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殺明

《》章 節目錄 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 文 / 刺刀特種兵

    更新時間:2013-09-19

    對待倭寇,李如楠可不會有半點兒仁慈之心,加籐清正的四萬人被他一把大火給燒了個精光,如今盤踞在鹹鏡道的除了鍋島直茂的五千日軍,就只剩下了一些朝鮮叛軍。

    相信這會兒加籐清正兵敗身死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他們那邊,痛打落水狗這買賣,李如楠可不會錯過。

    前世小鬼子猖獗,恣意蹂躪華夏,現在這麼好的報仇機會,李如楠要是放過了,前世的那些英魂都能穿越時空來找他算賬。

    大軍一路北進,倭寇是望風而逃,一些壯著膽子要抵抗的,也都被李如楠清掃乾淨,那些倭寇少的只有五六十人,多的也不過三四百,如何是上萬明軍的對手。

    如今這支萬人大軍對李如楠那是徹底的心悅誠服了,他們常年戍邊,和蒙古韃子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可從來就沒這麼輕鬆過,殺!啥的過癮!而且還沒有危險性,到現在為止,李如楠這一路人馬,折損的還不到千人,可是他們殺死的倭寇,朝鮮叛軍卻足足有將近五萬人了。功勞越來越大,還不用冒著生命危險,這樣的將軍,誰不想在他的麾下效力。

    李如楠倒也不介意做一次清潔工的工作,這鹹鏡道臨近遼東,他以後要用到的地方還很多,自然是要現在就太平下來,以後做起事來,也會方便許多。

    做大明朝的忠犬?

    李如楠從來都沒想過,眼下大明朝雖然還能維持著盛世景象,但是扒開那鮮亮的外衣,裡面早就已經爛透了。

    如果不是有張居正改革,讓大明朝迴光返照了一下的話,估計不用努爾哈赤動手,單單是不久之後就要到來的農民起義就能讓大明朝這棵參天大樹轟然倒地。

    朱家子孫越來越多,都攀附在大明朝這個龐然大物的身上,心安理得的做著米蟲,每年單單是要養他們,就需要花費近千萬兩。

    軍戶制度從根本上被瓦解,也讓大明朝的數百萬雄兵成了一句笑談,土地被軍官侵佔,軍戶們接連破產,又被王法限制著不能從事別的工作,只能拖家帶口的逃往。

    現在大明朝能打的也就是那些邊軍,但是供養邊軍又讓大明朝的財政近乎枯竭,這麼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下去,也難怪到了崇禎朝的時候,崇禎皇帝朱由檢想要力挽狂瀾,也是無力回天,沒錢,還打什麼仗。

    再加上朝堂之上,黨政不斷,人人皆為一己私利,全然不顧國家利益,那些自詡忠君愛國的士大夫們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彷彿天底下只有他們是將大明江山裝在心裡的,可實際情況呢?

    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卻無一策,等到逼得百姓造反,大明江山亂作一團的時候,這些精英士大夫們便集體失言了。

    民間百姓困苦,貪官污吏橫行,王公貴族窮奢極欲,讓社會矛盾越來越嚴重,最終來了個集體大爆發,徹底將大明朝連根鏟斷!

    李如楠可不想為了一個忠臣的名號為大明朝殉葬,他堅信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就是肩負著使命的,忠君愛國,那是迂腐書獃子說出來騙人的。

    在歷史上大明朝滅亡之後,也沒見有幾個忠臣義士為國盡忠的,反倒是崇禎皇帝剛剛到煤山上蕩鞦韆,那幫子所謂的忠臣就跑到新主子李自成面前去獻媚了。

    李自成鄙視他們的為人,結果那幫人又有了新的說辭,說李自成「輕賢慢士」,一個個留了豬尾巴,就去.舔滿清韃子的臭腳了。

    連那些精英都捨不得與大明江山同始終,李如楠這個惜命的人自然就更不願意了。

    從重生以來,他就渴望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勢力,現在功勞也立的不少了,等到此戰結束之後,說不得也能混上一個不小的官職,獨鎮一方,現在就應當提前佈局了。

