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女公務員的日記

正文 第128章 私人宅邸,遊客止步 文 / 曉荷千朵

    我繼續天真爛漫般無邪地仰臉看著他,衝他笑著,紅唇微張,貝齒晶瑩,額頭就在他唇下幾寸的距離。

    他抓著我的胳膊輕輕一轉,拉著我往外走著說,「多謝小喬謬讚,呵呵,走吧。」

    他巧妙地迴避了過去,我並不死心,想著,到他家後,再「以觀後效」……

    從湖山村到他家的老宅所用時間的確不長,因為他家就在不遠處的「棋盤角」風景區裡!

    確切地說,他所謂的祖宅,可以說是s市的一處景點!

    s市有知名的十二景,其中「棋盤獨釣翁」就是一景。

    棋盤角是一片紅色石崖,紅色石崖上縱橫交錯著一格格海蝕紋路,像一方斜切下來的圍棋棋盤,嶙峋高聳於地面幾百米,陡峭地伸進海中。

    崖尖處徒然走高,沿著狹窄的石板路蜿蜒而上,崖頂獨獨坐落著一處宅院。

    外圍有高高的石牆圍擋,花崗岩的牆裙上固定著一圈尖尖的鐵藝柵欄,將院內和院外分隔成了兩種洞天。

    這片石崖的地理位置獨特而優越,崖上遍佈野生的籐蘿植物和各色喬木灌木,還有沿崖畔鋪就的木棧道。而院落裡面的東南角處,更有一尊獨處崖尖的天然石雕,形狀像極了一個面向大海坐定的垂釣老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石像栩栩如生,老人頭頂好像戴著一頂尖頂斗笠,崖下正好有一根長籐直垂崖底的海水中,那多年生的滄桑老籐,根須虯曲盤旋生長在半水半石中,經年不腐不枯。

    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長夜白晝,這處石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讓人欣賞到獨釣老人面海而坐、睿智沉思的神韻。

    這種自然形成的天然景觀吸引著眾多來s市旅遊的遊客的足跡。

    我經常會在棋盤角路過,也曾來這石崖下流連過它的自然美景,也曾站在崖下遙望過崖頂的那處貌似靜寂無人的庭院,猜想過,這座院落的主人是何等樣人物?裡面曾經或正在發生著一些什麼故事?

    院落離崖間的石板路十多米遠的位置便設置了鏤空鐵藝門,掛著「私人宅邸、遊客止步」的告示牌。

    所以大多數的人會將這兒當成一處被保護的歷史建築,是空置著不住人的。

    當然,遊客也就沒機會進入鐵門和鐵柵欄牆之內一探究竟了。

    這套坐落在s市十二景觀之一內的老房子,它的市值是我沒有辦法估量的。

    我不禁對身邊這個叫李格非的局字頭的男人,產生了新的濃厚興趣。

    什麼叫不顯山不露水,這次是真的見識到了。

    因為是大雨天,所以上崖的石板路上難得的沒有絡繹的遊人,而這條狹窄崎嶇的石板路上,也許惟有李格非的車子才有開上來的權利的吧?

    這輛低調的黑色轎車穿過密密實實的雨幕,逕自開進了那兩扇在所有遊客面前禁閉著的大門之內。

    大門合上,將我們隔絕在了繁華的市景之外,我真正進入了「棋盤角」的崖角之內。

    院子很深,裡面的空間比外面看起來開闊許多,車子一直開到院內主建築的後面才停了下來。

    車庫就挖在石崖的裡面,出來之後直接對上鐵藝院牆外一頃碧海!

    再往上看去,便是高聳在崖頂尖上的獨釣老人了。

    李格非撐著傘引我下來,我們站在了沒有一個遊客能領略到的主樓後門處。

    後門外面也有寬寬的廊簷,跟白錦蝶家地處蟾山的那套別墅的樓頂陽台廊簷的風格非常相像,中歐合壁式。

    我站在廊下,環顧這所外表滄桑低調、而質地含金量無法估量的院落,又好像成了劉姥姥的外甥女青兒,喃喃地說,「李局長,這就是您祖上的房子?您祖上是做什麼的啊?怎麼可以在這樣的地段有這樣一套房子啊?當年選址建造的時候,怎麼就相中了這個紅石崖頂的啊?」

    李格非淺淺地笑了笑,打開了身後的門,說,「外面濕寒,先進來再說吧。」

    房子內部並沒有老建築慣有的那種沒落貴族相,而是保養的極好,連細節處都看不出凋落破敗之相。

    光滑而又亞光的實木地板,雖然地處海邊,但是因為海拔相對較高,所以經過特殊處理過的地面並沒有返潮的跡象。

    室內的裝飾風格也不是厚重的中式,而是典雅的中世紀風格,就像歐洲那些古老的城堡,華貴明朗的宮廷感很強。

    我的腳上穿了一雙棕色的牛皮涼鞋,中間是用粗糙的細麻繩繫著的,使得我的整個裝束像極了一個喜歡判逃和放逐的小小流浪者。

    而這所神秘老宅的華麗感震懾了我,它更適合一位嫻雅高貴潔淨的公主涉足流連其中。

    我自覺地踢掉了被雨水濕掉的吉普賽式涼鞋,赤著腳、小心翼翼地走在光潔的地板上,睜著好奇的大眼睛打量這座十二景觀內的「城堡」。

    李格非換了拖鞋,又找了一雙男款的送到我腳下,說,「這兒沒有預備女式新拖鞋,你只好穿著男式的將就一下了。」

    我看著他,又低頭看看自己赤著的腳,不好意思地說,「小喬這形象有些自慚形穢了,與您這兒的格調格格不入哦。」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