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問鼎天下

《》第二卷 拒虎狼 第二章 天下何處不可去 文 / 林半峰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城頭垛口上的青石上,望著城外黑壓壓的南陽軍的曹洪,反倒沒有了最初時的緊張。()

    他年近四十,面闊厚唇,鼻樑挺直。濃密的眉毛下,一雙併不很大的雙眼卻非常有神。沉重堅實的盔甲使得他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那種久經沙場見慣生死的漠然,才是他最真實的本色。

    身為曹操的從弟,他並不因此而驕橫自大,這些年轉戰四方,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戰功遷為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如今又被曹操放到如此重要的地方。

    葉城因地勢的關係,城牆依山而建看起來並不規整,然而卻能很好的進行防禦。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那些高聳在山腰上的城牆令人望而生畏。

    「那便是所謂的霹靂車嗎?」曹洪指著城下逐漸豎立起來的高塔,向昨夜才從許都趕到葉城的曹昂詢問道。

    曹昂面色凝重的點頭道:「正是此物,發石如磨盤,中者立斃,當之無不成齏粉。」

    曹洪點了點頭,雙眉緊蹙。這傢伙給人的視覺衝擊力都如此可怕,真不敢想像投石起來會是如何景象。

    「將軍,請讓我出城與那劉琮會上一會。」曹昂請求道:「兩家本已化干戈為玉帛。劉琮不宣而戰,師出無名,我倒想問問他,有什麼借口?」

    沒想到曹洪卻搖頭道:「既然是借口,又有什麼好問的。」

    「能拖延點時間也是好的。」曹昂凜然道。

    曹洪哈哈一笑,拍了拍曹昂的肩膀道:「賢侄不怕劉琮將你扣下?」

    「左右在宛城住過半年,再住半年又何妨?」曹昂苦笑道:「或許,還能去探探虛實。」

    「既如此,賢侄小心為上。」曹洪想了想,又低聲對曹昂道:「賢侄或許還不知道,前者荊州長沙太守張羨造反,便是主公遣密使勸說的。」

    曹昂一驚,抬頭看看曹洪,喃喃道:「竟有此事?」

    「想來那劉琮也已知曉,賢侄只管大方承認便是了。」曹洪又交代了幾句,便親自將曹昂送出城門。

    當一襲錦袍的曹昂見到劉琮時,兩人不像臨陣對壘的敵人,而是老朋友似的彼此打量了一番。

    「都督如今更添威嚴,讓人不敢逼視啊。」翻身下馬,曹昂把韁繩丟給劉琮的護衛,笑著向劉琮說道。

    劉琮在他肩上擂了一錘,笑說道:「子修回許都之後信也不來一封,我還以為你被曹公關禁閉了呢。」

    「什麼關禁閉?」曹昂不解的反問,見劉琮笑而不語,想來也不是什麼好事,苦笑道:「那倒沒有,只是我被夫人狠狠教訓了一番,這次來葉城,還是偷偷溜出來的。」

    他口中的夫人,想來就是曹操的正室丁氏。雖然曹昂不是丁氏親生骨肉,但因生母早逝,自小便是由丁氏撫養,母子感情很是深厚。否則歷史上也不會因為曹昂在宛城戰死,丁氏憤而回到娘家,非要跟曹操鬧離婚,曹操親自上門去接都不行……

    「都督?」曹昂有些奇怪的看了看劉琮。

    劉琮回過神,笑了笑,對曹昂說道:「子修這次來,是做說客嗎?」

    「非也。一別經年,想來見見都督不可以嗎?」曹昂神態頗為誠懇地說道。

    我跟你有基情嗎?劉琮愕然,繼而笑著搖頭道:「子修你來的倒巧。」

    「不是巧。昂自聽說都督有北上之意,便星夜自許都趕來,所慮者,全為都督。」曹昂挺了挺胸,環目四顧,指著劉琮麾下人馬說道:「都督北上,蓋因報四郡叛亂之仇,一怒而興兵,是為不智也;都督以州郡之兵與朝廷相抗,是為不忠也;兩家本已約盟和睦,今都督不宣而戰,是為不義也;以不義不忠不智,何以能勝?昂為都督憂慮之心,願都督詳加體察,或可免兵災之禍,不測難言之事。」

    剛才還不承認是說客,可這番話說出來,情真意切,頭頭是道,偏偏還都是為自己考慮,劉琮聽了忍俊不禁,笑道:「子修啊子修,沒想到一年多不見,你這學問見長啊。」

    「昂此言出自肺腑,實為都督憂慮啊。」曹昂偏著頭,目光灼灼地盯著劉琮。

    劉琮點了點頭,拍著曹昂的胳膊道:「子修好意,琮自然知道。不過來而不往非禮也,總不能你在背後使絆子,還不許我當面抽耳光吧?」

    曹昂臉色漲紅,彷彿真的被當面打了耳光似的。

    「怒不怒的,其實只有我自己心裡最清楚。」劉琮瞇了瞇雙眼,望向群山環抱之中的葉城:「我也不瞞著你,自平定四郡之亂後,我便一直在謀劃此事,曹公虛國遠征,我若是不把握住這個機會,豈不是對不起老天?所謂不智者,另有其人啊。」

