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 我盜墓的那些年

《》章 節目錄 第十二章 盜墓指南 文 / 罪殤

    話說我母親那邊姐弟一共有三個,母親是老大,是一名老師,可能是出於職業習慣吧,脾氣特別好。

    姨姨是老二,性格和母親剛好相反,特別火爆,當時的老舅,從高中畢業就一直都在家待業。姨姨這個做姐姐的,恨鐵不成鋼,總是罵他,所以老舅一直就最怕她了。

    姨姨生氣的時候嗓門聲音特別大:自己瞎鬧好玩算個命也就罷了,你給那麼點的孩子灌輸那些歪門道的東西,孩子懂個啥啊?老三,有時間你好好的再讀點書,把高自考拿下,不比什麼強?自己不學八道!告訴你啊,再這樣下去,早忘把你那堆亂七八糟的書給你燒了!

    本來老舅是被姨姨罵慣了的,這幾句本該覺得不疼不癢。

    但是自己的姐姐當著外甥面罵自己,臉上可是在掛不住。馬上就頂了一句:你怎麼知道我算得不對,你懂周易嗎?知道紫微斗數嗎?知道古人是怎麼看相看風水的嗎?諸葛亮不算,能打贏那麼多仗嗎?不懂你就別瞎嚷嚷.再說了,就算我是瞎鬧,和浩浩逗著玩會不行嗎?

    姨姨大聲道:你也知道啊,那些玩意也就是玩鬧!就你那樣,將來能幹啥,自己能給自己算明白不?是不是能算你到了多少歲就能發財啊?要不,乾脆你公園門口擺攤去算了,騙幾個土老冒說不定還真能發財呢!

    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清楚,說了你們也不信,我還就把這張紙留著了,咱們走著瞧!等浩浩長大點,看看我算得準不准!老舅的火也被拱上來了,一句一句的頂著

    我聽得他倆吵了起來,自覺沒趣,偷偷溜到客廳吃糖去了。

    其實當時就是這麼一件小事,而且這麼多年過去,我一直就沒有在意過。誰知道十幾年後,二十出頭的我碰到很多不如意又很離奇的事。這才想起,原來老舅說的都挺準的啊,幾乎一一應驗了!

    我的決定是馬上買車票到天津去找老舅,很多事情只有向他才能問個明白。

    北京到天津並不遠,兩個多小時就到了。

    好幾年沒到過老舅家,但地方我是不會忘的。

    下了公交車後,敲了半天門,發現屋裡似乎沒有人。老舅家裡電話一直沒人接,我根本就沒聯繫上他,看來是撲了個空。

    正著急的時候,大概是聽見我的敲門聲,鄰居王奶奶出來給了我一把鑰匙。說我老舅囑咐過,要我先自己等兩天,回頭他會回來。

    我不由得一愣,我又沒告訴過他我要來找他,難道這是他算出來的不成?於是支支吾吾的謝過老太太,開門進去了。

    不知道這種感覺對不對,一進屋,就有一種好聞的淡淡香氣,同時我還有一種很舒緩,但放鬆的感覺,心情頓時不一樣了。仔細看看屋子裡,似乎和幾年前沒什麼太大的分別,只是擺設中多了幾樣沒見過的東西。尤其是地上有一支很大的金色轉經筒,很古樸的感覺。看樣子又是他搜集的法器之類。

    果然老舅已經預先知道我要來了,桌子上有一封留給我的信。信上寫道:

    我知道你有很多的疑問,等我回來會跟你詳細的解釋。你應該也明白了,關乎命運的,沒有一件是簡單的事情。但你要相信我,我是你的舅舅,一定會盡量的幫助你。我衣櫃裡面的小箱子沒有鎖,你去找一本土黃色的筆記,那是我從一些朋友那裡聽來的東西,很久以前就整理好的,應該對現在的你很有用,你會很感興趣的。我沒回來前,就好好的研究這本筆記吧。

    我依照老舅的留言,在他那個沒有幾件衣服的立櫃中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很厚的本子。

    土黃的封皮上,印著「工作日記」四個大字,其樣式簡直可以用土得掉渣來形容了,怎麼看怎麼像幾十年前的東西。

    直到翻開筆記,老舅清秀的字體出現在了眼前,我的感覺才略微好了一些,開始認真的讀了下去。()

    誰知看完前幾頁,這本筆記在內容上給我的震撼,已經不足以用語言來形了!簡單的翻看了一下後面的內容,不由得更加吃驚:這簡直就是一本盜墓指南啊!

    整本筆記分了幾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盜墓的歷史的。

    盜墓這個職業從周朝就開始有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根據筆記上的記載,盜墓不僅僅是打死人的主意、發點橫財那麼簡單。

    傳說中從周朝開始,隨著時代的變遷出現過幾大古老門派,各領風騷幾百年,還有幾大偏門,云云。但最後的結論是,到近幾十年,再也找不到其中的傳人了!

