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返抗日戰場

《》章 節目錄 172 醒獅低吼-教育農民 文 / 荊條疙瘩

    1942年的春天在世界範圍的動亂中到來了,中國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領土完整,在新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地利用世界動盪的局勢,綜合國力迅速壯大起來。1941年的鋼產量已達到四百八十多萬噸,遠遠超過了倭國四百五十萬噸。東三省的和平光復,使中國又擁有了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進一步加快了工業發展的速度。計劃1943年的鋼產量突破九百萬噸,直*蘇聯的一千八百萬噸的產量,給中國工業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鑒於後世中國的教訓,在來自未來的農工部部長王鐵的建議下,人民議會制訂出《中國自然物質資源管理法》,新政府政務院成立了」資源管理部」,嚴禁私營企業和個人以各種方式,開採中國土地上的一類資源。具體主要包括黃金、金屬礦石、煤炭、石油、濕地、原始森林等。

    二類資源主要包括水系、漁業、非金屬礦、野生動植物等,須經省級地方行政部門審查批准,核發開採資格證,在各級專業管理部門的監督下,方可進行有計劃的生產。如有違反諸如破壞環境、掠奪性開採、資源瀕臨滅絕等法規時,隨時收回開採權同時立即停業。

    總之,制定的條款比較苛刻,旨在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導致民營企業千方百計跨國經營,盡量避免在國內的生產麻煩。比如後世的大慶石油生產基地,這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此時的時空中還是一片大草原。不僅沒有開發這裡的石油資源,整個黑龍江省首批被列入自然保護重點省,所有森林、濕地、草原、江河都被保護起來。在這一區域內所有工農業的開發,都必須經國家」資源管理部」批准,由國有企業進行實施,並且不再增建大型工礦企業。

    農業方面,由於來自未來的優良品種,低度高效的農藥,以及化肥等新技術的應用,使中國的糧食生產一路飆升。不僅第一次使中國人民擺脫了千百年來吃不飽肚子的困擾,大量剩餘的糧食促進了一批新興行業的誕生。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養殖業,在此之前現代化大規模的養雞場、養豬場,只在太行山的盤谷基地才有,後來又擴展到山西太原地區。但在全國範圍內並未技術普及,仍然處於一家一戶的零星散養狀態,產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外的需求。隨著新政府的統治機構日趨完善,糧食生產逐年增加導致庫存過剩,儘管每年出口大量的糧食到各個交戰國,我國的糧食仍然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同時,由於我國城市的工業生產不斷增長,大量的重工、輕工、軍工產品銷往國外,換回了大量的外匯財富,工人及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各種副食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為此,農工部長王鐵指示政府各有關部門,幫助和扶持發展農村工業,將品種單一的糧食,轉化為花色各異的糧食製品,以及品種繁多的肉用畜禽。

    同時格外強調一點,農村工業要以農作物為原料的加工業為主,不允許私自開採本地區的礦業資源。鼓勵農民聯合起來經商,將農產品銷往國內外,從現在起就要樹立品牌意識,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一定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做精。在全國各地的產糧過剩的農村,迅速建立起了大批的養殖廠、食品廠、肉食加工廠、乾果加工廠、罐頭廠、傢俱廠、搾糖廠、釀酒廠、飼料廠、工藝品廠以及蔬菜暖棚,產品不僅供應國內需要,更是世界交戰各國急需的物資。

    各個交戰國幾乎打成了一片焦土,國內農業生產幾乎陷於停頓,來自中國的品種豐富的各種農產品,不僅包裝工藝先進耐存儲,更是色、香、味俱佳的上等食品。大量的訂貨單通過跨國貿易公司飛往國內,使農民的經濟收入在短短的幾年內連翻了幾番。我國南方盛產的蔗糖、茶葉、咖啡,北方生產的壓縮乾糧、白酒、啤酒、香腸,已經成為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

    農民對新政府佩服得五體投地,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和奇跡,使他們的心胸有點承受不住了。他們議論最多的就是:」我們風裡雨裡苦幹了一輩子,也沒有悟出這麼多的賺錢道道,而政府的幹部們坐在屋裡就想出來了,看來咱們的政府都是能人,以後政府叫咱咋干就咋干,保準沒有虧吃!」但是,以上的情形多見於原來的老解放區,隨著農業飛速的發展,在全國農村尤其是新發展的地區,幾個矛盾便突出地顯現出來。如果不採取措施有效地解決,勢必要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後勁。

