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軒轅台

《》第一卷 月照 32 鋌而走險 文 / 紫陌

    32鋌而走險

    「大哥,兄弟們連老鼠洞都要搜盡了,哪裡有什麼美嬌娘?國公爺是不是被人誑了?你想想,這裡是什麼地方,軒轅台大營,一個女賊能隻身躲在這裡?」

    紫嫣只見那鋼刀尖在鼻前晃動,那人懶洋洋的打個哈欠抱怨。

    另一個破鑼般的大嗓門嚷:「哪裡來的廢話,國公爺讓你搜,你就搜。搜出來有重賞,搜不出來挨板子!」

    紫嫣確信是伍魁兄弟派人來抓她了,此時心驚膽顫之餘只想逃命。她本來還想借刀殺人讓北平王殺掉伍魁兄弟替她滅口,誰想仇人反是先下手為強。

    她屏住呼吸,定定神,聽著一位位士卒進來報著說不曾尋到人,眼前的鋼刀離去,腳步聲隨著一陣罵咧咧的聲音離開。

    紫嫣猜想,這些人搜不到她,又是迫於伍魁的命令志在必得,勢必還要捲土重來地搜她,她必須設法逃命。

    灶間後窗面對一片濃蔭密佈的矮樹叢,應該有條小道可以下山,她曾經見水瓢和伺候她的老僕人從這小道下山背糧食,還不時採摘山楂酸棗回來。

    紫嫣貼了牆根來到後窗,推開窗左右看看,就是一片低矮的灌木林,濃蔭遮了視野。她用手分開枝葉,跳了下去,再輕輕地反帶上了窗,心裡一塊石頭落地,心想總是逃過那些人的視線。正欲邁步,卻被一股無形的力道揪扯著難以脫身,似乎有人從後面擒住了她。

    心驚膽戰的不敢亂動,也沒有人喝止她,她偷偷的回頭一看,原來是她急於逃離,衣帶掛在窗子裡。心頭一緊,直起身去拉腰帶,那條帶子似掛在什麼地方,如何也扯不動。越是著急,越是難以脫身。她想將窗子掀開再去看,卻聽到一陣紛雜的吆喝聲又出現在耳邊。

    「快搜!灶台裡翻翻,櫥櫃再翻一遍!」砸鍋摔盆的聲響,紫嫣貼在牆根又急又怕,聽到裡面嚷著:「時間不多了,國公爺靠比武牽制那北平王的時間,我們要快!」

    紫嫣情急之中只得解開了腰上的束帶,又不敢就垂在牆頭引來追兵,將一頭繫在牆邊一棵柏樹上,自己低頭蹲在牆根下四下尋找那條下山的道,聽灶間內士兵們亂砍亂削著罵:「奶奶熊,跑去哪裡了?不是聽說那個丫頭身上有傷嗎?」

    另一個人呵斥道:「尋死不成!國公爺囑咐了,不得留下痕跡,尋到那丫頭出來人不知鬼不覺的帶走,不能驚動北平王的人。」

    紫嫣更是相信這是伍魁伍亮的人馬,她怕樹葉晃動露出行蹤驚動那些士兵,幾乎是坐在地上一點點沿了山路向下挪去,離開灶間有一段距離,這才蹲身向山下摸索而去。

    紫嫣從山上小徑摸索了爬下,繞到山下看時,左邊是軒轅台校場鼓聲震天,喊殺叫好聲此起彼伏;再看右邊,是一隊人馬分列,旗旛上斗大的「伍」字。紫嫣知道伍魁的人馬駐紮在山下,也摸不清底細,但一想,北平王抓她是因為她是越獄的囚犯,如今冤情大白,北平王未必會為難她。而伍魁則不同,若是伍魁是和封將軍沆瀣一氣來抓她的,那她可是在劫難逃。

