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殺明

《》章 節目錄 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 文 / 刺刀特種兵

    更新時間:2013-10-19

    農曆新年,畢竟最像新年!

    這話是魯迅大大說的,筆者想不出這個有哲理的話來,不過這句話用在現在的金州衛,是再貼切不過了,蓋州衛和復州衛歸於李如楠治下的時間還不長,但是金州衛的百姓卻已經感受到了什麼叫實惠。

    有了全戰系統幫腔,今天金州衛的土地全面大豐收,明朝之時,遼東這地界開發的還不算完全,原本金州衛的土地並不算多,但是經過李如楠安排人手,一番耕耘下來,耕地足足長了兩倍有餘。

    這也是之前李如楠為什麼不解那些金州衛本土鄉民為何會排斥外來流民的原因,流民到來非但沒與他們爭利,反而讓他們每家每戶的土地都增加了不少,還有什麼不願意的。

    不過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再追究的話,倒顯得李如楠小氣了,不過該收的田賦是不能少的,原本李如楠不看重那些糧食,他現在往來明日,做著頭號鴉片生意,無論是金銀,還是糧米,都是不少的,他要的是給金州衛的百姓一個教訓,順便敲打一下蓋州衛和復州衛的人。

    別以為老子只會做好事,招惹了,一樣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不過即便如此,繳了田賦之後,家家戶戶依然有所盈餘,所以這個年,金州衛的百姓過得格外暢快。

    仔細算起來,他們有多少年都沒這麼樂上一把了,之前馬彪等**亂地方,金州衛被折騰的不像樣子,家家戶戶連隔夜糧都沒有,還怎麼過年,哪有那個心思,能活著就不錯了,還過什麼年。

    可是今年不一樣了,金州衛變了天,馬彪三惡被誅,李如楠大老爺成了金州衛的主宰,老百姓總算能安心種地,舒心的過日子了。

    之前因為遷居,募兵之事,金州衛的百姓對李如楠還是有些怨憤的,不過現在想想,也是自家過了,要是沒有人家李指揮使,他們這些個平頭百姓還不是要賣兒賣女賣自己,一個個苦哈哈的挨著,等著老天爺什麼時候看不過眼了,乾脆來一個天誅,將馬彪那些惡人都盡數劈死算了

    現在不用天誅,李如楠的鬼頭刀就讓馬彪等人的性命全都交代了,雖然沒親眼看著那個劉千里死,有些可惜,不過金州衛的百姓也沒什麼不知足了。

    對中國的百姓來說,只要能活著,能有地種,有衣穿,有飯吃,頭上有片瓦安身,就足夠了,人心是貪婪,但是中國的百姓對生活標準的要求一直以來都不高。

    治理了一年的光景,到現在也總算是卓有成效了,百姓們雖然稱不上有多寬裕,但好歹衣食無憂,李如楠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中國的百姓到底還是懂得感恩的,尤其是到了年節的時候,生活的變化才能更加突顯出來。

    當初李如楠剛來的時候,金州衛是個什麼樣子,稱之為民生凋敝,餓殍遍野都不為過,百姓們人人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瘦骨嶙峋,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現在緊緊一年的時間,一切就全都變了,百姓的臉上總算是有了血色,身子也健碩了起來,家家戶戶居然該頭一遭將糧倉給填滿了,這種事以前有過嗎?

    以前家裡的糧倉,連他們自己是做什麼用的都要忘記了,現在裡面居然堆滿了糧食,這是怎麼回事兒?

    日子好過了,他們應當感謝誰,自然是李如楠了,要不是李九少爺如同天兵天將一般駕臨金州衛,他們現在還活在一腳人間,一腳地獄當中呢,還能像現在這樣,還過年,過個球啊!

