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一百零二章 劍南噩耗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6-24

    雍城侯進門前已經聽見裡頭祖孫歡笑聲,待進了門,看到寧夷曠、寧夷徽也在,神色一緩,行過禮後,就道:「曠郎和徽娘看著比數日前又長長了不少。」

    紀陽長公主心情很好的道:「這會大的小孩子長起來最快不過,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又問兒子,「你這會怎麼過來了?今兒個政事不忙嗎?」

    往常這個時候,雍城侯都該在工部衙門裡處置公文的。

    看著紀陽長公主不錯眼的盯著兩個曾孫,雍城侯卻是欲言又止,幾次想說什麼都沉默了。直到長公主察覺到不對,詫異的問:「怎的了?」

    雍城侯沉吟道:「母親,你先把徽娘給兒媳,聽我和你慢慢兒的說。」

    長公主頓時皺起了眉,道:「什麼事情要這麼著緊?難道本宮老到了連曾孫女都抱不動的地步了嗎?」

    然而話是這麼說,許是心疼寧夷徽,長公主還是把卓昭節叫到身邊,將襁褓交給了她,這才問:「究竟怎麼了?」

    寧搖碧在下頭,聽著忽然心頭一跳,禁不住抬起頭,愕然的看著父親——果然雍城侯深深歎了口氣,道:「母親,方才劍南傳來消息……」

    聽得「劍南」二字,紀陽長公主臉色頓變!

    「道是寧戰……他們一家不服水土,在劍南感了瘴氣,如今似乎是……不太好!」雍城侯眉宇之間滿是心煩意亂,他對這個胞兄的感情很是複雜,長公主和老祈國公就這麼兩個兒子,兄弟兩個的歲數差距也不小。在最初的時候,也算是兄友弟恭。奈何當年老祈國公私養外室一事,寧戰大大傷了長公主的心。

    那之後,長公主就明顯的疏遠了長子,轉而偏愛起了幼子。天長地久下來,寧戰和長公主之間的罅隙已經是積重難返,而長公主對二房的偏心也到了理直氣壯的地步。這麼下來,寧戰漸漸的對雍城侯生出嫉妒,幾次三番的打壓這個弟弟。長公主察覺到之後,越發惱恨寧戰沒良心,狠狠的訓斥了他一番,甚至還發話道若寧戰敢再為難雍城侯,她便奪了寧戰的爵位給幼子——這麼一來,寧戰更將這個弟弟視作了眼中釘肉中刺了。

    雍城侯本身對兄長沒有什麼意見,可一次次被寧戰主動為難,他是被長公主捧在手心長大的,哪兒是能受氣的人?幾次和寧戰解釋無果,一怒之下,索性也不多言——兄弟兩個就這麼鬥上了。

    然而雍城侯雖然因為積年的爭鬥十分厭惡這個兄長,要說盼望大房死絕了那又不至於……

    如今聽說寧戰在劍南染了瘴氣,照著當地官員的急報是十分危急,雍城侯心裡亂極了。

    他尚且如此,長公主更是一陣暈眩,虧得常嬤嬤扶了一把才穩住,慌得寧搖碧與卓昭節都上前查看。然而長公主十分剛強,雖然聽到長子一家性命危急這樣的噩耗,然而竟立刻穩住心神,沉聲道:「不太好?到底有多不好?自來從外地入劍南、不服水土的人多了去了,那裡的醫者,料想對這樣的情況心裡也有數……難道戰郎他們就治不好?還是督促的人耽擱了病情!」

    雍城侯歎了口氣:「如今收到的是一份八百里加急急報,內中只說了一起病倒無一例外,請示長安處置。今兒個我在工部時,聖人急傳我過去,告訴此事,讓我回來稟告母親的。」

    長公主聽說聖人也確認了,只覺得眼前一黑,往常嬤嬤懷裡倒了數息,嚇得眾人亂作一團,雍城侯急聲吩咐:「快傳太醫來!」

    數息後,長公主卻又掙扎著醒了來,顫聲道:「十一郎也覺得……也覺得無幸了嗎?」長公主都這把年紀了,按說若寧戰一家沒到一定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樣的壞消息是不該告訴她的。如今鹹平帝也贊成告訴她,那多半是寧戰那邊已經到了九死一生的地步,不得不告訴長公主。

    「聖人沒有這麼說,只是……讓母親先知曉此事。」雍城侯為難的道,「母親請看曠郎和徽娘……」他不說後頭一句話還好一點,一說這句話,等於是側面承認了寧戰一家活路不大,不然怎麼要叫長公主看看曾孫好想開點?

    長公主卻沒去看兩個曾孫,而是失神的望向了從前祈國公的方向——半晌,才低聲道:「本宮曉得了。」

    雍城侯與寧搖碧見她如此,心頭都是一沉,雍城侯看了眼兒子,寧搖碧罕見的沒有故意逆他的意思而行,而是小心翼翼的叫了一聲祖母。只是長公主這次卻沒有給他面子,而是淡淡的道:「本宮需要好好想一想,你們先下去罷。」

