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官場之紅色貴族

正文 第七十八章 碰頭 文 / 魚香肉撕

    「提留款總共有多少?」陸子民知道一般多收的款項都不會存入原來的銀行,遂追問起了具體金額。

    「接近四十萬。」見從廚房收拾完畢出來的王虹麗點頭示意,烏明華倒沒有猶豫,直接就道。

    「烏主任,如果沒有擔保的話,能不能對村民進行小額度的貸款?」陸子民接著又問了起來。

    「陸鎮長,這樣恐怕不太好辦,況且信用社的資金也不夠。」烏明華有些為難地說道。

    「烏主任,我幫你拉來不低於3000萬的款項,你負責解決貸款問題,你看如何?」陸子民笑著開出了條件。

    「陸鎮長,如果您真能拉來3000萬,我可以解決總額1000萬的貸款。」震驚之後,沉吟了一下,烏明華保證道。

    談過正事,陸子民繼續與王虹麗兩口子又聊了會家常,便帶著何國強告辭。

    晚上正準備睡覺的時候,陸子民接到了唐雯妍的電話,那頭好一陣埋怨,抱怨陸子民根本就不在意,電話都不打一個。

    陸子民趕緊安撫起唐大小姐,解釋了半天才算矇混過關,得以休息。

    這天剛一上班,陸子民就吩咐何國強通知各個副鎮長以及王虹麗在四樓會議室開會。

    等到何國強通知完畢回來匯報以後,陸子民交代過一些工作事項,略微等了一會,便端起茶杯起身去了會議室。

    推門進去一看,常務副鎮長李興光、副鎮長何建普、畢梁平、張貴軍、陶曉林以及王虹麗已經等在裡面,說來也怪,目前岷江鎮的黨委委員和政府方面都是雙數配製。

    陸子民坐在主位上和幾人打過招呼,放下茶杯後,笑著對旁邊的李興光說道:「興光鎮長,請你介紹下同志們的分工。」

    李興光點點頭,挨個介紹道:「我主要協助鎮長開展鎮日常工作,分管財政所、土管所、林業站、土地所、糧油站以及辦公室,何建普副鎮長協助分管城建站、經管站、農機站、排灌站和農技站,畢梁平副鎮長協助分管地方稅務所、郵政所、供電所、供銷社、派出所和司法所,張貴軍副鎮長協助分管水利站、客運站、安全辦、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陶曉林副鎮長協助分管計生站、文化站、鎮各級學校、廣播站、環衛所和衛生院。」

    介紹的時候,陸子民一一對其頜首致意,完後神色一凜,收斂起笑容,有心想要摸摸大家的底,說道:「同志們,這幾天我陸續跑完了咱們鎮下轄的古山、白安、東平、白江、何家五個行政村,發現除了何家村還算可以外,其他幾個村發展的勢頭很是緩慢,今天召集大家過來,主要就是討論明年岷江鎮的發展規劃,大家都談談想法,從興光鎮長開始挨著說起走。」

    「陸鎮長,各位,我覺得明年首先應該加大農業稅與提留統籌款的徵收力度,爭取沒有拖欠,其次就是想辦法解決民辦教師的工資拖欠問題。」協助掌管錢袋子的李興光開口說道。

    「興光鎮長,提留款的問題押後再說,怎麼咱們鎮每年300多萬的財政收入都還拖欠民辦教師的工資?」陸子民沒想到作為全國百強縣古城縣下轄的鄉鎮居然還會拖欠,說起來那時的工資並不高,以岷江鎮的財政收入支付起來是綽綽有餘。

    「鎮長,咱們岷江鎮的情況是由各個村裡自己支付,所以除了何家村,其他幾個村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陶曉林分管學校,比較瞭解情況,出言解釋道。

    「為何不由鎮裡直接支付,這樣民辦教師也好安心教書嘛。」陸子民問完後見幾位副鎮長都是詫異的望著自己,這才反應過來,想了想,繼續說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本地人,我知道你們的意思是哪有自己攬過來的,這個問題我也知道按理是教育局的職責範圍,但是諸位想過沒有,哪個村子沒有大家的親朋好友,民辦教師收入不穩定,誰還有心思教書,這些孩子又怎麼辦?所以從明年開始,我決定由鎮裡直接給民辦教師發工資,你們有什麼意見沒得?」

    「說起來鄉里鄉親的,早該解決這個問題,我贊成鎮長的意見。」何建普快退休了,最在乎自己的名聲,當即說道。

    「我也贊成,反正鎮裡也支付的起。」分管學校的陶曉林每年被要錢的折騰怕了,立馬緊跟著支持。

    畢梁平與張貴軍自不會反對,李興光在表示支持後又問道:「鎮長,那明年支付教師工資的費用做不做預算?」

    點了點頭,,陸子民道:「興光鎮長,你給財政所的老張打招呼,讓他做進明年的財政預算裡面去。」

    接著幾人就陸續根據各自分管的部門大致談了一下,當然基本都是空話和套話,倒是陶曉林就自己分管的部門提出些比較中肯的發展意見。

    陸子民聽完後沉吟了一會,方自緩緩談道:「同志們,最近我翻看了兩年來的各鄉鎮統計數據,對比了一下,各方面的發展都有所下降,這樣下去可不行。」

    說著陸子民用指節重重的敲了敲桌面,聲音頓時在空曠的會議室響了起來,幾個副鎮長的臉色就有些尷尬起來。

    隨即陸子民放緩語氣說道:「我琢磨了一下,目前咱們岷江鎮可以成立一個工業開發區,位置就放在何家村,然後在古山發展農家樂旅遊模式,吸引芙蓉市民以及周邊縣市的居民前來遊玩,至於其他三個村子因為耕地和農田的位置比較靠攏,可以根據土壤條件成規模的種植一些中藥材。」

    說完大致的思路後,陸子民又詳細地解釋了具體的實施步驟,完後讓大家發言討論。

    「鎮長,工業開發區我倒沒有意見,反正現在全國都這麼搞,可是古山村的基礎條件太差,如果貸款新建修葺的話,到時候一旦有很多村民還不起,恐怕風險有點大,是不是再等等?」李興光是分管財政的,對鎮政府貸款出錢之類的很是敏感,率先開口說道。

    「鎮長,我也有點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由咱們政府出面擔保貸款購買種植的藥苗並不妥當,一來這三個村子除去本身的耕地面積,餘下的農田並不多,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二來如果到時候賣不出去,政府不就白白損失。」何建普雖然與書記何國良是叔伯兄弟,不過並不依仗何家,歷來與老鎮長以及李興光關係很好,緊跟其後也幫腔道。

    陸子民也不以為然,笑著解釋了起來:「同志們,古山村看起來幾乎所有的房子都需要新建或是修葺,其實花銷也並不大,算下來平均每戶也才一萬帶點,全村400多戶也不到500萬。耕地面積少的問題,很簡單,不是還有許多荒山,到時候由鎮裡出面跟欣林業局溝通一下就解決了,至於銷路,只要藥材質量有保障,加上宣傳,我相信應該不是問題。當然,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風險,我想只要提前策劃周密,科學考證,就能盡量將風險降到最低。」

    經過反覆的爭論與溝通,幾人最終還是同意了陸子民提出的三個方案,因為陸子民拋出了重工業公司可能落戶的信息。

    陸子民也不管幾人是出於什麼目的,倒是覺得這樣的氛圍很好,圍繞著工作展開討論,比起一些舉手幹部強上太多,畢竟這世上連同自己在內,沒有誰能永遠正確。

    陸子民覺得提留款的問題在鎮黨委會上直接提更好,所以此次鎮務會議並沒有提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