    也不知道是誰家第一個興起了這個念頭,漸漸的金州衛的百姓,不管是本土鄉民,還是外來的流民,家家戶戶居然供奉起了牌位,上起了香火。

    李如楠活的好好的居然就被人給拜上了,看著架勢簡直成了萬家生佛,這本要是洪荒文的話,就這信仰度,李如楠非立地成聖不可。

    李如楠聽聞後,也是苦笑連連,他所做的一切,歸根結蒂不過就是為了自己,只有讓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人們才能支持他,他才能安心發展自己的勢力。

    如今居然被百姓們當成萬家生佛一樣供奉著,李如楠就算是臉皮再怎麼厚實,也不禁要汗顏了。

    「這件事你去料理一下,百姓們的日子剛剛有所好轉,可不能在這件事上白白浪費銀錢,那長生牌位什麼的,還是盡早撤了,這樣太過張揚,不好!」

    這件事當然不好,誰都知道大明皇帝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特務頭子,什麼事情能瞞得了他,要是讓萬曆皇帝知道了,該做何感想。

    皇帝自稱天子,上天之子,天生的聖人,連他老人家都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李如楠一個做臣子的居然提前享受到了,這就是僭越,是無法容忍的事情。

    而且一個臣子在地方上的聲望過高,也會引起皇帝的猜忌,百姓只知道有李如楠,不知道有萬曆皇帝,這可怎麼得了,這不就是憋著要造反嗎?

    沒啥說的,殺!

    李如楠現在的小胳膊還擰不過萬曆皇帝的大粗腿,他要是有個風吹草動的,保不準萬曆皇帝就會立刻將他給滅了,什麼賞識不賞識的,在皇帝的眼裡,所有做臣子的,就是鷹犬,既然是鷹犬,就應該安守本分。

    現在金州衛的百姓們供奉起了李如楠的長生牌位,雖然是好心,但確實是在害他啊!

    劉千里聞言,也是漠然點頭,他是個聰明人,至少稍微一想就猜到了李如楠在擔心什麼,做臣子的,哪個不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更何況是李如楠這個肚子裡面沒憋著好屁的,更怕給人盯上,尤其是給皇帝盯上。

    「老爺放心,小人這就去辦!」

    李如楠如今也有了兒子了,自然要升上一格,從少爺變成了老爺,傷上十九歲的九老爺。

    「嗯!這件事手段不可急躁,百姓們畢竟是一番感恩之心,也不好涼薄了,好生讓人勸勸,就說本將軍還想在金州衛再好生的幹上幾年,他們這麼做分明就是要把我往外趕啊!」

    大明的官制不同於宋朝,宋朝的地方官員,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到了一定的年限必定要調動,為的就是擔心官員在一地任職過久,和地方上產生利益糾葛。

    但是大明朝卻不同,大明的皇帝雖然一樣防備著臣子,甚至比趙宋皇帝更甚,但是總歸還是有幾分信任的,當初明成祖朱棣那個二五仔做了皇帝之後,便設立了考評制度,一個官員的陞遷,調動,一切都由考評說了算。

    不過要是皇帝對某一個地方官不放心了,又沒有調動的理由,那就陞遷好了,你不是本事大嗎?不是能治理好地方嗎?能力不錯,好吧!陞遷!

    李如楠好不容易將金州衛這地方經營的有了些起色,當然不想離開,將地盤給了他人做嫁衣,所以一切還是低調為主,悶聲發大財可以,張揚就算了吧!

