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九十一章 林瑰娘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6-20

    紀久親自去了林府,章老夫人聞訊,惶恐極了,非但托了他再三向游氏賠禮,許諾一定會給卓家一個交代。隔了兩日,章老夫人甚至帶著媳婦白子華、嫡孫女林瑰娘親自登門,藉著拜年來與游氏解釋。一見面,章老夫人未語淚先流,不顧自己年長,先襝衽行禮,道:「我德淺孽多,生此孽障,卻給夫人添了許多麻煩。」

    游氏雖然惱恨林鶴望,但見章老夫人一把年紀了,還要為兒子奔波,也有些感慨,遂和顏悅色的親自上前攙扶,道:「老夫人這話可是折煞我了,依我說,知錯能改,便是好事。老夫人何至於此?」

    章老夫人聽出她語氣裡的意思,那就是只要林家把這件事情處理好,游氏也不是一定要窮追猛打,心裡倒是鬆了口氣。感激的道:「大郎不懂事,若夫人能給他次機會,我這兒先代他拜謝了。」

    「我怎麼當得起老夫人的謝?」游氏見章老夫人比之上回見面明顯蒼老了許多,心下微歎,語氣又委婉了許多,「我曉得老夫人是明理的人。這事情托給老夫人,我想照理是不會有什麼意外的。」

    章老夫人知道這意外就看自己夠不夠「明理」了。她心中愁苦得緊,眼淚都止不住,又怕正月裡哭著叫游氏覺得掃興。胡亂擦了把,就將白子華和林瑰娘招呼過來,讓她們給游氏拜年。

    游氏一直就不喜歡白子華,不過如今游燦也在,總要給侄女點面子,很和藹的與她寒暄了幾句。相比之下,林瑰娘倒是頗讓四房裡的女眷喜歡。

    這林家小大娘因著年幼,粉頰豐潤,眼睛已經可以看出水杏形,黑白分明盯著人看時,透著股兒精神勁。她穿著大紅織金錦緞交領瑞錦紋深衣,五色彩絛縛了兩個小辮子。脖子上掛著瓔珞圈長命鎖,腕上戴著絞花銀鐲兒,打扮得非常喜慶。

    跟在畏畏縮縮、迎風欲倒的母親白子華身邊,這林瑰娘倒是舉止落落大方,一板一眼的行了禮,口齒伶俐的說了祝賀的話,就靜靜站在那裡,任憑滿屋子人打量,聲色不動。

    赫氏和古盼兒這日都在念慈堂,赫氏因為自己只得二子,沒有女兒,本來就對小娘子有幾分喜歡,古盼兒是看到林瑰娘就想起自己的女兒暢娘,望著這小娘子的目光都分外柔和。

    趁著游氏與章老夫人說話,赫氏就拿盤子裡的柑橘逗她到自己身邊。然而林瑰娘揚頭看了她一眼,道:「多謝赫舅母,只是我今日無物孝敬各位長輩,卻怎麼能先收長輩的柑橘呢?」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讚她年幼卻非常的孝順。赫氏掩嘴道:「好孩子,舅母最愛看你吃柑橘了,你要孝順舅母,不如就吃上幾瓣?」

    林瑰娘卻又看了眼章老夫人,章老夫人今兒把媳婦和長孫女帶上,就是為了同游氏說話時緩和氣氛的。然而白子華怯懦,顯然游氏也不耐煩和她多說,倒是林瑰娘派上了用場,她也是鬆了口氣,點頭道:「還不快謝過你赫舅母?」

    得了祖母准許,這小娘子才端莊的走到赫氏跟前,行禮道謝後,繼接柑橘。

    赫氏趁勢攬了她在膝邊,輕撫她頭頂,笑著道:「我若是有這麼個小娘子就好了。偏我膝下就那麼兩個魔星,一個比一個頑劣,再長些都要管不住了。」

    古盼兒因為自己生的是個女兒,再誇旁人家小孩子,總歸還是認為自己家的最好。何況暢娘尚在襁褓,未來大有可為。古盼兒雖然覺得林瑰娘好,但卻覺得林家門楣如何能和卓家比?自己的女兒將來定然是勝過林瑰娘的,就道:「三嫂這話說的,我瞧無憂和無忌都聰慧得緊。」到底也誇了一句林瑰娘,「小娘子年紀雖小,舉止倒已有大家風範,真真是聰明。」

