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弒戒

《》第一卷 高來低去 第十六章 、大山設伏 文 / 胡小謅

    「吃飯吧,老關,讓辦公室弄點方便面什麼的。」

    「還不太餓,案子要緊啊,不研究個頭肚兒,沒有抓頭,誰能吃得下?」

    「那行,我上趟廁所,回來咱接著研究。」

    過了一會兒,喬銀忠回來時,表情有點不自然。好在屋裡的幾個人正爭得頭昏腦脹,沒誰注意到這些。丁黎明從廁所回來後,會議繼續進行。

    晚上八時許,第三套方案終於形成。丁黎明和他的幾名下屬研究出了具體計劃,對可能出現的和不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充分估計」,並討論出應急措施。

    第三套抓捕方案是:

    ——成立專案組。丁黎明親任總指揮,陳鐵漢、喬銀忠任副總指揮,下設三個組,分別由陳鐵漢、喬銀忠和劉斌帶領,負責幾條重點區域的監控,實行專人負責制,責任層層落實到人頭,各負其責。沒有丁黎明的命令,各組不得擅自離開自己的責任區。另外,林強帶領一組,負責24小時機動。局裡正常工作,暫由關長生負責。

    ——部署重點。以臥虎屯、天豁峰邊防檢查站和木材檢查站的四條鄉道為重點,設卡堵截;人員安排。除刑警大隊外,從局機關臨時抽調部分警力會同治安大隊分成四個組,每組不少於十人,另配備治安聯防隊員若干。

    ——在臥虎屯、天豁峰一帶十幾個自然村中,由治安積極分子為主、特情配合,從側面嚴密監控犯罪分子的一切行動。一旦四腳落地,發現他們在哪裡過境並確定路線之後,迅速報告,抓捕行動立即展開,務使人贓俱獲。在保證不傷一兵一卒的同時,確保群眾安全。

    ——事前事後,嚴格保密,確保特情人員不出問題。

    這個方案是陳鐵漢提出,綜合關長生、林強、喬銀忠、劉斌、肖偉峰等人的意見形成的。喬銀忠雖不情願,但又不便太反對,擔心引起懷疑。他想做機動,但林強說你是一隊之長,做機動不合適,用丁黎明的話說「這個方案的特點是部署嚴密,重點突出,乾脆利索,機動性強,不易暴露特情力量,並且無任何『後遺症』」。

    計劃可謂天衣無縫!說是這麼說,他心裡也沒底兒,到底這樣做能不能對喬銀忠有利呀?

    丁黎明瞪著內容複雜的眼睛,決定採用這個方案。這樣做,他知道風險極大,只是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這種「風險」的含義已由最初他所喜歡的「風險大功勞也大」變成了「風險大後果也大」——那幾個人到底是什麼人?進來後如果不出現啥紕漏還好辦,萬一要是有個意外,局面就不易控制,整不好甚至會失控,連自己都得搭進去。

    但他主意已定,又在心中反覆權衡後,讓陳鐵漢調動警力,當場拍板道:「好,就這樣定了。吃完飯抓緊行動!」

    喬銀忠回到刑警大隊,通知大家趕緊吃飯。

    小寧是刑警大隊唯一的女性,主要工作是內勤,把卷。她見喬銀忠臉色難看,大家都出去了之後,她輕輕捅一下喬銀忠:「怎麼啦?」

    喬銀忠道:「沒事,你也吃飯去吧。」

    ……………………………………

    ……………………………………

    山區小鎮,夜闌人靜。三道溝嶺上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正等待著收穫。夜風吹過,大地沙沙作響,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芬芳和清甜,三道溝鎮沉睡在甜甜的夢中。天上沒有月亮,也不見星星,頭頂著黑古隆冬的蒼穹,像頂著一口巨大的倒扣的鐵鍋。

    喬銀忠在草叢旁邊蹲下來,接過組員徐成功遞給他的紅外望遠鏡,向四周觀察。三(道溝)大(鼎)公路彎彎曲曲,像一條巨蟒從大山那邊蜿蜒而來,穿過小鎮,向大鼎方向延伸出去。到了大鼎的頭道鄉後一分為三,一條沿中x邊界縱向而行,另一條調頭向南,在五間房村側畔穿過老爺嶺,直達鄰縣撫清。還有一條則奔向大鼎,通往省城和關內腹地。

    而在距離三道溝鎮外十餘里的另一處,靜靜的公路兩鍘,悄悄地埋伏著二、三個帶槍的人,那是林強和他的機動組。

    幾雙眼睛睜得大大的,注視著眼前的公路和一江之隔的對岸。按照以往經驗,走私分子輕易不會選擇這條路,因為它在大鼎境內數條與境外相連的公路中是最不安全,也最容易被發現的。

    大鼎縣公安局沒有緝毒科,此類案件一般都由刑警大隊負責,跟上邊省廳緝毒總隊對口,以前這條路一般只是派人暗中監控一下,但這次林強不放心,接受任務後,在自己負責的機動區域內他將這條路線確定為重點之一。或許他還有別的想法,不然的話,前面有大隊長,他沒必要在他後面再設一道關卡,其他幾個點距三道溝這個點都不算太遠。

