一個玩笑,也是表弟年少無知,家裡又沒叮囑好,後來三位還特意送了他回來,實在不能怎麼責怪三位的,畢竟誰沒有一時促狹過呢?」

    見她言語溫和又說的體貼,林鶴望三人才長鬆了口氣——當日游若珩的那番斥責雖然一直沒傳出去,但以游若珩的身份並游若珩與崔南風的關係,對他們來說總是個隱憂,畢竟他們在懷杏書院裡也是屬於佼佼者的,平常看著意氣風發,也不是沒人私下裡卯著勁的想拖他們下去,游若珩那番話略作修飾可就能直指他們品行問題的,那孟遠浩每年都要到游家請安問好,在游若珩跟前以晚輩自居,當真傳出遊若珩認為他們三個品行不端的謠言,也就林鶴望能夠仗著震城林家的聲勢並白子華二嫂孟氏的關係躲過秋闈被直接刷下來的命運……

    畢竟麻家家境殷實,但也只在淳縣有幾分面子,放到府城秣陵來實在不夠看,而宋家倒是府城的望族之一,奈何宋維儀一介旁支子弟,父母雙亡,雖然拜了崔南風為師,族裡嫉妒他的人也不少,宋家又不是沒有為官作宦的人,族老未必肯為了他得罪游家——崔南風總也要給師兄幾分面子……總而言之,林鶴望三人當時一時興起惹出來的事情,那是巴不得能夠彌補的,但這次游若珩根本就沒出面,他們只拜見了班氏,如今既然有機會見著當時在場的卓昭節,又知道是游若珩寵愛的外孫女,當日也是明顯對他們有怨的,也顧不得多想游熾只叫了林鶴望一人,三人一起擁出來求情了。

    現在卓昭節話語裡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意思很明白,林鶴望三人皆是放下了久懸之心……

    客氣了幾句,卓昭節就拉著游靈一起問起了白子華的近況,麻折疏和宋維儀雖然插不上話,但見游熾也在旁邊,就沒有立刻告辭還席,都在旁邊陪著,林鶴望就道:「有勞兩位小娘惦記著,鶴望回家之後定然轉告拙荊,拙荊這些日子都很好,只是她身子弱,須得好生保養,家母是很喜歡她的,說好生將養些時候就好了。」

    又道,「拙荊也惦記著秣陵一同長大的小娘子們,但如今出閣為婦,究竟不便常回秣陵,還望兩位娘子見諒!」

    卓昭節抿嘴一笑:「白姐姐向來是要將養些,可是人是極好的,偏當初她出閣前,我四表妹脫不開身,沒能去陪,之後心裡一直抱憾著,今兒聽說林家姐夫過來了,便想托姐夫送封信與白姐姐,既是問候,也是賠個禮……」

    「卓小娘與游小娘都太客氣了……」林鶴望忙道。

    卓昭節絞盡腦汁的拿白子華為話題,與林鶴望客套了整整一柱香,心想再繼續下去任誰都要懷疑了,這才叫明合將信拿了出來,遞與林鶴望,林鶴望雙手接了,鄭重收入袖中。

    這時候游熾才上來說話,兩邊彼此告別。

    游靈一回後院,就對卓昭節說了一句:「七表姐,我去回母親的話。」

    「好。」卓昭節點頭,「我也去給外祖母請安。」

    聽她這麼說,那陪著游靈過來的三夫人的使女就露出一絲為難,想了一想到底沒敢攔阻。

    卓昭節到了班氏跟前,班氏見著她就笑著道:「你今兒怎麼有空過來了?」

    「四表妹邀我陪她到前頭去了一趟,我過來與外祖母說呢。」卓昭節略挽了點袖子,從珊瑚手裡接過凍酪,淺淺喝了一口,方道,「外祖母可不能怪我多管閒事——四表妹難得求我一件事情,再說也不是很要緊,我不能不答應了她。」

    班氏似笑非笑的道:「噢,僅僅是看靈娘的面子嗎?」

    「哪裡瞞得過外祖母?」卓昭節放下凍飲,笑著道,「我也曉得三舅母叫四表妹去尋我,多半是外祖母不贊同,三舅母這是要借我的幌子來說服外祖母呢,畢竟誰不曉得外祖母最疼我了?」

    最後一句話班氏愛聽,就一點她眉心笑罵道:「你既然曉得她這拖你下水的心思怎麼還要答應她?難道你也覺得那麻折疏好嗎?」

    卓昭節笑著道:「統共也才見了兩次的人好與不好我哪裡知道?我可沒有外祖母這樣的眼力,三舅母想要藉著我陪了四表妹去看過那麻折疏,就要我幫著說話卻不可能了,我可不敢誤了四表妹的終身大事。」

    又道,「其實三舅母也太心急了點,四表妹還小呢,離及笄還有足足三年光景,再說四表妹那麼賢德淑良,也就是如今年紀尚幼,三表姐又還沒出閣,長大一點怕是求親的人都要踏破了門檻!」

    班氏淡然道:「你這三舅母,大的壞心沒有,就是心胸與眼界都太窄,說起來連家的宋老夫人也不是個小氣的,真不知道她的親生女兒怎麼就給教成了這個樣子?也許是朽木不可雕罷?這連氏自打進門起,處處就愛掐個尖,偏偏她出身不如你已故的大舅母,伶俐不及你二舅母,論到對夫家的順從更不如你四舅母,你那三舅舅也不是個能幹的,因此這口氣憋到了熾郎進學、考取懷杏書院才略緩,但隔年煥郎也進了懷杏書院,她又不平衡了!」

