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117章 崇禎為其擊鼓,太極為其下跪 文 / 張小凡
聶鍾芮舉起自己的雙手,用力的拖住那少年的手,刀尖就在離聶鍾芮鼻尖的不遠處,聶鍾芮的體力早就乾渴,先後打了這麼久的戰鬥,體力的消耗是及其的巨大,而那少年則是養精蓄銳的那五萬清軍,現在更是少年在上,聶鍾芮在下,一時之間,聶鍾芮鼻尖之上的刀尖居然在慢慢的向著他靠近!
那少年的臉上此時滿是猙獰,雙手握緊著戰刀向著聶鍾芮用力,聶鍾芮可以衝著少年的長相上看的出來,這是一個漢人的孩子,一個漢人的孩子在戰場之上對著漢人的軍人,舉起了武器,這一個想法讓聶鍾芮十分的不能理解!
戰刀慢慢的靠近,眼看就要靠近聶鍾芮,他的鼻尖已經開始流露出鮮紅的血珠,一股絕望開始浮現在聶鍾芮的眼中,就在這時,那少年的雙手突然失去了力量,身體也跟著軟倒下來,聶鍾芮躲過一劫,雙手用力的將那少年推開!
一名明軍的士卒笑看著他:「還能動嗎?」聶鍾芮艱難的點點頭,那明軍將手伸了過來,聶鍾芮用力一握,跟著站起身來,謝謝也來不及說一聲,那人就轉身離開了,現在的場面一陣混亂,在明軍中像聶鍾芮這樣單獨作戰的人非常少,他們大部分都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組成一個個方陣,與清軍對戰,聶鍾芮擦拭了一下自己鼻尖的血珠,正準備投身戰場,突然看見那少年的手,搖晃的舉了起來!
聶鍾芮猶豫了一下,不過看到那少年眼中的渴望,還是走了過去,蹲了下來,那少年已到彌留之際,兩眼暗淡無神,嘴角微微蠕動,聶鍾芮歎了一口氣,還是將自己的耳朵貼到了那少年的嘴邊!
「額,額娘,替我,照顧額娘,我,我家,裡,就只有,一個,額娘了,家裡,沒吃食,額娘,餓。!」
聶鍾芮的眼角出現了一點淚光,雖然說在戰場之上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但是聶鍾芮還是不爭氣的泛起了淚光,世人都道滿清入關,喪盡天良,卻沒有人回去關心滿清為何入關,如果讓漢人與滿人對換一下生存的環境,漢人一樣會像滿清一樣入關,這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沒得選!
戰爭沒有對錯,每一個民族想要生存都早晚會走上一個對外擴張的道路,現在的明軍是正義之師,他們是守護者,但是又有誰能說得準,當崇禎完成了對大明的改革,踏上了那條為華夏奪取生存空間的道路後,這些昔日的守護者不會變成如清軍一樣的掠奪者?
這些鎧甲鮮明,紀律極強的士兵,同樣會在大明之外變身為惡魔,為其他名族的人帶去痛苦的回憶與慘痛的經歷,崇禎深知這一點,但是崇禎依然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你不將悲痛與苦難帶給他人,難道等著他人來將這些帶給華夏嗎?上一世中的華夏所承受的苦難還不夠多嗎?
清軍已經被完全的包圍了,他們身後的十萬明軍並沒有加入到戰場之中去,他們的戰鬥意志或許在如此長的戰鬥中得到了加強,但是他們的武備落後,訓練不足也是注定的,崇禎想要北伐,新一輪的擴軍將勢在必行,而這十萬與清軍酣戰數月的士卒,將士崇禎最好的兵源!
更主要的是,這十萬的衛所軍都是一些長官不聽從崇禎調遣的人,可以說是崇禎的非掌控力量,崇禎會藉著這一次的機會將他們全部吞併,一可擴充自己的力量,二可加大對國內的控制,崇禎的到來已經使得整個大明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極快的速度之中,崇禎無時無刻不在宣揚著軍人的優越與商人的多利,雖然短時間之內還起不了什麼明顯的效果,但是至少明人不在對參軍抱有歧義,對經商不在抱有貶低!
崇禎的速度必須加快,美洲的殖民早已開始,大明理應在如此大的一塊新大陸上獲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而且這塊土地要比其他任何的殖民者都大,非洲的人民還在受苦受難,光明的皇家羽林軍應該去為他們帶來自由,前提是在大明的旗幟下!
清軍眼下陷入到明軍的層層包圍之中,他們無論是人數還是作戰地理優勢都比不過明軍,他們被夾在第三道壕溝與第二道壕溝只見,這裡地勢寬廣平坦,明軍的人數優勢得到極大的發揮,大量的清軍要面對十幾個明軍的圍攻,再加上五千龍騎的左右突擊,清軍也很難向明軍那樣組織起有效的陣型!
