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返抗日戰場

《》章 節目錄 105 汪精衛其人 文 / 荊條疙瘩

    由於倭國人的條件十分苛刻,老蔣一怒之下佛袖而去,還扔下一句話,讓倭國人去找勞動黨,從此再也不見倭國特使。財政部長宋子文聽說倭國人的條件後,也十分地憤怒地對蔣介石說:」這小倭國也欺人太甚!根本不拿國民政府當回事,華北仗打敗了還這樣囂張,簡直是對政府的莫大侮辱,主席應予有力回擊才是。倭國人在華北被勞動黨殲滅了七十萬人,早已成了強弩之末,量上海和南京的倭國人也不會有多大的抵抗能力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應該派部隊收復上海和南京。」老蔣的內心又何嘗不想這樣,然而八路軍已經捷足先登,將大批的精銳部隊調往蘇魯皖一線,已經對上海和南京構成合圍之勢。第五戰區的**部隊雖然數量不少,卻與八路的實力相差太懸殊,為了避免發生所謂的誤會,或是乾脆被八路渾水摸魚給改編了,基本上都忍氣吞聲撤入了豫皖境內。就算是八路全撤走,讓**去收復上海和南京,也未必有取勝的把握,難免再打成一場淞滬會戰的結局。蔣介石的確想做點什麼,但是又不知從何處著手,只有靜觀其變。

    倭國特使是以陸軍參謀本部支那課長影佐禎昭大佐為首,還有在華倭國紡織同業株式會社理事長船津辰一郎,倭國南滿鐵路駐京辦事處主任西義顯,同盟通訊社上海支局長松本重治,前首相犬養毅的三子犬養健等民間人士組成。由於蔣介石閉門謝客,同zg接觸又苦於無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軍部多次來電催問同中國政府的接觸情況,情急之中想到了國民黨親日派的汪精衛,便找到汪精衛幫助同八路牽線聯繫。

    汪精衛安排親信周佛海,幫助倭國特使同第二戰區的zd司令長官聯繫,要求到太原面見zg首腦進行會談。把以」支那戰略調整奏折」內容為基礎,同時又提出和平解決上海和南京問題,日方提出的方案一併傳遞給了zg。但是汪精衛直言不諱地提醒會談首席代表,陸軍參謀本部支那課長影佐禎昭大佐,這樣的苛刻條件只有戰勝方才能提出。而日方在華北大戰中慘敗,如果還是這樣口氣強硬,恐怕談判會毫無結果。zg同國民政府不同,不僅態度十分強硬,對貴國也並不友好,所以很可能自取其辱。影佐禎昭大佐也同意汪精衛的看法,但是對於倭**部的指令只有執行的義務,只好硬著頭皮去完成這一任務。

    中國經常有這樣一種怪現象,提到某個人的名字是婦孺皆知,但問起該人的生平和事跡時,卻又是鮮為人知。汪精衛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物。汪精衛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大漢奸,可是大家對汪精衛的」賣國事跡」卻是一問三不知。在此不得不花較大的篇幅,將汪精衛這個充滿矛盾的人物,向人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汪精衛在中國是一個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認為是中國人的恥辱。因此現在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中,把汪精衛從辛亥革命和國民黨的歷史中完全抹殺,只是抗日戰爭的歷史中實在無法抹殺汪精衛的存在,才簡單地提到了汪精衛和他的維新政府。這種出於主觀願望而隨意修改歷史的作法,使中國人對歷史產生了錯誤和虛假的理解,實在有礙於中國的發展與進步。

    歷史上真實的汪精衛,曾是近代中國有數的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對中國的歷史走向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歷史走到21世紀的今天,應該考慮還汪精衛的本來面目,重新認識歷史上真實的汪精衛。至少,汪精衛在推翻封建清廷的辛亥革命中,將生死置之度外,幾乎把一切都奉獻給革命,這段歷史應該實事求是地域以記載。

    1905年孫中山聯合海外各派革命黨組成同盟會,主張用暴力的方式來推翻清王朝。到1908年冬,同盟會已經發動了六次武裝起義,但都相繼失敗,大量革命青年為此失去寶貴的生命,梁啟超等保皇黨則乘機批評革命黨的暴力革命。