    「……是。」雍城侯和寧搖碧還是頭一次被長公主如此冷淡,兩人都有些不適應,又有幾分委屈——寧戰和雍城侯兄弟不和,世人皆知。

    雖然寧戰還有其他政敵,但長公主尚在,他又已經被奪爵流放,那些政敵誰也不會冒著得罪長公主的風險去趕盡殺絕。而不畏懼長公主追究這麼做的,嫌疑最大的就是雍城侯父子了。

    尤其是寧搖碧。

    然而現在長公主堅持要他們退下,父子兩個被常嬤嬤頻繁使著眼色,到底也只能告退離開。

    回雍城侯府的路上,卓昭節領著乳母落後幾步,由雍城侯父子在前頭走著。途中,雍城侯冷不丁的問兒子:「是不是你?」

    寧搖碧一愣,隨即冷冷道:「自然不是。」

    「蘇史那?」

    「也不是。」寧搖碧極乾脆的道。

    雍城侯皺起了眉:「難道當真是意外?」

    「我倒覺得是報應!」寧搖碧冷哼了一聲,一拂袖,道。

    雍城侯神色複雜的看了他一眼,想說什麼卻又沒說出來,只淡淡的道:「既然如此,回頭與你祖母好生說一說,免得為人所趁。」

    「祖母心裡有數,又何必我去解釋?一解釋,反而成了疑心祖母了。」寧搖碧並不贊同,淡淡的道。

    雖然寧搖碧這麼說了,但回到侯府後,他還是與卓昭節說了一聲,道是要去和蘇史那商議商議——之前,寧夷曠、寧夷徽的滿月宴上,雍城侯才拿一個「夷」字提了聖人為君為父兩重身份的期盼。而聖人也給了「夷曠、夷徽」的回答。

    結果這才一個來月,寧戰閤家就已經不成了……嫌疑最大的就是雍城侯,不問可知這是一個陰謀。而且是針對雙生子滿月宴一事的陰謀。

    因為聖人願意為真定郡王鋪設好儲君之路,然而也希望真定郡王能夠有饒恕兄弟的寬容。這件事情是雍城侯藉著自己嫡長孫、嫡長孫女的起名提的,倘若雍城侯自己都容不下兄弟、還是唯一的嫡兄,那聖人又如何相信真定郡王會饒過不同母的延昌郡王甚至是唐澄?

    問題是寧戰即使沒了爵位又被流放,總也是聖人的嫡親外甥,敢對他們閤家下手,這份佈置,想尋出漏洞可沒那麼容易。一旦無法尋到足夠證明雍城侯府清白的證據,雍城侯府就極被動了。尤其是,若暗處起了謠言的話……

    雖然現在聖人讓雍城侯將這個消息轉告紀陽長公主,以表示自己暫時還是信任雍城侯的。可辰光長了沒法找出真兇,寧戰一家又當真去了,有心人從中堅持不懈的挑唆,聖人嘴上不說,心裡很難不起些疑惑。

    聖心一旦生了懷疑,那想去除可就難了。更不要說對於真定郡王一派,帝后的信任是何等的重要。

    如今這陰謀初露端倪,雍城侯與寧搖碧當然要立刻追根究底、尋覓線索。

    寧搖碧走後,卓昭節正皺著眉頭思索著此事可能的結局,忽然初秋進來道:「世子婦,夏氏求見。」

    卓昭節這會本沒心情見夏氏,但想著雍城侯父子都去忙碌了,自己一介婦人,對局勢的瞭解也遠不如他們,平白的操心還不如做些事情。何況夏緋示調教家伎確實有一手,又知道進退,既然要用她,那適當的給幾分體面也是需要的,就按捺住焦躁,淡淡的道:「著她進來。」

    片刻後,穿著艾綠上襦、系藕絲裙的夏緋示裊裊婷婷的走入,這艾綠和藕絲配在一起,本是嬌俏活潑的顏色。但穿在夏緋示身上,卻沒來由的呈現出柔媚入骨的風情來。卓昭節心想醉好閣到底是屹立北地勾欄多年的閣子,好好的一個人,穿戴齊整,目不斜視,偏這樣越端莊越勾人,也不知道醉好閣裡到底怎麼調教的。

    她雖然見了夏緋示,卻沒心情多言,受了禮後,就直截了當的問道:「可是有什麼事?」

    「奴家想向世子婦求個恩典。」夏緋示平靜的道。

    卓昭節皺眉道:「什麼?」

    明眼人這會都看出來卓昭節此刻心情不好,很該識趣的住嘴不提了。但夏緋示雖然看到,卻還是道:「奴家想出府一趟。」許是怕卓昭節擔心她是起了旁的心思,所以立刻又解釋,「只是想去祭拜一個人。」

    「祭拜?」卓昭節道,「你要祭拜誰?」

    夏緋示心平氣和的道:「奴家想祭拜程姐姐,亦想遙為李大家上一支香。」

    「程姐姐?」李大家當然就是去年莫名死在了龍首渠的李延景,而程姐姐麼……卓昭節愣了一下才想起來,時采風後院裡最近沒了的那個據說也是醉好閣行首出身的程夭娘,不正是姓程嗎?

    果然夏緋示提醒道:「就是時家郎君後院裡新沒了的人,奴家昨兒個聽家伎們回去說到的。」

    卓昭節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你與這程夭娘關係很好?」

    「從前奴家在醉好閣時,舞技由許姐姐教導,其餘卻多半傳自程姐姐。」夏緋示平靜的道,「所以這兩位姐姐於奴家有師徒之誼。」

    卓昭節凝視了她片刻,見夏緋示始終神色不變,就淡淡的道:「你既然想去,那就去罷。我讓府裡給你安排一駕馬車。」

    夏緋示再次一禮:「謝世子婦!」

    看著她的背影,卓昭節抬了抬下頷:「留點神,別叫我辜負了慕姐姐的托付。」

    冒姑微笑著道:「娘子放心罷,婢子留意著呢,一準兒出不了差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