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車站雜談 文 / 張秋楓

    大家都疑惑,張斯人哪去了呢?

    他並不是怕被打擾,而故意躲開了。

    主要是因為,他有任務需要完成,去接人。

    至於接的人物,自然是這次的主角之一,驪清與雪倫兩位女作家。

    兩位才女賞臉前來,大部分是看了張斯的面子,所以,按情按理,都應該他親自來接的。

    並且,之前有過聯繫,兩人都是獨自前來,怕找不到地方。

    驪清更是明晰地表示,希望能早早看到張斯同學。

    這話無論真假,出於禮貌,也要來接的。

    朱紅陪他一起來的,因為這次晚會沒她什麼事,正好出來瞎逛游,吹吹風。

    並且,驪清與雪倫竟選擇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到來,張斯心底還曾懷疑過,這兩個傢伙是不是事前約好的。

    他真想看看,兩位女作家第一次見面,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一團和氣?劍拔弩張?

    前提是兩位才女能在同一時間到,而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非常小。

    若是有人先到,難道讓她待在車站等另外一個?

    明顯不可能,朱紅的作用也正體現在這兒,她可以先領著來人走開,到預備好的地方。張斯則留下來,繼續等,既顧全禮貌,也不會耽誤了事情。

    車站的人不多,小城畢竟是小城,人流量有限。

    「劉哥,把車停在一邊就行了,您隨便轉轉去吧,不要離的太遠就行。」張斯對司機說了聲。

    「行,我就在邊上的小商舖中,斯哥兒喊一聲我就來。」劉師傅客氣地說了句,他是顧郁馨父親的專職司機,被顧郁馨找來幫忙的。

    顧郁馨的媽媽對這件事很上心,畢竟女兒在晚會策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她對劉師傅囑咐了多次,一定要辦好。

    劉師傅自己也確實願接下這個任務,輕鬆不說,還能與張斯這位少年才子相處,怎麼說也是一種榮幸。

    他倒不是張斯的粉絲,可他女兒是,回去之後,少不得有一番吹噓。

    他對張斯提到這件事的時候,張斯呵呵直笑,感於他的善意,還特地為他女兒寫了份簡短的祝福。

    待劉師傅離開後,張斯攜著朱紅,一起進了車站。

    行人們紛紛側目,都驚奇地看了過來。

    「我就猜到是這樣……」張斯撇了撇嘴,低聲說道。

    朱紅卻不以為意,說道:「怕什麼,又不是第一次,你早該習慣了。」

    行人為什麼會這麼驚奇,是因為大家把張斯給認出來了,為什麼能把他認出來,是因為他穿著長袍,正風度翩翩地對著看來的人點頭微笑。

    受《百家講壇》的影響,確實有些人愛上了穿長袍。

    可像張斯這樣,明目張膽地傳出來的,還是非常少見的。

    當然,大家對他這種打扮感覺很正常,可能由於開始從電視上接觸時,他就是這種裝扮的緣故吧。若是一般人這樣穿,還走街串巷的,興許會被疑為神經不正常呢。

    「你也不是第一次,你怎麼不穿出來?」張斯低聲反駁道。

    「那可不一樣……」朱紅說道:「人家又不是來找我的,我穿了也沒什麼用,反倒有種張揚的感覺。」

    「你也知道張揚……」張斯悻悻地說道。

    朱紅臉上卻堆滿了笑意,她穿著便裝,卻不是旗袍,走在張斯身邊,整體上感覺怪怪的。

    張斯這身打扮,還是她出的主意,並且拉來楚韻,柳璃等人表示讚歎。張斯初時怕招搖,有些反對,經不住幾位女性的輪番勸說,最終還是選擇了聽從。

    那麼,朱紅為什麼要讓他這樣打扮呢?

