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返抗日戰場

《》章 節目錄 115 兩黨的「主義」 文 / 荊條疙瘩

    重慶的蔣介石正在閱讀文件,這是從勞動黨那裡轉來的邀請函,由勞動黨主席mzd親自執筆,邀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蔣介石,到勞動黨首府太原進行訪問考察。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蔣介石先生:我受勞動黨中央的委託,誠摯地邀請蔣主席介石先生,來晉考察我黨我軍抗日之形勢,zd會勞動黨之同仁誠心領受主席先生的指教。國共兩黨同屬中華血脈,炎黃子孫,同為中華之強盛奮鬥不息,兩次合作足以說明兩黨共同志向。zd雖率勞動黨達千萬之眾,然我泱泱大國之中猶如杯水,完成振興中華之大業倍感力不從心。如貴我兩黨能在民族和國家的旗幟下,拋棄前嫌,求同存異,合力奮鬥,實乃國家民族之大幸,中華振興則指日可待。我輩肩負歷史重任,中國向何處去,取決於國共兩黨。zd不才,願同介石共圖宏願,告慰孫總理中山先生在天之靈。考察有關一切事宜,可同住渝我辦事處nl聯繫,枝節面見詳談,附備忘錄一份。

    蔣介石看完邀請函,面無任何表情,又展開備忘錄細細地閱讀起來。在備忘錄中,勞動黨首次明確地提出,要在中國建立聯合政府,兩黨攜手驅除日寇,恢復自鴉片戰爭以來的所有失地,建立統一,富強,自由,民主的大中華民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其主要條件如下:1、 中華民國的國號仍繼續沿用,但是中華民國年號應予停用改用公元。

    2、 建立中國聯合政府,作為國家最高中央權力機關。

    3、 三民主義同社會主義並無本質的區別,這兩種主要的意識形態中,只要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內容,一律予以承認和實踐。

    4、 制定國家憲法,實行人民議會制度,司法相對獨立,逐步廢除一切特權。

    5、 在聯合政府的領導下,中國的民主進程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中國國民教養尚未達到推行民主選舉制度條件時,過渡階段的國家領導人暫由執政黨黨首擔任。第二步,經過發展教育使國民素質得到提高,基本具備發展民主社會的條件時,國家領導人由各個地方人民議會選舉,最後在國家人民議會行討論通過。第三步,教育在我國普及,接受現代教育的人口達到百分之八十,國家領導人採取全民公決的方式進行。

    6、 繼續承認所有目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7、 國民政府同世界各國所簽訂的所有條約均予以承認。

    8、 國家的利益不受政黨的意識形態左右,有關國家的一切法律法規,以及國內國外的政策,均由多黨派組成的人民議會討論制定。

    9、 勞動黨放棄激烈的階級鬥爭形式,對於普遍存在的土地兼併問題,通過貫徹執行《新土地法》,從土地兼併者手中,通過國家強行贖買,將土地收歸國有,任何公民只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

    10、 國土上的所有礦產資源,以及同國計民生關係密切的其他資源,諸如水利、電力、鐵路、公路、航空等,統歸國家擁有和開採,嚴禁任何團體和個人私自開採。

    11、 國民黨政府官員原則上繼續留用,但是如果擁有巨額資本的企業和商業,不能再繼續從事政府工作。要麼退出政壇,要麼由國家作價收購,以維持政府官員的廉潔和公正。

    12、 除了國家軍隊外,不允許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武裝存在。

    13、 保護民族工商業,承認並保護私有財產,在此領域中存在的諸多不合理的問題,通過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規範,通過國家稅收進行調節控制,必要時可以行政干預。

    14、 兩黨的軍隊統一整編,本著汰弱留強,打亂建制,統一標準的原則,建立中國國防軍。

    15、 各個地方武裝,在軍隊整編結束後,必須接受國家的統一改編,在聯合政府執政期間,不允許任何非政府武裝存在。

    16、 國民黨中央可以遷往南京,作為中國的一個政黨,不再擁有軍隊。

    17、 目前戰爭狀態下,軍隊暫由執政黨統領,戰爭結束以後,軍隊屬於國家,不再屬於任何政黨。

    18、 國共兩黨的軍隊和黨員,在抗日戰爭和維護國家利益行動中犧牲的人員,由聯合政府統一授予」國家烈士」稱號,傷殘人員享受民政部門的照顧和補貼。其他在內戰中的死亡和傷殘人員,一律按照」因公殉職」和」因公致殘」給予相應的待遇。

    19、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以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全體人員,立即停止針對勞動黨的秘密活動。經過甄別確無血債,黨派觀念較淡薄的技術人員,同勞動黨的社會部和軍隊情報部,統一整編組建國家安全部、公安部、總參情報部。對於不適合繼續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實行既往不咎和給出路的政策,另行安排力所能及的其他工作,也允許解甲歸田回原籍。

    20、 立即釋放所有在押的政治犯。

    21、 其他未盡的相關事宜,雙方隨時可以提交備忘錄。

    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國共聯合二十條》,由此開啟了國共聯合建國的渠道,在此基礎之上又不斷豐富內容,較順利地實施了和平統一的進程。

