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問鼎天下

《》第二卷 拒虎狼 第四十五章 嬉笑怒罵斥漢賊 文 / 林半峰

    冬日凜冽的寒風呼嘯著掠過緩緩起伏的平原,冰封的河流。陰沉沉的天色下,鄰河邊的幾處工棚內,卻正幹得熱火朝天。

    呼呼風聲中,爐膛內的火焰猛地竄起,驚得一個年輕學徒下意識的向後仰了仰身子。

    「當鐵匠還怕火?」老王頭不悅的看了眼滿臉稚嫩的少年,手中的小錘敲打著鐵鉗夾著的紅彤彤的鐵件,身旁大徒弟掄圓了胳膊,舉起大錘向他敲過的地方砸下。只聽「噹啷」一聲,火星四濺。

    那學徒不好意思的低下頭,不過很快又抬起來,熱切的注視著大師兄,在一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老王頭見了,心裡好笑,對少年說道:「急什麼?先學會用小錘了再說。」少年愁眉苦臉的說道:「阿翁,俺都學了兩個月了,啥時候才能學大錘啊?」

    被小兒子逗得咧嘴一笑,老王頭用大拇指抹了抹唇上的鬍鬚,想起前幾日劉公子——如今大夥兒都稱呼他為都督——到鐵器營來的情景。那天剛下完雪,劉公子身上落滿了雪花,好在那大氅看著厚實,不過扑打掉雪花之後,細心的老王頭卻發現,那大氅面上有好些地方都補綴過。許是劉公子上陣廝殺時破的?

    可按說公子都做到了都督,該不會還像當年在宛城時那樣親自上陣吧?

    然而不管公子變成啥樣,在老王頭眼裡,還是一如當年。不過想起自家這兩年的變化,老王頭打心眼裡覺得,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紅火。如今小兒子也入了匠戶營,成了學徒,每個月不光有錢拿,逢年過節還和自己一樣有豬肉米面,雖說老王頭嫌棄豬肉不愛這一口,可到底過上了公子曾說過的天天有肉吃,有酒喝的日子。

    早先小兒子吵著要去投軍,和親家老秦的老二一樣混個都伯,可官府裡招兵的人說了,匠戶營的子弟不許去當戰兵,必鬚子承父業,到自家這裡,小兒子便只能老老實實當學徒,以後好當個鐵匠。

    可當鐵匠有什麼不好的?老王頭瞇著眼笑了,他如今是大匠師,便是管營的校尉見了自己,都要客氣三分。這讓好面子的老王頭,很是得意。咱這把手藝,定然是要傳給兒子的,難不成還要帶到土裡去?

    再者說,匠戶營和從軍也沒什麼區別,除了不上陣廝殺,有時大軍出動,一樣要跟著到處走。不過好處也多的說不完,不光是自己,就是家裡誰有個頭疼腦熱,也能請醫護營的醫生——據說這稱呼還是公子親自定的——免費診治。這種好事,以前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啊!

    想到這兒,老王頭有些犯愁,三丫頭非要鬧著入醫護營去當什麼護士,家裡老婆子已經氣的好些天沒給丫頭好臉色了。在老王頭看來,未出門的女兒去服侍那些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總是讓人心裡不踏實,可這事據說也是公子提出來的,想來總不會有錯。實在不行,讓三丫頭進被服營,聽說那邊都是女的,想來當不會有啥問題……

    「阿翁,今天中午吃羊肉湯咧。」小兒子王適鼻子倒靈,湊過來賣弄道。

    老王頭抬手給他後腦勺來了一下狠的:「不好好學手藝,整天就惦記著吃!」

    王適委屈的淚花直泛,大徒弟憨厚,將他拉過一邊,對老王頭說道:「他還小咧,師父你下手又沒個輕重,打壞了腦殼可咋辦?」

    也難怪他這麼說,老王頭常年打鐵,雖然上了年紀可手勁真不小。他努了努嘴,說道:「好生做事!前兩天公子可是專門交代下來,咱要是誤了公子的大事,如何對得起每天這些飯食?」

    正說著,火頭擔著兩個大木桶進來,一掀木蓋,濃郁的羊肉湯味便撲入鼻中。

    大徒弟先給師父盛了滿滿一大碗,又給依次給輩分高的師傅們都盛好,最後才給自己盛了湯多肉少的一小碗,老王頭撈起碗裡帶肉的骨頭夾給他,說道:「人老啦,啃不動骨頭了,可不能浪費。」

    憨憨的對師父一笑,大徒弟正要夾給王適,卻被老王頭用竹箸敲了下腦袋:「給他作甚?他啥時候能出到你一半力氣,才有資格吃咧。」

    王適偷偷翻個白眼,埋頭喝湯。

    吃著飯,老王頭又忍不住對幾個老兄弟說道:「前幾日公子交代的事,咱可不能給耽誤了。昨天夜裡俺尋思著,若是每天再多干一個時辰,往前趕趕,說不定還能早點完成。」

    旁邊有人附和道:「現在日頭長,多干一個時辰倒也不礙什麼。」

    「就怕夜裡餓得肚子叫喚啊。」打鐵是個力氣活,這人說的也沒錯。

    老王頭略一遲疑,說道:「那俺問問孫校尉,看晚上能給咱開伙不,有熱湯餅子管飽就成。」

    這個提議得到大夥兒的一致贊成,慫恿著大匠師吃罷飯便去問問。

    然而見了孫校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之後,老王頭見孫校尉皺眉不語,心裡也犯起了嘀咕。如今這年頭糧食可金貴著呢,自己這幫鐵匠晚上加開一頓,吃的可不少。莫非自己太貪心了?

