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一章 |商品(一十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可是,勞動產品一採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謎一般的性質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顯然是從這種形式本身來的。人類勞動的等同性,取得了勞動產品的等同的價值對像性這種物的形式;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取得了勞動產品的價值量的形式;最後,勞動的那些社會規定藉以實現的生產者的關係,取得了勞動產品的社會關係的形式。

    可見,商品形式的奧秘不過在於: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88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係反映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係。由於這種轉換,勞動產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正如一物在視神經中留下的光的印象,不是表現為視神經本身的主觀興奮,而是表現為眼睛外面的物的客觀形式。但是在視覺活動中,光確實從一物射到另一物,即從外界對像射入眼睛。這是物理的物之間的物理關係。相反,商品形式和它藉以得到表現的勞動產品的價值關係,是同勞動產品的物理性質以及由此產生的物的關係完全無關的。這只是人們自己的一定的社會關係,但它在人們面前採取了物與物的關係的虛幻形式。因此,要找一個比喻,我們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裡,人腦的產物表現為賦有生命的、彼此發生關係並同人發生關係的獨立存在的東西。在商品世界裡,人手的產物也是這樣。我把這叫做拜物教。勞動產品一旦作為商品來生產,就帶上拜物教性質,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產分不開的。而商品的價值一旦用貨幣形式來表現,就將拜物教轉換成拜金教或拜金主義。

    商品世界的這種拜物教性質,像以上分析已經表明的,是來源於生產商品的勞動所特有的社會性質。

    使用物品成為商品,只是因為它們是彼此獨立進行的私人勞動的產品。這種私人勞動的總和形成社會總勞動。由於生產者只有通過交換他們的勞動產品才發生社會接觸,因此,他們的私人勞動的特殊的社會性質也只有在這種交換中才表現出來。換句話說,私人勞動在事實上證實為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只是由於交換使勞動產品之間、從而使生產者之間發生了關係。因此,在生產者面前,他們的私人勞動的社會關係就表現為現在這個樣子,就是89說,不是表現為人們在自己勞動中的直接的社會關係,而是表現為人們之間的物的關係和物之間的社會關係。

    勞動產品只是在它們的交換中,才取得一種社會等同的價值對像性,這種對像性是與它們的感覺上各不相同的使用對像性相分離的。勞動產品分裂為有用物和價值物,實際上只是發生在交換已經十分廣泛和十分重要的時候,那時有用物是為了交換而生產的,因而物的價值性質還在生產時就被注意到了。從那時起,生產者的私人勞動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會性質。一方面,生產者的私人勞動必須作為一定的有用勞動來滿足一定的社會需要,從而證明它們是總勞動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體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種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勞動可以同任何另一種有用的私人勞動相交換從而相等時,生產者的私人勞動才能滿足生產者本人的多種需要。這就是現代庸俗經濟學最神聖的信條——「看不見的手」原理所想說而又沒能說清楚的道理。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原理是指,「每個人都在力圖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地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到的效果大。」其實,馬克思在這裡講得很清楚,一個生產者要想滿足他本人的多種需要,即追求他個人的安樂和利益,就必須使得他的私人勞動能夠滿足一定的社會需要,能夠作為一種特殊的對別人有用從而對社會有用的私人勞動去與別的對他本人有用的私人勞動相交換。當然,資本家用的不是他本人的私人勞動,而是他剝削來的別人的私人勞動用追求他的驕奢淫逸。簡單的道理,一到了現代庸俗經濟學家手裡,就變得複雜和不可琢磨了。完全不同的勞動所以能夠相等,只是因為它們的實際差別已被抽去,它們已被化成它們作為人類勞動力的耗費、作為抽像的人類勞動所具有的共同性質。私人生產者的頭腦把他們的私人勞動的這種二重的社會性質,只是反映在從實際交易,產品交換中表現出來的那些形式中,也就是把他們的私人勞動的社會有用性,反映在勞動產品必須有用,而且是對別人有用的形式中;把不同種勞動的相等這種社會性質,反映在這些在物質上不同的物即勞動產品具有共同的價值性質的形式中。

