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十七章 秋楓書院 文 / 張秋楓

    聽孫術傳來的消息,《活埋》衝破種種障礙,已順利進入決賽單元。

    由於並沒有重要的華語片參與,華夏民眾對這一電影節缺乏興趣,幾乎沒什麼關注度。這也導致現場未出現華夏的記者,當張斯的電影引起西方電影人議論的時候,大陸竟沒有絲毫消息。

    影壇依然沉靜著,依著慣性向前走。

    張斯並不在乎,也未打算將消息透露,令媒體知曉。畢竟還只是決賽,結果如何,尚在未知。雖然走到這一步,已足夠他這樣新人揚眉吐氣了。但他卻不會欣喜,將那麼多先進的東西帶來,若不能如願,可就對不起原作者了。

    如能順利奪魁,到時候再宣傳,也比現在轟動些。

    倒是興辦義學的事,有了結果。

    由於張倩依投錢乾淨利落,政府部門又非常配合,進展非常迅速。事實證明,只要將事情交與真正的勞動人民,不需要那麼多審批阻撓之類的,行事效率還是很高的。

    張倩依來電問他,校名如何定。

    按慣例,由於是行善,捐建的小學將會用捐獻人的名字來命名。這是件極為光榮的事情,許多人聽了,要眉開眼笑的。

    而這次投建的幾所小學,若不用張斯的名,就該用張倩依的名。

    政府部門與校方的意思很明顯,他們希望能用張斯的名,一者要借他的名氣,招徠學生;二者也與身份相關,張斯是讀書人,相較張倩依這個商人,更適宜與學校結合在一起。

    當然,這得取決與張斯的決定。

    張倩依倒是無所謂,她固然是個善良的姑娘,興辦義學的事,卻並非她想到的。若非張斯執意,她絕不會犧牲報刊的發展速度,來捐助這些東西。按她的意思,這種事應該到七老八十,而又非常富裕的時候做。

    那時的錢花不掉就浪費了,興辦義學正好。

    張斯聞言莞爾,這個想法說來也不差。

    平日裡見了小動物受傷,哪怕是它們胃口不好,女人也難過不已,要費許多心思來好好服侍。若是效果不好,小貓小兔死掉了,她們或許還要傷心地流淚呢。而如今的孩子失學就擺在面前,她們反而無動於衷了。

    難不成,小動物竟比孩子還重要?

    所以他時常會感覺,女人們是虛偽的,但想想又不對,或許,那就是一種不為人知的天性,不能從道德的角度分析。

    張倩依很支持學校以「張斯」來命名,單雲清也說這是一種積德的舉動,表示贊成。

    張斯並不在乎是否「積德」,男子漢大丈夫行事,憑的是良心道義,不論天,不言命,貴在無愧於心。至於其它,不是他該考慮的,還是交與老天吧。若人生輪迴,他的結局不好,也在所不惜。

    而他感覺用自己的名,有失低調,似乎故意炫耀。

    而其它幾方比較堅持,最後妥協,決定取他父親之名,稱為「秋楓書院」。既然是仙去的人,自然說不上炫耀,而「秋楓」二字,確實也比「斯」來的好聽,帶著些瀟灑的書卷氣,更符合山區或鄉野的風景。

    至於通俗些的稱呼,則直接命名為「希望小學」。

    接得小王老師來信,桃源鄉下的學校已經投入使用,而他則成為第一任校長。由於學費全免,又提供早餐,許多家庭都孩子送來上學。也來了幾位教師,但仍不夠使用,只能以後慢慢添加了。

    對此,張斯一時也沒辦法解決。

    到「秋楓書院」教書的,大都是本地人,因戀家的緣故,才留下的。至於外地人,則沒多少興趣,因為工資不高,吸引不住別人。只有那些心存善念的,出於支援的考慮,才會來教一段時間,至於以後,大概也會走的。

    張斯歎了口氣,將信件捲起,放入了抽屜中。

    「看的什麼?」一旁的柳璃好奇地問道。

    張斯說道:「家裡轉來的信,有關建小學的事。」

    柳璃「哦」了一聲,興趣不大,沒再問下去。

    「走,咱們去跳舞。」她拉過張斯的手,便要下樓。

    張斯意緒不高,但又不願掃她興,將翻開的書覆在桌上,隨她下樓了。楚韻正練習著,見兩人來了,卻當沒看見,並不停下來。

    看來是被柳璃訓多了,不敢分心。

    張斯來京之後,主要是忙於排練,其它的事情並不多。趁著機會,便跟著柳璃學些舞蹈,若還有空暇,也會陪兩位美女去看場電影之類的。只可惜大都是些狗血言情片,他看的昏昏欲睡,難以自已。

