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問鼎天下

《》第二卷 拒虎狼 第二十五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 文 / 林半峰

    最近這些日子,劉琮的心情可謂複雜至極。這其中,既有將為人父的忐忑和憧憬,也有因甄宓的到來而不可避免的遐思,當然更多的,是對於當前形勢的判斷,近期將要解決的幾件大事的思考,這其中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孫策對於荊州的威脅以及逐步進行的應對。

    孫乾此行還帶來了一個消息,雖然劉琮已經通過特衛營的暗線獲知,但襄陽城內還有很多人,是通過孫乾才知道,僭號天子的袁術袁公路,已經在上月中旬嘔血而亡。初平三年,袁術曾派遣孫堅進攻襄陽,孫堅戰死,使得孫家與荊州結下世仇,加之袁術自立為帝、驕奢淫逸口碑很差,所以袁術敗亡,荊州吏民無不拍手稱快。

    與這個消息相比,劉琮更關心的是劉備與呂布在徐州的現狀。

    說起來,這次是呂布、劉備兩位難兄難弟第三次化干戈為玉帛,聯合起來互相依存。最初呂布逃奔劉備,後趁劉備與袁術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雀占鳩巢,奪了徐州,劉備忍辱負重選擇了投降。後來袁術派兵征討劉備,還是呂布玩了一手「轅門射戟」,救劉備於危難之中。再後來劉備又被呂布打的丟城失地,棄軍而走,投奔了曹操……

    也不知這兩位啥時候再度翻臉?劉琮不無惡意的揣測著。

    現在徐、揚兩州的局勢,頗為微妙。劉備自佔據小沛、彭城之後,有不少曾經依附曹操的宗帥叛曹降劉,加上俘虜自滕縣、任城等地的曹軍,劉備如今坐擁徐州大半郡縣,麾下已有兩萬餘人馬。而呂布則在佔領彭城之後聽從陳宮的建議,將彭城讓給了劉備,自己繼續帶兵南下,奪取了淮安、下蔡等地,兵鋒直抵壽春。

    從地圖上來看,劉備頂在了與曹操抗擊的第一線,呂布則在其後方,兩軍北接袁紹之子袁譚佔據的青州、東臨東海、南控淮南,地形不可謂不重要。

    這次派遣劉虎領三千長矛兵去助劉備,是經過劉表同意的。如果按照劉表的想法,本要出動五千餘人,但在劉琮的勸說下,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現在主要的威脅,還是來自江東小霸王孫策。

    按照劉琮的計劃,是讓張繡和趙雲率領部眾鎮守南陽,魏延、黃忠率部往夏口,自己與賈詡等人在八月中旬去夏口與諸將會合。就目前收到的密報來看,孫策仍在集結重兵,積極準備進攻。

    利用這短暫的準備期,劉琮必須將荊州內部的事務先處理好,雖然有越權之嫌,但這種時候也顧不得許多了。

    首先是徹查別駕劉先等人謀反事,這件事劉琮雖然幾乎可以斷定,是出自郭嘉之計,但是為了穩定人心,同時還劉先等人清白,就必須拿出證據,將實情公之於眾。否則很容易傷及劉先等人的忠誠之心。雖然歷史上劉先也曾勸說過劉表歸附曹操,但現在不同,他們這些在荊州很有聲望的人才,還沒有表現出對曹操的歸附之心。

    這件事的結果,讓許多之前對劉琮隱隱有些不滿的荊州官員,多少改變了一些看法。之前荊州官場上有一部分人覺得劉琮太好大喜功,窮兵贖武,飛揚跋扈,現在看來,倒也不是一無是處。

    對於這些人,劉琮並不怎麼擔心,他擔心的是荊州後繼乏力,不能為自己的霸業提供更多的支持。現在來看自己之所以兩次兵臨許都城下而不克,不是力不能及,攻不破許都,而是自己無法承擔攻克許都,迎奉天子的代價。

    即便不考慮天子到襄陽後可能引起的人心異動,單純從各個勢力將對此而產生的反應,就不是以劉琮目前實力所能抗衡的。

    以前賈詡告誡自己的話,還言猶在耳,所以兩次兵圍許都,劉琮便一直在觀察由此而對局勢產生的影響。

    當然,這種以陽謀來壓迫對手,卻並不太耗損實力,甚至因此而增強實力的事情,劉琮自然樂見其成。

    只是目前來看,自己兩次兵圍許都,相應的變化又迫使自己不得不改變戰略上的細節,當然這種代價,劉琮認為還是頗為划算的。因為與孫策早晚都會有一場決定生死的大戰,而能攪動得呂布不死,與劉備聯手對付曹操,可以說至少減輕了自己來自北方的壓力。現在看唯有袁紹沒能南下,令人稍有遺憾,但官渡之戰不曾爆發,袁紹實力尚存,未嘗不是件好事。

    而自己若想有所突破,就不能任由荊州的發展因循守舊,無為而治。

    是時候在荊州全境推行南陽策了!

