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三十一章 軒軒中槍 文 / 張秋楓

    酈清的反擊,可能是守衛張斯的人裡最重磅的,鋒利如刀,無人可擋。有人在裡面嗅出了酸酸的醋味,從字裡行間也能看出粗率,大概是心情不暢,寫的既意氣又粗俗。而與此同時,又顯得很有道理。

    尤其末尾一段,拿自己與馮軒軒比較,看得讀者直樂。

    普天之下,大概也只有酈清做得出這樣的事,那種負氣的感覺,令大家感覺好玩。讀者倒是相信她的美貌與才華,至於性情,就不敢承認了。衝著這篇文章,也知脾氣好不到哪裡去,把張斯換作別人,肯定也選馮軒軒,而不選她。

    有趣的是,無論是馮軒軒,或是余雅,當與張斯扯上情感問題的時候,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她已公開地示愛,卻沒有掀起任何波瀾。讀者只是隨便翻了翻,樂完之後,也就算了,並不製造什麼緋聞。

    主要是以前宣傳太多了,在還與「張若虛」論戰的時候,這個傢伙就表達過自己的愛慕了,而且還那麼高調。之後的歷次論戰,她向來沒有缺過,一直支持著張斯。當然,有時也會給他惹許多麻煩。

    報紙報道的多了,觀眾都知是怎麼回事,實屬於老掉牙的故事,實在提不起興趣鼓噪。酈清聽了這件事,自己還氣了好久呢。

    回到原來的話題,文章寫的直白,但道理卻一點也不粗糙。

    這是之前沒人提過的話題,甫登報刊,令人眼前一亮。

    再回憶那篇曝光的文章,就有些似是而非了。

    先不說身家的問題,張斯年少才高,天下聞名,豈會缺少愛慕他的人?前世的武俠作家中,金庸雍容大度,笑中含威;梁羽生書卷氣足,名士派頭;這兩人都好說,而古龍卻一張豬肉臉,可留戀花叢,風流倜儻,喜愛他的女性數不清。

    這一世也不乏其例,多不勝數。

    張斯長的清俊,怎麼也比古龍強吧?

    有些女生不免要想,如果自己是馮軒軒,張斯需要千方百計地勾引,抑或是威逼利誘麼?答案很簡單,不需要。

    有這樣的好事,誰還需要別人苦苦追求?萬一他沒了興趣,不免要被其她女性佔去便宜。這是一般人的想法,並不很難理解。

    「酈清女士所言有理,令人佩服。

    因為讀者或許尚有疑問,我且來補充幾點。我聽得周圍有人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張斯也許就喜愛這個人呢』,這倒非不可能。不過,他既然如此喜愛這個女人,還會用許多的東西欺騙她?

    若有人要強詞奪理地說『世界上就有這樣奇怪的人』,我也沒有辦法,並且還解釋不清楚。只能說,你將張斯置於神經失常的位置上,可以推論出任何結果。

    還有人想,許多權人都有**交易,張斯或許也是這種呢?

    酈清女士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張斯不會缺女人,當然也不會缺美女。那些做交易的人,若非大腹便便,便是年高貌醜,張斯似乎與這些特徵很遙遠。他還有一個優勢,作為一位詩人,留戀花叢,並不會有許多世俗負擔。這在我們的傳統中,是很能為世人諒解的……」

    終於又打開了一條新路,張斯的忠實守候者自然不會放過,立即開始補充和強化。一系列論證嚴密,而又靈活多變的文章湧現,情況也發生了絕地逆襲,以看見的速度在變化,每日的報紙標題開始轉變。

    由激烈而緩和,由緩和而溫和,漸漸的,火氣消散,已不具有什麼攻擊力了。

    對手似乎也意識到了,用帶刺激性的文章,進行了幾次反攻,但效果不大。讀者的意識已經轉變,他們即算努力掙扎,也難再有作為了。

    抹黑張斯的行動,被迫中止。

    但事情並未因此而結束,丁原深知張斯與馮軒軒的關係,既然不能同時將兩人打入黑暗,只好集中力量傷害一人了。

    張斯的名聲已在恢復,只有馮軒軒仍有空隙留給他們下手。

    令他們無法順利地結合,同樣能造成痛苦,有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張斯的紅顏知己很多,從同班的學生,到同行的作家,交情極深。所以他所到之處,常有美女相伴,頗不寂寞。外人羨煞,卻只能睜著眼看。」

    這開頭循著酈清的思路,比較順暢,由於前路鋪的好,很能得讀者的認同。

    「從朱紅到酈清,從柳璃到雪倫,我們見過各色的美女……年輕可愛的,成熟性感的,天馬行空的溫柔體貼的……可是,他最終選擇了馮軒軒,不得不令人懷疑。」

    從一番盛讚之後,果然發生了轉折。

    既然那麼多美女,為何偏偏是馮軒軒呢?有比她年輕的,比她性感的,比他溫柔的……相較而言,她自己反倒沒什麼特色。張斯為了什麼緣故,才選中她的呢?

    其實,有一個簡單的理由,那就是感情不合。

    天地間看起來不配的人待在一起多了去,可因為感情的緣故,照樣過的很好。可惜此時的讀者不會去理解這一層意思,他們陷入了這種比較之中。

    將幾位美女對照著看,有喜歡這個,有喜歡那個……

    大家下意識地忘記了,這不單是張斯挑選的問題,你喜歡,別人就能同意?而酈清高調宣傳的負面效果初顯了,讀者見她承認的果敢,將其她幾人也看作與她相似了。實則其中千差萬別,卻沒人關心。

    「說出一個前提,讀者瞬間就能想明白了。馮老師要墮胎的消息,以及與張斯的種種關係,是她自己透露給媒體的!」

    文章實在短的可憐,若非用特殊的大字標出外,很容易被人忽略。

    而它的狠毒程度,甚於千言萬語,因為「聰明的讀者」果然「瞬間就能明白」。

    幫丁原搞輿論的人,一定和瞭解讀者的心理,他們是比較逆反的,也是愛自作聰明的,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才華與存在。

    若是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動輒上千字,讀者看的時候不會拍著大腿,說「原來如此」!而是皺著眉頭,在心裡盡量地反駁,這樣一來,它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而一句「讀者瞬間就能明白」卻能吸引大家的注意,讀者若不能「瞬間明白」,豈不證明自己很笨?

    「我就知道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從第一篇文章開始,那種陰謀的味道便開始散發了。

    『張若虛』的身份隱瞞那麼久,若非親近的人,定然難以知曉,而馮軒軒便是他親近的人之一。或許有人疑惑,這麼一來,馮軒軒豈不是攻擊到了自己?

    事實的確這樣,但若另有目的,又當別論了。

    受到攻擊之後,張斯第一時間到了馮家,將她接走,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我倒是佩服他的勇氣,可不禁要鄙夷他的智力。

    此事一出,以張斯的性格,還能拋下馮軒軒?

    兩人或許只是露水姻緣,並非如何恩愛,而張斯與她分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基於這個原因,她開始策劃,怎樣才能逼他與自己確定關係,再不離開。

    很簡單的一個手段,便是利用媒體,這個好說,與張斯有關的事,很容易被報道出來。而留住張斯,還需要一個殺手鑭,孩子!

    天底下哪有那麼巧合的事,一個墮胎的女人,正巧被記者發現,並進行報道?

    這一切不過是算計好的機關,等著張斯向下跳,我不得不懷疑,她腹中的孩子會否是個假象,也許,這不過是個騙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