    正忐忑間,孫校尉開口道:「王大匠這提議是好,只是此事我卻做不得主,須得報給徐將軍,你且回去,待有了准信我便去尋你。」他口中的徐將軍,便是徐庶。今年六月初,被劉琮推薦由劉表任命,現在已是南陽軍中郎將、典軍將軍。

    老王頭應諾退了出來,心想為此事竟然驚動徐將軍,自己是不是太多事了些?多干個把時辰也沒啥,最多回家後讓老婆子弄點吃的便是了,如今家裡還能短了這點吃喝不成?

    不提老王頭內心忐忑,孫校尉徑直回城,去見徐庶。恰好劉琮也在,聽了此事後,笑著對徐庶說道:「匠人們如此熱情,我看不止要安排吃的,還須按時辰發些工錢,名目嘛,就叫加班費好了。至於多少由你們斟酌著定。」

    徐庶點頭,對孫校尉道:「此事就這麼定了。匠人們心勁足是好的,只是也不能熬的太過,你把我這話帶給王大匠師,現在便去。」

    「元直兄也不要光說別人,才數月不見,你就又瘦成這樣。」待孫校尉走後,劉琮對徐庶問道:「令堂最近身體可好?」

    「有勞都督掛懷,家母一切安好。」徐庶笑道:「瘦些也好,最近反倒覺得精神健旺許多。對了,都督之前讓人試制的軍糧,不知將士們覺得如何?」

    這件事自劉琮二圍許都之前便讓人試著製作了一批,一份單兵口糧包括肉乾、麵餅、石蜜也就是白糖等等,用厚紙包裹,便於運輸和食用,將士們的反應基本尚可。方才劉琮便是與徐庶商議,以後軍糧都如此製作。

    「這烘焙之法倒有些類似胡人。」徐庶斟酌道:「卻不知能保存多久,若是容易腐壞,反倒浪費糧食。」

    劉琮想了想,說道:「也不必太久,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貯量不必太多,一邊消耗一邊製作,這樣就不容易浪費了。」

    軍事上的準備包括了方方面面,從民夫徵調、軍糧儲備到軍械製造、修繕鎧甲等等,無不需要統籌安排。徐庶總領其事,自然忙的不可開交,好在他行事果決,雷厲風行,倒也不會誤事。然而軍事準備往往和政治準備又密切相關,至少在劉琮的認識裡,兩者有很多彼此關聯之處。

    在這個時代若想爭取人心,獲得更多的支持,大義名分是一定要佔據的。而掌握著話語權的,還是那些讀書人,在這方面,劉琮讓禰衡、王粲等人連續寫了數篇文章,目標直指曹操、孫策等人,嬉笑怒罵不拘一格,其目的就是要充分揭露曹操「漢賊」本質,孫策「不臣」之心。經過宣正郎們的不懈灌輸,讓將士們明白為何而戰。讓荊州百姓明白,誰是自己和平生活最大的威脅和敵人。

    從目前來看,效果還算不錯,徵調民夫時少有民怨,將士求戰之心,亦頗為強烈。

    而剛從徐州凱旋回朝的曹操見了這些文章,則氣的怒不可遏,頭疼欲裂。

    什麼「贅閹遺丑、好亂樂禍」,什麼「承資跋扈,恣行兇忒」,讓他看的太陽穴一陣陣跳動,雙眼幾乎冒出火來。

    如果要說曹操現在最為痛恨的人,除了劉琮不做第二人想。數次與劉琮交手沒有佔到便宜也還罷了,豎子竟然屢次挑釁,雖有葉城之敗,卻無收斂之心。以至於每當想起劉琮,曹操便心煩意亂,如芒刺在背。

    按說劉琮如今只是南陽太守,還不足以與袁紹、劉備、呂布、孫策等人相提並論,可這小子的實力卻在日益增強。此番在彭澤湖大破孫策,不光是曹操沒想到,一眾謀士也多出乎意料。好在將士用命,蕩平徐州,呂布、劉備二人狼狽遠竄,沒有讓劉琮趁機作亂,曹操已頗感欣慰。然而現在看來,劉琮這小子竟是一直將自己視為死敵,所謂議和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想到仍滯留在南陽的長子曹昂,曹操心中又是一陣煩亂。這個兒子現在越來越不聽話了,遠征徐州之前自己寫信令其北歸,他卻抗命不從,非要在南陽學什麼南陽新政之術。那都是劉琮小兒蠱惑人心的手段罷了,難道學回來在兗、豫、徐州施行嗎?

    曹操盯著懸掛在木架上的地圖,眉頭緊鎖,目光游移不定,南北皆是強敵,如今該當如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