    在李如楠的計劃之中,朝鮮這個地方可是至關重要,已經被他當成了自家的後花園,倭寇想要染指,自然是不行的。

    五天後,大軍已經到了會寧城,鍋島直茂已經知道了加籐清正兵敗身死的消息,現在整個鹹鏡道就只剩下了他這一支孤軍,面對蜂擁而至的大明軍隊,他自知難以抵擋,早在李如楠到達之前,就桃之夭夭了,如今留守在會寧城的不過就是些朝鮮叛軍。

    那些個朝鮮叛軍一看到大明的兵馬到了,自然是沒有膽量抵抗,乖乖的打開城門,迎接王師,那些叛軍的頭目也一個個跪倒在城門口,等著被清算。

    李如楠看著對身旁韓載錫的長子韓大石道:「這些敗類,倭寇一到便望風而降,助紂為虐,滋擾地方,實在是罪不容誅!」

    韓大石聽著,臉上陣陣發燙,心中也是深恨那些叛徒的為人,順著李如楠的話道:「將軍大人說的不錯,自然是留他們不得!」

    李如楠一笑,道:「卻也不能全都殺了,日後你們父子要坐鎮一方,手下沒有些兵將怎麼行,依本將軍之見,便只誅首惡就是了,餘下的那些人,就交給你整編。」

    韓大石聞言,頓時心中狂喜,翻身下馬,跪倒在地:「將軍大人對我們父子的恩德,韓大石永世不忘!」

    李如楠也不說話,只是打馬向前進了會寧城,那些個朝鮮叛軍自然有韓大石去清理。

    在倭寇面前這些朝鮮的叛軍像孫子似的,在大明的兵馬面前他們仍舊如此,一些頭目紛紛被清理了出來,李如楠當然要殺一儆百。

    不過這樣的機會,李如楠讓給了韓大石,日後還需要韓家父子給他做代理人,也需要幫著他們立立威,韓大石現在就是李如楠的忠犬,主子發話了,他當然沒有異議,親自當著所有朝鮮叛軍的面宰了幾個頭目,這樣一來,算是為韓家父子日後上位,鋪平了道路。

    會寧城這邊料理完,李如楠也得知鍋島直茂帶人逃去了鹹興城,這鍋島直茂倒也有些能耐,知道無法抵敵明軍,便提前鑽進了山溝溝,躲過了明軍大隊人馬,朝南逃走了。

    鍋島直茂南下,倒是讓李如楠吃了一驚,如果鍋島直茂一路南下的話,北青城就只有韓載錫的一千多朝鮮義軍,能不能擋得住,他也沒有把握。

    還有平壤那邊的具體情況究竟如何,李如楠也不清楚,李如松是否按照之前的約定,佔據了永興城,這些李如楠都不知道。

    他也不敢怠慢,一路又朝著鹹興城的方向追了過去,生怕自己走的慢了,讓鍋島直茂成了漏網之魚,到時候那小鬼子要是鑽進了山溝溝裡,他可沒地方去找。

    與此同時,從會寧城逃出來的鍋島直茂所部,卻沒有李如楠想像的那麼樂觀,他是逃了,可是沒有糧食又能逃去哪裡?

    從會寧城帶出來的糧食早就吃光了,轉道鹹興城內,將地皮刮了一個乾淨,也沒找到幾粒糧食,此前這裡也曾被李如楠佔據,城內的百姓也聽從李如楠的指示,全都逃進了深山,鍋島直茂就算是想要劫掠都沒了對象。

    鍋島直茂在鹹興城內休整了兩天,也不敢久留,又是一路向南,朝著北青城的方向行進,按照鍋島直茂的計劃,他們要通過北青城,而後再南下永興,最後渡過漢江,前往朝鮮的王京,去投靠宇喜多秀家。

