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至尊寶鑒

《》章 節目錄 第134章 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 文 / 午夜濃茶

    中午,萬泉酒店包廂裡歡聲笑語,胡凱給石魔方華亭和顧迪等人接風,在座的也就五個人,除了胡凱這個東家以外,於晨光也在作陪。

    於晨光是個性格爽朗的小伙子,黝黑的面容讓人看上去就知道這是他常年在野外工作造成的,蒲扇般大的一雙手上佈滿老繭,在酒桌上顯得非常活躍,時不時講個葷段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酒桌上沒有山珍海味,大盆燉野雞、火罐大雁、噴香的斑鳩、炸山蘑菇,紅燒野豬肉、蕨菜拌粉絲讓大家吃得滿嘴流油。

    石魔不禁感歎道:「山裡的東西很久沒有遲到了,還是這個吃起來地道啊。」

    胡凱端起酒杯說道:「陳先生喜歡吃,待會兒我讓人多準備一些給您帶著,咱們這大山裡,別的沒有,吃點野味倒是現成的,來,祝賀我們達成合作,乾一杯。」

    宋傑伸手攔住了他,道:「胡老弟,看你年歲比我小,我叫你一聲老弟沒什麼不妥吧?」

    胡凱放下酒杯笑道:「那是自然,宋先生喊我老弟,我還覺得高攀了呢。」

    「呵呵,既然你這麼說了,那還叫我宋先生?」宋傑道。

    胡凱有些愣神,顧迪捅捅他的後腰,笑道:「還不趕緊叫哥。」

    「哦,宋大哥,嘿嘿。」胡凱不好意思的撓頭一笑,喊道。

    宋傑這才端起酒杯道:「這就對了嘛,既然是自家兄弟,就不要客套了,來,走一個!」

    大家均端起酒杯,酒到杯乾!

    午飯結束時已是接近三點了,胡凱要留三人住幾天,眾人自是高興的應允下來。

    回到房間各自午睡,合同簽下來了,大家心裡都很安穩。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的顧迪,正給林琳打電話匯報行蹤,房間的門被人敲響了,他掛掉電話過去開門,見石魔笑瞇瞇站在門口,便說道:「陳伯,快請進。」

    石魔擺擺手,道:「也別進去了,來了浙江,就不能不去古玩市場轉一圈,怎麼樣,有興趣沒有?跟我去杭州走一趟吧?」

    顧迪笑道:「好啊,我也正有此意。」

    宋傑這時候趿拉著拖鞋走了過來,笑著拱手道:「就知道你們不甘寂寞,別把我落下啊,去杭州,算我一個。」

    顧迪笑道:「好啊,要不再問問大哥和師哥吧。」

    宋傑道:「大哥已經在樓下等著了,你師哥看樣子有事情要做,剛才我問他要不要出去走一圈,他說不去了,真弄不懂他,神秘兮兮的。」

    顧迪說道:「那好,咱們幾個過去吧,師哥或許有其他事情也說不定呢。」他心裡清楚,方華亭這次過來,確實是帶著老爺子其他任務來的,其中一項,就有為自己找揚州雕工的活計,浙江距離江蘇不遠,揚州雕工在杭州周邊城市做工的非常多,師哥不肯跟自己去玩,指不定就是為了這件事情。

    當下,幾人出了賓館往杭州趕去。

    杭州市有七八家古玩市場,顧迪石魔和宋傑趙大海來的這一家,位於杭州市第二百貨大樓後面,是杭州最古老的古玩市場之一。

    這個市場是1997年4月正式對外營業的,共有四個樓層,大廳裡一般都是仿古工藝品,二、三樓以經營浙江地區的古瓷窯器為主的店舖,良渚文化的黑陶、白陶,唐代、五代、北宋時期的越窯青瓷在這裡也不少見,只是不清楚有多少貨真價實的物件。

    要說二百大最吸引收藏家和玩家的,當屬雙休日的地攤集市。今日適逢雙休,地攤上早就人滿為患了,就連市場外面不大的停車場,也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地攤,趕早淘寶的人流從臨安的四面八方一撥接一撥湧來,摩肩接踵,停停逛逛,那個熱鬧勁兒,絲毫不輸給北京潘家園。

    悠閒輕鬆的笑容洋溢在大家的臉上,伴隨著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形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市井畫卷。

    眾人慢悠悠的行走在人群中,漫無目的的一家家逛著,看著川流不息的人們,顧迪很是感慨了一番這地攤集市鼎盛的人氣。

    「嘿!哥們兒,要橫著走知道麼?哪兒撞呢您?」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回過頭來笑嘻嘻的對顧迪說道。

