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4-15

    長年的寄人籬下,承諾的沉重與壓抑,以至於當初聽到敏平侯含蓄的透了口風之後,沈丹古甚至沒有受寵若驚的時間,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此事的後果。

    卓家四房是絕對不肯把嫡女給他的,甚至連庶女也不願意,大房、四房和沈氏一向勢同水火,也不過是礙著世子之位一直未明,又畏懼敏平侯的積威,這才彼此克制著,維持著場面上的和睦。

    實際上若有機會,這兩邊哪邊不是恨不得吃了對方?

    整個卓家上下,敏平侯當然可以做主,至少他要親自過問卓昭節的婚事,卓芳禮不得不乖乖答應,但答應歸答應,他私下裡真的做不了手腳嗎?

    無論是污蔑沈丹古、還是私下裡的威脅、或者是更狠毒一點的法子——真正疼愛親生骨肉的父母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愛子之心的可怕,這一點,沈丹古在自己的嫡母李氏那裡已經得到了足夠的教訓。

    而且四房可不是沒有幫手,大房不說,卓芳華——這個視沈氏如仇讎的女子,是絕對不會在乎插上一腳的。

    卓芳華的丈夫阮致正當壯年,官聲清正又精明能幹,而且一直小心謹慎著不捲入未來儲君的是非,聖人和太子都不糊塗,阮致只要不出意外,他的仕途絕對不止於御史。

    因著自己姓沈的緣故,恐怕將來中榜入仕後,阮致不算計自己就不錯了,他的仇人還有李家,由於受敏平侯的撫養栽培,真定郡王那邊不可能不把他列進延昌郡王黨。

    這樣的話,他還沒下場,還沒踏入仕宦之中,倒先有了一堆仇人。

    當然延昌郡王黨這邊也會扶持他……可他的根基這樣的淺年紀這樣的小勢力這樣的單薄,終究無法把指望全部都寄托在延昌郡王會一直保著他上面,再說尚未入局,先結一堆仇敵,這是生怕自己爬得太快麼?

    何況小七娘的親長固然不好惹,和她兩情相悅的人,卻是連她的親長都頭疼忌憚的。

    一個雍城侯世子已經足夠難纏了,那位世子既然能夠為了一句口角爭執,就捏造罪名將比自己高一等的秦王世子這個表叔打斷腿,自己這個小小的士子,在他面前又和螻蟻有什麼兩樣?

    更何況那位世子的背後,還有一位聖人都不敢怠慢的紀陽長公主。

    這祖孫兩個,都是尊貴非凡,肆無忌憚,他們不需要理由不需要道理不需要借口,僅僅只是一次心情一個眼神,都可以輕易的叫自己十年寒窗變成一場笑話,甚至整個人生都變成一場水月鏡花。

    沈丹古無法接受這樣的代價,所以他只有放棄。

    上一次在曲江之畔,寧搖碧的堂兄、祈國公世子寧瑞慶提到了敏平侯的打算,已經讓他心中起了警惕,所以他才會急著裝醉讓施闊幫助自己脫身,並另尋借口讓施闊去提醒卓昭節。

    他擔心的是寧搖碧當真疑心上自己——殿試上做手腳已經是其次了,自己能不能下場都是個問題。

    既然左右都要放棄……沈丹古自然不想等到寧搖碧知道此事——以那位世子的為人,一旦被他找上門,即使處處依從也不會好過了,沈丹古和他耗不起,他實在實在惹不起。

    祈國公世子提醒了他,這一件沈氏和卓芳甸費盡心計才設計下來的婚姻,那明媚絕色的小娘子……再怎麼捨不得再怎麼渴慕,到底不是他能夠得到的。

    他這一生,最大的指望在於寒窗苦讀的科舉,而不是娶個富貴人家的小娘子。

    「不管怎麼說,主動放棄這門婚事,可以將下場前的意外減少到最低,我多年苦讀就是為了不再寄人籬下,若是為了一介女子,忘記這些年來的苦楚與期望,叫生母在泉下也不得安寧,我將來又有何面目去見她?」沈丹古握緊了拳,怔怔的想到,「何況小七娘也不喜歡我,縱然沒有寧搖碧,勉強她和我在一起做什麼?當年生母也不是自己想進父親的後院的,她過得多麼的不快活?難道我將來的妻子要這麼過嗎?再說沈家……嫡母那邊,這許多事情,哪裡是這天真的小七娘能夠應付的,所以即使沒有寧搖碧,我也該請求君侯不要再提這件事情,如今還免去一場災禍,豈不是很好嗎?」

    他逼著自己忘記方才目送卓昭節遠去時,心中自然滋生出來的一絲不捨……

    長久坐困於陰影裡的少年,未必不渴慕光的溫暖,未必不格外貪戀那樣毫無憂慮的明媚。()

    可沈丹古還是用極大的毅力斬斷了這些旖思,明年就是會試了,他苦讀多年,不能功虧一簣……沈家……亡母……那些回憶裡沉甸甸的仇恨與責任,他實在沒有分心的資格。

    「這世上既然有生來就好命的人,自然也有生來就坎坷的人。」沈丹古默默的想,「我是真正的無依無靠,君侯……到底也是看中我才學和肯用功,即使多年栽培已有感情在,但終究不能似卓律英那樣心安理得的享受他的給予,我如今所有的,除了這身才學,皆是君侯所賜,君侯可以給予也可以拿走,即使君侯念著多年的情份不會視我如奴,但得來皆是苦澀,何況男兒一世盡受他人恩惠又算什麼……我不是乞兒。」