    將劉千里打發下去,對這個小人,目前來說李如楠還是十分滿意的,至少經過了上次的事情之後,乖覺了很多。

    打發走了劉千里,孝敏便走了進來,過年了,她也是一身新衣,整個人看上去更是俏麗:「少爺吩咐的事都準備好了,可還是要知會大小官員都過來一起飲宴!」

    李如楠搖搖頭道:「不必了!都忙了一年,也讓他們和家人團聚一下,今日只是家宴,你打發來順去把孫小姐一家請來就是。」

    李凌兒現在也有了身孕,原本李如楠是打算送她會鐵嶺衛的,不過李凌兒卻說什麼都不走,李如楠只好在城主府內,給他們一家劃出了一座小院住著。

    孫承宗也真是了得,平日裡別看忙得腳打後腦勺,可正事兒一點兒都沒耽擱,真個是公私兼顧。

    不多時孫承夫婦便到了,當先對著李如楠行了一禮,李如楠看著也是一陣笑,李凌兒有了身孕之後,整個人都變了,性子也不再像以前那麼跳脫,沉穩了不少。

    「凌兒!今日是年節,原本你這個做侄女的是該跪拜的,不過小叔看你有了身子,這大禮就免了吧!」

    李凌兒聞言,頓時又犯起了女豪傑的脾氣,哼道:「臭美!哪個要跪你!再說你現在還少了人跪嗎?說不定這會兒那些百姓個個都在家裡對著你的牌位焚香禱告,你也不嫌晦氣!」

    這死丫頭,有和叔叔這麼說話的嗎?

    孫承宗聞言,也是尷尬,小聲道:「凌兒!不得無禮!」

    孫承宗雖然斥責李凌兒,但是對這件事卻也是憂心不已,道:「小叔!這事還是止住了的好,要是讓朝廷知道,只怕要生了事端!」

    李如楠點點頭,道:「我已經吩咐了人去料理了,你也不用擔心,今日過年,只談家事,不談政事,走!前廳飲宴!」

    李如楠帶著孫承宗夫婦到了前廳,桌子上已經佈滿了酒菜,孝敏侍立在一旁,恩靜這幾日來了月事身子不便,早早的就去歇著了。

    李如楠道:「孝敏!這裡也沒有外人,你也一起坐吧!」

    孝敏聞言,心頭一喜,聽李如楠這話,就知道沒把她當成外人,不過規矩她還是懂的,不單單是在大明,朝鮮的禮法相較之而言,或許更為嚴苛,這裡哪有她坐的份。

    李凌兒見狀,上前拉住了孝敏的手,道:「讓你坐,你就坐,還猶豫個什麼,既然九叔說你不是外人,我看啊!遲早也會變成內人!」

    孝敏聞言,不禁面色一紅,李如楠也被說得大窘,上次趁著酒醉,強上了恩靜的事,不知道怎的被李凌兒給知道了,整日裡拿著這件事羞臊李如楠,一點兒女兒家的覺悟都沒有。

    聽聽如今這話,就好像李如楠拉著孝敏喝酒又是不懷好意一般。

    「既然凌兒都說了,你便做吧,這裡沒有外人,只是家宴,還是不要拘束的好!」

    四人落座,自有下人在一旁斟酒布菜,李如楠和孫承宗也痛飲起來,席間說些兵事,倒也相談甚歡。

    李如楠是個半吊子,對什麼兵書戰策一概不知,不過他畢竟來自後事,一些獨特的觀點也讓孫承宗叫好不已。

    孫承宗早年間曾遊歷九邊,對大明朝兵事上的一些弊政,也一樣有獨特的見解,李如楠聽了也是連連稱讚。

    李如楠是個穿越眾,對大明兵事上的弊政知道一些,自在情理之中,可孫承宗卻能通過遊歷,就發現這麼多的問題,那可就是難能可貴了。

    「稚繩!依你之言,這衛所制度就當真用不得了!」

    要是在平日裡,孫承宗肯定不敢說,衛所制度可是醜鬼朱元璋定下的,就算無數人看出了衛所制度已經名存實亡,可是誰敢放屁,那不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可是今日沒有外人,孫承宗趁著酒醉,將什麼都說了出來,讓李如楠暗暗驚奇的是,孫承宗所說的戍邊九策,居然和日後袁崇煥的平遼九策暗暗相合。