    「沒留神,沒留神!見諒啊!」顧迪忙不迭的道歉,他一不小心,撞到了中年人身上。

    再看中年人,戴著副眼鏡,鏡片足有啤酒瓶底子一般厚,一米八五的大個,赤紅著臉,跟關二爺那臉有一拼,笑瞇瞇的,渾身上下透著「高知」的味道。

    中年人見顧迪說話和氣,就跟他沒話找話的聊了起來:「小朋友,看你年齡不大啊,怎麼?也喜好這老物件兒?」

    顧迪一聽,就知道這位八成是個老油子。

    「嘛,剛入行,新手,跟著大家學習學習。」江南可不敢露怯,這地方藏龍臥虎,說不定兩句話說出來就暴露了自己的「小白」身份,沒得讓人笑掉大牙。嗯,其實也算不上真正的「小白」了,但還是不能招搖過市。

    「嗨,別自謙啊,現在的古玩行,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了,曾經時興的『少年玩鴿,老年買寶」的說法早就過了時,時下的年輕人精明的很,曉得玩收藏才是最佳的投資方法,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中年人一副「我知識很淵博」的模樣,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聽意思,有給顧迪普及一下古玩常識的心思。

    顧迪感到好笑,就十分配合的問道:「哦,這是為什麼?」

    中年人樂了,他點著頭道:「孺子可教也,這年頭,像你這樣謙虛好學的年輕人,著實不多見了。今兒哥哥心情好,教你兩招,收藏古玩舊貨,是因為它具有第一無二性,打個比方,一件汝窯的瓷器,從製造到成型,流傳到今天,那是經過了多少年滄桑變化傳下來的?

    眾所周知,越是『孤』的東西,就越值錢,它不可仿造,當然了,現代仿造技術十分發達,走眼也是經常有的事兒,但是,仿造就是仿造,它不是真品,如果能淘到一件真品,可以想像它的價值究竟有多高,說是古人把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都融入進藝術品中都不為過,你想啊,通過這物件,你能感受到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值不值錢?說到底,收藏古玩,玩兒的就是個歷史滄桑感,玩兒的就是個藝術,懂嗎?」

    顧迪很想說:「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但他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嚥了回去,這傢伙,打眼一看還以為是個行家,沒想到居然也是個水貨,至於什麼「歷史滄桑感」,什麼「藝術」之類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根本就是扯淡,顧迪都懷疑,他弄清楚什麼叫「汝窯」沒有?裝什麼大尾巴狼?

    倒不是說顧迪就對汝窯瞭解甚多,但聽了他的解釋,顧迪覺得自己備不住真比他要瞭解的多一些,聽他在一旁口若懸河的喋喋不休,自個兒還得擺出一副洗耳恭聽,「我很樂意向您學習」的架勢,這種感覺實在是糟糕透了。

    中年人還準備說兩句時,石魔猛地回過頭來,笑嘻嘻說道:「呦,兩位聊上了,您跟我說說這中國古玩的演變史唄,讓我老頭子也受受教育。」

    中年人聽了石魔話中帶刺的語調,便知道弄不好碰到真人了,於是哈哈一笑,說道:「你們繼續,繼續啊,我只是見這小伙子實誠,跟他隨便聊兩句,別介意啊。」說完,這貨一陣風鑽出了人群,引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顧迪看看時間,已經接近十點半鍾了,這時的集市上早就人滿為患,來來往往的人們或是不緊不慢邁著四方步晃蕩著東瞧瞧西看看,或是手拿物件走得匆匆忙忙臉上掛著欣喜的微笑。

    道路兩旁的攤主們聲嘶力竭的吆喝叫賣著自己攤位上出售的物品,以此吸引著南來的北往的買家看客們挑剔的目光。

    這簡直就是一幅市井百態圖。

    其實,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基本上都大同小異,如同南伯說的,以地攤為主,攤床為輔,地攤上擺放著各種新貨舊物,大到瓷瓶瓦罐,小到錢幣玉件,你甚至能在這些攤位上見到民國時期的那種老式留聲機和膠木唱片。說是包羅萬象都不過分,倒是讓顧迪大開了眼界,在面前這個攤位上駐足停留了下來。

    「小哥,咱的東西都是貨真價實的老物件,真正的大開門的東西,看看相中了什麼,價錢好說。」攤主見顧迪似乎很有興趣的樣子,主動和他搭話道。

    顧迪心中暗笑,這攤上的玩意兒,他已經用涼氣探測過了,根本沒有一樣是真的,倒是有幾件黑陶看上去模樣周正,像是剛出土的文物似的,但涼氣所到之處,竟然沒有一絲光暈產生。這讓顧迪禁不住對攤主的巧舌如簧讚歎不已了。

    都說,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此言在古玩行裡是一點都不差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