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二百四十八章 絳娘出閣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5-26

    游氏發了狠,大夫人自知是卓絳娘理虧,也不能十分的幫女兒說話,卓絳娘再鬧事情也就是這樣了,雖然之前她口口聲聲說要去做姑子,但事到臨頭卻還是選擇了嫁人——畢竟她是看出來了,游氏說了若選擇出家就要她在觀裡守一輩子不許出門一步那是來真的。

    之前卓玉娘挑夫婿尚且各種的不如意,換成嫁過一次又守了幾年寡,年歲更長的卓絳娘,倉促之間就更選不了什麼人家了,游氏又不許她嫁在近的地方,大夫人托的官媒領會了卓家急於把女兒嫁出去的意圖,下了死力氣的張羅,倒也不枉費游氏日夜的祈禱上蒼,還真尋到了一個能嫁的,是一個嶺南士子的堂兄,受長輩所托特意送堂弟進京趕考的——他自己是個秀才,再往上的鄉試考了四五次都未過,如今也不抱這指望了,家境還算殷實,從前也娶過一回妻子,然而妻子亦是難產而去,倒是留了一個嫡子下來,如今那孩子已經有十歲,素來跟著祖父母,聽說還是很伶俐的,這叫馮實的人年歲是二十九,比卓絳娘長幾歲,談吐容貌還過得去。

    游氏本來就不喜歡卓絳娘,目的是把她打發得遠遠的,免得害了自己的女兒,只聽了一個嶺南、而且連鄉試都沒過,那麼到長安也是偶然的,就忙不迭的幫著這馮實說話,大夫人有心再打聽仔細些再許人,對於馮實已經有了元配嫡長子也有些遲疑,但游氏道:「這馮家在嶺南大約也就算個富紳,咱們家雖然如今失了勢,但也不是他們這樣的人家敢騙的,何況四娘那麼多心眼,她嫁了過去,馮家人不頭疼就好了,還用著咱們擔心她嗎?」

    大夫人看游氏這視卓絳娘如洪水猛獸的樣子心裡實在不好受,可游氏接著又緩和了語氣哀求道:「好嫂子,我曉得你心軟疼庶女,可關起門來我要說一句了,到底她也不是你親生的!你說當年就算她一時糊塗了罷,若沒有如今這回的事情,過去的都過去了,我也不是那一直耿耿於懷的人!當年大嫂你為她操了多少心掉了多少眼淚賠了多少不是受了多少羞辱?她若是還是個人,知道心疼你,如今也不會舊病復發!可見這旁人生得究竟安不到自己身上來——你說若是換了大娘,她做不做得出來這事?即使一時犯了錯,看你事後為她遭的罪,她為了你也不能不改了!」

    游氏聲音一低,「我的七娘夠不懂事了,可這回給父親請安的事情大嫂你也知道的?」

    大夫人歎了口氣,道:「七娘前日確實受苦了,難為她看著任性也這樣的孝順。」

    「不是我說長輩的不是,本來麼,做長輩的心緒不好,或者不太喜歡哪個孩子,說幾句打幾下也是理所當然,然而七娘打小得寵,我父親母親什麼都緊著她,縱然有過也是好好兒的說,到了父親跟前自然是任性的,她是被我父親母親寵壞了,年歲不大膽子大,我也不瞞嫂子,之前她在書房裡是和父親頂嘴來著,然而這回父親一病,她在上房裡跪了那麼一晌午只為求了父親寬恕——這可不是我叫她去的,全是她自己心疼她祖父,心甘情願去跪的!」游氏目光沉沉,道,「這就是骨肉相連啊!即使這孩子不是在長安長大,究竟那是她的嫡親祖父,憑她再怎麼任性嬌氣,為了祖父心頭順些,這份委屈,她也甘之如飴!」

    跟著她又落下淚來,「知安……十郎的事情大嫂也曉得的,七娘打小不在我身邊,當初我確實沒想過要親自撫養十郎,但既然養都養了,汪氏也一向乖巧,我想小孩子總是無辜的,這些年來我是怎麼養十郎的,大嫂你都看在眼裡,不能和大嫂你養四娘、六娘那麼仔細的比,但我也著實拿他當親生的一般教養對待了,可你看,七娘回來才幾日,他就折騰出那樣的事情來!」

