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隋唐當皇帝

《》正文 356 利益的結盟 文 / 秦瓊

    仁貴驅馬至山谷,便視餘地;但見這些隋朝軍校或身中數箭,或是身披一兩箭;皆是或撲或臥,都早已氣絕身亡。薛仁貴恐這些屍久留此處,暴屍於荒野之中在引起瘟疫。便命隨從軍校將之摞搭一處疊起來,以火焚之;只見火焰沖天,濃煙鋪地;良久才散。

    而將魚俱羅的屍身,好好的令人拼在一處;又給起了一座墳,立了一塊墓碑;上書大隋忠良魚俱羅之墓。倒是十分的簡樸,肅穆。而魚具羅便也久葬於此,與清風明月為伴。倒也十分的雅致。

    薛仁貴收兵回至瓦崗山,自此盛名威隆;使周邊巨匪,起義之士,隋朝官兵莫敢以正目而視。以其名但言其,乃是少年虎豹,實乃千人不可力敵之士。以後唐王李雲來聞知此事,便送薛仁貴以雅號千人敵。

    而瓦崗山由此一直太平至大唐開國之時,被立為後人祭祀敬仰之地;尤其是山上的英烈祠,更是被崇為,年祭之所在。而以後每一年開春時節,唐王李雲來必到此處,祭拜故朋愛將之忠靈。此為後話,一筆帶過,不再鏊述。

    而李雲來自從知道,薛仁貴擊潰巨匪和隋朝的大將魚俱羅之後;對於後方的安全便也放下心來,只是一門心思,謀劃與目前之事。因此時靠山王楊林遍英雄帖子,不論你的綹子多大;勢力多弱,只要你有一支隊伍;便可趕赴揚州前來參加搶奪玉璽,爭霸天下之戰。

    而這麼一來,倒把這天下起義的人的心思,給搞得更加的活泛起來;是人人思慮搶盜玉璽,當幾天皇帝;過過這君臨天下的癮。可這些人良莠不齊,所帶之兵,又以流民和地方地痞無賴居多。又沒有糧草給養供給,只能是走一路搶一路,這沿途之上可謂是十室九空;村鎮幾成荒野,屍隨處可見;到處是濃煙滾滾血流成河。而這些人倒是富得流油,一個個背著搶來的包裹;拖著劫掠來的女子,一路哭聲震天動地。爺娘哭閨女的,夫在後追著哭妻子的;幼兒不捨母親的,是不一而足。大隋末年,流民失所;餓殍遍地,死不得死,活不得活。可謂之苦及怒及怨及。

    倒應了山坡羊的曲,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遠在太原府的李氏父子,也接到了朝廷的邀請;李世民便與李淵合計一番,最後帶著四弟李元霸和柴紹帶了一萬精兵;是直接趕奔揚州而來。

    他這麼一走,可到把張須陀給成全了;張須陀再陽曲縣,儼然便是一個土皇帝一般。他倒不是藉機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反倒是組織百姓修橋鋪路;又把陽曲縣的城牆加高了十幾米高,又在城的四角修了四所瞭望哨;專門提防與太原府的一舉一動。

    而對於百姓們,則是減免賦稅;鼓勵這陽曲縣的百姓修造水利,又從瓦崗借來一些工匠,專門教本地人做一些東西,好給當地百姓帶來收益。並且又在當地征了一支青壯來補充自己的兵員,並且是在當地開始打造兵刃,以備不時之需。

    而他這麼一鬧,太原府自然便對其有所耳聞;便派下人來查驗當地政績,同時調查張須陀可是有不法之事?或者是魚肉百姓之舉?

    可走鄉串戶,調查取證一番之後;卻現這張須陀再當地的百姓中口碑甚好。人們不知有李淵父子,卻知道張須陀是何人。而李淵聞知此事之後甚是不悅,便思派人取代張須陀之位;卻被李世民給勸止,對其言道「父王莫應嫉賢妒能,下屬做得好,本就是咱們有識人之明。又怎麼能一見下屬做得好,便欲將其調任他處;此一是冷了百姓的心,二便是,是下屬對己產生隔閡;以後便不再全心盡力助我等成其大事?父王莫要自毀長城,只為了聽了小人的挑撥鼓噪之辭。」而李世民說這麼一番的話,本是為了自己整個李氏集團的利益著想;所以李淵便也同意了,不再將張須陀調職別處;反倒是對其嘉勉一番。而張須陀頂的名字,還是那個死鬼一陣風的名字;否則早就被李世民所察覺。