    頓了一頓,班氏才繼續道,「燦娘許配給白子靜後,因為那白五郎在親戚里都是被贊讀書好的,她自然就要卯足了勁兒給靈娘也尋一個不輸給白五郎的夫婿去,這事她雖然愛與二房比,但用心倒不壞,我也隨她去了,只是她瞧中的這個麻折疏,本人如何且不說,叫我看是不如那宋家小郎君的。」

    說到這裡,班氏微笑著問卓昭節,「你可知道這兩位小郎君之間的區別?」

    「麻家郎君據說是淳縣大戶,料想家境是好的,這一點上,宋家小郎君卻差得多了。」卓昭節知道班氏是抓緊機會教誨自己,抿了抿嘴,正色道,「不過宋小郎君卻是崔山長的入室弟子!向來崔山長收下來的入室弟子,多半都是准進士,所以宋家小郎君固然如今清貧著,我想這也是他不願意接受旁人之物,否則單從著崔山長收下他這一點,秣陵城裡想與他結親或資助的人決計不少的。」

    班氏點頭:「那宋家小郎君衣著遠不及麻家小郎君好,這一點足以看出他並非貪圖旁人之物的人!而不願意貪圖他人之物,可見其人心性至少是不錯的,多半,也知恩圖報!」

    卓昭節道:「我卻想不明白三舅母為什麼不喜歡宋家郎君呢?宋老夫人不也是宋家人嗎?」

    「她無非是看中了麻家財多。」班氏冷笑了一聲,「那宋小郎君父母雙故,又被她嫌棄命太硬……不過最緊要的是她看出了宋小郎君的一處為人——叫我來說是好,叫她來說是不喜歡了,你可能知道?」

    卓昭節微笑道:「就是方纔那個麼?宋小郎君如今尚未上場呢,寧可過得清苦也不肯收旁人的東西,雖然不知道將來他踏上仕途之後還會不會繼續如此,但至少如今他是有那番不取無功之祿的心的,本朝俸祿雖然還算豐厚,可也不過那麼回事,若是自家沒有產業支持,除非貪墨,否則多幾個奴婢也是養不起的。」

    班氏欣慰的道:「你能看出這一點來,我實在是高興得緊!」隨即正色道,「這正是我看中了這宋家小郎君的緣故!他如今衣著簡樸,不受贈予,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本性如此,不喜虧欠,若是這種自然是心性極好,值得來往的!另一種,卻是他為人沉穩,知道眾人如今送他好處無非是看中了崔子和門下這塊招牌!但崔子和門下固然大部分都能夠中榜,也不是沒有至今還蹉跎著的!一旦他也是其中一員,那麼先前收下的好處還不出來,反而成為笑柄與累贅!再說即使中了榜,之前拿了旁人好處,若不回報,必定要落下忘恩負義的名聲,若回報,萬一旁人要的是他作奸犯科那該怎麼辦?」

    班氏微笑道,「如今那宋小郎君日子固然清苦,但也不是過不下去,為了一時的享受,將往後前程先交到旁人手裡,這樣不智的做法,縱然中了榜,出息,也不大!」

    卓昭節贊同的點了點頭——三夫人說了那麼多不贊同取宋維儀的理由,沒有說出口、最大的緣故卻正是為了這個,畢竟宋維儀父母雙亡,本來就沒有留下資財了,如果將來入仕之後不動心思,想要達到游家如今的生活,那至少也得熬個一二十年——游家在游若珩任翰林修撰那會半點像樣的進項都沒有不說,因為游霽嫁進敏平侯府,而侯府聘禮豐厚,為了嫡女的面子,聘禮都折進陪嫁不說,游家還另外貼了不小的一筆。

    要不是游家上代還有資財留下來福澤子孫,憑著游若珩,如今夏日怕是端頤苑裡都未必能夠隨意用冰的,不然當年班氏隨游若珩仕於長安,堂堂翰林之妻,一府主母,何必還要親自挽起袖子下廚做點心?當然,因為結下了侯府姻親,這裡頭的體面卻不是銀錢能買到的,所以游家上下也沒人對游霽陪嫁豐厚有怨言——然而那是因為游霽出閣時,卓芳禮就是侯爵嫡子了,如今宋維儀距離金榜題名和青雲直上還早著呢!

    更別說宋維儀一介孤兒,身無長物家無恆產的,即使一路順風水水的過了殿試,翰林苑裡熬資歷——依著長安的米價,不要游靈倒帖嫁妝才能過好就很不錯了,熬完資歷授官,遇見了富庶點的地方還好,遇見了貧瘠的地方……可宋維儀既然是個不肯輕易拿好處的人,即使遇見了富庶之地,萬一他死心眼的去做清官……三夫人覺得衝著這小子那身質地尋常的七成新夏衫也是忒沒前途了……

    班氏嘴角含了一絲冷笑:「那個蠢婦卻不想一想!從先帝到今上都是勵精圖治之君,兩朝以來貪墨的官吏從上到下株連了多少人家?本朝初,齊王之亂才平定,當年吏考中被揭發出來貪墨的那些人的妻女,恐怕還有年少的尚且在長安北裡苟延殘喘著呢!我也不是那等清高得一定要子孫外婿分文不取的人——但好歹也該有點知道死活的眼色!」

    斥了一回連氏眼界狹窄,班氏又恨道,「我最看不上她這個迫不及待把女兒往麻家推過去的做派!不過是在我跟前提了那麼一提,跟著就興興頭頭的把女兒推出去看人……真道靈娘嫁不到好的了?我與你外祖父還沒死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