    其一,農民的文化素質同科學技術的矛盾。大量的新技術地掌握要靠文化,而現在的農民由於歷史的原因,幾乎百分之九十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別的且不說,各種新技術的資料和說明書總要看吧?雖然有少數的農業技術員可以講解,但是農民不從原理上弄懂弄通,只是機械地照貓畫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技術的效率。

    其二,陳舊的思維觀念同市場經濟的矛盾。由於長期的小生產的落後生產方式,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中國,使單純而樸實的農民,都渴望過上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水平。沒想到飛速發展的農業技術帶來的巨大收益,已經遠遠超出人人嚮往的最高標準,手裡握著數量可觀的資金不知所措。像以前那樣買地,可是土地國有不准買賣;大量地蓋房產,政府已經有規定,為了保護耕地面積,農民每人住房面積不得超過十五平方米,違反者將被課以重罰,並被勒令將耕地恢復。因此,茫然不知所措的農民,為自己手裡的自己犯起愁來,大多數採取了將餘錢壓在箱底,造成了巨額社會資金的沉澱,對我國的金融市場極為不利,有些地方出現了賭博、賣*、放高利貸、盲目消費等惡習。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部分農民為了獲批住房面積,採取盲目大量生育的辦法,過剩的人口會抵消已經取得的農業進步成果,使一些本來自然條件就很差的地區,可能再次陷入貧困。

    mzd總統就目前普遍在的農民問題,同來自未來的李愛國和劉劍鋒討論對策。在另一個時空中搞政工出身的李愛國,建議mzd總統向原來歷史進程中的六十年代那樣,搞一場類似」社會主義教育」的全民運動,重點是農民,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民的素質。目前存在問題較多的是後來接管原蔣管區,不僅農民的文化素質低下,基層的政府機構也剛剛建立,相當一部分是留用的原國民政府的舊官員,部分政府官員的領導水平也存在一定問題。不像老解放區,已經完成了掃盲的階段,加上受我黨的影響時間較長,對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都能很好的落實。因此,在進行農村掃盲的同時,加強對基層政府官員的培訓考核,不適宜再繼續擔任基層領導者,堅決予以撤換。

    第二步,從各個政府機關、部隊、企事業等單位抽調人員,分區劃片下到農村進行一場,我們暫且稱之為」農民素質和市場經濟教育」的運動,同時幫助和指導農民掃盲和學習新技術,時間應該不少於兩年。

    聽完李愛國的意見,mzd總統點了點頭說到:」小李說得很有道理,我本人就是農民出身,對於中國農村的落後程度很有同感。按照我們目前的發展速度,還有極端有利於我們經濟發展的世界形勢,如果不解決我國的農民素質問題,勢必要影響到未來的發展速度。文化和技術的提高還是次要的,關鍵還是農民思想的進步,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其他方面都是空中的樓閣,沒有任何堅實的基礎作保障。小劉,你的意見呢?」劉劍鋒同意李愛國的觀點,但是他又作了補充,認為掃盲和相關的教育,只是針對農民中的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臨時突擊的性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落後的問題,最好要從農民的下一代抓起,不能再繼續產生新的文盲群體。

    因此,劉劍鋒提出了幾點意見:第一,教育經費要向農村傾斜,必須將農村的教育落到實處,從城鎮的中小學抽調師資,幫助農村建起高質量的學校,並作為地方官員考核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第二,由當地政府出資,因地制宜地建立農業技術學校,除了培養年輕一代的新式農民,也可以擔負起目前的農民夜校教育。在一些保守勢力嚴重的地區,可能開始不一定很順利,我們可以利用農民對我們政府的絕對信任,適當採取行政手段半強迫地進行,一旦農民嘗到了受教育的甜頭,自然會變成自覺的行動。

    第三,既然農民人口佔我國的絕大多數,這個階層的平均素質就是我國國民的素質,因此應該把對農民的教育變成全社會的任務。一些同農業關係密切的企業和貿易公司,在同農民進行商品交易的同時,也應該擔負起對農民的培訓任務,畢竟這些企業和公司也希望有一個,質量和產量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

