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萬曆中興

《》第一卷 第十五章 內帑 文 / 食雞肋

    「婚禮要從儉?」萬曆搖了搖頭,「不可能,朕的大婚怎麼能從儉呢。」萬曆皺了皺眉,反對道。

    「皇上,如今朝廷實行新法剛剛有了些成效,如今各處又都要用銀子,國庫銀子也不夠多,還是應當節儉為好。」張居正勸解道。

    「不行,絕對不能省!」萬曆堅決反對,開玩笑,明朝從開國到現在,一共才12位皇帝(不包括建文帝),只有兩個皇帝結婚算得上是大婚,一個是九歲就繼承皇位的英宗正統皇帝,另一個就是自己這個死後被封為神宗的萬曆皇帝,這種難得一回的大事,怎麼都不能省錢少辦事才對。

    若是歸照歷史,卻是不會辦的太過盛大,畢竟當時萬曆還是很聽張居正的話的,但是現在可不一樣,如今的萬曆是來自未來的穿越者,穿越之前也早已是個成年人,怎麼也不會什麼事都聽張居正的,而且萬曆也絕對不是一個不好名利的人,正是因為知道歷史的發展方向,才讓他更自信自己能夠擁有足夠大的成就,既然如此,作為一個要在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皇帝,婚禮怎麼能辦的太過簡單呢,至於什麼國家沒錢,更是胡扯,張居正這話對太后說可能還有用,對於他,打死他都不信。

    「皇上,如今國庫雖然稍稍有些結餘。」戶部尚書王國光剛說一說話,三個內閣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張四維就隨機皺了皺眉沒有,這時候怎麼能說有錢呢,應該哭窮才對。只見王國光繼續道:「然而如今都需要銀子,九邊的軍餉還有拖欠,陛下坐擁四海,應當多為天下著想才是。」幾個大臣這才眉頭舒展。

    是啊,天下都是你們老朱家的,如今各地都需要銀子,皇帝應該為了天下著想,節省點銀子才對呀。

    「既然朕坐擁四海,那朕怎麼能沒錢大辦婚禮呢?」萬曆一挑眉,問道,「朕的前都到哪去了?王愛卿到底給朕說說。」

    「這……」王國光無言,這話問得也不是沒有道理,自己說皇帝坐擁四海,但到底坐擁四海為什麼國庫裡拿不出一分錢。「臣惶恐,請皇上治罪。」

    得,這就耍無賴,死豬不怕開水燙了,遇到事情,逼急了就辭職,你又不能真的把他怎麼樣,不處置吧,等於自己認輸了,廷杖啦,貶官啦,他就興高采烈的回老家了,士林間就一片讚譽,什麼大人不畏強權,為國為民,積累個幾年聲望,然後又大搖大擺地回到朝堂上來了,皇帝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萬曆自然也一樣,現階段的他,對於耍起無賴的文人們,就兩個字,沒轍。

    「朕不管如何,朕的大婚,一定要大辦,不吝嗇花錢的辦,至於別的,是你們這些大臣考慮的事情,朕不管。」好,既然戶部尚書耍無賴,那我也耍無賴,甭管如何,這個大婚一定大張旗鼓的辦是一定的,不然顯示不出皇家的威儀,他萬曆丟不起范。

    「這……」幾人無語,哪有這樣的,從來都只有大臣不要臉皮,怎麼有皇帝這般無賴的,這傳出去也不是他們的損失,只能說皇帝不體恤大臣,眾人齊齊望向張居正,你是老大,你說怎麼辦。

    「皇上,如今國庫裡剛剛有些盈餘,不易鋪張浪費,還是以國事為重,不然如今皇上大婚需要銀錢,將來潞王選妃也要銀錢,此例不宜開。」作為文官的老大,既然大家都指望自己出頭了,自己若是不帶頭,那就讓眾人失望了。

    「倘若朝廷連朕大婚的錢都沒有,那這還是不是朕的朝廷,前宋每年歲入多少,為何到了我朝這點銀子都拿不出來!」萬曆問道。

    大明不認為元朝是中原的王朝,前面的正朔自然宋,然而宋朝每年的收入超過一億貫,要說宋朝盤剝百姓,那純屬扯淡,可是到了明朝,每年能能為結餘幾十萬兩銀子彈冠相慶,稍稍多收一點,馬上就有言官跳出來說你不體恤民力,盤剝百姓,與民爭利等等。

    說到底,明朝的稅制從開國以來,就有問題,朱元璋一開始定的制度確實能夠令天下修養生息,但這幾百年過去了,這幫人休養生息到肥頭大耳腰纏萬貫的地步了,朝廷竟然還改變稅制,僅僅抱著土地上那一絲絲可憐的銀錢,自然是說不過去的。