    「這要說嫉妒,三郎、八郎、五娘哪一個不是我親生骨肉?他們豈不是更該嫉妒嗎?十郎他害七娘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七娘乃是我這個嫡母的親生骨肉,我待他不薄,他當著我的面污蔑我的親生女兒可想過我的心情?!」游氏擦著眼睛,難過的道,「就算三郎、八郎、五娘年長,不是那不懂事的時候了,十郎年紀小,但無憂和無忌年紀更小罷?七娘才回來的那些時候,赫氏一個勁兒的跟著她轉為她忙,也沒聽無憂、無忌童言無忌的說嫉妒他們七姑的話兒!可見這人若是不通道理了,根本就不是你對他好就能夠感化的,到底是誰生的向著誰!」

    大夫人苦澀的笑了笑,道:「我知道四娘是錯了……」

    「大嫂你就是太疼她們,所以忘記了一件事情。」游氏幾下擦好了眼睛,平靜的道,「人誰無錯?有錯改之便好,要說錯處,我再說小七娘,同輩的孩子裡頭再沒有比她更不懂事更叫人頭疼的了,可這孩子再懵懂,她曉得改,這回她肯主動去給她祖父長跪請罪就是一個——再說四娘,她當年做下那樣的事情,四處替她賠禮打點壓下事情的人是大嫂你,她自己可曾出來認過錯悔恨過?不但沒有,而且如今又嫉妒起了妹妹們!所以我才要求大嫂你快快打發了她出門——這麼一個人在家裡叫我怎麼放心?即使女孩子們都出了閣,但往後難道不回娘家了嗎?或者回了娘家都不敢把郎子帶上?大嫂你知道我並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人,但凡四娘是真心改過,我也是她的四嬸,自己家裡小孩子行差踏錯了就不容忍,這也不是做長輩的氣度!可她……願意改麼?她想到過她再犯之後,大嫂你的處境麼?」

    大夫人默然片刻,蕭索道:「我曉得了,那就馮家罷……四娘是個有主意的,我想她確實不必我多操心什麼。」

    大夫人身邊的老嬤嬤聽得一個字也不敢說——游氏這哪裡只是逼著大夫人同意把卓絳娘嫁出去,這是故意在大夫人與卓絳娘之間劃一刀呢,提卓昭節去給敏平侯請罪,用卓家孫輩裡公認最任性嬌氣不懂事的小七娘來比卓絳娘,小七娘尚且曉得要心疼並不怎麼疼惜她的祖父敏平侯,可卓絳娘被大夫人當成了親生女兒看待,卻哪裡有把大夫人當成親生母親一樣的尊敬孝順呢?

    被游氏提到這一點,由不得大夫人不心冷,雖然說大夫人不求卓絳娘捨生忘死的報答自己,可卓絳娘這麼一個勁兒的算計著姐妹們,而且還淨都是漏洞百出的計策,分明就是自己惹下事情來讓大夫人去收場——大夫人體恤她年少守寡,看到姊妹們有過得好的難免嫉妒,總有糊塗的時候,可游氏這麼一說,就成了卓絳娘並不只是嫉妒,更多的是沒把撫養自己長大的嫡母當生母看,所以大夫人再怎麼為她操心,她也不在乎。

    就好像卓知安一樣,他當著游氏的面向卓芳禮告嫡姐卓昭節的狀,只想著自己的委屈和對嫡姐的嫉妒,全然不想嫡母在旁,而他的嫡姐乃是嫡母親生骨肉且不得已的寄養在外十四年,至今方能歸還家族,正如游氏所言,當時她聽著自己視同己出的庶子口口聲聲污蔑著自己的嫡親幼女時心上哪裡不也是被捅著刀?

