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天龍八部之梁蕭

《》第一卷 、鳩涉江湖 第619章 塘下奇劍 文 / 公子蕭弟

    此女聽得一愣一愣,那帝痛心疾首,念起前番對其封賞,可此女拒而不受,只道自己誠心不夠,沒能將她打動。今聞聽眾言,一加印證,只當此女真是人盡可夫的女,把他的一枕踩在腳底下。他後悔當初為甚麼對此女有,而其卻不珍惜,更令他顏面盡失。

    柳仙瓊無可辯白,知道掉進了別人的陷阱裡頭,說再多亦是於事無補,她怔怔瞧著他,問:「你不相信我?」宋帝咆哮:「事到如今,你叫朕拿甚麼相信你?」不知為何,此刻的柳仙瓊突然有一種輕鬆的快感,或許知道別人設計陷害她,如今已得逞,而自己決無僥倖之機。

    也是,她早就萌了死志,在這座冷冰冰的宮牆裡,活著,已如行屍走,說不定死,會是一種全新的解脫。於是她無所畏懼,昂首罵宋皇是個昏庸之帝,不分皂白就判她死罪,可謂昏庸無能到極點,別人說甚麼他都信,是個不會動腦子思考的糊塗蛋。

    這樣的人執掌朝政,江山遲早有一天不是丟在佞小人手裡,便是被他糊塗賣掉。所有人都怔住了,誰也想不到眼前這個小小宮女,居然如此的伶牙俐齒,而且還這般的大逆不道。一下子,眾人都靜止了下來,連大氣也不敢喘一下,目光怔仲著。

    宋帝大怒,從未想到眼前這人對自己的仇恨是如此之深,不惜毒言詛咒,連喝:「反了,反了!」往好感一霎時之間然無存,斥喝侍衛趕緊將這個滿口叛逆的女人給綁了,丟到御河裡去餵魚。柳仙瓊淡然而笑,既不反抗,也不驚慌,任他們縛綁。

    宮城南部出口為宣德門,那門不遠底部向南開闢寬闊有條御河,成為開封的生活源頭。御河極闊,直接通往汴河、五丈河、金水河和蔡河四條河道,兩旁設立御廊。而宮內通往御河的源頭便是睿思中的一個荷花池。

    此刻,一眾全集於此,宋帝錐心問她:「瓊兒,你可知罪?」這柳仙瓊不答,也不睬他,只是微微冷笑,彷彿死對她來講,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那帝心如刀割,卻強忍著,再靠近她少許,壓低聲音道:「只要你保證下不再犯,朕可以考慮放你一馬,你好好想想吧!」哪知柳仙瓊仍是不理不睬,也不開口,面上儘是嘲意。

    此帝忍無可忍,終於一聲令下:「將這個不知廉恥的女人扔下去!」他轉過不願去看,一滴虎淚悄然滑下。

    柳仙瓊則心底冷笑:「我終於可以解脫了!」她全被縛,此刻緩緩抬起頭,望著那一縷夕陽悄下西山頭,心中默默念:「果然,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爹,請恕女兒不孝,恐怕要先走一步了。您的恩德,女兒恐怕也只有來世在報了,來世我還想做她心中停頓了一下,然後又念:「姊,弟弟,你們要保重,好好照顧爹爹!」默念完,把雙眼閉上。

    那兩個侍衛也不客氣,既得君令,惟有上前推著她往御河走近,他二人對一眼,即把此女軀抬起來,搖了搖。旁觀的妃嬪,心下竊喜,都幸災樂禍著,均想:「眼中釘總算是除了!」

    忽聽撲通一聲,頓時水花四濺,柳仙瓊的子落水之後,緩緩地沉了下去。那帝再也忍不住,也不顧形象,跑到邊上失聲痛哭,口裡聲聲喚的都是瓊兒的閨名。

    眾嬪妃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竟是誰也不敢上前相勸,還好皇后仁慈,上前細心開解。

    恍惚間,柳仙瓊睜眼一瞥,但見池底水草雜生,藕根連泥,水渾濁一片,暗想:「我怎麼沒死?」念間,又見塘底有微光閃爍,心中奇怪:「那是甚麼?」一時好奇心起,過去探個究竟,可惜雙手被縛,卻不能潛游。

    她默念提起內力,聽得啪的一聲,縛在上的繩子節節寸斷。柳仙瓊歡喜,即展開手腳,潛游過去。到了近前,她眼睛一亮,但見幾塊雜石間立有一柄寶劍,此劍橫插卵石之間,兩邊水草圍繞,束縛著那劍。這劍設置千般巧妙,萬分綺麗,刺彩銷金攢,長四尺,上下龍騰鋪彩綺,紋烙四面沿邊,柄末明珠墜。

    池水雖濁,但此劍周佈滿奇光,飾掩不住它的奇特,紋絡劍理仍瞧得清楚不過。柳仙瓊納悶:「如此利刃,怎會遺失在此間?」她本存死心,可一入池塘,老天爺便不讓她死,自想:「難道我受的苦還不夠多麼?」漸漸地,死意漸消,萌生的是一種求生意志:「不行,老天既讓我活,一定有他的用意。」當下慢慢爬開水草,把劍取出來。

    那帝在邊上消沉了一陣,明白逝者已去,多傷心亦無用,正預備要走,忽聽波的一聲響,那蓮池突然推波掀浪,劃開一道口子,一人從裡頭鑽了出來,竟一個觔斗飛上半空。

    眾人歡呼、叫喊:「有鬼,有鬼!」那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內侍宮娥,頓時亂為一團,個個都驚心膽顫,奔走踩踏。惟有此帝一臉鎮靜,他初時一驚,繼而歡喜,高呼:「瓊兒,原來你沒死!」

    柳仙瓊在半空,連自己也吃了一驚,忖思:「我的輕功甚麼時候變得這般高明了?」見手中的劍閃閃發光,頓時又悟:「哦,原來是你幫的我,多謝了!」歡喜之中,聽得宋皇的高呼,一入耳便深惡痛絕,啐牙:「倘若不是你,我怎麼遭今天這般光景?」痛恨:「狗皇帝,納命來罷!」劍一轉,頓時彩霞盈溢,照那帝的腦袋就劈下。

    底下眾人瞧得震驚,但見此女手中握著一劍,滿眼看那帝轉瞬便要斃命與此女劍下,突然這時,一名著統領裝束的中年男子,不知從哪裡跳將出來。腰間佩刀一拔,錚的一聲,恰時擋住了柳仙瓊泰山壓頂的一劍。

    那帝逃過一劫,睜大了眼睛訝:「蘇卿!」餘人聞得,緊張之心放下,紛紛鼓起掌來,讚頌:「蘇將軍,蘇將軍,快拿下她……」柳仙瓊惱恨,長劍一拌一轉脫將出來,跟著招式一變,以劍代刀,施起家傳刀法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