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問鼎天下

《》第二卷 拒虎狼 第二十八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 文 / 林半峰

    襄陽城,牧守府邸。甄宓輕柔地自奶媽懷裡抱過瞪著清亮的雙眼手舞足蹈的孩子,眼神中滿是憐愛。

    自小蔡夫人去世之後,蔡氏對於甄宓的態度忽然轉變,不但首肯了甄宓撫養孫子之事,還極力提高甄宓在府裡的地位,處處維護她。

    前些日子有那愛搬弄口舌的下人,暗地裡說了些很是難聽的話。什麼甄氏命硬,一來就剋死了主母,什麼甄氏是掃把星,孤煞星,甚至狐媚惑主的話都出來了。

    還有不知死活的,跑到蔡氏面前故意說起這些,蔡氏聽了笑吟吟的問,這些話都是從哪兒來的,還有何人說過。那老婆子不知蔡氏對甄宓的態度已有改變,當下將那一幫子人都說了出來,心中還很為自己拉扯了老姐妹們而自得。

    誰知道說完之後,蔡氏立刻冷了臉,派了數十個健婦把這一夥人全都捆了過來,親自問過之後,全都趕出府中。這下府中上下才知道,蔡氏原來如此維護甄氏。

    箇中原因,蔡氏只對弟弟蔡瑁說過。

    「我看那甄氏心善,又是個極有才,懂事理的。先前與侄女兒相好,我還想不明白其中的緣故。這些日子冷眼看過去,倒越發覺出她的好處。」蔡氏用帕子擦拭著眼角,歎道:「侄女兒福薄,年輕輕的便丟下個嬰孩兒去了。我看琮兒也不是個薄情寡義的,既然是派人千里去接過來的人,以後只怕就是琮兒的正妻了,現在想想,或者也是天意如此。」

    蔡瑁扼腕道:「誰說不是呢?那依著姐姐的意思,又將如何?」

    「既然無法阻止,不若順水推舟。甄氏年紀小,又是孤身在此,沒有家族可以依靠,我呢以後盡力促成此事,想來以甄氏的性子,也當明白我的苦心。況且琮兒是個做大事的人,若是後宅不寧,想必嘴上不說,心裡也是著惱的。何苦為此疏遠了兩家的情分?」蔡氏雙手擱在膝前,將自己這番苦心一一道來。

    蔡瑁點頭道:「姐姐考慮的極是!」

    有了蔡氏的支持和幫扶,甄宓這些日子便好過許多。何況她本就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人,所以雖然因劉琮在外領兵的緣故而未定名分,但府裡上下都已經將她視作劉琮未來的正妻了。

    對此甄宓並沒有得意忘形,每日除了照顧小公子,便只是在府中讀書,偶爾做做女紅,並不出去招搖。

    令她有些意外的是,劉琮的院子裡有個專門的書房。對,就叫書房,這名字她頭次聽說,便沒來由的喜歡上了。書房並不很大,四壁卻擺滿了書籍,几案旁的大甕裡,滿滿噹噹的插了許多卷軸。

    書房裡的木地板油光水亮,几案後的篾席上,卻有兩處被磨的幾乎穿透,顯然是有人常在此跪坐,膝蓋頂出來的。

    閒暇時,甄宓便會到書房,一來此處外牆上爬滿青籐,整個書房顯得尤為清爽,二來書房位於院中一角,幽靜安謐,很適合讀書。受甄宓的影響,小葉子也喜歡陪她來這裡,有時候甄宓教她認字書寫,有時候甄宓讀書,她便安安靜靜地在一旁,支著小腦袋,只顧盯著甄宓看,似乎總也看不夠。

    書房裡的書籍很多,但甄宓卻發現劉琮經常看的,只有那麼幾卷,好奇之下,她便跟著翻閱。原本在她看來,劉琮定然是個不學無術的傢伙,可現在才發現,劉琮原來也是讀書的。只是他讀的書不是儒家學說,而是法家和墨子的書多一些。

    對此甄宓有些不解,或許這只是劉琮的愛好?然而當她無意中看到劉琮寫的批注之後,才發現劉琮不僅僅是看書那麼簡單。

    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懷著這樣的好奇,甄宓對於旁人談論劉琮的話,便從最初的抗拒,變的認真傾聽起來。

    不過牧守府裡的侍女也好,粗使婆子也罷,畢竟見識少,說起二公子,無非是那些人盡皆知的事,而且還專撿好的說。甄宓聽了,反倒有些疑惑,他有這麼好?