    以庶子比庶女,卓知安與卓絳娘的行徑一下子就相似了起來,這番話直入大夫人心裡去,當年為了卓絳娘操的心傷的心,幾乎是一下子就湧了出來,這世上,哪怕是親生父母,即使不盼著子女回報,卻也沒人會願意煞費苦心的為兒女,最後卻還要在心上挨幾刀,何況卓絳娘還不是大夫人生的,大夫人聽著游氏強調的親生子女與旁人所出的子女,不禁想到若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卓昭艷——確實那孩子不會犯這樣的糊塗,可卓昭艷從小到大也不是沒做錯過事情,然而那時候自己為她傷心的一哭,卓昭艷可不就是心疼得再也不敢犯了嗎?

    母女連心——原來自己辛辛苦苦這些年,到底也只是嫡母。

    大夫人雖然沒有明說,看神色之間就已經透露出了傷心之色,按著大夫人的為人如今雖然不會對卓絳娘怎麼樣,但卓絳娘這一嫁到嶺南,天高水遠的,罅隙既生,還怕情份不淡下來嗎?

    這也難怪,卓絳娘不是大夫人親生的,不怕鑿不出罅隙來,卓昭節卻是游氏的親生愛女,游氏為了女兒,怎麼也要斷掉卓絳娘將來再回娘家的路,也是卓絳娘自己糊塗,在大房裡大夫人肯忍她護她,四房憑什麼會讓著她?游氏和卓芳禮都是護短的人,既然做了逼迫卓絳娘出閣的事情,哪裡還肯給她任何後路。

    到底也不過是個庶女,又是卓絳娘有錯在前,卓芳純也不想為了她傷了自己與卓芳禮的兄弟情份,尤其之前敏平侯默認了自己病倒乃是被卓芳涯所氣,卓芳純對自己「誤會」了胞弟一直感到愧疚,就更不會為了庶女出頭了。

    話說到這裡,卓絳娘的前途也就定了。

    大夫人究竟念及多年的情份,給她收拾了比正常侯門庶女出閣更豐厚的陪嫁,中間自然不乏大夫人自己私房的補貼。

    為了給卓絳娘被嬸母趕出家門圓場子,大夫人又讓人散播話說是敏平侯如今病著,所以打算讓孫女成婚也能夠沖喜——這雖然是誰都看得出來的借口,但外頭只道卓家看局勢不好,打算把女孩子都先嫁出門去避禍,免得將來被娘家拖累,卓家現在都這個樣子了,敏平侯病情未癒,身上的官職一個都沒剩,諸子孫不是虛職就是外放——外放最高也不過是個太守,與如今得意的幾位有私仇卻沒了利益的衝突,都是做大事的人,場面上好歹也要留些體面,免得為了些許意氣留個惡名,反倒影響了自己的前程,總歸聖人和真定郡王都是器量大的,再說就算是器量小的人也沒人喜歡和同樣心胸狹隘之人打交道。

    是以長安坊間對這次卓家嫁女都沒說什麼,有幾家留守長安的下人派人去翠微山裡問了主人的意思,還送了份禮來。

    七月初的時候,卓絳娘就這麼被匆匆嫁出門,馮實在長安臨時租賃了座宅子娶了妻,跟著就得了岳家的意思早點領卓絳娘回家鄉去,最好這輩子都不要到長安來了,這情況也知道卓絳娘是在娘家惹了事情,往後要指望侯府什麼是很難的,但馮家在嶺南也就是一戶尋常的富紳,他送來趕考的堂弟考取的指望也不很大,何況長安和嶺南極遠,把身邊人管好了,帶著卓絳娘回去,那邊只道他交了大運,續絃居然能夠續得侯府的娘子,還是要襲爵的大房之女,至於說卓絳娘在娘家的地位,再不得寵,怎麼說也比馮家高貴多了,對馮實來說這門親事還是很划得來的。

    所以得了這個意思後,馮實陪卓絳娘回門的這日就把歸期和大夫人說了,游氏知道後又送了份禮過去,權當是慶賀卓絳娘可算不會繼續賴在侯府裡抽冷子的給姐妹們下絆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