    一路之上,他們也沒遇到什麼抵抗,對鍋島直茂來說,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這一路南下,鍋島直茂不但要防著有人偷襲,還要時時刻刻擔心背後的追兵。

    鍋島直茂從來都不曾想到自己會有這麼落魄的一天,他覺得這次征伐朝鮮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他自己本來就不想來,但是礙於太閣殿下的命令,又不能不來。

    現下陷入這進退兩難的境地,還真是讓他後悔不已,一開始的時候,跟著加籐清正,一切還都是順利。

    可是自打明軍入朝之後,一切就都變了,加籐清正南下救援平壤,再也回不來了,就剩下他們這一支孤軍,在北朝鮮的群山之中打轉轉。

    鍋島直茂很清楚,在他身後正有一大群大明孤狼追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要了他的命,他也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直覺告訴他,敵人總會在這南歸之路上突然出現,只是不知道敵人會在那裡圍堵他。

    鍋島直茂在九州算起來也是有名的將領了,連差一點兒就要統一九州的島津家都是對他也是另眼高看,到了豐臣家崛起之後,他更是憑藉著戰功,水漲船高,可是現在這算什麼,帶出來的一萬多將士,被加籐清正葬送了一多半,就這剩下這麼一點兒人了,就算是能平安回到日本,還能有什麼作為。

    一路之上,因為糧草匱乏,不斷有人掉隊,好些足輕走著走著,就倒在了路上,再也起不來了,有人想去攙扶,卻是被旗本武士們喝令不要理睬,這命令是鍋島直茂親自下達的,沒有辦法,若是拖延下去的話,他們的行軍時間就要延長,大軍根本就不能按照計劃行進,為了大隊人馬,那些掉隊的,就只能讓他們自生自滅了。

    原本就只有五千多人,從會寧城一路走來,到現在就只剩下了三千多人了,不過他們距離北青城也更近了,只要再走一天,他們就能到達北青城,到了哪裡或許就能找到些吃的。

    當晚,日軍就在荒山野嶺之間安營紮寨了,那些雜草樹皮都進了倭寇的肚子,這一路走來,他們比蝗蟲都要厲害,但凡是能吃的,他們就絕不放過,在這麼下去,他們可就要吃人了。

    夜色已深,突然就在日軍的營地周圍,一群黑影圍了上來,正是李如楠所部。

    「娘的!這些倭寇真是能跑,害得咱們也跟著吹了幾天的風!」查大受還是罵罵咧咧的。

    李如楠道:「全軍準備好!這次非在這裡,將倭寇斬盡殺絕!」

    明軍就跟在日軍的身後,一路上倭寇成了什麼樣,他們再清楚不過了,現在一個個餓得都快成了路倒兒,這仗打起來根本就沒什麼難度。

    「殺!」

    李如楠一聲令下,喊殺聲驟起,一些倭寇這些天神經都是高度緊繃著,聽到喊殺聲一個個全都跳了起來。

    鍋島直茂也被驚醒,知道他擔心的事情來了,迅速披掛,等他衝出帳篷的時候,舉目一望,只見四下裡到處都是火把,舉著火把的自然是人了。此時日軍的營地已經突然冒出來的明軍給團團圍住了。

    聽那馬蹄聲,鍋島直茂就知道圍上來的都是清一色的騎兵,都是高頭大馬,比之他們曾經有名的武田家的赤備可是厲害多了。

    當年也就織田信長依靠著火統犀利能對付的了武田家,便是稱之為越後之龍的上彬謙信,也是拿武田信玄沒有辦法的,現下明國兵馬竟然都是這樣的騎兵,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該有多強了。

    「敵襲,準備迎戰!」

    鍋島直茂立刻喊了起來,旁邊緊跟著他的旗本武士自然是跟著他喊了起來,但明軍這會兒已經衝進了他們的營地,根本就不給這些倭寇佈置的機會。

    原本就因為急行軍,已經有好多人掉隊了,其中拿著火銃的足輕掉隊的更多,因為他們手裡拿著的那火銃,可是要比太刀和長槍重多了。

    等到僅有的火銃手簇擁在鍋島直茂的身前,排好隊準備迎敵的時候,對面卻是忽然飛過來一片箭雨,還乒乒乓乓的響起了火統發射的聲音,這些剛剛站穩的火銃兵立馬成了靶子,紛紛栽倒在地上。

    鍋島直茂看到這一情況,他知道一切都晚了。

    明國人是什麼時候掌握了這麼犀利的火器?

