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私寵小萌妃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九章 :迷霧重重 文 / 林朝愔

    「明露!咱們都是當母親的人,你發這樣的重誓,這是要我情何以堪啊?」

    子初不等她說完,便立即伸手摀住了她的嘴巴,接著兩人倒是相視一笑,彼此心裡的一些疑雲都隨之解開來。

    子初心中初定,接著就對葉赫明露道:「明露,我實話跟你說,這次回京,從踏入宮中的那一步開始,我就覺得有些異樣的詭異。彷彿一直有人在暗中盯著我,想要取我的性命一般。而今這個疑慮得到了驗證,看來,的確如此了。」

    葉赫明露跟著點頭,道:「嗯,我也覺得這件事十分的古怪,透著一股子的蹊蹺。再加上之前盛府的那件事,以及你說宋石安這兩年有可能不在京城,這幾件事一串聯起來,就好像一條線一樣,環環相扣,看來,對方是佈置了許久才緩緩撒開網子的。而他要算計的,必然不止你的性命,搞不好,是我們全部人的生死。」

    子初也頷首,但她繼而又微微一笑,道:「你說的不錯,不過有個人,卻被你忽略了。我覺得,或者,她才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吧!只是不知道,算計到底,她是主謀呢,還是別人手裡的棋子?」

    葉赫明露微微心思一轉,便明白過來,道:「你的意思,張皇后和張家,也定然參與其中?」

    「不然你以為呢?咱們回京之後去狩獵,皇上讓你下毒給張皇后,你卻因為不喜歡姜嬪,想著替我報仇,所以兩個人都一起下了手。但現在,據說,姜嬪的一張臉可是全毀了,皇后那邊,卻絲毫消息都沒有。若非早已有解毒之法,你說那張皇后真能如此淡定面對自己容顏全毀的事實?況且,如今她是名正言順的在太廟那邊養病,不管後宮裡發生什麼事,她都可以推的一乾二淨。但太廟離後宮本來就不遠,互通消息卻是十分的便捷。這樣的位置,叫世人怎麼也難以聯想到她身上。到時候,你我都被牽涉在謀害太后的案件當中,便是不死也要生出許多波折來。而她卻能全身而退,病好之後回宮,繼續做她的皇后。既除了咱們這兩個眼中釘肉中刺,還順帶著挑撥的君玉砜和君玉宸兄弟倆反目成仇。屆時,皇帝自然還要倚重曾經輔助登基有功的張家,你說,她的皇后之位,還有什麼人能威脅得到?」

    葉赫明露聽子初說完前前後後的因果關係,也不由的一陣默然。的確,從張氏這麼一個人出現在大家面前時,她一貫的形象,就是溫婉睿智,端莊而又大氣的。她身上有著十分明顯的貴族女子的氣勢,而她身後的娘家,張府又是本朝數一數二的詩書鐘鼎之家。她的父親是兩朝閣老,清流黨首。曾經被太上皇引以為至交好友,肱骨之臣。

    她的兩位兄長都是朝中棟樑,長兄還曾經中過探花,家中姐妹也大都嫁入重臣名門之家,可以說,除了沒有什麼國公爵位這樣的虛名之外,張府的勢力,在京城其實是盤根錯節,異常穩固的。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當初太上皇不顧所有人的議論,堅持讓君玉砜迎娶了張氏為王妃娘娘,顯然,對於張府,其實太上皇是早就心中有數的。

    而張皇后自從做了皇后之後,便一直表現的榮辱不驚,淡定從容。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她深知自己的種種優勢,後宮中等閒嬪妃根本無法撼動她的分毫。而君玉砜所愛的子初,卻已經嫁給了君玉宸做王妃,至於上官婉愔這個影響到她地位的強敵,也在她巧妙的佈局下死了。

    如他所料,在上官婉愔死後,皇帝並沒有追究張府的責任,而是遮掩了真相,因為她料準了,君玉砜不會因為一個上官婉愔而不顧自己的帝位,輕易動搖朝中好不容易才經營出來的平衡局面。所以,這個人,可謂是心細膽大,手段了得,城府極深!絕不好對付。

    但如今,她已經謀算到了自己頭上,子初還能繼續對她視而不見嗎?顯然,是不能夠了。

    不過,就算這件事張皇后有參與謀劃,但她在局中是什麼地位,這一點,子初還是不能肯定。故而在葉赫明露提出派人去試探一下張皇后的時候,她便搖頭阻止道:「不要,我們現在不要打草驚蛇,因為我總覺得,張皇后雖然精明了得,但若說這件事全部是她個人的謀劃,我卻還有些疑慮。」

    「那你的意思是」。

    子初面對葉赫明露疑惑的眼神,只是微微一笑,道:「我沒什麼意思,只是還搞不清楚對方的全部來路。這樣吧,咱們先去宋府,待拜祭完我母親之後,再由你陪我去會一會我那為純孝可嘉的父親大人。」