    另有何人,劉琮不明說,曹昂也知道指的是誰,當下就要張口反駁,卻被劉琮攔住。

    「至於不忠,這個還需本都督再費口舌嗎?子修別告訴我,如今天子發佈的詔書是出自本意。」劉琮挺直了腰背,負手北望,慷慨激昂:「琮北上迎奉天子,解天子於危厄之中,這才是真正的臣子之忠!」

    這話大義凜然的連劉琮自己都不信,更何況對劉琮的野心早已瞭解的曹昂,可是曹昂更知道劉琮的臉皮有多厚,乾脆閉嘴不再爭辯這個話題。

    「子修且回吧。最好是回許都之後勸說荀尚書令,將天子送往南陽,否則真的難免兵災之禍,不測難言之事!」

    劉琮睥睨雄視,原話奉還,曹昂好不尷尬,苦笑道:「都督好大的威風,罷了。昂就在葉城等著都督,看都督如何攻破葉城!」

    「哈哈,我有三萬虎賁,天下何處不可去得?」劉琮豪氣沖天,一揮手,近衛牽來曹昂的馬匹。

    曹昂躍上馬背,拱手道:「都督珍重!」說畢,兜轉馬頭,潑刺刺地向葉城而去。

    「就這麼放他走了?」劉磐奇道。

    劉琮笑道:「不放他走,還留著管飯啊?」

    「嘿嘿,早晚把他抓回來,看他還敢胡言亂語不。」劉磐望著曹昂的背影,呸了一聲。他自料理完四郡受降之事,便帶領部下到夏口與劉琮會合,先是換了南陽所產的上好盔甲和兵器,又被劉琮補充了近千人馬,其麾下已經有四千餘人。

    隨在劉琮身旁的劉虎嬉笑道:「這傢伙當初已被甘校尉生擒活捉過一回,才不怕被抓呢。」

    劉磐聽了大為好奇,拉著劉虎追問詳情,宛城之戰他聽許多人說過,這一節倒是頭一次聽說,遇到精彩處,忍不住拍著大腿歎息自己未能參與此戰。

    「急什麼?說起來兄長在攸縣也立了大功,更何況以後還有的是惡戰呢。」劉琮打斷二人談話,對劉磐說道:「你看葉城這地勢,若是強攻只怕難以立克。」

    劉磐皺眉道:「不是有這麼多霹靂車嗎?難道還砸不垮?」

    「難說,你們看。」劉琮翻身上馬,指著葉城前的地勢說道:「此處地勢不平,且狹窄曲折,兩邊高山聳峙,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可謂三面受敵。」

    「可是咱們的霹靂車射程很遠啊。」劉磐疑惑道。

    劉琮搖頭道:「再遠,也還是有個限制的。受地勢所限,只怕霹靂車的威力不能完全發揮啊。」

    事實證明劉琮的擔心不無道理。

    就在曹昂回到葉城後不到半個時辰,七架霹靂車已經安裝完畢,隨著劉琮一聲令下,炮車手拉動木桿,懸吊在前面的巨石猛地向下墜落,帶動粗長的木桿高高揚起,木桿頂端的網兜中,磨盤大的石彈呼嘯著向葉城城頭飛去。

    因地勢所限,這裡最多只能架設七架霹靂車,而且並不是排成一條直線,而是錯落分開。

    「轟!」接連響起的聲音因為山谷的回音而顯得聲勢更猛,然而效果卻強差人意。

    一直以來無往而不利的霹靂車,在葉城首次令人失望了。

    第一輪或遠或近,只擊中了兩處城牆,卻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傷。第二輪命中率稍好一些,但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畢竟只有七架,石彈實在說不上密集。

    魏延面色鐵青地回來報告,自炮車營建成之後,便是由他一直率領,眼下這個戰果,實在讓他臉上無光。

    「文長不必自責。」劉琮安慰了魏延幾句之後,轉頭對身邊觀戰的賈詡問道:「軍師可有破城良策?」

    賈詡思忖良久,搖頭道:「城牆高大堅固,又有高山為憑,老夫哪兒有什麼良策。不若日夜攻打,以疲其心,然後待機而動。」

    「時不我待,若是拖延久了,曹公率部返回,咱們可就被動了。」劉琮有些擔憂的說道。

    賈詡蹙眉道:「莫非都督想要以步卒強攻?」

    「以步卒強攻的話,傷亡太大了。」劉琮搖頭道。

    賈詡愣怔了一下,繼而低聲道:「各部不是還有收降的長沙郡兵嗎?」

    「既然編入我南陽軍,那便是南陽軍中的一份子。」劉琮給了賈詡一個冷厲的眼神:「再說這才剛開始攻城,還不到用人命去硬攻的時候。」

    被劉琮這個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賈詡苦笑著說道:「不要然,改為火攻?」

    看來他對霹靂車的使用之法,還頗為熟悉。

    劉琮點頭道:「試試吧。未必有效,但總要一試。」

    隨著號旗揮動,城外的霹靂車網兜裡,裝上了外面捆紮得緊緊地稻草的石彈。炮手們燃起火堆,舉起了火把,等待著下令的那一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