    及至後來認識了趙雲的妻子張氏,甄宓才從她那裡知道了許多關於南陽的事情。

    張氏前幾年隨父母親族自河北避難到了南陽,正趕上劉琮就任南陽太守,開始推行新政。那一年夏天還遭遇了蝗災,若是在別處,只怕又要餓死不少人,可在南陽卻因劉琮調集了許多糧食賑災,同時派軍隊幫助滅蝗,使得此次受災之後,南陽郡沒有像往年和別處那樣,產生大面積的饑饉餓殍。

    因同為河北人的緣故,甄宓很快便與張氏親近起來,她雖然沒有直接問起過關於劉琮的事,但從張氏口中,還是聽說了許多令她頗為意外的事情。

    「聽我夫君說,前次兵圍許都的時候軍中有個司馬,因剋扣部下的口糧被告發之後,被都督下令砍了腦袋。要說這都督心腸也真夠硬的,據說那司馬是很早就跟隨他,做過他的親衛的。」張氏說著,歎了口氣:「不過我夫君說,都督殺了這人之後,又讓人將其好生安葬,還派人給他家裡送了一批糧食,原來那人家中人口太多,糧食早就不夠吃了。」

    「那後來呢?」甄宓鬼使神差的追問道,她隱隱覺得,此事當不會就這樣結束。然而為什麼會這麼想,她卻也說不出來,只是女性特有的直覺罷了。

    張氏凝神想了想,笑道:「你不說,我還差點忘記了。我夫君說後來都督又收了那人的弟弟做親衛,如今一直跟在他身邊。說起來,上一次都督回來時,就帶的有他。」

    親衛什麼的,甄宓身在內院自然是無法見到,只是她無法想像,殺了人家的哥哥,還用弟弟做親衛隨時留在身邊,難道他就不怕嗎?

    這樣的疑問甄宓自然不會問出口,而且看張氏的神態,彷彿對這種事覺得很尋常,並不特別擔心似的。

    甄宓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命運的改變,就是因為張氏當初那一句話。

    其實張氏對於甄宓的心思,多少也有些瞭然。畢竟是富貴人家的女兒,突然就被人強行接到這千里之外的異鄉,能對劉琮有好感才怪呢。也因此她才會主動尋上門,時常來找甄宓說話。

    從張氏的口中,甄宓瞭解到南陽郡的流民是怎樣被官府組織起來屯田,從而熬過了那些可怕的天災。非但如此,那些因為家中貧困而請不起先生的孩子,還有了官辦的學校,據說在這種學校在南陽每個縣城裡都有,在校中的先生有不少還是非常有名的名士。至於修建水利,興建道路這些事,更是因為對百姓有許多好處,而被張氏讚不絕口。

    這些事,都是他一力促成的嗎?

    漸漸的在甄宓心中,劉琮的形象越來越豐滿,甚至有時候顯得頗為複雜和矛盾。

    她無法想像,那個痛失愛妻,像個孩子似的哭的那麼無助的人,會是個在戰場上衝殺在前,冷血而又冷酷的將軍。有時候抱著尚未取名的小公子,她會不自覺的仔細端詳,試圖從他的臉龐上,尋找出劉琮的影子。

    鼻子像蔡姝,有點兒翹,眼睛或許是像他吧?明亮清澈,似乎能從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嘴巴還是像他多一些,笑起來的時候真好看……

    前些日子府裡的那些流言,甄宓也有所耳聞。說實話她最初聽到時,心中還有些隱隱的擔憂,覺得自己真是個不祥之人,三歲時父親便撒手人寰,去年頗為痛愛的自己二哥也得病亡故,留下二嫂孤兒寡母。莫非真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使得蔡姝姐姐?每當想到這兒,甄宓便覺得心痛如絞,眼前浮現出那天劉琮依著柱子坐在廊下無聲痛哭的模樣。

    好在這些天經過蔡氏和張氏的開導,甄宓的心情平復了許多也坦然了許多。甚至有一種影影倬倬的想法,那就是替蔡姝姐姐好好照顧小公子,和他……

    有時候甄宓看著劉琮在書中留下的筆跡,便會有些恍惚的想,他這時候,在做什麼?

    劉琮這時候,已經率兵前往柴桑了。因一年多與甘寧等人不見的緣故,他是乘坐樓船隨同水軍順流而下的。陸路方面魏延和黃忠兩部加之夏口的兩千步卒,直撲柴桑。

    就在數日之前,密報穿來消息,劉勳自八月初出兵海昏之後,當地宗帥得知消息,席捲糧草財物逃走,弄的劉勳一無所獲。孫策見劉勳主力滯留海昏,便讓堂兄孫賁、孫輔領八千人駐守彭澤以防劉琮。自己與周瑜率兵二萬突襲,攻下劉勳根據皖城。

    此役孫策俘獲了劉勳、袁術妻子及軍士三萬餘人。孫策表李術為廬江太守,率兵與所獲人眾返回。劉勳回軍至彭澤,被孫賁、孫輔截擊,敗逃浪沂。

    還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劉勳丟城失地,損兵折將,可以說被孫策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其麾下千艘戰船,兩千水軍,也盡為孫策所得。

    「哼,不做死就不會死。」對此,劉琮冷冷的評價了一句。

    見賈詡疑惑的眼神望過來,劉琮歎道:「我軍還是來晚了啊。」

    「未必。」賈詡言簡意賅,起身扶著窗沿,向大江岸邊的山巒望去,思索片刻後,轉頭對劉琮說道:「都督取彭澤、柴桑,當以陸路為主,為何偏要隨同水軍?」

    劉琮笑道:「甘興霸遠離我一年多,如今又如何?有些人譬如鯤鵬,唯有任其展翅,才能翱翔於九天之上!」

    賈詡眼前一亮,微微頷首。心中對於劉琮敢於如此用人,愈發佩服。

    只是不知魏延和黃忠二將,能否不負都督所托,順利奪取彭澤和柴桑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