    第四,可以將一定數量的猶太移民分到這裡,利用猶太人的學識和商業頭腦,帶動和影響當地農民的觀念,甚至可以先建立一些示範區。

    第五,允許民間土地租讓,讓善於種田的能手,擁有數量較多的土地,對於機械化的耕作和土地生產效率有極大的好處。

    mzd總統聽完劉劍鋒的意見,坦率地表示對第五條意見表示不理解:」小劉啊,我們好不容易成功地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如果像你說的那樣去做,是不是變相的土地兼併呢?會不會又有一部分農民,會淪為靠僱用為生呢?是不是又產生了靠剝削寄生的地主階級呢?」劉劍鋒並不感到奇怪,他知道mzd總統的畢生,都是在為工農大眾的利益而奮鬥,絕對不能容忍損害工農大眾的利益。

    劉劍鋒笑著耐心解釋道:」主席,我向您保證,絕不會發生土地兼併!因為我們的土地法律已經規定,土地屬於國家並嚴禁私人買賣,因此不可能簽署地契之類的證券文書,也就不會發生土地買賣的問題。土地出租,承租者每年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借費,根據兩人之間的合同約定,租借期滿還要收回土地。舉個例子,一個有商業頭腦的農民,投入全部資金並率領全家,從事農村的工業生產,或者農業產品的貿易。而屬於他的土地,租給了一個善於耕作的農民,他的土地在這個農民手裡,可能產量會大幅度提高,成本會大幅度下降。這樣下來,不僅避免了土地閒置荒蕪,在熟練者的手裡還發揮了更高的效率。除了用於支付租借的費用,還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對這兩個農民不僅有利,對國家也同樣有利。至於出賣勞動力倒是很有可能,但是也同幾年前的扛大活的長工有本質的不同。除了耕作自己的土地,仍然有餘力受雇於人賺些工錢,而且這種僱用不是強迫的,他只有認為僱用的價格合適,才會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或者自己不擅長或不願種地,把地租給別人自己靠出賣某種手藝,例如木匠、瓦匠、廚師等,或者從事其他行業,甚至到城裡打工出賣勞動力,應該也沒有失去土地,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去額外的報酬,對個人和國家同樣有利。只要抓住土地不許買賣這一條,就不會產生嚴重的剝削行為,也就不會產生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赤貧階級。當然,好吃懶做的二流子除外!」

    李愛國也笑著說道:」主席關心天下勞苦大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只能從宏觀上調控,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不可避免地帶有小生產和資本主義的痕跡。另外也不可能做到均田制,就算是同等數量的土地,還分厚地和薄地呢,兩者在生產上的差別也是不小的。」

    mzd總統哈哈一笑說道:」小李批評得很對,看來在我的頭腦中,還存在著一點平均主義和極左思潮,對我們的事業還是很不利的,我應該做自我批評啊!」」主席說的哪裡話,我和劉劍鋒都是剽竊後世的前輩們創造的經驗,像主席這樣從無到有的開創者,我們是永遠也比不了的。」李愛國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mzd總統誠懇而嚴肅地說道:」我們現在所進行的事業,在中國沒有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借鑒,所以難免會在前進時跌跟頭和犯錯誤。你們的到來使我們少走不少的彎路,我真心地感謝你們,和你們那個時空的黨中央。」經過一番推心置腹地討論,mzd總統決定展開對農民的教育運動,並且自己親自動手寫發言稿。

    1942年1月9日,mzd總統主持召開了新政府農村工作專題會議,在會上作了題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的報告,作為全面開展農民素質教育運動的動員。

    mzd總統在報告中說:」農民佔我國的人口比例達百分之九十,所以農民素質便體現出我國國民的素質,我們政府的所有官員以及各黨派都應認識到這一點。由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落後腐朽的意識形態在農村仍有市場,如果不下決心徹底革除,將會給我們未來的事業帶來麻煩。

    我們已經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高速增長的經濟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民所擁有的財富,要比過去幾十年的總和還要多。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這麼多的財富將要流向哪裡?是給即將滅亡的封建勢力輸血打氣,還是投入到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當中,我們所希望的顯然不是前者!因此,我們全社會都有責無旁貸的責任,引導已經解決溫飽問題的農民,走向更高層次的社會生產富裕之路,徹底革除小生產的弊病,大力開展破除迷信,崇尚科學,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創造出一種移風易俗的,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絕不能讓落後的意識形態,成為先進的經濟基礎的絆腳石。這次教育運動雖然是以農民階級為主,並不是說在城市中就不存在封建落後的殘餘,全民都要接受先進的思想教育,爭取在幾年內使我國的國民素質有一個較大的飛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