    聽她話裡有著明顯的譏誚之意,葉赫明露也明白,子初對宋石安的為人可是十分的不齒了。她也瞭解過赫連氏離奇身亡的經過,當下就心裡存了心思,待去到宋府之後,一定要留心打聽一下赫連氏死去的真相。說不定對眼前的迷局,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到了宋府門口,自有人用宮中來使的身份,氣勢洶洶的敲開了宋府的大門。守門的小廝聽說是已經嫁出去的大小姐回府來探親,還帶著公主和郡主一起來了,當下都是嚇的面無人色,又聽說還有皇帝派來的內侍,帶了賞賜和皇帝的旨意前來,更是慌亂的急忙奔進去請宋石安出來接旨。

    子初和葉赫明露帶著寧嬛在宋府門口稍稍停留了一下,看著這一處府門,她十分感慨的說道:「明露,曾經我在這裡的那些日子,我永遠也忘不了。只是沒想到,這輩子還會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堂堂正正的站在這裡,等著他出來相迎。」

    葉赫明露瞭然的點點頭,安慰道:「你別難過,正所謂是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若他真有害死自己的原配髮妻,我想,就連上天也絕對不會輕易饒恕他的種種罪行的。」

    子初點點頭,深吸一口氣,一身端莊威儀的站在那裡。過了一會,只見宋石安一身青衣,在僕傭的簇擁下匆匆走出來,她心下冷笑,當著人前,倒是迎上去,道:「見過父親大人!皇上聽說父親大人這兩年以來一直克盡孝子的本分,治孝嚴謹,特地命我前來探視家中大小,並帶來一些賞賜,還請父親大人體會皇上的一份良苦用心。「

    說完,便示意身後的劉產抬了賞賜上來。因是御賜之物,所以上面都蒙著明黃色的錦緞,見狀,宋石安自然只有連忙掀開衣袍跪下,口稱:「」多謝皇上洪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餘宋府的下人見狀,也是跟著一併跪下,叩謝之後,劉產才拖長聲調道了一句:「宋大人請起!」

    見宋石安堪堪起身,葉赫明露又走出來,站在子初身前,道:「宋大人,久聞不如見面,本宮早就聽說過大人您的威名,只是今日才能得一見,看來果真是人如其名呀!」

    她這麼一說,劉產便明白了過來,立即道:「宋大人,這位是金枝公主,也是奉皇上的旨意,前來探望大人的。」

    宋石安自然也聽說過金枝公主的來頭,他雖然是右相,但公主可是皇室中人,按照禮節,還是得行跪拜之禮。無奈之下,便唯有掀開衣袍,再度俯身跪下道:「微臣參見金枝公主,公主萬安!」

    宋府之下人自然連忙附和行禮,一時間門口的動靜也引來了不少路人圍觀。偏是葉赫明露,有心不肯就此放過,而是拖長了聲調,皺眉道:「宋大人,請恕本宮直言,本宮雖然是第一次見你,但卻知道大人乃是科舉出身,走的是正派清流一黨的路子。在朝中,宋大人你頗有聲望,便是在民間,也是許多寒門學子苦讀考場的標榜人物。按理說,你這樣的身份,本來是最守禮節也最重禮節的才對。只是,如今本宮與定親王妃,還有劉總管,奉皇上的旨意,帶著御賜的賞物前來拜訪貴府,但府中之人卻是敷衍了事,除了你之外,連半個家眷都不曾出迎,便是這門口的下人,也是稀稀拉拉的寥寥幾個。這般作態,豈不是擺明了將皇上不放在眼底,視規矩如無物了嗎?更不要說,皇上還一直重視大人,百忙之中都不忘讓我們前來探視大人,宋大人,你這般的舉動,只怕傳到皇上的耳中,會讓他寒心啊!」

    子初聽葉赫明露這麼一說,就知道,這廝今天是鐵定要過來給自己唱黑臉的。不過也好,以葉赫明露的身份,再也沒有人更適合說這樣的話,當然,就以宋石安的為人來說,他是不會為這些話語所傷的。但是,只要讓他覺得憋氣,讓旁人聽見一些話語,也就足夠了。

    於是,在葉赫明露說完之後,她也連忙道:「公主,可能是誤會了。我父親一向守禮,你看他能夠閉門不出為祖母守孝三年便知其一二了。不過,關於這府中女眷未能出迎這一點,我也無法替他開脫。之前聽說是代為管家的朱夫人病了,如今後院只怕沒人管事,所以才會出此亂象的。至於那些下人麼,看來都是鬆散怠慢了些,需要懲罰一下,否則,還真是要當宋府沒落無人了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