    平日飯菜有人做,衣物有人洗,他並不需關心,與家中差別不大。

    或許是離開桃源,有了主場感覺,柳璃包辦了他在京的一切行程。本來有些學校聞他進京,想邀他給學生做場演講之類的,通通都被柳璃推了。張斯對此,只能聳聳肩,對那些學校的人愛表示抱歉了。

    柳璃是一如既往的大方熱情,見他身邊沒有女性,就更顯得熱情開放了。

    張斯明白她的心意,對她也挺溫柔體貼,便像一個成熟的大男人一樣。柳璃見他溫和的微笑倒是多了,恍惚之間,卻總有些滄桑感。細細觀察,再也尋不到第一次見面時的調皮嬉戲,真有些不適。

    原本,兩人的「打情罵俏」還是挺多的,今次來京張斯卻沉默許多。柳璃喜歡他的溫和從容,彷彿飲了香茗,幽淡雅致,緩緩地融進心裡。可是缺了那有些**的玩笑話,她仍感覺若有所失。

    跳的累了,兩人便坐在一旁休息,看楚韻練習。

    小姑娘進步神速,初時懂的不多,現在已經有模有樣了。隨著年齡的增加,出落的越發水靈,並且跳舞時間長了,氣質也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彷彿身上總是若有如無地籠罩著一層東西,看的人著迷。

    叮叮咚咚的幾個脆音,柳璃正坐在鋼琴旁按動。

    張斯見她一副沉醉的模樣,音樂卻不大好聽,零零碎碎,並不連貫。柳璃恍若未覺,依然搖頭晃腦,閉著眼睛,繼續彈奏,漸漸的,嘴角了有了笑意。

    「噗嗤」終於忍不住了,她笑出聲來:「你看你的怪表情,我說了這是擺設,自己並不會彈的。」

    張斯搖搖頭,笑道:「那你還這麼沉醉?」

    柳璃說道:「自己沉醉了,別人才能沉醉,怎麼,你會彈?」

    張斯聳聳肩,說道:「略懂。」

    柳璃向邊上坐了坐,說道:「過來試試。」

    張斯沒有推脫,走過來坐下,試了幾個音,說道:「想聽什麼,貝多芬?巴赫?莫扎特……別說太偏的,我不會彈。」

    柳璃開玩笑,說道:「既然是才子,就來原創的。」

    張斯吐了下舌頭,卻真彈了起來。

    琴聲清脆,彷彿珠落玉盤,叮咚作響。一股清新的味道,撲面而來,令人渾身舒爽。關鍵是非常流利,沒有絲毫的滯澀,正如溪水劃過山澗。

    聽著這清脆的樂聲,很容易讓人想到,深藍的天空成群的白鴿飛過。幽幽的小草,正默默的省長。水鳥劃過,自波光粼粼的湖水中銜著一枚小魚,拍打著翅膀飛起。遠處有孩童嬉戲,咯咯的笑聲傳來,非常悅耳。

    似乎真不曾聽過,似乎也真的挺好聽。

    就連楚韻也被吸引,悄悄走了過來。

    樂聲卻開始變化,高音迭起,便如長劍對擊,飛速快捷。舞劍的人,越舞越急,已如疾風驟雨,漸漸有了一股狂暴之氣。

    一高音拔起,水花四濺,劍氣縱橫。

    激越的聲響不息,一聲高過一聲,而這聲響中,有似殺戮的快感。

    張斯壓低了聲音,用英文念道:「當最後一艘船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我在岩石上凝望,任思緒如煙般慢慢瀰散,編織成我的……夢境傳說。」

    楚韻聽不懂,柳璃也沒有去理解,只顧著聽聲音了。

    那低沉的嗓音,彷彿砂礫,配上鋼琴上,總有種特別的滄桑感,似乎在敘述一個深沉而又神秘的故事,充滿了極度的憤恨與欣喜,用刀與劍寫出一部史詩。

    音樂漸漸舒緩下來,飛鳥掠過,夕陽蒼茫。

    一切,終於在暗中落幕,再聽不見聲響。

    柳璃仍有些發呆,說道:「什麼東西?還挺好聽呢……」

    張斯說道:「亡靈序曲。」

    (寫了許久,才發現十六章與十八章中間缺了一章,又不願改章節名稱,只好添些內容,將喜愛的一首曲子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