    鍋島直茂滿心的疑惑,只可惜沒有人會回答他了。

    上萬的精銳騎兵,對付三千多一些的日軍,而且還是有心算無心,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這種情況下,若是明軍還打不贏,那就回家抱孩子算了。

    日軍雖然火器犀利,是對付騎兵的最好武器,可是這一路急行軍,那些拿火銃的可是掉隊最多的,而且在如此慌亂的前提下,他們要想排好射擊隊形,然後從容施射,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即便有些已經快速的排好了隊形,但是因為明軍先聲奪人的來了一頓箭雨,士氣大降,紛紛躲避,隊形自然也是散亂了。

    發射完箭雨和彈丸,將倭寇殺得打亂,緊接著明軍的騎兵就衝到了日軍的近前。接下來便是屠戮,徹頭徹尾的屠戮。

    最讓鍋島直茂忍受不了的是,明軍衝擊完了之後,後邊竟然還跟著一些朝鮮人。這些朝鮮人自然是韓大石率領著的那些剛剛反正過來的朝鮮兵馬了。

    他們都急於立功,想要恕罪,現下又是打順風仗,這些騎著馬的朝鮮人自然是要能打的許多。

    倭寇原本就餓得前心貼後背了,哪裡還有力氣打仗,就是平日裡玩兒的很轉的倭刀,竹槍,此時連抓都抓不牢,還怎麼拚命。

    片刻功夫,戰場是便一片狼藉,鍋島直茂在明軍最開始的衝陣過程中,就不知被誰把腦袋削掉了,當然,他那時候身上已經插滿了弩箭,誰叫他臭顯擺,非要標新立異,穿的花裡胡哨的,和別人都不一樣,這麼明顯的目標,就是吸引攻擊都足夠了。

    戰鬥結束,明軍贏得輕鬆快意,統計了一番,自己這邊就折損了三五十人,大多都是不走運,被倭寇的火統直接命中了要害的。

    查大受不放在心上,可是李如楠卻心情有些沉重,戰死的人當中,有五個是犛牛鎮的,出生入死的打到現在,居然在小陰溝裡翻了船。

    來順見李如楠面色不郁,忙勸道:「少爺!一將功成萬骨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還是別想那麼多了。」

    李如楠也知道來順說得不錯,不過他的心情卻怎麼都好不起來,不單單是因為那戰死的五個軍戶,還因為一些別的事情。

    李如楠總覺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些事情,可怎麼想,就是抓不住,心緒不寧的,好在這邊的事情都已經料理乾淨了,東陸軍的兩萬多倭寇被剿殺殆盡,這份功勞可是實打實的,接下來就該回軍去和李如松匯合了。

    在北青城修整了一天,讓韓載錫征發了許多民夫,海汀倉的糧草,除了一部分留給了韓載錫之外,餘下的盡數帶走,怎麼說大明也是幫著朝鮮人打仗,一點兒血都不出,那算什麼道理。

    對此韓載錫也不敢有任何異議,他現在的身家性命,榮華富貴都和李如楠栓在了一起,更何況李如楠走了,鹹鏡道這邊,他就是土皇帝了,到時候什麼得不來。

    叮囑了韓載錫肅清地方,倭寇雖然被清剿了,但總歸還是有一部分鑽進了山裡,還有就是那些為虎作倀的朝鮮叛賊都是需要清理的,這個事情不能馬虎。

    既然李如楠已經把朝鮮的鹹鏡道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自家的勢力範圍之內,總歸還是要太平一些的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