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軒轅台

《》第一卷 月照 56 李淵 文 / 紫陌

    56李淵

    先不提北平王為了小王爺傷了欽差的事傷神,欽差來北平府一事若提起來還要從隋煬帝楊廣說起。

    隋煬帝楊廣即位以來,因為丟失了傳國玉璽,心中總懸梗了一樁心事。

    加之他即位本來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雖然他殺人滅口屠殺了大哥太子勇滿門,連太子府的僕人都不放過,楊廣也將伺候先皇殯天時大寶殿內外的宮娥太監一律活埋,但是他弒父篡位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真應了那句古話「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但是歷史就是這麼作弄人,你不向前進一步,就會被隨即追趕來的浪潮湧來將你捲入海底如一枚貝殼不知何時才能有機會翻身。他楊廣處心積慮的費勁周折才從一個次子的身份混上太子的寶座,如今總算如願以償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寶座,如何能如此罷休?但是朝廷中許多忠心耿耿的老臣對他心有不服,除去伍建章那老匹夫竟然不識時務的敢公然罵殿挑戰他的權威被他滿門抄斬,仍有許多封疆的諸侯揭竿造反,加上這些年黃河沿岸連年饑饉,很多刁民竟然上山為王,一時間反賊遍地,朝廷上下也人心不蠱。

    最讓他如芒刺在背的就是父皇生前的兩名重臣,一名是他的皇叔越王楊素,擁兵一方,有在朝中頗有威望,逼宮的詭計就是皇叔楊素指點他的,沒有皇叔的協助,他不可能有機會壓倒大哥楊勇,從封地調到父皇身邊做太子;令一位就是丞相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一家在朝中有權有勢,最受父王的器重。更有宇文化及的二公子宇文成都年少有為,號稱天下無敵將。他近來總是心虛,就怕有人暗殺他為先皇報仇,所以他吩咐宇文成都寸步不離地追隨他左右。

    這兩名大臣明明可以是朝廷柱石,可惜越王楊素和宇文丞相都因為手中捏了他的短處,就是他弒父篡位又沒有玉璽的罪證,所以對他也多是口是心非。楊廣是個心思重的人,他從兩位元老的面色笑容中總能看到一絲嘲諷之意,令他不安憤恨。但他不敢急,他手無重兵,朝中立足未穩,朝廷外又干戈不息,他只有在朝廷中仰人鼻息。但他心裡有盤算,不管這兩位大臣對他是陽奉還是陰違,他都要裝成扶不起的阿斗的樣子,不要驚動了這兩位老毒蛇,小不忍則亂大謀,畢竟他還年輕,畢竟他還有幾十年的江山可坐,豈可急於一時?

    這時,越王楊素向他請旨,要設法剷除削弱北平王羅藝和靠山王楊林的勢力,並且要提防太原候李淵的勢力。

    楊廣只是心裡暗笑,誰不知道父皇在世的時候,「四大王侯」中勢力最弱的就是越王楊素,他最是咬牙切齒不服另外三位王侯。楊素分明是要借刀殺人,借他的權柄來除掉朝中同他抗衡的勢力。

    靠山王楊林且不多說,他是先皇隋文帝楊堅的幼弟,是楊廣的親叔叔。因為楊林自幼沒了父母,都是靠了兄長隋文帝楊堅和嫂嫂獨孤皇后一手養大,自幼同楊廣的大哥太子勇一道成長,所以楊林對兄嫂敬重如父母一般,同長侄楊勇的關係密切,自然同楊廣就疏遠了些。楊廣不喜歡小叔叔楊林,但是楊林手握重兵,四大王侯中就是他的兵馬最強大,遠交近攻,他也不能去動小叔叔楊林,況且楊林為人至情至性,依了忠孝之道,也不會輕易造反,這點楊廣深信不疑。他一定要留了楊林去牽制身邊的毒蛇越王楊素。養鷹玩蛇的人都能明白,身邊豢養了毒物野禽可以替你傷人,但是畜生就是畜生,翻眼時也會傷到主人,這都是不能控制的事。

    令楊林更為擔心的就是北平王羅藝,他記得少年時大隋興兵去反南陳,南陳太宰秦旭真是塊搬不動的便坑裡的臭石頭,父皇廢盡九牛二虎之力,去派人遊說,送去千金,封官許願都不能動搖秦旭的決心。眼見南陳朝廷風雨飄搖,南陳後主陳叔寶除去了玩女人享樂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個昏庸之君,誰想到秦旭竟然死保南陳。不僅是他,他的兒子和女婿羅藝分兵兩路,扼守要塞,逼得大隋兵馬節節敗退。要不是靠山王楊林用了反間計,還不能逼死秦旭這老匹夫。後來靠山王楊林兵逼馬鳴關,以多壓少陣前打死了秦旭的兒子秦彝,才算定了戰局。而秦旭的女婿羅藝卻披麻戴孝提兵來犯大隋,來勢洶洶銳不可當,都不想如此年少的將領有這般過人的本領。當時愁得隋文帝楊堅夜不能寐。只是楊廣至今不知道父皇用了什麼妙計勸說了羅藝退兵,之後的多少年來特許羅藝養兵在幽燕九郡,聽調不聽宣,北平王一位世代相傳,封爵賞金,令人羨慕。羅藝的狂妄一直令楊廣生氣,他登基,羅藝只象徵性送了些塞北的名馬,送了些財寶美女,再沒別的表示,更沒像別的大臣表表忠心,他怎麼能不忌諱擁兵自重同朝廷分庭抗禮的北平王羅藝?他可以不忌憚楊林,因為楊林沒有子嗣,大不了百年之後就自生自滅了,但是羅藝有個金童下凡一般聰穎出眾的兒子,而且令他頗為擔心。他記得父王在位時,曾經有一位峨眉山的仙道來算命,看到了小羅成和唐公太原候李淵的次子李世民時在驚歎了一句:「此二子有二龍戲珠之相。」