    要知道,整個大明朝,幾百萬兩銀子已經很多了,到了明朝滅亡,李自成卻一口氣從北京城裡抄出幾千萬兩銀子,等到了清朝,每年更是幾千萬銀子的收入不止,這些銀子是從哪裡來的?不要說是清朝時流入中國的,清初片帆不得下海的命令難道是假的,說到底,這些銀子在這個時代已經流入中國了,只是由於中國傳統的尿性,大家喜歡把銀子挖坑埋起來,沒有流通到市場上去而已。這一切,萬曆自然知道,既然知道,也就不打算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鬧了半天,皇上是因為這個啊,張居正率先反應過來,要說以前,他可能還不知道商賈到底有多少錢,現在由著皇帝「胡鬧」了兩次之後,若是再不知道,那他就是傻子了,要說不想著從中多摳出幾分來,那是不可能的。但這話,現在卻不易說出來,不然今天非要鬧翻天不可。

    就這樣,眾人皆是沉默,事情沒解決,但事情總要解決吧,很快,事情就被有心人傳到太后的耳朵裡去了。

    「皇上為何一定要鋪張浪費,為君者需記儉節,切不可學那昏君好大喜功之事。」不久,李太后就召萬曆去了慈寧宮,憂心忡忡地說。

    「母后放心,孩兒自然明白。」知道李太后給自己說這個也是關心自己,萬曆也是心中一暖,這種母子和睦是他最期望的。

    「那為何皇上今日和大臣們僵持不下?」李太后問道。

    「母后以為朝廷真的沒錢嗎?」萬曆似笑非笑地說到。

    「哦,這話是什麼意思。」李太后皺著眉,疑惑的問。

    「大伴,告訴母后,如今國庫和內帑分別有多少銀子。」萬曆對著侍立的馮保說到。

    「回娘娘,戶部雖然並非奴才職權範圍之內之事,但若是所料不差,約莫五百兩銀子還是有的,至於內帑,」馮保停頓一下後繼續道:「內帑如今存銀不下千萬兩。」

    「這麼多?!」李太后嚇得哆嗦。宮裡每年用度不過幾十萬兩銀子,如今內帑存銀竟然高達千萬,猛然聽起來,太超過她意料。

    「所以,朝廷自然不缺銀子。」萬曆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為何大臣們都說朝廷熬不出銀子?」李太后疑惑的問。

    萬曆不置可否地一笑,「大臣一個個恨不得朕用內帑之銀以充國庫,何時樂意從國庫中拿出銀子給皇家用,母親真以為如那些大臣所說,朕坐擁四海,這江山就是朕自己的江山嗎?」

    「難道不是?」李太后驚訝問道,在她的理解中,他兒子現在是皇帝,這天下不是他兒子的,難道還是別人的不成?

    「這天下,自然不全是朕的。」萬曆說道。「若是太祖和成祖在位之時,皇帝一言九鼎,天下是皇帝是一個人的天下,也確實如此,但是現在,」萬曆搖了搖頭,自嘲地笑了笑,「是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天下是朕的天下,也是士大夫的天下。」

    「為何如此說?」這話大大超過李太后的理解能力,徹底顛覆了她以往的看法,不由問道。

    「太祖與成祖是馬上皇帝,既然打下天下,自然不允許他人指手畫腳,然而之後直到朕,卻是由士大夫輔佐才坐穩天下,朕的聖旨若是沒有經過內閣,就是中旨,文臣可尊可不遵,內閣也可將朕的聖旨打回來,所以說,朕非一言九鼎,這天下自然也不是朕的天下,實乃士大夫的天下,國庫不是內帑,不是朕的私庫,大臣自然也不樂意為皇家多花一分錢。」

    「既然如此,那陛下今日與大臣們相爭……」

    「為何還白費力氣與大臣爭銀子?」萬曆笑了笑:「孩兒實際不是為了從國庫掏銀子,而是以後都不從國庫拿銀子,當然,國庫也別想從內帑拿銀子。」

    第二天,皇帝下旨,今後皇家用度皆由內帑出,不在動用國庫一分一毫銀子,國庫銀兩為國家財政,亦不動用內帑財政。

    朕不是傻子,萬曆心裡想到。按照歷史上,自己一輩子搜刮天下,留了幾百萬兩銀子給隆慶,結果呢,國庫裡沒了銀子,就請隆慶發內帑,發了一次又一次,這幫文臣養成習慣,沒有銀子就問內帑要,最後到了內帑告罄,明朝終於撐不住了。這其中國庫收的銀子到底在哪?天知道!

    內帑與國庫分清楚,以後不會拿一分錢給國庫,絕對不能讓那幫文臣養成沒錢就問內帑要的習慣,不然,大明也不需要這麼一群蛀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