    紫嫣從灶間逃出來時,還有意將臉上塗抹了兩把炭灰,掩蓋出本來的面目。她一身小廝的裝束,低了頭溜著山邊來到校場外。立刻有士兵阻攔。

    紫嫣囁嚅的說:「我是小王爺的貼身小廝,叫水瓢,小王爺讓我來伺候他的。」

    士兵們將信將疑,紫嫣說:「小王爺的脾氣你們是知曉的,惹得他不痛快,我挨打挨罵是小,你們可就有的受了。」

    正在說話,羅成身邊一位老兵正巧出來,見到紫嫣驚異地問:「李子顏,小李子,你這些時候去了哪裡?還以為你不在王府伺候小王爺了呢,許久沒見你。」

    紫嫣忙迎上去說:「我在府裡伺候小王爺讀書,只是最近來了表殿下,王爺改派了我去伺候表殿下了。」

    「啊,你是說表殿下秦瓊吧?嘿!真是條難得的好漢,校場裡他正和武公爺的人比武呢。剛才你沒看到比試射箭,那是百發百中的神射手,怕是后羿再世業趕不上秦二爺的箭法高超!」

    紫嫣心想,如何秦二哥同伍魁的人比上了箭法?

    但嘴裡還是好奇的問:「我們表殿下人在哪裡?我去看看。」

    老兵帶了紫嫣進校場,守門的士卒不再阻攔。

    一路上紫嫣小心謹慎的望了左右,才發現果然許多伍魁的兵馬。

    紫嫣低了頭,壓低帽子,老兵卻滔滔不絕地講述伍魁國公爺如何提出比武挑選先鋒官,秦瓊如何去上場比試,還有剛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不停地誇讚表殿下秦瓊如何的文武全才,如何武藝高強力克強敵。

    山下,秦瓊本是無心戀戰,但是因為北平府的聲譽和利益,他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羅成本還是滿眼的不屑,但從見到表哥秦瓊走出來應戰到飛身上馬,才稍有些溫色。

    這一次比試首先是比射箭,屠將軍打馬上前,在小校場示威一般走個盤旋,彎弓引箭,嗖嗖嗖三聲,箭箭中的。眾人叫好聲一片,威風大振。

    羅成瞟了一眼表哥秦瓊,秦瓊氣定神閒,一派大將之風,威風凜凜,處變不驚的氣魄。他並未被屠兆龍的囂張氣焰震懾,也不去顧及四周伍魁兵馬的叫嚷助威,鼓聲響過三通,就見秦瓊一夾坐下黃驃馬的馬腹,黃驃馬奮蹄飛躍而出,繞了刁斗高懸的旗竿跑了幾圈,撒馬向箭靶反方向奔離,黃驃馬奔至小校場中央,秦瓊右手挽弓,左手搭箭,異乎常人慣用右手的習慣,認扣填弦,挽弓如滿月,嗖的一箭,箭中靶的。四周金鼓聲大震,吶喊聲四起,眾人都大呼秦瓊的名字以示助威。那箭當當正正的中了靶心,並且比屠兆龍的箭法更加精準。

    北平王捋了鬍鬚點頭,露出微笑,羅成在一旁冷笑一聲輕蔑道:「射箭是行伍中人的必備技,中了一箭有何為奇?」

    北平王掃了他一眼笑而不語。

    秦瓊的馬又在校場繞圈準備,黃驃馬再次衝到校軍場中央時,秦瓊從箭囊中抽出第二枝箭,忽然間黃驃馬被秦瓊一夾馬腹飛奔起來,人馬和做一體,如一道閃電在校場飛奔。只見秦瓊忽然間臥鐙半掛馬左腹旁,認扣填弦,圓弓如月,嗖的一聲箭飛向箭靶,端端的射在了頭一支箭的雕翎後,竟然將頭一支箭頂出了一截半過靶心,兩隻箭接在一處。