    再一想,李如楠也就釋然了,孫承宗和袁崇煥雖然沒有師徒的名分,但是袁崇煥可是孫承宗一手提拔起來了,繼承的也是孫承宗的衣缽,兩人的意見統一,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稚繩!你也認為女真人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孫承宗道:「九叔!蒙古雖然時時侵擾邊牆,不過在承宗看來不過是疥廯之疾,不足為慮,蒙古人早已不復當年只用,況且我大明火器犀利,他若是趕來,定然能殺得他片甲不留,可是女真人卻不同,女真人自萬曆年間便投效我朝,受我朝影響,開人倫,定無常,有了規矩禮儀,卻也不失其蠻族特性,這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啊!」

    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

    女真人就是如此,受了漢民族的影響,也開始修習漢家的規矩,可是本民族的狼性卻並未失去,這樣的對手才是最為可怕的。

    「你說的不錯,女真人才是心腹大患啊!只可惜這些話無論是我爹爹,還是長兄都聽不進去!」

    孫承宗自然也知道李成梁和努爾哈赤是一對好基友,想要讓李成梁出手對付努爾哈赤,確實不大容易。

    「九叔也不必憂慮,說到底那努爾哈赤所據不過一隅之地,不下不過十數萬眾,只要不給他機會,他能有什麼作為!」

    李如楠聞言苦笑,估計現在大明朝上上下下都是孫承宗這樣的念頭,可是誰能想到日後就是這個努爾哈赤髮布《七大恨》舉兵叛明,拉開了大明王朝覆滅的序曲。

    女真鐵騎更是打出了一句「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囂張口號。

    大明王朝引以為豪的數百萬大軍被殺得丟盔棄甲,望風鼠竄,實在是丟盡了漢家兒郎的臉面。

    「努爾哈赤不可輕忽,此人雄才大略,非一般人可敵,更兼心思深沉,智計長遠,日後一旦被他得志,必定是我大明朝的一大強敵!」

    孫承宗聞言也是不置可否,不過李如楠說過的話,沒有一樁不應驗的,孫承宗也在心中牢牢的記下了。

    一旁的李凌兒見狀,道:「九叔!方纔你可還說今日只論親情,不談正事的,怎的又把話引到了努爾哈赤的身上!該罰!」

    李如楠聞言笑道:「凌兒說得有道理,稚繩!咱們共罰一杯!」

    李如楠這麼一說,氣氛有變得熱鬧起來,不過李如楠和孫承宗心裡都裝著事,推杯換盞之間,很快就帶上了些許醉意。

    李如楠如今也不敢豪飲了,酒醉誤事,上次喝醉了,結果佔了人家恩靜女兒家的身子,之前回鐵嶺衛的時候,也稟明了李成梁和崔老夫人,給了恩靜一個妾室的身份。

    要是總惹出一些這樣的香艷事也就罷了,關鍵李如楠是擔心喝醉了之後胡說八道,萬一把自己的跟腳都說出來,那可就真是麻煩了。

    李凌兒也不想孫承宗喝醉,不過這些時日孫承宗也確實是忙壞了,難得放縱一次,也只好由得他去。

    不多時孫承宗大醉,李凌兒好好的埋怨了李如楠一通,李如楠不敢還嘴,趕緊讓孫武,孫文兩個攙扶著孫承宗,回他們自家小院安歇。

    「走!去看看恩靜!」

    孝敏一聽,心中就有些不樂意,自打恩靜得了崔老夫人的認可之後,就成了李如楠的妾室,可是她呢?到現在為止一點兒進展都沒有,她也在暗暗心急,要是再這麼下去的話,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師門交代下來的任務。

    「怎的?走啊!」

    李如楠見孝敏楞住了,也是微微詫異,不知怎的,自打從鐵嶺衛回來,孝敏就心事重重的,問了兩次也不說,李如楠也就只好不再問了,像今天這樣時不時的就靈魂出竅,也不是第一次了。

    孝敏一慌,忙低著頭跟著李如楠去了,一邊走,心中一邊暗暗下了決心,有些事情,等是等不來,縱然心裡再怎麼不情願,師門的事情確實不能再拖下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