    楊廣驚得仔細打量兩個孩子,雖然是孩童,卻都是聰穎可愛的模樣。

    當時父皇正同人說笑,一群女眷也嘰嘰喳喳要爭了要算命,如此這般道破天機的言語就被淹沒在鶯聲燕語中,就此煙消雲散不再被提起。但他記得,清楚的記得,記得那兩個孩童燦爛的笑臉。

    在他眼裡,北平王羅藝的獨子羅成生得目光中帶了寒暉,俊俏的容貌中總隱隱透了寒涼。而李世民是皇族的親戚,論來算是他的表侄兒,小傢伙有著異族的血統,一雙眼睛如鷹隼一般鋒利,這些年再見到時,已經是儀表堂堂的少年,濃眉星眸,舉止不凡。

    若沒有唐公李淵同他的恩怨,他會很疼惜這個表侄兒,奈何李淵這個匹夫屢屢同他為難。

    李淵封號唐公、太原候,留守太原,手握重兵,也是因為李淵的母親獨孤氏和楊廣的母親獨孤皇后是姐妹,所以楊廣和李淵本來是表兄弟,但表兄弟也有反目的一天,還是為了一個女人!

    當年楊廣隨了父皇興兵滅南陳,攻克金陵城收拾殘局時,從一口古井裡搜到了南陳後主陳叔寶,那陳後主嚇得週身顫抖時,懷裡摟了兩位香艷的美人,其中一位就是那聞名天下的大美人張麗華。

    若不是當年南陳後主陳叔寶貪戀笙歌美色,不理朝政,百官的奏折都由宦官蔡脫兒、李善度兩人過目審核處理後再送進皇上跟前御覽,南陳何以亡國?

    據說陳叔寶寵愛張麗華,有時連兩名太監都忘記了的內容,張麗華卻能逐條裁答,無一遺漏

    因為寵愛張麗華,陳後主在光照殿前,先後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日只作飲酒賦詩之事。

    直到大隋文帝楊堅攻破了健康城,從後宮的一口枯井中尋到了摟了美人張麗華顫抖在一處的陳後主,這才將這位亡國之君俘獲。

    陳後主曾做的那首膾炙人口的《玉樹後庭花》,就是為張麗華而做,可惜也是風流天子誤為人主。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首詩詞也成了亡國的絕唱。

    初見張麗華時,他驚艷不已,那女子身姿婀娜,嬌小輕盈地依在陳後主懷裡打顫,鬢髮披垂,烏髮掩面,朱紅的小嘴微翹,嬌嗔的樣子如梨花披雨弱不禁風,露出一雙驚恐如小鹿一般烏亮的眼,水潤的四下環顧,淒絕地望了他一眼,勾魂奪魄。她只說了句:「將軍饒命!」

    楊廣心頓時酥軟,手中的寶劍也不忍落下,心生憐憫,心想如此的尤物難怪不讓陳後主不理朝政,亡國喪家。

    他將這寶貝兒派人看管起來,尤其是同陳後主分開,不管陳後主如何的苦苦求告他歸還美人,楊廣還是金屋藏嬌留下了張麗華,他心裡多了些得勝者的愜意,自古成者王侯敗者寇,山中的野獸鬥敗了都要眼看了同類把母獸佔有,而今南陳江山多下對他都沒有什麼誘惑,反是美人令他動心。

    就在他準備好了將張麗華轉移行宮時,唐公李淵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他興致勃勃地去到張麗華拘押的別館,卻是人靜屋空,喊了半天才來了一個老嫗,問到張麗華時,才知道是唐公李淵曾經來過,說是張麗華是亡國的禍水,不宜留在大隋,揮劍把張麗華斬殺了。楊廣氣急敗壞,奔去後院看到了美人血肉模糊的屍體,香魂一縷已經隨風而去,只有那副嬌美的容顏栩栩如生,似乎低垂了眼含淚對他說:「將軍,你晚來了一步。」

    原本楊廣只認為唐公李淵是個韜光養晦的糊塗蛋,平日裡說話語無倫次,朝廷裡議事他也是好好是是,從來不同人爭執紅臉,無論如何楊廣也想不到是李淵殺了他心儀的女子張麗華。但他只有嚥下一口惡氣,他不能去尋李淵理論,更不能讓父皇知道此事,父皇母后最是計較兒子們的行為是否檢點,他如何能讓他們失望自取其辱呢?唾面自乾,楊廣悵然離去,只回頭看了一眼美人的屍首,將自己貼身的羅帶解下掩住了張麗華慘然的面容,就此悵憾而去。但他記住了李淵,這個不解風情又有意作弄他的惡人,心想一定要去報復他!

    但他來得及去報復李淵,李淵卻先發制人去報復他了。

    那是一次,父皇問到群臣,太子勇無德無能,想廢太子立他楊廣為太子,眾位大臣意下如何?越王楊素立刻贊成,皇叔楊林自然反對,他深信好好先生李淵是皇親國戚,平日優柔寡斷,而且是個牆頭草,他一定會贊成皇上的決定,不想李淵在大殿上的言論令他一頭冷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