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明帝1627

《》章 節目錄 第214章 :鴨綠江邊{三} 文 / 張小凡

    那幾處設立在岸邊的炮台上面,有著不少的朝鮮士兵防守,滿洲人也不笨,眼下唯一有可能對明軍產生威脅的,也就只有也就只有這炮台,無論如何,滿洲人都是要死守的,只不過因為艦炮的不間斷轟擊,這些炮台也是受到了不少的照顧,上面的朝鮮士兵雖然在滿洲人的壓制下,不能離開炮台,不過也無法對河上的明軍船隊產生任何的威脅,本來就微弱的岸防炮火,眼下就更加的微弱了!

    而且面對那些聚集在炮台裡面的朝鮮士兵,明軍也不會直接的衝進去,大明設立了很多的科研機構,雖然大得進展什麼都沒有,但是對於一些大明原有的武器進行改進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手榴彈!

    雖然體積還是較大,不過也已經能夠讓每一名羽林軍士兵配備三枚手榴彈了,在進入到那些岸防炮台的時候,直接就是一片黑壓壓的手榴彈丟了過去,因為在日本的實驗,手榴彈的穩定性與實用性已經得到了最大的體現,所以說明軍們也開始大批量的裝備了手榴彈!

    而且效果更好,體積更小,此時對於那些朝鮮人修建的簡易炮台,一片手榴彈過去,在較短的燃燒過後,是一片絢麗的爆炸,而在炮台裡面的朝鮮人與滿洲人,都是在這絢麗的爆炸之中四分五裂了,血花與斷肢,瞬間密佈在了天空之上,明軍們也被這樣的一幕給驚了一驚,這威力,何其之大啊!

    等到明軍從外面衝進炮台的時候,裡面已經沒有任何一個還可以站立的朝鮮士兵或者滿洲人了,活著的都很少,而且即便是活著的,也是癱瘓在地上,即便是斷手斷腳,他們也是麻木的望著天空,滿臉的呆滯,而地上,則是那濃烈的鮮血與布片和肉末的混合體!

    明軍看到了裡面的景象,都是胃部一陣抽搐,幾個意志力較差的,更是不可控制的在一旁吐了起來,不過因為從吃完飯到現在,胃部裡面的食物都已經是快要消化的差不多了,而也正是因為這消化的差不多了,使得那些士兵不管怎麼吐都吐不出來,更使得士兵們遭罪!

    好在他們的帶隊長官是一個老兵,經歷過第二次滿漢決戰的老兵,雖然第二次滿漢決戰的戰場遠沒有眼下的這般殘酷,可是卻也依然讓老兵有著遠高於新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強忍著胃中的難受,對著空中打出了一發信號彈,這個當年率先被滿洲人先研究出來的科技,眼下大明也擁有了!

    從河岸上看去,一片連綿的河岸炮台,接二連三的升起了信號彈的煙霧,這樣的一幕讓河岸的前線指揮官鬆了一口氣,唯一能對後續部隊產生威脅的這一片炮台,已經全部都被端下了,而且就在這樣的一刻,第二批的搶渡部隊來到了前線,又一批次的五萬人到達,使得前線的指揮官手中兵力大增,底氣也是增加了不少!

    此時已經完全的鞏固了灘頭陣地,而且等了這麼久,也不見朝鮮的反撲部隊,這讓前線指揮官感到十分的無趣,這指揮官不是別人,就是鄒友宇,昔日的那位愛喝魷魚湯的普通守門士兵,現在的指揮著前線搶灘部隊的前線指揮官,鄒友宇看到並沒有預想之中的反撲,也不願意在等下去了,雖然事先安排好的計劃是在等兩批次的運輸部隊,總人數達到二十萬之後,鄒友宇才又權利進行推進!

    而鄒友宇顯然不會管這麼多,雖然他是一位出色的前線指揮官,但是他也是一位不守紀律的新軍軍官,如果他守規矩的話,他也不會像眼下一樣,只能做一個前線的指揮官了!

    在鄒友宇人數達到十萬之後,鄒友宇悍然的發出指令,抽出了九萬的部隊向著朝鮮大營的深處推去,鄒友宇如果沒有預計錯誤的話,現在的那些朝鮮軍,正在滿洲人的組織下,在大營裡面列陣等著明軍呢,畢竟現在大營外面的海岸處還是偏黑的,從大明軍隊推進過來的速度看,明軍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的夜盲症影響,而朝鮮軍的人,卻是深受夜盲症的影響!

    所以把明軍放進大營裡面來打,可以略微的緩解一下朝鮮軍的夜盲症影響,這樣一來,就使得朝鮮軍不至於太沒用了一點!

