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問鼎天下

《》第二卷 拒虎狼 第八章 暗流湧動人心異 文 / 林半峰

    「都督,仲宣此行不會有什麼危險吧?」禰衡這些日子因公務和王粲交往頻繁,兩人雖然看起來彼此互不服氣,可實際上還是挺惺惺相惜的。王粲此次做為劉琮的使者,與程昱、曹休一同往許都而去,禰衡便忍不住有些擔心。

    劉琮望著王粲等人的隊伍進了許都,笑道:「正平,你這是關心則亂啊!」

    「我敢說仲宣非但沒有什麼危險,還將被奉為上賓,被熱情款待呢。」劉琮扭頭對禰衡說道:「如今許都空虛,我軍兵臨城下,仲宣又是代表本都督去覲見天子的,你說他能有什麼危險?」

    之所以讓王粲為使,是劉琮和賈詡、王粲等人商議的結果。

    在劉琮的南陽集團中,王粲是最早追隨劉琮,對於劉琮的雄心壯志、戰略思想也最為瞭解,所以此次出使,非他莫屬。

    事實上正如劉琮所言,進入許都之後,王粲受到了頗為隆重的款待,很多跟隨天子自洛陽逃奔許都的朝廷高官,或親自到訪,或遣人投名刺。王粲倒是來者不拒,與眾人相談甚歡。

    這些人少不了明裡暗裡打探王粲此行的真實目的,至於所謂奉送貢物,信你才有鬼呢!

    還有那性子急躁的,甚至追著王粲問何時將會攻城。

    王粲哭笑不得,只得顧左右而言他。

    而荀彧則在尚書府與程昱、曹洪及曹休等人議論著同樣的話題。

    「那劉琮還說了些什麼?」荀彧聽完程昱講述劉琮釋放曹休之後,追問道。

    程昱歎了口氣,說道:「劉琮自恃武力,說一定要將天子迎奉到荊州,否則絕不退兵。」

    曹洪聽了,向荀彧問道:「令君,主公何時能趕回許都?」

    荀彧皺眉道:「據我推算,前鋒夏侯將軍應當已率五千輕騎過了芒碭山,快的話再有五日便可抵達城下。」

    聽說只有五千輕騎,曹洪臉上浮現出幾分失望之情,劉琮的南陽軍戰力如何,他經過葉城一戰已經深有體會。五千輕騎,恐怕連許都都進不來啊。

    更何況劉琮屯兵城下,以逸待勞,五千輕騎只怕不夠劉琮塞牙縫的。

    「文烈在南陽軍中,可有何見聞?」荀彧見眾人臉上表情都很凝重,便轉頭向曹休問道。

    曹休漲紅了臉,低頭嚅囁道:「休雖被告知可在營中走動,卻……」

    不用說,這是年輕人好面子,當了俘虜不好意思露面。

    荀彧輕歎一聲,微微搖頭。

    「不過,休卻見過一樁怪事。」曹休苦苦思索被俘後的日子,猛然想起一事,抬頭說道。

    荀彧等人連忙道:「何事?快快道來!」

    「那南陽軍中有一種人,被士卒稱為『宣正郎』的,似乎掌管向士卒講解軍令之事。那天我無意中聽到,有個宣正郎對士卒們說,自家都督是漢室宗親,論輩分應當是天子的兄長……」曹休有些茫然的說道。

    「皇兄?」荀彧和程昱對視一眼,都覺得此事有些蹊蹺。

    大漢自高祖提劍舉兵,定鼎天下之後,漢室宗親歷經三百多年已經多如牛毛,可以說但凡是個姓劉的,都能自稱皇族後裔。可見宗親之號多麼氾濫,那麼劉琮此舉到底有何意圖?

    荀彧沉吟半晌,對程昱說道:「想來王粲入朝覲見天子,為的便是此事。」

    程昱點頭道:「這是要為其正名啊。」

    除了這個理由,他們實在想不出,劉琮這麼做的原因。

    漢室宗親,很稀罕嗎?