    「當初在怒春苑的暖房裡,小七娘那樣盯著我手裡的月光白看,我也沒有理會,因為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打算利用她,她不能給我好處,我做什麼要給她我先摘到、也喜歡的月光白?我的東西已經很少很少了,因此更加不會無緣無故的給旁人好處……」

    「可若是在來一次,也許我會願意給她罷?這樣沒憂慮的小女孩子,才襯那皎潔的白牡丹呢……我……呵呵,我該拿的至少也是青龍臥墨池……或者是冠世墨玉?」

    他心裡有陰霾負擔如烏雲壓城,時時刻刻如煎如熬偏又只能默默的忍耐,他以為自己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陰鬱沉黯,可每每看到卓昭節,沈丹古才發現,他不是不羨慕那樣的悠閒自在,不是不羨慕那樣的明媚燦爛。

    只是,他沒有這樣的命,多年前短暫的無憂無慮的辰光好像閃電一樣的短暫,如夢一樣的不真實……或許自己當年根本就不該表現出來過人的天賦?似這小七娘明明天資不差、敏平侯也有耐心教,可她就是不想學。

    如果自己當年貪玩學她,是不是此刻還能守著生母在隴右安靜度日?

    惟奴見他在自己院子前怔怔的站著,神色變幻,卻始終不踏進去,實在忍耐不住,低聲提醒道:「郎君?夜深露重,進去安置罷?」

    沈丹古眼神恍惚了一下,才道:「好。」

    ——他抬腳的剎那有些異樣的沉重。

    進了屋,惟奴手腳麻利的點起幾盞燈,又嫻熟的鋪開白宣、取出沈丹古這幾日要讀的書籍,捲起袖子,開始研墨——從前已過,再不能夠回頭,多想也是無益……沈丹古再次主動掐斷了思緒。

    他捧起書卷,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隴右一度著名的神童,早已不是沈丹古的炫耀資本,而是他心頭的一塊大石……這是他最後的指望,不容有失,天資、敏平侯的幫助,他仍舊不能放心,必須以最刻苦謹慎的寒窗,才能夠踏出幼年願望的第一步。

    前車之轍,這世上,公認才高八斗卻到死都無福殿試的人……不是沒有。

    即使沈丹古自詡才學,但他仍舊不能放鬆。

    一面翻書,一面不時記下所悟所感,他又想到了方才對卓昭節的羨慕,想到卓昭節,忽然就想到了寧搖碧——沈丹古不是長安人,卻在長安長大,對於這位長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世子的成長,他實際上比卓昭節要瞭解的多多了,寧家大房、二房不和,兩位當家主母的仇怨,申氏的早逝,紀陽長公主那公然的偏心……那位世子身份尊貴,深得祖母憐愛,可他的經歷,僅僅只是私下裡傳出來的部分,又何嘗不是驚心動魄?

    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這看似驕橫跋扈卻因經歷身世的緣故心如明鏡的世子,才會對似乎除了美貌比之長安其他貴女不見得有什麼好處的卓昭節情根深種罷?

    「這位世子能夠活到現在也是極不容易了,這也是虧了蘇史那,這位月氏族出身的名將智謀如海,當年他能夠扶持二八年華還只是一介女流的申驪歌在西域撐起月氏的名號,使西域諸胡無人敢輕慢,投靠我大涼後,聖人與諸臣也禮遇有加……」沈丹古唇角勾了勾,又沉重的垂下,他悲哀的想,「雖然申驪歌已經去世,但祈國公夫人只是這世子的大伯母,不是他的嫡母,伯母與嫡母,一字之差,轄制卻猶如天與地,何況他還有紀陽長公主並雍城侯,還有蘇史那……為了月氏族能夠繼續為大涼守邊,朝中也要縱容他一些的,祈國公夫人根本不能拿他怎麼樣,我有什麼呢?縱然我金榜題名,日後爭得誥命亦要先與嫡母……真是不甘心,可我縱然願意豁出一切去拚命,又能拿嫡母怎麼樣?」

    想到這裡,沈丹古再次失神——我……當真怕寧搖碧麼?是為了懼怕他知道後的報復,兼之坦白的後果在預料之中,所以不敢隱瞞小七娘,可這其中,有沒有那麼一分或幾分,是我不想這小七娘往後知道了厭惡我?

    在方纔的坦白之前,他很肯定是前者,但現在,沈丹古卻覺得一抹悵然揮之難去。

    「罷了,如今還是專心溫書最緊要,我平生錯過的東西還少麼?妄想不過是自討苦吃罷了。」沈丹古抿緊薄唇,強行收斂心神,不願意再想下去。

    眼下最緊要的就是會試,過了之後,才有資格去想嫡母、想沈家、想隴右,想其他一切他所夢寐以求卻不能觸碰的人與事,這條路,還很長,沒有長輩親族庇護、只能依靠自己獨自努力的少年,注定了需要從山腳一步步開始攀登,注定了一切收穫都需要踏踏實實的付出交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