    可見,人們使他們的勞動產品彼此當作價值發生關係,不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物只是同種的人類勞動的物質外殼。恰恰相反,他們在交換中使他們的各種產品作為價值彼此相等,也就使他們的各種勞動作為人類勞動而彼此相等。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90點,但是他們這樣做了。價值沒有在額上寫明它是什麼。不僅如此,價值還把每個勞動產品變成社會的象形文字。後來,人們竭力要猜出這種象形文字的涵義,要瞭解他們自己的社會產品的秘密,因為使用物品當作價值,正像語言一樣,是人們的社會產物。後來科學發現,勞動產品作為價值,只是生產它們時所耗費的人類勞動的物的表現,這一發現在人類發展史上劃了一個時代,但它決沒有消除勞動的社會性質的物的外觀。現代庸俗經濟學為了資本家的利益,寧願否定這個出現在馬克思之前的劃時代發現,寧願倒退回在此之前的時代。彼此獨立的私人勞動的特殊的社會性質表現為它們作為人類勞動而彼此相等,並且採取勞動產品的價值性質的形式——商品生產這種特殊生產形式所獨具的這種特點,在受商品生產關係束縛的人們看來,無論在上述發現以前或以後,都是永遠不變的,正像空氣形態在科學把空氣分解為各種元素之後,仍然作為一種物理的物態繼續存在一樣。

    產品交換者實際關心的問題,首先是他用自己的產品能換取多少別人的產品,就是說,產品按什麼樣的比例交換。當這些比例由於習慣而逐漸達到一定的穩固性時,它們就好像是由勞動產品的本性產生的。例如,1噸鐵和2盎斯金的價值相等,就像1磅金和1磅鐵雖然有不同的物理屬性和化學屬性,但是重量相等一樣。實際上,勞動產品的價值性質,只是通過勞動產品作為價值量發生作用才確定下來。價值量不以交換者的意志、設想和活動為轉移而不斷地變動著。在交換者看來,他們本身的社會運動具有物的運動形式。不是他們控制這一運動,而是他們受這一運動控制。91要有十分發達的商品生產,才能從經驗本身得出科學的認識,理解到彼此獨立進行的、但作為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部分而互相全面依賴的私人勞動,不斷地被化為它們的社會的比例尺度,這是因為在私人勞動產品的偶然的不斷變動的交換關係中,生產這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起調節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地為自己開闢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頭上時重力定律強制地為自己開闢道路一樣。因此,價值量由勞動時間決定是一個隱藏在商品相對價值的表面運動後面的秘密。這個秘密的發現,消除了勞動產品的價值量純粹是偶然決定的這種假象,現代庸俗經濟學則堅持把經濟學的研究建立在這種假象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破譯現代庸俗經濟學中隱含的假象,直接吸取現代庸俗經濟學中的合理部分,發展馬克思的經濟學說。但是決沒有消除這種決定所採取的物的形式。

    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採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後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在數學史上,是先有積分、再有微分,最後才有極限,但我們在課堂上,是先學極限、再學微分、最後才學積分。給勞動產品打上商品烙印、因而成為商品流通的前提的那些形式,在人們試圖瞭解它們的內容而不是瞭解它們的歷史性質(人們已經把這些形式看成是不變的了)以前,就已經取得了社會生活的自然形式的固定性。因此,只有商品價格的分析才導致價值量的決定,只有商品共同的貨幣表現才導致商品的價值性質的確定。但是,正是商品世界的這個完成的形式——貨幣形式,用物的形式掩蓋了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以及私人勞動者的社會關係,而不是把它們揭示出來。如果我說,上衣、皮靴等等把麻布當作抽像的人類勞動的一般化身而同它發生關92系,這種說法的荒謬是一目瞭然的。但是當上衣、皮靴等等的生產者使這些商品同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麻布(或者金銀,這絲毫不改變問題的性質)發生關係時,他們的私人勞動同社會總勞動的關係正是通過這種荒謬形式呈現在他們面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