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傾國紅顏:大燕女皇

《》傾國傾城傾天下 第207章 :爻婚之議 文 / 自由精靈

    第207章:爻婚之議

    烈詠天是獨自一人歸來的。

    手執自小用慣的銀槍,自王都東門而入,一步步,踏過齊整的街面,目不斜視,直赴王宮,沿街,無數的男女老少相偕而立,卻無一人敢胡言亂語,倒不是他們折了舌頭,而是被那男子通身的殺氣所懾。

    那是一種,傳自地獄深處的殺氣,強大到摧心裂肝,讓人望之伏畏。

    直至乾璽宮外,烈詠天方才停下,抬頭朝上面巍巍的殿閣看了一眼,然後拾級而上。

    恰是早朝時分,滿朝文武林立,逆著淡冽的陽光,那梟冷的男子慢慢地走著,直至金階之下,驀然曲膝跪倒,朝著司徒沛重重叩頭:「大將軍烈詠天,回朝覆命!」

    響亮的話音如轟然鐘磬,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裡。

    眾人一致垂眸,暗地裡卻紛紛下意識地去看司徒沛的面色。

    司徒沛並沒有多餘的表情,良久方微一抬手:「大將軍辛苦了,請起吧。」

    烈詠天起身,持槍垂眸立於一側,竟絲毫沒有將其他人放在眼裡。

    「退朝——」隨著宮侍一聲長唱,司徒沛離座而去,文武大臣們默立良久,方各個轉身,離開了大殿,唯有烈詠天,始終站立在那裡,一動不動。

    自那以後,烈詠天便成了上朝最早,離朝最晚的臣子,奇怪的是,不管其他人說什麼做什麼,他始終只是立在那兒,一言不發,像是在為什麼事嘔著氣,也像是——總而言之,就是怪異,讓人難以揣摸。

    他的這番怪異舉動,至一月後,終於有了答案。

    那日早朝時分,大司寇儼方再次提出擇吉日讓安清奕與司徒黛兩人完婚,司徒沛也一如既往地閃爍其辭,就在儼方準備極力進諫時,烈詠天忽然站了出來,長槍重重往地面一拄,單膝跪倒:「下臣呈請大王,兌現當年之承諾!」

    一句話,凝固了整個場面。

    眾人的心均不由一抖——烈詠天口中所言當年之承諾,就是指數年前,大殿之上,司徒沛當著文武百官,親口許下婚盟一事。如今,北海鮫族滅,烈詠天又平安歸來,王族自當兌現承諾!

    可是——偏偏這中間又橫生出安清奕這一節,將好端端一樁美事,弄成如斯尷尬之局面。

    眾人均不由紛紛屏住了呼吸,且要看司徒沛,如何裁度。

    司徒沛寒湛的目光,從眾人臉上緩緩掃過——階下這些人,有的,是忠臣良將,有的,是世代功勳,還有的,是王族旁支。

    人心難測。

    難測人心。

    司徒沛垂下了眼眸,即使,他是這個偌大古國的王者,也沒有絕對的把握,保證這殿堂之上每一個人都效忠於他。

    或許他們當中的某個人,正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一旦朝廷權利佈局失控,整個事態,將完全脫離他的掌控。

    六十年了,自四十歲登上這個位置起,六十年了,六十年他經歷無數的風霜,六十年他幾經戰亂紛離,人心蕩動,六十年裡無數的腥風血雨,早將他的心,鍛成銅牆鐵壁。

    即使處於最劣的境況,他也知道,該如何才能逆轉,否則,他便不配,做這個國家的王者。

    「公主婚事,乃朕之過,」終於,司徒沛緩緩開口,語音平和而淡然,「先許烈家,再與安家,有失人君信義,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朕思之再三,唯有一策能決之。」

    眾人抬頭,提神細聽。

    「爻婚。」

    兩個字,自金階之上,輕飄飄墜下。

    滿殿靜寂。

    爻婚——也即天婚。

    在袤國長達九千多年的歷史之中,只使用過一次。

    在五千多年前,第三十三代袤王司徒炯唯一的女兒司徒畫,因其傾國之色,驚世之才,時有十六名諸侯、郡王、俊才前往王都求婚,經過連番拼爭,最後餘下三位,司徒炯與王后難作決斷,與眾臣商議,決定在神殿前開壇請出天諭,以上天的意旨,為最後定奪,是之謂,天婚。

    袤國上至王族,下至普通庶民,皆信奉天神,信奉天道,天道勝於王權,這是他們自小便接受的教導,是以,當司徒沛提出爻婚,不管是烈詠天,還是安清奕,甚至是烈家、安家,以及大小王公貴胄,都,毫無異議。

    爻婚。

    兩字定乾坤。

    但,這只是對那些相信天命,相信天意的人而言。

    一旦有人愛得太深,愛得發狂,愛得連天都能叛逆……

    事情的走向,將難以判斷。

    興安殿。

    「父王,」長裙曳地,司徒黛立於御案之前,眸色深深,「您,真的打算,以爻婚為女兒擇定夫婿嗎?」

    「你以為呢?」半靠在椅中,司徒沛右手五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細瞅著女兒那張明麗的容顏。

    輕輕咬著嘴唇,司徒黛良久不發一言,司徒沛也不催她,拿過一本奏折自行批閱。

    「父王,」終於,司徒黛微啞的嗓音響起,「倘若爻旨令女兒出嫁,那——」

    「那便是天意。」司徒沛出聲截住她的話頭,合上奏折,極其敏銳地捕捉到女兒眼中燃起的微光,心中驟然一痛——黛兒啊黛兒,原來你——

    你終究是女兒天性!

