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高老莊

《》章 節目錄 53 文 / 喜了

    其實有這個理兒,越神聖的地方條件越艱苦,精神豐腴就夠鳥撒,管不了**享受鳥。(免費小說)

    絨布寺海拔最高,離佛最近,卻,簡陋異常。晚上燒牛糞取暖。反正衙內這幾天天天跟犛牛窩一起,它的便便味道她也習慣鳥。從活佛那裡朝拜出來,早早洗漱,她爸爸給她好好兒泡了泡腳,軟嫩嫩滴衙內依然穿著厚厚的保暖衣就裹進大長毛氈被裡,窩在大炕上最暖和的位置,臉蛋兒紅撲撲滴。

    她先用衛星電話跟荷蘭妹妹交流了一下這幾天的心得,當提及活佛點示的「十一觀音像」,荷蘭妹妹非常激動,「一定要聽!活佛說得多對啊,你可不『一身多命』,要不人家都一個隊伍,你一排隊伍?跟高叔叔說跟高叔叔說,在我們家落一個戶口,在我們家落一個!跟我姓!——」衙內略顯無奈,只當她說得好玩兒,沒當回事滴,哪裡想到!——荷蘭妹妹絕不妄言,她真把這事兒記心頭,正兒八經要辦咧!遙想之後,高犰入荷家那個隆重鋪張———嘖嘖,嘖嘖。

    結束了與荷蘭妹妹的哈拉,收了線,高犰就專心窩在長毛被裡只露兩個眼睛,聽她爸爸跟別人聊天。

    咳,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撒。高教授似乎真動鳥念頭,跟那個藏族嚮導有得一談。

    「十一觀音我知道,可說孩子命格屬她,有什麼講究呢?」

    藏族嚮導喝著酥油茶,笑起來,一口不甚標準的普通話,

    「講究,有哦,我剛才不說了,有條件的就給孩子多上幾個戶口,不過後續還有些東西要注意。您知道十一觀音,那您看她,她其實是十二面:正面三面為菩薩善面慈悲相,左側三面為嗔怒相,右側三面為獠牙上出相,背後一面為暴惡大笑相,加上觀音本體相就是十一面。其實她頂上還有個佛面,所以,是十二面。另外,十一觀音的前後左右十面代表大乘菩薩修行的十個階位,即『十地』,包括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智慧)、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十項。而最上面的佛面就代表的是第十一地,佛果。這個佛果,也就是她頂上這第十二面相當於就是她的本心了,到這個孩子身上,也就是她的本家,她的本姓本名。這是不能破壞的,就說婚喪嫁娶這類塵俗之事,菩薩能結婚嗎,菩薩會死嗎?呵呵,所以,我們這裡一般弄這類俗事,比如結婚,都不拿孩子的本家姓名去結,用其它登記戶口的名字,意思,就是保她一個本心原神。不過,這也說了,老社會更講究這些,那些農奴主的孩子們想搞幾個身份不行?現在,有條件的就多上戶口,沒條件的,也就只有多取幾個名字意思意思罷了。」

    莫說高教授,就是一旁的科考隊其它同志們都是聽得津津有味,王教授還拿出了筆紙記載。是滴哇,這也是他們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屬於他們本次考察的範圍內咧。

    更別說衙內鳥。衙內邊聽著,就在腦子裡臨摹他提到的十一觀音像,——如何個模樣咧?

    高教授呢,此時面上淡然,輕鬆聊天般向藏族嚮導請教,其實,嚮導剛才說的每個字,都上鳥心頭啊———怎能說沒有一定的道理呢。

    衙內是不知道,高教授這個時候心裡其實已經有了思量,要把犰犰的戶口落在哪幾家。大洋彼岸,犰犰媽媽的娘家,他們老高家在國內外的親戚也不少———還有,嚮導說的這個意思,高教授也明白了,「高犰」這個本名相當於是犰犰「十一觀音像」的佛果,不能輕易塵俗之事用之,比如,再哪家過世了人,花圈上就不能寫「高犰」,送禮亦然。這些,高教授都謹記在心裡了。

    呵呵,有些東西是這樣,不信怎麼都不關心,一入鄉既然隨了這個俗,就遵守的比誰都講究。後來高大傻子家裡規矩多,也就是這個時候埋的果。

    藏族嚮導見眾人有興趣,就接著說,

    「還有啊,你們這次上山正逢著我們藏族曬佛節,好機會呀,一些平日裡寺裡珍藏的小佛像、巨幅布畫、錦緞織繡佛像,這段時間都可以拿出來,或展示於寺廟附近的曬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上。我們絨布寺海拔高,氣候寒,曬佛台就在廟後面的一個小山洞裡。您家閨女也是有福氣,趕上了,不說她屬十一觀音像嗎,讓她正好趁這個時候,披著十一觀音的錦繡織,在曬佛台裡坐於十一觀音佛像下,虔誠禱告一天。萬事大吉。不僅如此,您家如果有逝者,這種方式請願或者還願都是最好的。」

    高教授聽了,這到淡然。曬佛節,高教授當然知曉,如若真要請願還願,他們不久還會去大昭寺,在那裡也是可以的。何必這冷的天,叫犰犰去受這個罪?所以高教授只是微笑,沒有搭話兒。

    可,高教授是沒想到,犰犰聽進去了。

    最主要,她被嚮導最後一句話打動了,家裡如果有逝者———媽媽的骨灰不是就在身邊嗎?

    無論如何,我虔誠坐一天,和媽媽在一起,———就算不講這些宗教意義,跟媽媽在世上海拔最高的曬佛台裡共度一天,何其不是她的一個心願?———

    高教授還是有點警覺性滴,他也自然聽到了嚮導最後一句,就怕犰犰多想。所以,他特意傾身過來看了看犰犰,「犰犰?」——犰犰這個時候閉著眼,看上去像睡著了,呼吸平穩。

    高教授放心了,繼續跟嚮導和同事們小聲說著話兒。

    咳,哪裡可想,有這麼一天,望著皚皚白雪,女兒在那頂上籠洞差點生離死別———絨布寺成就了高迴另一個再不願憶起的回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