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私寵小萌妃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章 :後宮佳麗沒有三千那是不行的 文 / 林朝愔

    就在子初和君玉宸這邊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進宮的時候,這邊,君玉砜也不得不屈服於各種壓力之下,下旨選秀入宮。這年的驕夏格外炎熱,五月初的天氣就有幾分酷暑的意味,甚至連林間蟬鳴聲也似乎更加嘈雜。

    如此燥熱的天氣,一直延續到本月十六的選秀之日。

    眼下國內情勢一片大好,朝臣們的心思不免有些活動,因此今屆選秀人數眾多,規模也較之前太上皇在位時的幾次選秀更為隆重。

    春意殿內人頭簇動,皇帝君玉砜端坐在正中聽太監唱名,面上既看不出有特別的興致,也沒有半分困乏之色。皇后張氏端端正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臉上的笑容幾近無可挑剔。而龍座兩邊,則是如今後宮當中位分最高的沈、熹兩位妃子,二人皆是盛裝麗服,熹妃臉上看不出有絲毫波瀾,而沈貴嬪卻冷著面孔,已不知朝下面丟下多少冷眼。

    如今不僅后妃人數稀少,皇后不得寵無子已久,就連正一品的四妃之位也是空置,唯一的皇長子,還是已故的皇貴妃所生,好不容易皇帝終於下旨選秀,底下的人不免將揣測放在今次選秀的名單上。

    禮儀太監展著數折而疊的宣冊,尖銳而細長的聲音唱道:「京城九門提督江尚隆之女,江玉瑩出列覲見!江氏玉瑩,年十六,擅歌舞,能擬昔時古風之飛天霓裳曲。」

    江氏低眉垂首盈步上前,確有幾分臨水拂風之姿,一襲榴蓮色的百蝶穿花蹙銀線宮裝,明麗生輝,雲鬢間珠花翠墜輕觸有聲,婉聲行禮道:「臣女江玉瑩,參見皇上!叩見皇后娘娘。請熹妃娘娘與沈貴嬪娘娘金安。」

    大凡有一技之長者更能讓人矚目,皇帝漫不經心的神情略斂,往下看了兩眼卻微微蹙眉,劉產忙朝下宣道:「皇上有旨,秀女江氏抬頭面聖!」

    緩緩抬起的面容並無驚艷殊色,只是較尋常秀女多幾分清秀,眉目之間看起來還算本分之人,不會太過奸詐多計。

    皇帝只沉吟片刻,便略點了點頭,如此便算是留用了。

    接下來的幾名秀女資質平庸,亦沒有絲毫特長可敘,皇帝只好在她們的出身上選中幾名,越發顯得懶洋洋的精神散漫。

    眾秀女對未卜的前途略有不安,教引嬤嬤忙上前維持場中的肅靜,禮儀太監接著念道:「陳留王葛袈淵之幼女,葛玉薇!葛氏玉薇,年十七,擅管樂長蕭……」

    好了,這一次選秀的大熱人物——應該就是她了。

    皇后張氏眸中的瀲灩水光輕微折動,禮儀太監底下說的話也沒大聽真切,在葛氏緩緩抬頭的片刻,她細細凝目看過去。

    陳留王所在的封地乃是閩東地處內陸,境內長年多雨,氣候潮濕,因此閩東女子多數皮膚白皙。

    葛氏淺笑唇線帶出兩朵梨花酒窩,身上儘是王室女兒的矜貴,有平常女子沒有的驕傲,更帶三分嬌羞、七分憧憬。

    「你父親可還好?」君玉砜難得開口出聲,卻是一派的親切磁性。

    眾秀女都是第一次聽到皇帝的聲音,有些膽子大的便悄悄抬頭,卻迎上教引嬤嬤們一臉嚴色,趕忙將頭垂得更低了。

    「臣女替父親謝皇上關心。」葛氏不似其他秀女那麼拘束,雙手合在攢心串珠的腰束間,聲音裡有著少女的清新宜人,「回皇上的話,父親身體安康、起居良好,心裡時常感念皇上的隆恩關照,等秋日涼爽,便遣哥哥進京覲見謝恩。」

    「哦,那就好。」君玉砜的臉上看不出是喜是憂,目光在翩翩雅致的杏黃色繁繡宮裝上停頓,不知琢磨著什麼,半晌才開口道:「嗯,留名。」

    他收回視線正撞上皇后張氏嘴角那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目光不免有些閃爍,當著眾人的面,還算十分體貼的對皇后微笑問道:「是不是累了?要是困乏,朕就先陪你回去歇息,剩下的午後再選就是。」

    「沒事,臣妾不累。」皇后張氏的神情無可捕捉,側首往禮儀太監手上的冊子看了一眼,回頭柔聲笑道:「眼看這冊只剩下一頁,難為她們一大清早的等候著,遣回去還要再傳一次,倒是麻煩,不如選完殿內的人再回罷。」

    君玉砜似乎鬆了一口氣,笑道:「好,就依你所言。」

    二人低聲交談的樣子格外親密,似乎真是十分恩愛的模樣。見狀,熹妃的神色微顯不快,卻也不便當著滿殿的人發牢騷,只是朝禮儀太監忿忿道:「沒看見皇上已經疲憊?眼看都要晌午,還要拖到什麼時候,趕緊往下念!」