    「文烈可知道南陽軍是否在做攻城的準備?」曹洪比較關心這個實際問題。

    曹休抓耳撓腮想了半天,才道:「應當是有的,我記得有人說過,還要從葉城那邊運送大量石塊,據說征發的民夫已有數萬之眾。」

    聽到這個,曹洪倒吸一口涼氣,憑藉著葉城那麼堅固的城牆,尚且被南陽郡的投石車砸得傷亡慘重,若是用來攻打許都……曹洪額頭冷汗迭出,已經不敢設想這種場面了。

    如今許都城內所有戰兵加起來不過五六千人,就算各府私兵、小吏士民全都上城防守,估計也抵擋不了三天。

    曹洪越想越絕望,直起身子咬牙道:「令君,不若攜天子出奔向東,與夏侯將軍會合!」

    「不妥!」荀彧和程昱異口同聲道。

    荀彧搖頭,對曹洪說道:「如今劉琮雖然兵圍許都,卻按兵不動,若是出城而走,只怕反倒會激起他的凶性。」

    「戰又戰不得,走又走不得,到底該如何,請令君示下!」曹洪煩躁地說道。

    荀彧苦笑道:「為今之計,唯有一個拖字了。且看王粲明日上朝如何說吧。」

    「那要不要先進宮向天子說明此事,也好讓天子不至於做出什麼不明智的事來?」曹洪有些擔憂的問道。

    「呵呵,那倒不用,天子聰慧,自有明斷。」荀彧這點信心還是有的,只要王粲不鬧出別的ど蛾子,明天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和荀彧等人預料的差不多,王粲在覲見天子的時候,奉上以劉琮名義所寫的《陳情表》,大意無非是咱們哥倆本是一家,如今天子你落難蒙塵,俺瞅著實在難受,特意請示過父親之後,前來許地迎接你去襄陽,以後咱們兄弟一起,掃滅逆賊,光復漢室。至於為什麼帶兵前來,那是因為路途遙遠,而心懷不軌的逆賊太多,為了天子的安全起見,不得不如此,驚擾天子的罪過,臣一定會在相見之日當面謝罪……

    與《陳情表》一同附上的,還有魯恭王劉余這一系的宗譜,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你看,沒騙你吧?

    天子劉協今年雖然才十七歲,卻從小就歷經苦難,這些年被董卓及其餘部折騰的死去活來,也養成了他與同齡人相比,更為成熟沉穩的氣質。這種氣質再加上他俊美的容貌,更顯雍容。

    雖然來到許都之後倉促之中並未新建宮殿,但帝王的威嚴總算在文武群臣的擁簇下,有了那麼幾分森嚴氣象。

    「驍騎將軍的來意,朕已知曉。」天子在御案後正襟危坐,聽完王粲深情並茂地讀完《陳情表》後,從容說道:「然則將軍無旨興兵,非人臣所為。朕在此間甚好,無意他顧。」

    王粲一聽有些愣怔,這和都督預想的可不一樣啊?不過他反應很快,當下躬身道:「臣等此舉,實屬無奈,望陛下念在臣等苦心,恕臣之罪。」

    天子很大度的一揮手:「罷了,汝等公忠體國之心,朕不怪罪。」見群臣在殿下交頭接耳,彼此竊竊私語。天子又道:「如今國事艱難,將軍當與曹公同心戮力,共襄義舉,不可再起刀兵,使得諸公驚憂,朕心亦不自安。」

    饒是王粲機敏善辯,這時候也只有唯唯而已。畢竟現在曹操還沒有表現的太過跋扈,讓王粲想攻擊也無從下口。

    荀彧見狀,心中總算踏實幾分。

    這可不是我們攔著天子不讓離開,而是天子自己不願走。劉琮啊劉琮,看你還有什麼借口?

    對於天子的應對,其實荀彧是有所預料的。

    畢竟顛沛流離了這麼多年,建安二年的時候甚至幾次被追兵圍困,百官慘遭屠戮,天子到許都這兩年過的很舒坦,對於曹公更是頗為倚重,如今又怎會跟你去襄陽?

    然而或許是為了安慰劉琮,天子還是親口承認了劉琮漢室宗親的身份,稱為皇兄。這讓荀彧頗為不樂,卻又無可奈何,畢竟人家的宗族譜牒可都是真的,論起來還真是這麼個關係。

    罷了,不過是個虛名而已。荀彧在心中如此安慰自己。

    和他抱著同樣心思的,還有程昱、曹洪等人。但是另有一些人,則有了別樣心思。

    這些人多是隨同天子一起到許都的。彼此往來,隱隱與曹氏集團相抗衡,內中以衛將軍董承為首。他們的目的,荀彧很清楚,無非是為了爭權罷了。

    對此王粲也看得非常清楚,當然他抱著歡迎的態度,與那些前來示好賣好甚至行賄的高官們虛與委蛇,勾搭的不亦樂乎。

    王粲的態度很明確,天子是受小人奸臣蒙蔽,我家都督斷然不會就此罷休,一定會將天子迎至襄陽,以「親賢臣、遠小人」。

    對,這話可是我家都督親口所言,諸位,一定要幫我勸勸天子啊。

    曹公?哎呀曹公當初在宛城慘敗給我家都督,那可是世所共知,您沒聽說過?

    荊州好啊,襄陽更好了,物產之豐富,民風之淳樸,在當今這個亂世,上哪兒找去?

    對對對,我家都督說了,歡迎諸公隨同天子前往襄陽。

    放心,您可是關內侯,上哪兒也少不了你的俸祿不是?願意領兵?可以啊!南陽軍十萬人馬,您能指揮多少?

    哈,您也聽說過亮劍酒?對啊,這次就向天子貢獻了數壇。嘖嘖,那可是南陽特產,別說普通人,便是軍中將校,都難得弄到。不過我可是主簿,總會有辦法的。

    口才極佳的王粲,將本就人心惶惶的許都城,攪得愈發暗流湧動。覲見天子之後,才不過兩天時間,荀彧就實在看不下去了,找了個借口將他和韓嵩禮送出城。

    和王粲等人同行的,還有太常楊彪和將作大匠孔融,這兩位是奉旨來勸說劉琮退兵的。

    「天子這是什麼意思?」劉琮有些摸不清楚狀況,在未見楊彪和孔融之前,對賈詡說道。

    ps:感謝大夥兒的推薦、書評以及打賞!俺繼續努力,您繼續觀看,拜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