    「好箭法!」呼喝叫好聲四起,秦瓊翻身坐穩馬背,不急不喜,聽著耳邊又是一陣金鼓齊鳴,也不驕矜,放馬繼續準備第三箭。

    「好一式『犀首望月』!」北平王感慨道,捋了捋鬍須,一旁的少殿下羅成露出幾分不服,卻是目光中掩飾不住的驚羨。

    只剩第三箭了,秦瓊一帶馬繼續從箭囊中摘出一支雕翎箭,飛馬奔跑時,忽然絳紅色的披風一卷,整個人立在了馬上,眾人驚得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原地射箭能箭箭中的當屬不易,若是跑馬射箭就是更難,只突厥人馬上騎射的功夫一流,漢人所不能及,所以北平王才格外看重騎射。如今秦瓊能臥鐙射中靶心更是令人稱奇,因何他膽敢立在飛跑的馬上射箭。

    眾人驚愕的屏息靜看,偌大的校場靜得悄無聲息,只剩馬蹄鑾鈴的響聲和一地征塵飛起,再沒了鑼鼓聲和助威的叫喊聲,平靜得只有秋風搖了樹葉聲聲為秦瓊吶喊。

    就見秦瓊放馬奔跑,人立在黃驃馬上如履平地一般悠然自得,換作左手挽弓右手搭箭,認扣填弦,只在黃驃馬背了箭靶而馳的瞬間忽然彎弓如月,猛一轉身側頭,兩指一撒,嗖的一聲,第三枝箭頂得前兩隻箭飛出箭的,三支箭首尾相連,絲毫不差的箭箭中的。

    「真是百發百中的神箭手!」眾人叫喊鼓掌,金鼓聲震天動地,長著自己人的威風。就連伍魁的人也不禁吶喊叫好。

    羅成也是驚愕的目露驚喜,身旁的父王已經是喜不自勝拍案而起,一改平日的鎮定自若不苟言笑。再看表哥已經打馬歸來,在金鼓齊鳴聲中如凱旋的將軍一般,來到北平王座前下馬拱手繳令。

    驗箭的士兵一手舞了射穿的箭靶,一手舞著那三支牢牢扣在一處的三支雕翎箭飛奔向北平王的面前,叩首呈上那三支箭。

    屠兆龍面色一陣青紫,似乎沒有料到在北平府遇到強勁的敵手,但好在是比試箭法的第一輪。一聲銅鑼響,北平王宣佈第一輪箭術打擂秦瓊獲勝,沒有人敢有歧義,也沒人再去挑戰。

    北平王問:「先鋒一職,可有誰想來挑戰秦瓊?」

    伍魁接話說:「只不過是略勝一籌,行軍打仗,還是要考決勝千里之外行軍佈陣的謀略,當然還有匹馬沙場時的武藝高強,還有兩場,不能妄議勝負。」

    北平王也不反駁,吩咐人抬來几案,命前來挑戰先鋒之職者都來筆試戰策。

    羅成不過放眼看去,北平府的劣勢畢現。北平府的悍將無數,都是有勇而無謀著多,但都是死士,忠心耿耿,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更不要提父王豢養了藏於幽州的令人談虎色變的幽雲十八騎。而北平府的謀臣軍師也有許多,為首的蘇季子先生更是足智多謀,縷縷有奇謀,不過全是如諸葛亮之類的搖扇子的軍師,手無縛雞之力。羅成也曾獻策父王該養一些智勇雙全,上馬擒賊,下馬露布的真正的大將,但是父王總是剛愎自用的斥責他稚子無知!

    如今總是應了他的話,北平府難以選出能文能武的大將。

    而表哥秦瓊,雖然出身於官宦世家,卻是自幼流落於鄉野草莽間。會些武功得了秦家的家傳鑭法不足為奇,只是這文韜武略,怕是真是為難表哥。羅成甚至想,也不知道伍魁和父王出些什麼題目,表哥該不會鬧出什麼笑話,丟進北平府和羅家的顏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