    梁啟超特別批評革命黨領袖們,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卻唆使別人在國內搞送死的暴力革命。1908年冬,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撰文批評革命黨領袖們:」徒騙人於死,己則安享高樓華屋,不過遠距離革命家而已」。梁啟超批評革命黨領袖的」遠距離革命家」作風,批評他們唆使別人送死而為自己謀取名利的作法,一時在海外華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掀起了一股批評革命黨領袖的風潮。

    同盟會內部也出現了反孫中山的運動,一些人主張」革命之前必須先革革命黨之命」。反孫派攻擊孫中山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批評孫中山近似於獨裁的領導作風,說孫中山」辦事近於專橫,常令人難堪」,第二是批評孫中山不公開革命經費的使用情況,不少人懷疑孫中山將革命經費挪作私用。

    在」遠距離革命家」批判和」倒孫狂潮」的夾攻下,黨內黨外對革命灰心和懷疑的人士大量出現,同盟會一時間陷入失敗的邊緣。汪精衛是同盟會中無條件堅決支持孫中山的孫派骨幹,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會,汪精衛主動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殺清政府高官,用鮮血來證明同盟會的領袖不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使黨內黨外的懷疑人士重新樹立起對革命的信心。

    汪精衛刺殺清政府高官的設想,並不著眼於暗殺計劃本身是否成功,而是著眼於用鮮血回擊同盟會領袖是」遠距離革命家」的譏諷,挽回民眾對革命黨的信心。汪精衛寫給孫中山的《致南洋同志書》中寫道:」吾儕同志,結義於港,誓與滿酋拼一死,以事實示革命黨之決心,使灰心者復歸於熱,懷疑者復歸於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喚醒中華睡獅,引導反滿革命火種,則吾儕成仁之志已竟。」作為同盟會中堅分子的汪精衛,在北京行刺被捕的消息傳來後,海內外對孫中山同盟會的看法大為改變,梁啟超的」遠距離革命家」批判不攻自破,人們重新樹立起了對革命黨同盟會的信心。可以說當時同盟會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靠汪精衛犧牲自己的烈舉挽回的。如果當時汪精衛被清廷處死,汪精衛毫無疑問要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欽定英雄,永遠載入史冊。汪精衛在《致南洋同志書》中的一段話,也在當時被流傳為佳話:」此行無論事之成敗,皆無生還之望。即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也。」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被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兼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7月2日,汪精衛在10萬廣州軍民參加的國民政府成立慶祝儀式上,莊重宣佈:」國民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揮師北伐,統一中國」。汪精衛的發言得到了在場軍民的熱烈歡迎,到處響起」擁護汪主席」的口號,這是汪精衛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日子。

    汪精衛的國民政府遵守孫中山」聯俄、聯共、輔助工農」的三大政策,積極任命了一批勞動黨員位居國民政府的要職。比如汪精衛任命勞動黨員的譚平山為中央黨部的組織部長,為宣傳部長,林伯渠為秘書長,幫助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工作,使勞動黨的勢力在國民黨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一時間汪精衛領導的國民政府似乎一切順利,但一個多月後發生的廖仲愷暗殺事件,一下使汪精衛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1925年8月19日,廖仲愷在國民黨部大門前,遭5名槍手的槍擊身亡。廖仲愷被刺案驚動了剛剛成立的國民政府,汪精衛親自組成了特別委員會,調查廖仲愷被刺案的兇手。

    可是汪精衛沒有想到調查的結果,卻顯示出胡漢民是刺殺廖仲愷的幕後策劃者。汪精衛念及當年他們兩人在東京時代的舊情,沒有公開處分胡漢民,只是將胡漢民以國民政府特使的名義派往蘇聯考察。1925年9月22日胡漢民前往蘇聯,但汪精衛這個舉動被一些國民黨左派批評為有徇情枉法之嫌。

    廖仲愷一死,汪精衛就成為國民黨左派的代表人物,遭到一批國民黨右派的猛烈反對。由於右派的台柱人物胡漢民被迫離職出國,國民黨右派在廣州政府已無法立足,於是他們跑到北京另立中央。1925年11月23日,戴季陶、林森等一批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央監察委員,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孫中山的靈前,召開了自稱為」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這就是所謂的」西山會議」,與會者也被稱為西山會議派。西山會議以反對聯俄聯共、反對汪精衛」左傾」為主要議題,通過了一系列反對聯俄聯共的決議案,並羅列汪精衛」為勞動黨護符」的九大罪狀,宣佈開除汪精衛黨籍半年,以觀後效。

