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明帝1627

《》章 節目錄 第210章 :等級制度 文 / 張小凡

    在當下的歷史書上,使用年號最久遠的年號,是滿清的康熙,但是事實上呢,卻是大明的崇禎年號使用的最久,在崇禎吊死於眉山之上後,崇禎這個年號,並沒有隨著李自成的入京而消亡,在亞洲的大地上,還有一個國家在使用著崇禎的年號,那個地方,就是朝鮮!也就是當下的棒子國!

    我暫且不去想棒子們是如何不要臉不要皮的,南京屠殺,他們是第一批動手的{被日本人招募的朝鮮人士兵},盜取中華文化的人,也是這些棒子!但是那都是以後,不管來之後世的崇禎是多麼的厭惡這些棒子們,眼下的朝鮮,對於大明的忠誠可是極高!

    不為別的,就為了那長達三百年的國號,而且從這各種利益的角度去看,崇禎也是完全有必要的把朝鮮打回來,不是因為朝鮮人在滿人的欺壓下過得生不如死的生活,而是因為跟著自己上千年的小弟現在被別人打了,做大哥的大明倒是不會太在意這個小弟的傷勢如何,他更多的,還是關注自己的面子問題!

    打狗還得看主人呢,崇禎需要做出一些事情來為自己這個做了上千年小弟的國家重新樹立統治權威,當然了,在樹立統治權威的時候,崇禎還會不忘的在哪裡留下駐軍,對朝鮮進行全面的控制!

    這兩百萬的軍隊擴充,可是一種極其恐怖的動員能力,整個陝西工業區一刻不停的開工也才能夠勉強的滿足軍隊的需求,而且突然暴增的軍隊數量,也對大明陸軍的後勤補給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好在連續好幾年的大豐收,讓崇禎儲備了大量的糧食,這樣才使得新徵軍隊不至於連飯都吃不到!

    而且安南目前已經被完全的合併到了大明的執政範圍之內,本來就盛產糧食的安南地區,在大明的官員指導下,大量的基建工作正在全面展開,再借助化肥與雜交水稻的幫助,安南的糧食產量將會得到一個質的提升,而且,在崇禎看來,安南如此大的地區,卻只有這麼少少的兩千萬人,實在是有一點浪費土地,所以說,崇禎正計劃再從大明本土遷移五百萬人過去,只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一點久,畢竟崇禎不會強制的讓他們前往安南!

    而且隨著帝國板塊的擴大,多個人種開始出現在了帝國的控制範圍之內,崇禎也覺得是時候設立一條區分種族的制度了,這樣才能更好的穩定大明日益擴大的領土!

    這樣的一套種族制度崇禎已經思索良久,最終還是在攻打朝鮮的前期頒布了出來,新的制度在大明眼下控制的地區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同時,在這大波之後,讓個大明領土上的各族百姓,都得到了一股極強的向心力!

    崇禎設立的種族制度主要分為了一下的幾個方面,第一:制度的根本為等級制度,也就是說,完全的不易種族的劃分而劃分,而是統一以帝國平民與公民來劃分,當然了,這樣並不是說所有人的種族一旦被併入到帝國之中來就是平民或者公民了,崇禎還設立了一條,那就初始制度,初始制度很簡單,那就是越靠近帝國核心,和對帝國出力越多的種族,他們的初始等級,會被提高,而且,比如說,蒙古族,他們的初始等級為二等平民,其上是一等平民,其下是三等平民,如果說蒙古族在某一件事情為帝國出了大力,不管是在科研,還是在軍事上,那麼帝國的執政者,就可以為其整個種族執行升級,讓所有的蒙古族人,從以往的二等平民,升級為一等平民,並且世世代代都可以享用這樣的等級優惠!

    而等級的劃分所對應的,就是帝國早已創立的福利制度,總的來說,等級越高的人,就能夠擁有更高的福利政策,整個帝國分為六等,下三等平民,上三等公民,上升為公民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教育與醫療全面免費,而在往上,就會有著更多的好處,此處就不一一列表了!

    不過崇禎也不會讓人只升不降,這樣的話,到了最後就會變得像那個古羅馬帝國一樣,在帝國的核心區域,除了一堆依靠祖上功業的官富二代以外,沒有任何的人才存在!每五年,崇禎都會設立一種類似於後世高考的考試,每一個公民都必須參考,而且等級越高的人,參考的要求就越高,不合格的直接下降一個等級,平民不需要這樣的考試!