    禮儀太監連忙賠笑點頭,朗聲宣讀著最後一頁的秀女名單。

    君玉砜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連頭的懶得抬,秀女們該留該去倒像是隨興指定一般。如此便加快不少速度,很快便念到最後幾名秀女,「內閣大學士姚重儒之妹,姚秀姝!姚氏秀姝,年十七,博文通詞,擅書法,尤精於瘦金、柳公二體。」

    「呵,難得。」君玉砜在御座上笑了,饒有興趣的朝姚氏看過去,嘴角卻勾勒出一抹輕笑,「如此說來,竟然是本朝難得的才女?唔,抬起頭來。」

    姚氏明顯有些侷促緊張,雖然抬起頭卻垂著眼簾,略帶顫聲道:「臣女姚秀姝,參-見-皇-上!參見皇后娘娘!叩見熹妃娘娘、沈貴嬪娘娘…………娘娘金安。」

    她說話一字一頓,更在沈貴嬪幾個字上打了個結,沈貴嬪聽了自然很是不快,周圍的秀女也不免竊竊笑起來。

    皇后張氏看著略顯單薄的姚氏,心內不禁輕微搖頭,這樣的人,頂多算得上是中人之姿,況且皇帝素來不喜什麼才女,看來多半是要被遣退出宮了。

    正這麼想著,卻聽君玉砜叩了叩御座的扶手,意外的說道:「姚氏貞靜淑和,溫婉有婦德,留名。」眾人聞言都很是吃驚,不免想著此乃皇帝重德不重色之故,所以才留下姚氏。

    既然姚氏這等姿色都能當選,不少秀女都顯得有些躍躍欲試,姚氏卻彷彿意外的不能接受如此結果,只是默默失神退回隊列。

    禮儀太監又往下唱名,內中亦有幾個姿色出眾的秀女,誰知竟沒有一個能入皇帝的眼,一律都是落選。

    待到宣唱完畢,君玉砜早已不耐煩的站起身,朝皇后吩咐道:「你也累了,回去好生歇息著。」

    不待皇后張氏回答,又對沈貴嬪道:「祉兒前幾日受了風寒,朕現在回去,瞧瞧好的如何了。」

    劉產看著不滿的熹妃低頭一笑,趕忙招呼著宮人們跟上皇帝,自己更是飛步追了上去。

    午後待選的人數並不多,申時末便已結束選秀,此次入選的秀女共七十八名,比之八年太上皇在位時的最後一次選秀幾乎將近翻了一番。

    但大家都知道,這些秀女並非都用作充實後宮,有賜予親王的,也有指派給各宮正主做近侍的,最後留下預備侍奉皇帝的還剩十六名。

    秀女們的位分很快也頒賜出來,其中以葛氏位分最高,冊為正四品貴人,挨次下來便是江氏,冊為正五品婕妤。另冊有三名才人,除卻姚氏以外還有一對楊姓姐妹花,二人模樣極為相似,幸好姐姐眉心有一粒硃砂痣,如此才將兩人區分開來。

    皇帝親賜葛貴人居於玉粹宮,另將江婕妤也安排在一起,至於幾名才人和閒散采女人等卻懶怠費心,只吩咐內監將錦黃名冊送與皇后安排。

    皇后張氏既是中宮,又轄理六宮,眾秀女自然要先到鳳儀宮請安,鶯鶯燕燕擠得半殿,都一眾按規矩行大禮跪拜下去。

    皇后身邊的侍女在旁邊早得了吩咐,見皇后並不出來接見,便上前道:「皇后娘娘有旨,免禮賜坐。」

    這些新入選的宮嬪們見皇后遲遲沒有出來,難免有些侷促,入座後皆一個勁兒的低頭飲茶,因此人雖多卻鴉雀無聲。

    過了好半天,才見張氏換了一身家常的衣衫出來,居於正中九鸞飛鳳椅上落座,側身自高幾上端起碧玉茶盞,手指上的金粟米嵌寶甲套與之觸碰有聲,朝下笑道:「眾位姐妹們今日也是頭一回見,本宮也沒什麼好訓誡的,一句話,只管將宮裡當作自己家裡一般,沒什麼可拘束的,空閒時常來玩,時間長些也就熟絡自在了。」

    說完,又招呼小宮女捧出賞賜來,葛貴人得了一對赤金纏絲的雙扣鐲,江婕妤得了一支攢珠花長簪,三位才人各得一枚白玉鏤雕傳花佩,其餘采女皆是一對吉祥如意的小金錁子。

    這樣的賞賜,不算特別貴重也不算輕,算是很何時宜的了。

    眾女都趕忙接禮謝恩,齊聲道:「嬪妾等謝過皇后娘娘的賞賜,娘娘萬福。」

    「呵,不必多禮——」皇后一眼瞥到側殿門口的人,看他面上神色似有要緊的事,遂微笑道:「你們等會還要給其餘的幾位娘娘請安,本宮今日也就不深留,來日方長,都且先過去罷。」

    眾女趕忙又福了福禮,鳳儀宮的侍女便跟著送她們出去。

    葛貴人走了兩步卻頓住,回身襝衽道:「嬪妾新近入宮,還未來得及孝敬娘娘,便先得了娘娘的貴重賞賜,心裡很是不安。」

    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