    雖然右派的反汪氣焰十分囂張,但由於最為重要的軍權仍掌握在左派手裡,所以西山會議並沒有形成很大氣候。1926年4月1日,廣州國民黨中央召開了」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汪精衛在會上重申堅持孫中山的聯俄聯共三大政策,汪精衛說:」西山會議派打出反對聯俄聯共的旗幟,就是打出反對孫中山先生的旗幟,所以成為總理的叛徒,革命的蟊賊」。

    汪精衛的左派立場得到了勞動黨和蘇聯政府的高度評價,在汪精衛當政期間,勞動黨的確得到汪精衛很多的關照,要不是汪精衛後來當了」漢奸」,勞動黨很可能要把汪精衛和張學良並列起來,譽為反蔣英雄。在」國民黨二大」上,汪精衛當選執掌最高權力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但此時蔣介石卻以」流星般的速度上升」,成為黨內僅次於汪精衛的第二號人物。

    汪精衛同夫人陳璧君的愛情,也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經過生死離別的考驗的基礎上。汪精衛同陳璧君的愛情產生,是在汪精衛刺殺清廷要員未遂被捕入獄,被判為無期徒刑期間,陳璧君當時冒著生命危險,也參與了刺殺行動。兩人越過監獄的大牆相互傳相互愛慕之情,如果不是汪精衛後來投靠日寇,搞什麼曲線救國,兩人的愛情故事必定成為一段佳話。

    在中國凡事都講究」蓋棺定論」,你要是在進入棺材之前,做了一件蠢事致晚節不保,儘管你在此之前做過無數好事,都將不留痕跡地一筆勾銷。汪精衛就是這樣的蠢人,無論你出於何種動機,最不該做的就是向可惡的倭國人妥協,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賣國賊,貨真價實的大漢奸,永遠地背上了漢奸賣國賊的罪名。汪精衛既沒有絕對效忠於自己的私家軍,也沒有掌握壟斷國家財政的命脈企業。

    汪精衛之所以能夠在一無兵二無錢的情況下,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扮演頂峰人物,唯一依靠的就是他的名望。汪精衛是國民黨的建黨元老,文才口才過人,是孫中山最為信任的左右手,加之有曾經冒死刺殺滿清攝政王的英雄壯舉,這樣的輝煌資歷在國民黨中無人可比。更加重要的是汪精衛擁有近似於完璧無瑕的正派人品,不貪污、不賭博、不吸毒、不近女色,這在當時**的中國政界是絕無僅有的高潔人物,汪精衛走到哪裡,哪裡的空氣就會變得清高起來。汪精衛的政敵們雖然批評汪精衛的政治見解,但對汪精衛的人品都是非常敬服的。汪精衛的唯一政治資本就是他的名聲,一旦名聲毀壞,汪精衛的政治生命也就完結了。

    抗戰開始後,蔣介石以加強軍事為由,提出國民黨中設立國防最高會議為全國最高決策機關,取代以前的最高決策機關中政會。國防最高會議的《組織條例》規定:國防最高會議主席由軍委會委員長擔任,副主席由中政會主席擔任,蔣介石是軍委會委員長,汪精衛是中政會主席,所以蔣介石自然出任主席,汪精衛出任副主席。1938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又修改黨章重新確立國民黨的領導體制,規定國民黨設總裁1人,副總裁1人,大會選舉蔣介石為總裁,汪精衛為副總裁。這樣蔣介石就借戰爭的理由名正言順地奪取了,汪精衛長期在黨內的最高領袖地位。儘管如此,汪精衛在黨內的影響還是巨大的,蔣介石雖然掌握實權,但在表面上也要讓汪精衛這位老前輩三分。但戰場上中**隊的被動局面,使蔣介石不得不鋌而走險,請求蘇聯的出兵援助。1937年8月2日蔣介石召見蘇聯大師鮑格莫洛夫,請求蘇聯給與全面的軍事援助,蘇聯方面答應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但要求首先在兩國之間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互不侵犯條約」的主要目的是使中國承認以前被沙皇俄國侵佔的領土,不再向蘇聯提起領土要求。8月21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在南京簽字。

    由於來自未來的力量介入,中國的歷史也由此改變,許多曾經發生的事都沒有發生。例如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花園口決堤、長沙大火、轟炸重慶等等,也包括汪精衛投靠倭國,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成為遺臭萬年的大漢奸,大賣國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