    林瑰娘慢條斯理的剝著橘子,聽到這兒就又放下橘子謝了她,這小娘子果然勝出白子華極多,如今方四歲,居然已經能很伶俐的寒暄了:「我聽說古舅母新得了一位小妹妹,將來定然是比我好的。」

    古盼兒現下就愛聽這話,雖然暢娘話都還不會說,但這並不妨礙古盼兒堅定的相信自己女兒將來必能才壓蘇語嫣、顏黯卓昭節,也不管這話是不是章老夫人進門前叮囑孫女的,頓時眉開眼笑道:「這孩子嘴可真甜!」

    她們這兒逗著林瑰娘,本是林瑰娘嫡親舅母的游燦神色之間卻有些淡淡的。卓昭節察覺到,便悄悄碰了碰她,了然道:「可是想鶯娘了?」

    游燦瞥一眼林瑰娘,歎道:「可不是?」

    林瑰娘的表妹白鶯娘就是過了年也才三歲,秣陵到長安千里迢迢的,游燦和白子靜夫婦兩個現在都在長安,想接過來也怕路上有個閃失。

    這正月團聚的辰光,白子華倒是與女兒陪著婆婆出來走親戚了,為了這個大姑子,游燦卻要忍耐著與女兒分離之苦。偏與白鶯娘年歲彷彿的林瑰娘在眼前晃來晃去,提醒著游燦這母女兩個正是自己母女分離的罪魁禍首,也難怪她對林瑰娘這嫡親外甥女還不如赫氏、古盼兒熱情。

    「辰光過著也快的。至多到兩年後會試,必能團圓。」卓昭節勸慰道,「何況伏舅母是鶯娘的嫡親祖母,定然也會好好待她。你看這林瑰娘,從前不也一樣養在伏舅母跟前嗎?」

    游燦瞥一眼林瑰娘,卻皺著眉道:「之前她還在白家時,我常過府去看她,她待我是極親熱的。然而現在進來,卻處處聽著她祖母的。我倒不是說她怠慢了我,但這麼點大的小孩子麼還是活潑任性點的好,何必小小年紀就這麼會看眼色呢?現下看著她也怪難受的,四表姐自己都顧不好,當然教不了她什麼。這叫長輩教導……」

    卓昭節道:「你想章老夫人如今的處境,白姐姐……我說句實話,白姐姐這模樣,林家這小大娘越早懂事越好,不然,章老夫人年事已高。她自己不能幹些,往後誰來護著她?三表姐你又不似白姐姐,伏舅母又何必急於叫鶯娘早早懂事?」

    「你這麼一說,我倒有些可憐這孩子了。」游燦歎了口氣。

    卓昭節心想,該到白子華這樣的血親,不拘是為母為女,能不可憐嗎?

    雖然正月裡各處走動都忙碌得緊,但游氏還是留著章老夫人三人用了飯,飯後又寒暄了幾句,章老夫人要告辭,游氏象徵性的留了兩回,這才放了行。

    等章老夫人走後,游氏打發人叫來任慎之,指著案上兩匣子東西道:「這是章老夫人送來給你賠禮的,你且收了下去罷。」

    任慎之一愣,忙道:「姨母處置就是,我……」

    「說是給你的,就是給你的。」游氏皺眉道,「你若是不便收存,我代你收著也好。推辭的話就不要說了,就憑林鶴望此番所為,我肯收了這份禮,給章老夫人個化解的機會她就該偷笑了。何況這件事情到這兒還沒完,接下來章老夫人的處置若是不夠明理,我也不與她罷休的。」