    因為驪清兩人與張斯之前並未見過面,儘管看了照片,也怕對不上人。

    故而,需要舉著一張牌子,在上寫了名字,以方便驪清兩人看到。而朱紅感覺這種行為實在……不怎麼好看,於是,靈機一動便想出了這個點子。

    穿著長袍,既美觀又惹眼,一舉兩得。

    只要驪清她們到了,目光一定先被吸引過來,細看之下,自然能認出張斯的。

    這個想法,具體說來,可操作性還是挺強的。

    初時,大家還僅是側目,漸漸的,那些膽大的開始試著上來搭訕。

    張斯又不是大明星,身邊有人護衛者,並且,他也不是那種人。

    所以,對於走過來的人,還是很和氣地打了招呼。這樣一來,來者們膽子就更大了,擁來的就更多。

    對於張斯這位少年才子,桃源人還是很感興趣的。

    這麼多年來,桃源小城這個閉塞的地方,始終沒有什麼出名的人物。

    即或有張相文這樣的人,也因為專業緣故,很少為人知曉。而張斯走的是通俗道路,又借助了電視這個影響力極大的大眾媒體,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聲譽,在桃源小城幾乎家喻戶曉。

    這是一件很難得的事,那些在外務工的人,被問及家鄉何地的時候,回答後本沒有什麼想法,對方卻常常驚奇地說道:「你們那兒是不是有位叫張斯的才子呀?」

    這話自然是隨口一提,卻實實在在給了許多桃源人自信。

    咱的家鄉也出名了!

    所以,當地人對張斯還是比較喜愛的,甚至是比較擁戴的。說的誇張些,張斯如今是桃源的一個驕傲,也是個非常棒的形象代言人。

    當然,張斯本人還沒意識到這點,其他人也沒意識到,可事情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圍上來的人中,仰慕他的人自然有,都是年輕些的人,至於大部分人,更多的則是好奇。

    「張斯?你是張斯麼?」有些人不大能肯定,試探性地問道。

    張斯微笑道:「我想,是的。」

    人群中有輕微的歡呼聲,在現實中見著名人可不容易,見著自己喜愛的名人就更不容易了。

    於是,大家的情緒頓時提升了不少。

    「終於見著真人了,張老師,我可喜愛你的節目了!」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湊上前來,興奮地說道。

    「謝謝。」張斯笑道。

    其他人聽她這麼一說,也都說了自己的心情與喜愛,熱鬧鬧的一片。

    張斯性格溫和,完全沒有拒絕的意思,反倒與大家聊起了天。因為用的是方言,更令大家感到親切,增加了對他的好感。

    少年成名,大多有一個通病,心高氣傲。

    而這樣的少年,看不起別人,答話往往陰陽怪氣,實則最令人討厭。

    但因為才華的緣故,大家會對這樣的人表示寬容,畢竟才子難得。

    而張斯身上,完全看不到這種感覺,親切地與人交談,還不是用方言說上兩句笑語,就像一位開明的讀書君子,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這倒不是他有意作秀,一者是他絕不愛作秀,再者是沒這個必要。

    主要還是性格使然,且是家鄉的人們,有著不一樣的情誼,確該多些照應。

    電視容易使人平面化,張斯以前在大家心中形象非常單薄,簡直只有一個面。如今通過交談,大家終於能略略多瞭解一些,方才發現他平易近人的性格。

    氛圍非常好,只是圍了一圈,把安保人員都吸引來了。

    好在張斯的臉面,如今辨識度很高,很輕易地化解了誤會。

    大家的話題也漸漸從張斯身上引開,談起來家長裡短。

    「對了,張老師,你來這兒幹嘛?」先前那位小姑娘,好奇地問道。

    張斯說道:「等人,一位外地來的好朋友。」

    大家很好奇,不知他等的什麼人,竟需要這樣打扮。

    「我知道,我知道。」小姑年興奮地說道:「你一定在這兒等驪清,或者是雪倫。」

    「嗯?」張斯好奇地向她看了一眼,沒想到真被她猜到了。

    小姑娘得意洋洋的笑了,問道:「對不對?」

    「回答正確,要禮品不?」有人回答道。

    聲音不是張斯發出的,而是來自人群之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