    為什麼,他也說不清。

    或許是直覺。

    或許是經驗。

    或許什麼都不是。只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民警察。

    作為一個經常面對罪犯的刑警,他有比常人多百倍的面對驚險場面的體驗,那些窮凶極惡的持槍歹徒,令他常常揣測著死到臨頭的感覺。他領導刑警大隊重案中隊已近三年,面對的是綁架、勒索和兇殺之類的案件。他是局裡出名的「第六感人物」,一直堅信好刑警需要有預感能力,他一貫認為必須破案才能無愧於心,別讓老百姓說他們是一群未盡全力的警察,才符合鍥而不捨的警察精神。

    不過,年一年多他跟喬銀忠的關係一直不夠融洽,林強副大隊長是一個頗有實戰經驗、應變能力極強的老刑警。他端警察這碗飯已有七、八年的歷史,組建刑警大隊重案中隊時他是第一批抽調人員,也是第一個被陳鐵漢選中的警官,比喬銀忠當刑警時間還長。

    每遇大案,他除了聆聽局領導和喬銀忠大隊長、斟查員、法醫等人的現場意見,循例要聽陳鐵漢副局長發表他自己的「獨家」看法和分析。陳鐵漢是刑警大隊裡的老前輩,50歲的人還是預感一派,免不了被新進罵為不懂電腦的「老頭」,他是跟隨陳鐵漢風格的唯一擁躉,所以,綽號是「六感派」和「剋星」。

    前些日子,喬銀忠受省檢察院調查,他一直暗中關注著,表面也曾參加了局長丁黎明組織的那次「集體營救」,但心裡想的什麼,誰也不知道。

    他和另一個副大隊長是一條心。

    他們自己也說不清了,到底他們是從什麼時候、在哪一個節點上開始對喬銀忠產生疑惑,進而懷疑他有嚴重犯罪後果。

    這一切,喬銀忠當然有察覺,三個人都不是白給的,都在暗暗使勁或者說較量更確切。

    不過工作上,大面還晾得過去。

    對於這次的統一行動,林強認為有兩個偵查方向。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是他完全沒有預感到的……

    他剛剛從劉斌那個組那邊過來,濃雲罩頂,迷霧裹身,天黑得墨染過似的,伸手不見五指,眼睛也不起多大作用,一切全憑聽覺和感覺。

    就這麼屏神靜氣地呆著,期間,大隊長喬銀忠和陳鐵漢都通過對講機詢問過情況,他說這邊除了偶爾有夜行人的腳步聲沒有任何動靜,問他們那兩組怎麼樣,回說也沒發現一點異常。

    三個人呆得四肢發僵,雙腳發麻,午夜之後秋露打濕了衣服,寒氣砭骨,一身冰涼,有的同志上下牙開始「拍電報」,好不容易熬到雞叫頭遍的時候,三道溝後山方向亮了一長兩短3下手電筒光。江對岸有人往對面回打了同樣的信號。接著便有輕微的汽車發動機聲由遠而近。通過望遠鏡,林強依稀分辨出兩輛黑色的汽車慢慢向公路駛來。

    「準備行動!」林強把望遠鏡放進包裡,掏出槍。

    幾個人一下全都來了精神。深秋的夜晚,如果再這麼呆下去血液都快凝固了。雖然還不能確定這就是要堵截的走私車,但深更半夜鬼鬼祟祟從山裡開出來,且方位不錯,林強感覺十有**肯定有問題!

    跟在他後面的大個子叫劉日新,重案副中隊長,身高足有一米八二,體重超過130公斤,膀大腰圓,大鼎縣公安局第一條壯漢,後面的小個子是一個新警察,他們踩得玉米地嘩嘩直響,靜夜裡傳得很遠,林強回頭擺手讓大家拉開距離,輕輕地往前靠近。

    在刑警大隊,人事關係歷來是比較複雜的,也挺有意思,這在大鼎公安局內部有點兒傳統了。刑警大隊長職位只有一個,治安大隊長職位也只有一個,每換一個局長,每搞一次改革,內部職務和人員都必定有一次大的調整,引起一些震動。這是必然的,也是矛盾的焦點。

    只說喬銀忠,重案中隊長左吉勝是他的得力干將,而劉日新和劉斌又和林強一條心。

    喬銀忠被檢察院「整」的事,有人風傳就是林強的「傑作」。

    是真是假,沒人敢當面亂講。

    喬銀忠心裡也清楚。

    但他苦於至今沒有證據,否則依他的個性不會輕易放過林強。

    那兩輛車時走時停,很久沒有過來。兩輛車剛剛行至貢會二隊附近,他們突然從樹林中閃出,一字排開攔住去路。

    「停車!接受檢查!」車被截住了。

    卻是一輛廂型卡車。後面跟著一輛大豐田。等汽車接受檢查時,司機抑制住蹦跳的神經,把海關簽發的放行證和運貨單一併遞給面前的警官。上面填寫的是「大鼎縣水產品進出口公司」,司機叫王雲華,二十四歲,精瘦的個子,一張漂亮的臉蛋,很討女孩子喜歡的那種。稍後,林強打開後面的車箱門,一股薰人的臭魚味衝了出來。

    ——————————————————————————————

    魔與雄,盡在大鼎,請看爽文《大殺戒》!看爽了,別忘了踩一腳、收藏、投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