    李世民領兵趕赴揚州,其欲奪取天下;故此在這一路之上到不增擾民,要是見到看不過去的事;其還伸手管一管,倒也贏得不少的薄名;居然也有不少人稱讚其賢明親善。而其一見,這一路民眾對其甚是擁護;索性是一不做二不休,仔細的算過到揚州的日子之後;便將行軍度放緩,以能為這沿途碰上的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四月末五月初,到揚州這沿途之上;均是一片片新插得禾苗。農人們充滿喜悅的看著自己的莊稼,有的農人,將活水引到水田中。有的,清理著田里的雜草。遠遠望去,卻是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

    李世民騎馬在隊伍前頭走著,看著周圍的這些莊稼,和那些站在田里,往這邊張望著得農人們。到感到了從沒有過的平靜,和一種踏實的感覺。正往前走著,忽然,一隻青鳥不知何故?竟從李世民的馬處掠過。

    這馬突然遇到此事,一下便驚了;撒開四蹄就直奔田里奔去。這一片青青的禾苗,哪經得起如此踐踏。等李世民明白過來了,這馬早就把一大片好好的麥田,給踩踏得不成樣子。那旁邊的農人,一見此景可真是欲哭無淚。又見李世民是這整之軍隊的領,又哪裡敢做聲,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裡咽;強忍著淚水,退在一旁,等著軍隊離去在收拾殘局。

    李世民一見也是大吃一驚,急忙的把馬好生的安撫住;驅馬出了這片麥田,對著身邊的都尉吩咐道「來人,去問問這片麥田是屬於何人?將這主人與本王喚來,本王要折價賠償與他。」說完心裡也是懊悔十分,一會就見那個都尉,在田邊帶過來一個老農。

    這個農人頭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官,又是統帥軍隊的官吏;更是被嚇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時是無言以對;只剩下哆嗦了。腿一軟,就要給李世民跪下。

    「這位大伯,實在是對不住;此為本王之過,這麼的吧,本王依價賠給你;你看如何?來人,取五十兩銀子來與他。另外本王早就下令,不論是無心之過,還是有心之過;凡是踐踏麥田者一律處斬。此春天萬物生長,休養生息之時;而本王做出此事,也當依律而行。」李世民說著,是跳下戰馬;把手一背,這就讓人把自己給捆起來,好推到道邊開刀問斬。

    手下群臣,包括駙馬柴紹和李元霸,是急忙都跳下戰馬;紛紛地解勸著李世民。柴紹對其言道「王兄切莫如此行事,你也不是有意而為之;況且已經按價賠償與他,此事便以了結;如王兄在此出了事,那讓我等又當如何?是繼續往前去奪玉璽,還是回返太原只守著那一塊地盤。王兄如實要一意如此的話,那就稍是懲戒便可;昔有漢丞相曹操馬踐麥田,因正急行軍之時;便只得割在手,一充掉頭之罪。王兄莫如也易代之如何?」柴紹真是好口才,竟把昔日曹操的事,拿出來跟李世民相提並論。

    李世民妝模作樣的琢磨片刻,這才點頭道「此言大善,不過身體膚受之父母;非我能善加已損壞,如非要如此便是不孝。看來也只能如此了,左右拿鞭子來;抽本王十鞭子,好給大家做一個榜樣;也好警醒些眾軍校,莫要再隨意踐踏麥田。」說罷是一彎腰,便欲讓拿著鞭子過來的軍校,揮鞭抽打自己。

    可有誰敢拿鞭子抽他?身旁的文武群臣自然又是苦苦解勸,最後李世民把臉一沉;對著眾人言道「莫非你等非要陷我為不義之君麼?那就在依你等一回,那便以我所穿之衣帶主受過;你等莫要再次囉嗦,就這麼辦吧。」李世民說完了,把身上的袍子脫下來;鋪在地上,而後讓一旁的軍校過來,用鞭子抽打這件鋪在地上的袍子。這時眾人在無人過來解勸,打一件袍子,也總好過打在人身上。

    足足抽了十鞭子,把那件袍子還抽破一塊;身邊有人又將這件事記錄下來,以為將來宣傳這有道明君之美譽。而一些文官,則現在就開始措辭讚頌李世民此舉。、李世民是滿面笑容,又再度騎上了馬;看了看那個,不知眼前這一幕,究竟是怎麼回事的老農?衝著他點了點頭言道「此乃是本王之過,但本王已對己施以鞭刑;這位大伯也看到了,以後若我的軍校,有人在無意踐踏了麥田;當處以斬刑。」說完是催馬往前走去。