    還有四個他不願面對的字——難、成、大、器。

    「劫數啊劫數!」當司徒黛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司徒沛仰天一聲長歎,無力地倒入椅中,兩行淚水,從眼角潸然滾落——九千,九百,九十九年。

    九九終須歸一。

    這是司徒王族不可逃避的命數。

    這一,若不能承前啟後,那便是——

    想至此處,他不由激靈靈地打了個寒顫。

    抬眼望去,斜右方的牆壁上,廣袤的山河圖譜仍舊光輝燦爛,只是,如斯的壯闊秀麗,卻敵不過一個男人專注而持久的深情。

    黛兒,這不是你的錯。

    自古以來,英雄尚被柔情所誤,更何況是你。

    想愛沒有錯,想溫暖沒有錯,錯的,是天命。

    當這個念頭從司徒沛腦海裡閃過時,他自己也猛然一驚,倏地坐直了身子,冷汗淋漓。

    錯的,是天命。

    天命司徒黛承擔整個袤國,可她卻並不符合天命的要求。

    王侯將相,有種卻也無種。

    掌天下的王者,更是如此。

    怪乎聖人有言,天下者,能者居之。

    即使生來富貴,又如何?若無相應的能耐才具識干,得享天下,也難保久長。

    司徒沛怔愣了很久,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想法從心底浮起來,又很快被他否決掉。

    那個想法,叫作——禪讓。

    若司徒黛難堪大任,自己完全可以在能夠掌控整個局面之時,將這袤國,交給一個雄材大略的新主。

    但這僅僅只是他的想法而已。

    要知道,袤國在司徒氏手中,傳承已有九千多年,凡是大業重國,傳承時間越長,形成的慣性越大,要變革起來,便越困難。

    他若貿然提出禪讓,且先不說能不能找得到那個合適的人選,對方有沒有魄力與膽量,擔得起這副擔子,再有就是,其他司徒族的旁支、一干重臣老臣,望門巨族,只怕都不會答應。

    他的王位,牽扯著的不僅僅是袤國的安危,還有權力格局的重新分佈,還有成千上萬人的——利益。

    他生也罷,死也好,他女兒幸福也罷,不幸也好,其他人總要活下去,但凡活著,總是會圖些什麼,而人心想要得最多的,莫過於利益二字。

    他是可以交託後事後灑洒然而去,只是袤國的未來,不一定會像他設想的那樣,有規有律地運轉下去,一個弄不好,還是會四分五裂,還是會——天下大亂。

    司徒沛站起了身,慢慢踱到殿閣中央,朝著正前方那堵空白的牆壁,慢慢地跪了下去。

    「蒼天啊蒼天,」這位百歲的君王,在心中一聲長歎,「你教教我,教教你這個不成器的子孫吧!」

    蒼天默然。

    厚土默然。

    自古王者有師,王者亦無師。

    自古王者之師,非人非天,而是——自己。

    司徒沛不懂,司徒黛更不懂,試觀偌大個袤國,竟無一人懂。

    聖賢不出,國,必亡。

    子孫不賢,家,必敗。

    沒有人,能挽救得了這傾天之局。

    殷玉瑤全身冷汗淋漓,不禁朝燕煌曦的方向靠了靠。

    燕煌曦又何曾不是滿腔澎湃?直感覺這一幕大戲,有如醍醐灌頂,遠遠勝讀百年詩書,勝行萬里長路。

    默然地看著那個男人,他彷彿看到了許多年前的先輩們,看到了許多年後,鬢髮斑白的自己。

    司徒沛居王位六十年,司徒氏掌袤國九千年,尚如此地小心翼翼,殫精竭慮,如履薄冰,更何況他?

    燕,自建國以來,不過區區八百餘年,歷經三十位人主,傳至他手,幾度破碎,卻終究被他力挽狂瀾,但,低頭細思,力挽狂瀾的,真是他嗎?

    若沒有殷玉瑤的捨生忘死,沒有鐵黎等人的赤膽忠心,沒有納蘭照羽、落宏天等人的仗義相助,沒有韓之越的出謀劃策,沒有洪宇等一干重臣的勵精圖治,又焉有今日之大燕?又焉有他燕煌曦立足之地?

    自古以來,成大業難,守大業更難,這世事無常,天道輪迴,又有幾人,能堪得破,能懂得順勢起,逆勢隱的真義?

    即使高智如司徒沛,也想著最後搏一回,以微薄之力,逆天,轉地,再將袤國,傳個十代百代。

    只可惜,妄想,終究是妄想。

    袤國永衍歷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決定整個宿命的一天。

    那一天,天氣格外地明朗,連下了整整半月的雪,卻突然地停了,整個王都銀裝素裹,彷彿琉璃世界。

    司徒沛領著所有的文武重臣,齊齊跪在神廟之外,行三拜九叩大禮。

    神殿的大門始終緊緊關閉著,沒有任何動靜。

    司徒沛膝行數步,滿面虔誠:「有袤第六十六代國君,泣血叩祀天君,為小女司徒黛擇嫁。」

    回答他的,是一陣蕭冷的風聲。

    幾片薄雪飛起,落在司徒沛花白的發上。

    提高嗓音,他再次稟承道:「有袤第六十六代國君,泣血叩祀天君,為小女司徒黛擇嫁!」

    仍然,沒有任何回音。

    那一日,司徒沛領著眾文武,在神廟前足足跪了六個時辰,從午前至深夜。

    神廟的大門,始終未曾開啟。

    或許,在每一個龐大帝國即將滅亡的前晌,就連上蒼,都會無情地,拋棄他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