清軍的失敗已經可以預定,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圍剿工作而已,不過清軍那蒼涼的號角始終都沒有停止過,明軍的戰鼓自然也不會停止,崇禎的戰鼓是越敲越起勁,這一仗打的暢快,皇太極至始至終都只是在崇禎的手心之中跳動,倒不是說崇禎有多麼的運籌帷幄,我們已經說過了,這是一個時代的碾壓,清軍就是有再多的勇氣與無畏又如何?
你滿清訓練一名合格的士兵要多久?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而明軍呢現代化的訓練下是流水線的生產軍隊,一名合格的士兵只需要幾個月而已,我就是一個換一個的跟你打也不會吃虧,而且,明軍的戰鬥力已經證明,清軍以無法與明軍爭鋒,明軍的戰鬥力已近遠遠的甩開了清軍!
崇禎每一聲戰鼓的擊下,都伴隨著清軍大量士兵的死去,即便是面對十幾個明軍的圍攻,清軍也依然死戰不退,最後被大量的刺刀捅成篩子,清軍的人數越來越少,而明軍的人數越來越多,楊林眼看著大局已定,便按照原先制定好的計劃,讓那十萬的衛所軍也加入戰場,現在的清軍已經無法對明軍照成多達的傷害了,現在讓那十萬准羽林軍加入戰場,正是一個磨練他們的機會!
眼下清軍只有不到一萬的人數了,可是他們卻要面對多達二十萬明軍的圍攻,二十比一的人數,就是清軍有再強的戰鬥力也已經無力回天,一夥清軍被圍在了一起,層層疊疊的刺刀不斷的收割著這伙清軍士兵的生命!
最裡面是一夥清軍的傷員,他們之中有漢人,也有滿人蒙古人,他們圍在一隻清軍的號角,整個戰場之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清軍的號角聲了,除了明軍的戰鼓,整個戰場就只剩下喊殺的聲響,一些外圍已經開始打掃其戰場,這近五十萬人的大會戰,終於接近尾聲,為這尾聲畫上句號的,不是明軍的歡呼,不是震天的戰鼓,而是那一聲微弱,卻洋溢的,蒼涼號角!
皇太極早已泣不成聲,敗了,再一次的敗了,大清再一次的失敗了,清軍都是好樣的,二十萬人出征兒郎,除了那些腳底抹油的朝鮮人以外,二十萬人盡皆戰死,至始至終沒有一人投降,即便是那些漢人,也隨著那一聲號角,發起了決死衝鋒,號角還在戰場瀰漫!
鄒友宇臉色陰沉的看著眼前的這名清軍戰士,他的身邊是密密麻麻的清軍屍體,他的雙眼已經失去,他此刻除了閉著眼睛吹奏號角外,沒有任何可以活動的餘地,他身邊的明軍都是臉帶尊重的望著這名清軍,不少人都說著:「戰鬥已經結束了,你們清軍已經完了,投降吧,你會活下去!」
但是沒有用,這名清軍的雙眼留下血淚,繼續吹著號角,彷如戰鬥還沒有結束,自己的那二十萬同澤戰友,還在這戰場之上廝殺,他必須將這號角吹下去,他不能停,他的同袍,都看著他!
這號角讓皇太極心如錐血,二十萬大清兒郎就這麼沒了,他的腦海中還迴響著那少年天真的笑容,皇太極的確是將披風披在了那少年的身上,同時披上去的,還有那死神的注目,任何一個有經驗的老戰士都知道披著這樣的一個披風上戰場意味著什麼,這就是一道催命的符咒,但是皇太極還是披上去了!
幾名騎士騎著馬快速的跑到了皇太極的身邊,他們渾身浴血,他們是皇太極身邊最為忠心的戰士,他們在之前被皇太極派往了前線,眼下能回來的,就只有眼前的這幾個人,他們大聲的讓皇太極上馬離開,可是皇太極始終無動於衷,那清軍的號角還在吹奏,明軍早已勝利,可是崇禎的戰鼓也彷如與號角爭鋒一般,始終擊打不停,這一刻,那吹奏號角的清軍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二十萬逝去的清軍!
這一刻,崇禎為其擊鼓
這一刻,太極為其下跪
這一刻,鄒友宇舉起戰刀
號角終於停了,崇禎隨著號角的終止直挺挺的到了下去,擊打了這麼久的戰鼓,崇禎累了
號角終於停了,太極隨著號角的終止吐出一口鮮血昏迷了過去,跪了這麼久,長生天已不再守護他們大清!
大清,徹底的敗了!
公元1631年,明清會戰於大凌河以北,此戰雙方共直接投入五十萬人間接投入上百萬人,酣戰四月有餘,終明軍獲勝,清軍二十萬人盡皆戰死,無一人投降,此戰之後,清國內家家縞素,人人悲哭,事後,聖天子殿下命人為清軍吹號者於戰場之上建碑!
上書:
「崇禎為其擊鼓者,太極為其下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