    鄒友宇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他看起來莽撞,但是他並不笨,他知道如果再等下去的話,那麼每等一分,朝鮮軍的部隊規模就越集結一分,而且朝鮮軍的集結速度,絕對會比明軍的快,到時候明軍就被困在狹窄的海岸處,很容易被傾瀉而下朝鮮軍給殲滅,這樣以來,對於明軍而言可是一場災難啊!

    所以鄒友宇必須要向前推進,把明軍控制的陣地擴大,同時試一試能不能把眼下朝鮮人所集結起來的部隊給全部殲滅掉,或者打散!螞蟻多了,一樣可以咬死大象!鄒友宇這一做法只然是讓第二批運送受傷人員返回的船隊順便報告給後方的段俊鑫,然後就不管不顧的向著前線推進了,用九萬人,去面對遠遠多於自己部隊的敵軍,鄒友宇也是膽子太大了一點,隨著岸防炮台的被端掉,鴨綠江那一頭的艦隊開始停靠在了離河岸相當近的一個地方!

    從這裡,艦隊可以給深入到內部的明軍,提供火力支援,這也是促使了鄒友宇率軍突進的原因之一!

    而就在明軍向著朝鮮大營深處而去時,在大營的深處,一隻雜亂,但是數目龐大的部隊,已經成型,而且還在不斷的擴編之中,大量的滿洲人騎著馬,在營中亂串,不斷的集結著散落在各地的朝鮮士兵,現在他們的人數已經多達近三十萬了,滿洲人的指揮官也不笨,在明軍開始發起攻擊的那一刻,他就果斷的完全的放棄了河岸,而是向後退縮了一大截的距離!

    在這裡,他可以從容的集結部隊,明軍並沒有全線進攻,而是把人全部的集結到了一起,這也使得朝鮮唯一具有一些優勢的人數,變得不夠起來,反而在某些層面上,明軍的人數還要多一些,所以滿洲人只有退,再留下少量的部隊拖延明軍之後,其他人果斷後退!

    不得不說,滿洲人的聰明救了他們一命,如果不是碰到了鄒友宇的話,他們的戰術也許還會得到完美的成功,等到明軍的人數到達二十萬的時候,朝鮮軍的人數想必是已經是到達接近九十萬了,而這個也正是滿洲人的計劃,正如鄒友宇所擔心的那樣,當明軍的部隊都擁擠在一個狹小的河岸處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九十萬朝鮮士兵,就是拿著一把竹槍,也能那明軍全部都衝下河岸!

    而且當時的那種情況,明軍的炮艦還不敢使用炮火攻擊,因為這樣一來是很容易打到自己人的,除非在朝鮮軍向著明軍衝擊而來的時候,對他們進行炮擊,不過你用五十首的炮架去阻擋九十萬人的衝擊,有效嗎?

    九十萬人是個什麼概念?在書裡面大家看來或許就只是一串數字而已,但是如果把你放在現實之中的話,當九十萬人向著你衝來的時候,大地都將會顫抖,一望無際的人海把你淹沒,而你除了絕望的看著他們想你衝來以外,沒有任何的辦法,不要說靠著二十萬人能夠阻擋住敵人的攻擊!

    能是能,但是前提的是你要有一個戰略縱深才可以,就把人限制在狹窄的河灘處,九十萬人衝下來,你守得住?

    所以說,鄒友宇他不能等,後方的段俊鑫沒有看到這一點,而鄒友宇卻看到了,而等著後方做出反應是來不及了,鄒友宇又一次的違背命令,向著正前方而去,眼下的局勢雖然看起來明軍各種佔優,但是在鄒友宇看來,明軍眼下是陷入到了被動之中,如果是等在河岸處,那麼等待的,是九十萬人的衝擊!

    可是如果主動進軍,那麼又將要以少數人進攻多數人的朝鮮軍,而且朝鮮軍還有著地理的優勢,不管怎麼選,明軍其實都是不佔優勢的,唯一能讓鄒友宇略微寬心的,也就只有後方炮艦的炮火支援了,雖然敵軍人數多,可是他們又不是機器人或者喪屍,只要鄒友宇能夠一次性把他們打怕了,那麼這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朝鮮部隊,還是很容易就會被打散的!

    打仗,不一定非要用硬實力,能攻心,則攻心,尤其是對於那些心理防禦力薄弱的朝鮮軍而言!

    鄒友宇的推進可謂是大張旗鼓,他也不怕會有朝鮮軍的火炮襲擊,真打起來了,那些火炮完全就發揮不了多達的作用,在大隊的外圍,可是有著大量的偵察兵,這些偵察兵來至於帝國新收復的土地,安南人組成,正面戰不行的他們,打游擊與偵查倒是及其的出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