    「這位公子,你們這位大王究竟是何人呀?他適才又究竟是因何故,抽打自己的衣服?」這個老農對著李世民身後的,看著一臉和善的柴紹問道。

    前面的李世民一聽,好懸沒有一頭紮到地上;心說合著我費了半天的勁,卻是演給瞎子看。早知道這樣就直接給你錢得了唄?本來此舉,就是為了給自己貼上愛民之譽。本意是讓這個老農,替自己大肆的宣傳一番。好讓更多的人知道,太原李氏父子是乃是仁德之君。

    等李世民前隊已過,前面的柴紹又再度圈馬回來;帶著兩個軍校,在路旁砍了一棵樹;簡易的做了一塊木頭碑刻,上書秦王馬踏麥田自罰之處。立完了,這才催馬往前追趕大隊的人馬。

    可柴紹前腳一走,這個老農看著面前這塊,插在麥田旁的木碑。更是有些莫名其妙,再加上自己又不識字;怎麼看這上面寫的字也看不懂。不過摸著懷裡的那五十兩銀子,那可是純銀;喜得嘴都合不攏了。不過莊稼人,素來節儉,見這一塊木牌立在路邊,覺得沒有什麼用處?乾脆是割了不少的茅草,做了一個草人;掛在木牌上,好驅趕鳥雀,免得啄食這麥田里的麥粒。

    這柴紹是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一番苦心做出來的,給李世民****的東西;最後落了這麼個下場。李世民這一路之上,在沒有做什麼沽名釣譽之事;覺得有些鬱悶不已,只是快馬加鞭往揚州急趕。

    因揚州城周圍稻田縱橫,無處可屯兵棲身;而據揚州不遠之處,西面有一座大山;名曰紫金山,山勢險峻;只有一處山口可供進出,眾反王均是屯兵於此。

    李雲來仗著從五關直走,不日即到;故此是沒有著急趕過來。而李世民,此時也帶兵到了離紫金山不遠;便與柴紹和李元霸商議,究竟是屯兵於何處?是跟這些反王紮營於一處?還是,自己尋一僻靜之處,安營紮寨?以這李淵在自己臨行之時,特意囑咐自己,要借此機會與這天下的反王;多加親近,最好是把其收編過來;到時候壯大自己,好能跟瓦崗山對決。

    哥三個商議一番之後,便將軍隊駐紮在別的地方;並沒有與這些反王駐紮在一起。李世民特意寫了幾張拜帖,差人送給了其中的一些反王的手裡;邀其過營商談要事。

    而這些反王當中,有兩個是新即位的;一個是大梁王吳青,另一個便是小梁王曹漢;這二人本是原先的那個大小梁王手下將佐,只因那二人,在上一次四平山一場大戰;戰死沙場。又無子息可繼承此位,便由這二人順承下來。可這二人,實乃是兵匪兵霸;是縱兵行搶。

    這一路走來,燒殺奸掠;無所不幹,老百姓都恨死他們了。給其起名曰獸兵,往往人沒增到,先聞其名;便紛紛的奔走相告,躲避到深山老林之中。

    這二人也知道自己所為不十分的光彩,便思尋一靠山,也免得被李雲來知道了,自己這支軍隊的惡行;再找自己二人算賬。可駐紮在紫金山中,這二人便帶著一些搶來的財物;遍行諸營寨,想尋一同盟。可這些人早就對其有所耳聞,誰肯污了自己的名頭;便紛紛的婉言謝絕。

    這二人在紫金山中,見無人對自己二人結盟;便有些喪氣,可不巧,正好聽說李世民統兵到了。便急忙挑了不少的珠寶玉器,前來尋李世民結盟。

    李世民還真不知道,這大小梁王所幹的那些好事;自然是一拍即合,而大小梁王又不會到處宣揚自己的惡行;便與李世民結成同盟,李世民讓其二人在回返紫金山之中;也好到時候做一個內應,好將這些反王收服;自然,如要是實在不肯依附的;便由這二人在其中策應太原兵,將之就地殲滅。

    而這些反王,尚不知道這二位與李世民私下所做的交易;只是一門心思搶奪玉璽,到時候承繼這大隋的江山;登基為帝。所以是人人興奮十分,都思慮著自己的將來。

    李雲來在李世民到的第二天,這才帶兵姍姍來遲;而起因上一回瓦崗兵自己衝出重圍,沒有與這些反王一起走;致使這些反王傷亡慘重,所以對此,這些反王是耿耿於懷。

    等李雲來得瓦崗兵一到紫金山,竟無一家反王出山來恭迎;李雲來到對此不以為意,自家也知道這些反王也是各揣心腹事;都有自己的一番算計,所以也對這些反王是毫不做理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