    然後是近代盜墓,主要分為「鏟工」和「力工」兩種,他們分別用不同的手法進行盜墓。

    鏟工是用比較傳統的專業工具,例如洛陽鏟和絕戶鉤等等。這些工具用來打盜洞,探棺材內部,開機關!因為盜墓在別人眼中是喪盡天良的事,而這對於死者又是一種非常陰險的工具,因此盜墓的工具的名稱也往往聽上去甚是邪惡!

    鏟工盜墓的手法比較細膩,盜洞打得不大不小,棺材開的又快又穩,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過多地破壞墓的結構。

    這類鏟工其中還有一些迷信的,會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方位點上蠟燭,如果蠟燭有異樣就會撤退,而且本著盜亦有道的思想不會打劫一空。

    另一類叫做「力工」的就比讓黑白兩道都較痛恨了!這是傳統的鏟工給他們起的名字。他們這類人是在近代發展起來的,拉幫結伙的出動。多配備比較先進的設備,遇到心儀的墓穴,就不顧一切,雷管爆破,豎井鏟車無所不用其極,對於裡面的東西自然也是破壞性的打劫一空。最後往往在考古工作者發現的時候,就連歷史和考古的價值都沒有了。

    所以根據兩種不同盜墓方式,有人將鏟工和力工的工作方式,稱之為文盜和武盜。

    還有一種職業是在近些年新出現的,業內叫做領路人。多是由具有多年倒斗經驗老江湖組成。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現成的資料,有的是以前他們自己盜過的墓,但裡面還有一定存貨的。也有的是他們探明了墓葬的位置卻由於實力原因一直沒能動手的,把這些有關墓穴的資料賣出去,就可以在金盆洗手後的晚年的繼續享受高額的收入。

    然後是各朝古墓的造型特點,包括墓室結構的變化,封土堆的厚度結構特點等等。

    這本發黃的筆記,後面整整大半本都在介紹關於盜墓的細節。其中有棺材的材料、形式,常出現的排列隱藏地點;墓室常有的防盜設施,像流沙、毒液、火牆、腰斬、釘板等等,還有一些看不明白的複雜類型,總之,介紹的極為詳盡。

    以及,古墓中可能出現的殭屍種類及特點,常出現的墓室的特徵;進入墓室後有可能遇到的不乾淨的東西,除了殭屍以外,還包括靈、鬼和孽等等。

    筆記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其中有些部分以前老舅當作故事講給我聽過,但對於古墓的系統的知識我還是以一次聽說,彷彿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詭世界。

    結合筆記上記載的內容,我瞭解了很多奇特的棺犉結構。當時讓我和老蒲險些喪命的衣冠塚裡的那種棺犉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玲瓏扣」。相傳是北宋的某位奇人發明的。

    這種精巧的棺材製作分為幾個步驟:先選用比較粗整的木料,做一個槽形的棺,兩個側面頂端製成卡口的形狀,再將棺蓋製成四邊方向不同的卡口,放入墓主的屍體和隨葬品。並在一頭一尾以垂直的角度,製作卡槽,以便進行嵌入。

    成形時,加上棺材底座一共六塊板材,一起對應卡口的方向從特定的角度向中間推進,就能得到沒有一個釘子,並且緊密結合的棺犉。其優點是單個或兩個同行的盜墓者,根本無法用正常的方式打開此棺,最後只能用暴力的方法破棺。

    因此這種設計往往伴隨著毒氣保護墓主的屍首,一旦打破棺材的內犉毒氣逸出,盜墓者就凶多吉少了。但同樣是因為其組裝結構比較複雜,不能安放暗器等殺傷力更強的保護措施。

    古代時,想盜這種墓是很麻煩的。即使是精通各種墓室機關的盜墓高手,也只能選擇開小孔放氣的方法,等一段時間以後毒氣散盡,再口含解毒的硃砂正式開棺。

    近代如果碰碰上這種棺則要好盜得多,只要有防毒面具就不怕毒氣和屍體的瘴氣了。但據說這種結構的墓往往還伴有其他的陷阱,我們碰上的那種叫疊羅漢護衛,也屬於孽衛的一種。

    死者生前由於種種特殊情況,有可能在入葬的時候並未死絕,而死後的他們將繼續以另一種生命形態存在。一旦他們接觸到人的生氣或者別的激發條件可因引起屍變,成為殭屍。

    理論上我們遇上的那具力大無窮的枯骨不能稱作殭屍,它還達不到這種級別,充其量叫做活死人。是千百年前道法高明的人對已經死去的人的屍體,布下保衛墓主的指令。一旦盜墓者觸發墓主的禁忌,就會引起護衛的暴走,屠殺一切入侵者。

    我不由想到,和老蒲那天沒遭到毒氣攻擊也沒有被護衛幹掉,實在是幸運之極了。至於我們遇到的「玲瓏扣」外部奇怪的包裹和基座,想必也是這種早已失傳的棺材的變化之一吧。

    幾天裡我連睡覺抱著這本快要爛掉的筆記,餓了就出門買方便面和火腿腸。終於到第六天午後,我在迷迷糊糊之中,聽到了鑰匙的開門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