    「這些,都是兄長這一年多來的所得?」劉琮將沉重的竹簡鋪開,低頭細心閱讀起來。几案的案頭上,這樣的竹簡還有好幾卷,都用牛皮繩繫著,看那皮繩的磨損程度,想來經常翻閱,以至於結實的牛皮都磨細了,有的地方,還打了結,應該是斷過之後又再接上的。

    端坐在劉琮對面的劉琦,沉穩的點了點頭。與兩年前相比,他幾乎像是變了一個人,從前略顯文弱的身體,現在變得頗為結實,雖然膚色較以前顯得黑了許多,但看起來更加健康。而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他的目光沒有了當初的迷惘,變得堅定、銳利起來。當然劉琦溫厚的性格,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自從去年他與劉琮促膝長談,坦誠地表明了自己願意協助劉琮成就霸業之後,劉琦便主動去了南陽,之後又幾乎走遍了荊州九郡。在南陽他一面學習新政,一面記錄自己的心得和看法,而且沒少向杜襲、裴潛等人提出建議。而隨後遊歷九郡,也是為了在各郡推行新政進行考察。這一年多來的歷練,使得從前那個文質彬彬、風流倜儻的劉琦,變得嚴謹務實、穩重大方。

    這幾卷竹簡,就是劉琦這一年多來的心血。諸卷合稱為《南陽策補遺》,其實是針對在荊州全境施行南陽策而進行的思考和構想。這樣重量級的理論書籍,對於現在的劉琮來說,真是來的太及時了。

    劉琮越看越興奮,忍不住就其中的內容與劉琦討論起來。這一談,便到了深夜。兄弟二人吃飯的時候,都還在就此事議論著。

    在劉琦看來,如今要在荊州全境推行南陽策的時機,業已成熟。從人才上來說,南陽郡已經培養出不少適合的人才,而其他各郡對於南陽郡這幾年取得的成就,也從最初的質疑到現在變得羨慕,可謂民心所向。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劉琮一直以來的宣揚。最近甚至出現了南郡、章陵郡等相鄰各郡的人口遷居南陽的事情。

    經過一夜長談,兄弟二人都認為,如今推行新政,幾乎可以說水到渠成,沒有太大的阻力了。

    如今荊州的世家豪強,基本上沒有人再敢與劉琮作對,甚至如蔡、黃等世家已經和劉琮綁在了一起。至於文、鄧等家族,也與劉琮關係匪淺,即便是以前的蒯越,現在也轉變成了劉琮的擁躉,當然不會反對此事。

    第二天一早,劉琮滿懷歉意地回到自己的院子,方洗漱完畢,正要到後院去看蔡姝,卻見到兩個陌生的面孔在前院一隅盈盈而立,看身形是兩個妙齡少女,不禁有些納悶。這莫非又是蔡氏使出的手段?送來兩個分寵的?

    正疑惑間,卻見管事拿了名刺來尋自己,掃了一眼之後,劉琮有些意外的問道:「這人是益州來的?」

    管事回道:「確是益州來的使者,據說是奉益州牧之命,專為公子送來一雙伺候枕席的玉人。」說著,回頭向那兩位少女招手示意。

    劉琮聽了哭笑不得,打眼看過去,見這兩個少女一個俏麗明媚,另一個端莊秀美,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甄宓相比,卻也是難得一見的美色。

    只是,這是啥情況?劉胖子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說自己好色的名聲,竟然都傳到益州去了?

    再者說,當初因為劉焉病逝,劉璋剛繼任益州牧的時候,劉表遣使說服甘寧等人造反,兩家的關係可一直比較緊張,劉璋這時候遣使的主要目的,應當不是單單為了向自己示好吧?

    不過不管劉胖子是什麼目的,這兩位璧人劉琮可是怎麼也不能收下的。

    好容易打發使者領了兩位少女離開,劉琮回到後院,就見蔡姝扶著綠蘿依在廊下,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饒是劉琮自覺臉皮頗厚,這時候也有些汗顏。心中暗罵劉胖子,讓你丫給我添堵,詛咒你從此後終生不舉……

    劉琮大步走到蔡姝身前,正要習慣性地伸手去摸她高高隆起的肚子,卻被蔡姝紅著臉拍開了手,這才意識到綠蘿正在一旁垂首偷笑。

    「都老夫老妻了,還怕什麼?」劉琮小心的扶著蔡姝的胳膊,笑道:「今天可鬧騰過了?」

    蔡姝點了點頭,臉上有些害怕:「夫君,我怕……」話音未落,她痛苦的蹙眉呻吟道:「疼!」

    「快,快去喊人!」劉琮被她突然變得蒼白的臉色嚇了一跳,一摸蔡姝的額頭,儘是冷汗,忙不迭的催促綠蘿去喚人。綠蘿方走,蔡姝就有些站立不住,劉琮強自鎮定心神,穩穩地扶著她向臥榻緩緩行去。

    待蔡姝剛躺下,早就在院子裡候了多時的幾個穩婆一擁而入,不由分說的先把劉琮請了出去。

    這,這是要生了啊!劉琮只覺手心裡全是汗水,在屋子外面徘徊著,內心又激動,又擔憂。

    希望母子平安。一向不怎麼敬鬼神的劉琮,這時候開始默默祈禱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