    任慎之經過上回挨罵已經發現了這個姨母的潑辣,這會也不敢多嘴,只道:「是。」他習慣於沉默內斂,此刻回答時雖只一個字,卻透露出一絲顫抖,顯然也為游氏的維護而感動。

    游氏又道:「我又要說你了,卓家在長安雖然不至於隻手遮天,但也是有臉的。你不要以為君侯如今在翠微山中靜養,咱們家就要小心翼翼的做人。更何況區區一個林家,卓家要為難他們,放出一番話去都能叫他們在長安站不住腳!你說你這些日子的委屈又是何必?」

    任慎之尷尬道:「一來是覺得尷尬,二來當時姨母也忙……」

    「再忙也沒有看著你受委屈的道理!」游氏哼道,「何況一個林家也需要我專心花心思去對付嗎?你看今兒也就是紀久跑了一回罷了。」

    「是我糊塗了。」任慎之只能繼續請罪。

    游氏語重心長道:「你過來之前,你外祖母就寫了信來,要我務必好生照拂好你,這事兒若叫你外祖母曉得,必然要怪我沒護好你。你若是當真視我為姨母,往後有什麼事情就直言,如今你住著水葒館,我早晚也很難看到你,你若不說,我疏忽了,像這樣事後發現,你受了委屈,我心裡難道就好受?」

    她歎了口氣,「記著,你到長安來是讀書考功名的,不是來受氣的。不拘是府內府外,只要不是你無理在前,任誰要欺凌你,姨母都會向著你!」

    任慎之低著頭,輕聲道:「是。」

    游氏怕他被自己說得太過惶恐,又勉勵了他幾句,因任慎之請她幫著收起章老夫人的謝禮,游氏就讓鹿鳴收下去——這才放他回水葒館去。

    等任慎之走了,早就在旁欲言又止的卓昭節就道:「母親,照我說不如讓任表哥搬出水葒館罷?」

    游氏一愣,道:「就因為花氏?」

    「可不是嗎?」卓昭節提這個卻是因為蕊蝶別院之事,但那件事情實在是羞於出口,所以這兩日思來想去的想著旁的理由,這會就趁勢拿花氏說嘴,道,「這一次是咱們虛驚一場,但那花氏顯然不是什麼檢點的人。不然,她一個正當韶華的侍妾,在五房裡興風作浪也就算了,到底是五叔的人,咱們也不好說什麼。然而她能夠獨身出入水葒館一次,焉知道沒有第二次?可見其人輕浮——這麼個人與任表哥做著鄰居到底不妥罷?」

    「但住到水葒館去是他自己要求的,你也知道他與那沈丹古關係極好。」游氏皺眉道,「這孩子性.子悶,與沈丹古之外的人都不怎麼說得到一起去。何況沈丹古功課好,慎郎與他一起住,也是有益處的。若是就這麼叫他搬回來,恐怕這孩子會多心。不只是他,恐怕五房與沈丹古也要疑心……我倒不怕旁的,就怕你們祖父知道後難過。」

    「……」卓昭節暗吐一口血,道,「咱們可以把任表哥這次受的委屈私下裡告訴五叔和祖父,就說是怕再有下次,任表哥還是默默忍了,這才要他回四房來住,免得在水葒館那邊不便照顧的。」

    游氏沉吟道:「如今正月裡也不便搬動,等過了元宵我與他說一說,問問他自己的意思罷。」

    卓昭節知道任慎之因為和沈丹古同病相憐的緣故,兩人是極要好的,若是問任慎之自己,他肯定不願意回四房。不僅僅是和沈丹古更有話說,也因為四房這邊一起讀書的卓昭粹、游熾、宋維儀等人,雖然沒有公然的欺壓他,然而這些都是有依靠的人,到底襯托出任慎之的孤苦無依來。

    倒是沈丹古,雖然父親還在,然而卻護都不敢護他——相比之下,任慎之儘管父母雙亡,然而父母在時都對他極為呵護的。

    這樣對比下來,換了卓昭節,她也更願意住水葒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