    崇禎也不怕最後官官相護的操縱考試,在崇禎完全的執政了五十年之後,崇禎會全面的下放權力,同時放開新聞管制,我們暫且不說五十年之後崇禎能否做到這堪稱無上恩德的舉措,至少眼下的崇禎,是這樣的想的!到時候設立的君主立憲加上新聞自由,崇禎相信,這一制度會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執行!

    這也是崇禎唯一能想到的,讓帝國內部保持清潔的辦法!這些都是後話,也不是本部書可以看見的,我們略微瞭解便可跳過!

    這部制度在頒發之後,隨著各大新聞報社,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席捲了整個帝國,機會一時之間,所有的帝國百姓,都在商議著這樣的一套等級制度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了怎樣的變化,眼下的公民只有漢族一族而已,他們天生就是一等公民,而剩下的,則統一都是二等平民,再往後打下來的土地,新加入帝國控制的民族,就肯定是三等平民了!

    這一制度毫無疑問的增加了帝國的向心力,與民族自豪,同時也極大的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只有優秀的人才可能晉陞,而一旦這些優秀的人才全部都晉陞了之後,他們就會十分的珍惜他們眼下的生活,也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的為國家維穩,這樣一來,帝國的穩定,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多民族的國家,最注重的,永遠都是自己國家的穩定,不然蘇聯式的結局,就會在他們的國家上演,崇禎必須多上一點心!

    等級制度趕在了徵兵之前發出,這樣使得這一次的徵兵變得比以往要更加的火爆,僅僅第一天,全國各地就有多達上千萬人開報名,雖然只錄取了其中的五十萬人,但是原定計劃的一周徵兵安排,被調整到了四天,要知道,總共崇禎也就只準備徵召兩百萬人而已,這還要包括原先的那四十萬軍隊,第一天就徵召了五十萬人,這樣就使得已經徵召了原計劃近一半的人數了!

    這一盛況讓崇禎與一桿子在朝堂之上等消息的大臣們高興的合不攏嘴,帝國百姓如此熱愛祖國,足可讓他們這些執政者們,感到自己這沒日沒夜的勞累,完全是值得的啊!

    隨著第一天的徵兵結束,被成功徵入到軍中的年輕一代們,高高興興的回到自己的家中,他們的軍裝會在隨後的三天之內送到,而在三天之後,他們的長官也會隨著這批軍裝一起到達,在與他們見面之後,就會在他們附近最大的一個村子中等著他們前去集合,隨後一起帶隊出發,只不過時間要等到第二天了!

    崇禎很人性的給了這些士兵們一天的時間去與自己的家人告別,這些人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進行新兵訓練,兩個月後,他們就會開拔前往他們各自的駐地,其中的五十萬人會被安排到各地駐防,而剩下的那一百五十萬人,則會被分批的投入到朝鮮戰場之中去進行血與火的磨練!

    雖然大哥朝鮮並不會讓軍隊出現大規模的死傷,但是不可能沒有死傷,所以這些入軍的子弟,也都有著可能再也回不來了,他們需要時間好好的配以陪自己的家人!

    王陽,隨著各地百姓識字率的提高,像什麼狗蛋,王三,李四的名字已經快要完全的淡出人民的視線了,王二原先的名字就叫王狗蛋,只不過在縣城學堂之中,先生們為向王狗蛋這樣的額同學,重新更改了名字,王陽,就是他的新名字!

    王陽是他們縣城學堂的尖子生,也是他們班先生的驕傲,班先生,也就是後世班主任,當時崇禎覺得,在學校根本就不該存在什麼主任,有的,只有先生與學生,所以這班主任,崇禎就改為了班先生!

    學堂的建設,完全的摒棄了後世的那種修建方法,而是採用的仿木式建造群,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這是大明學堂的修建標準,漢服也是學員們的標準校服,男子一身潔白的士子服,而女生則是統一的一身漢式長裙,不管是哪個民族的人,不管是滿,是回,還是蒙古,每一個民族的孩子都必須上學,上學,都必須穿戴漢服,強制洗腦,就是這麼簡單!

    總的來說,學堂修的像公園,而一些高級學府,崇禎甚至允許他們在高山之中修建,而且地址可以讓那些德高望重的先生們自己選擇,不過眼下有這樣權利選擇的人,也就只有一個孫承宗而已,一座坐落在華山的學堂就修起來了,名字也很簡單,就叫華山學府!

    能在名山修建建築的權利,只有教育部門有,而其他的部門,不管是以什麼樣的原因,都沒有這樣的權利,這是崇禎在**裸的為教育,樹權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