    國共兩黨是中國兩個最大的政黨,自從1927年4月公開決裂以後,便陷入了長達十年的內戰。國民黨視勞動黨為異黨,務必要斬盡殺絕而後快。而勞動黨為了自衛,也拉起了自己的武裝,搞起了工農武裝割據。以筆者拙見,兩黨都有極端之處,而且在這極端方面,兩黨分歧極其尖銳,以至於水火不相容,兵戎相見打得難解難分。例如,勞動黨代表的是中國工農的利益,革命的基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消滅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建立工農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社會。因此革命的形式比較激烈,打土豪分田地,沒收官僚資本,甚至一些中農和民族資本家,也被列為革命對像受到衝擊。

    而國民黨恰恰相反,不是重視縮小貧富差距,通過政治手段緩和社會矛盾,而是極端地保護富人的利益,不斷加大社會的貧富差距,在這一點上是同勞動黨的仇恨不共戴天的根本原因。但是,畢竟勞動黨代表的是中國大多數人的利益,所到之處必然受到占中國社會絕大多數人的擁護,這也是勞動黨為何屢剿不盡,在短時間內就能東山再起,最後戰勝了國民黨的根本原因。

    我們再來看一看什麼是社會主義,什麼又是三民主義。

    在社會主義的觀念看來,全社會的社會總資本不僅包括物化勞動資本,而且包括全社會的活勞動資本。這意味著,在社會主義的觀念中,活勞動資本應當具有與物化勞動資本,同樣實現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權力。而資本主義則只認為只有物化勞動資本,才可以參與全社會總資本所創造的價值的分配。社會主義要求全社會的全體勞動者(包括腦力勞動者、體力勞動者、管理者……)均應該與物化勞動資本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平等地參與全社會總資本所創造的價值。這些內容看起來有點晦澀難懂,用通俗點的話說,社會主義就是工農階級當家作主,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實行公有制,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社會主義有兩種:1、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國家一般稱之為蘇式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國家一般直接稱社會主義;2、西方模式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國家一般直接稱之為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國家經常稱之為修正主義。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實際上就是通過暴力革命取得政權來實現社會主義。包括列寧主義、斯大林主義、mzd思想。其中,列寧主義主張工人武裝暴力推翻政府;斯大林主義主張一黨制,個人集權統治;mzd思想主張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全面繼承斯大林主義。西方模式的社會主義,則是通過和平(選舉、捐贈)或合法(罷工、遊行)的政策來實現社會主義。

    民族,民權,民生——舊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在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個問題的原則和綱領。隨著時代的不同,三民主義的內容有新舊的區別。舊三民主義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一九二四年一月,孫中山接受勞動黨人的建議,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三民主義重新作了解釋,舊三民主義從此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包含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綱領,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勞動黨同國民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但他的貢獻不僅在中國,也在於全人類,所以他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體系,是中國政治現代化運動中最關鍵、最具有突破性的一種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思想的形成,來自孫中山多年的海外經驗和見識,以及對中西文化的深切認識。這種思想,給中國乃至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國家建設的具體方案,是人類珍貴的精神遺產。三民主義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民族主義的具體內容是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人民認同並效忠國家及中央政府。孫中山要」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解除少數統治多數的不平等,以求得民族的生存。所以民族主義是富國強兵的最大動力。孫中山的民權主義,表現在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過程中,可說是有理想、有方法。他把中國從**的政體,導向民主政治的領域,其具體內容,主要是基本人權的保障、全民政治的參與、提高政治體系的效率,以及實現建國的程序。民生主義是中國邁向現代化重要的一環,它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現代化,也將帶動政治現代化。民生主義的內容是平均地權、節制私人資本,以達公平的社會分配,同時實現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以及都市規劃的目標。

    可以看出,兩個主義的實質都是為了使絕大多數國民過上好日子,縮小貧富差距和限制特權,在某些方面,三民主義似乎更貼近改革以後的社會主義概念。我要說的是,蔣介石當年在大陸實行的根本不是三民主義,而是被趕到台灣後痛定思痛才做了點有意義的事。假如蔣介石統治大陸期間,不是嘴裡空喊而是實行真正的三民主義,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將要重寫。然而歷史沒有」假如」。

    此刻,蔣介石倒背著手在屋裡走來走去,心裡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七上八下不是個滋味兒。自從1927年4月12日公開同勞動黨決裂,當時根本沒有想到已經被殺得七零八落的勞動黨,會成為他最大的一塊心腹大患。工農紅軍本來就那麼一點人,加上實行的是一條錯誤路線,已經被趕出了中央根據地,幾十萬**圍追堵截,使工農紅軍損失慘重,由開始長征時的三十餘萬,到達陝北後已經不足三萬。

    儘管如此,還是沒有達到徹底消滅紅軍的目的,本來已經眼瞅著面臨全軍覆沒的命運,可是每一次都化險為夷,從鐵桶般大軍圍堵中溜走,剿共的結果是越剿越多。蔣介石始終弄不明白,幾個勞動黨員到了一個地方,鼓搗鼓搗就彙集一大群的追隨者,緊接著就是武裝暴動,到處搞什麼工農武裝割據,難道勞動黨會魔咒?蔣介石就是沒有想到,勞動黨的主張深受窮苦百姓的擁護,窮得吃不飽穿不暖的工人和農民,當然願意跟著勞動黨。反正已經沒有活路,有高人領導指點為何不造反,至少不會死於飢寒交迫!現代人是無法想像出,當時的中國人民是多麼的悲慘,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心甘情願地跟著勞動黨造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