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莊戶人家

正文 第七十七章 三年 文 / 五月貝貝

    一屋子的人,自然是沒讓李老頭打到馮氏,不過李老頭最後還狠狠地揍了馮氏一頓。倒不僅僅是因為馮氏丟了老李家的臉,而是馮氏弄出來的那場鬧劇傳到了錢夫子家,把錢夫子氣了個夠嗆。錢夫子是個清高的文人,最是愛惜名聲,許閨女下嫁本是一片愛才之心,馮氏這般鬧騰,知道的會說馮氏不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錢夫子家貪財,要多多的聘禮呢!要不是許婚的事早傳了出去,李有智又一再上門道歉賠禮,錢夫子估計都得退了這門親事。

    李三智家對這些事沒太多的關注,過了幾日,李三智親自給李老頭送去了二十兩銀子,算是李有智成親的賀禮了。柳氏嘗到了做小買賣的甜頭,也不再覺得行商是件難為情的事,慢慢的甚至還能幫著吆喝叫賣了。如今,李家的包子在鎮上已小有名氣,每日買包子的人絡繹不絕,光靠著每天早上賣包子,李家一月也能存到上十幾兩的銀子,且家裡頓頓還能吃上肉,可以說,悅珍初步的致富計劃完成得不錯。

    悅珍本以為生意紅火,人手不夠,柳氏不會再反對她跟著出去賣包子,哪知,柳氏在與李三智商量後,很快地以一月一兩銀子的工錢雇了林二嬸每日來幫著和面,包包子,還順帶以一月三百文的工錢雇了虎子去鎮上幫忙賣包子。這個時代的人工格外便宜,林二嬸每月的工錢就是一個壯年男子也很難掙到,何況她還能兼顧著家裡,只每日下午幫著和面、包包子,也不是什麼很吃力的活。李家這擺明了是要關照他們母子倆,自然是千恩萬謝,虎子也是個知道感恩的,李三智本憐他年幼,只要他每日早上跟著一道去賣幾個時辰的包子,可他卻很勤快,每天一大早的就起來。幫著李三智蒸包子,收拾要帶進鎮上的東西,下午歸家還要幫著一道包包子。不過,也因此,李三智夫妻二人對他更加憐惜,待他如同親子一般,二郎幾個見他願意,每晚還特意輪流地抽出時間來教他識字。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豐收的時節,三年過去。悅珍身量抽長。已長成為一個窈窕的小美人。清麗的臉上總帶著溫婉的笑容,每每出去,周圍總有些或調皮或羞澀的小子偷看,有那大膽的還會偷偷送份小禮物。或是一個自己捨不得吃的熟雞蛋,或是什麼好味道的零嘴,或是自己精心製作的小手工、、、初時,悅珍嚇了一跳,還常被桃花拿來取笑,多了,也就不在意了。悅珍覺得這些村裡愛慕自己的小子們大約也不是真的那麼歡喜自己的,大概就像前世裡的那些什麼夢中情人之類的,只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罷了。畢竟她長得不錯。還識字,在外一向也表現得知禮溫婉,在這莊戶人家裡還是少有的。那些人愛慕歸愛慕,就算得不到回應也沒啥壞心眼,不少比她大個幾歲的照樣成親生子。連來提親的都少有。在這莊戶人家,也沒有太多的規矩,只要不當眾拉拉扯扯、親親我我,也不會有什麼私相授受的說法,就是柳氏知道了也只是會心一笑,打趣自己閨女標緻,待到及笄之年時,自家的門檻大概都會被踏壞了。

    悅珍家裡這三年的日子是蒸蒸日上,過得紅紅火火的,已經算是青山村數一數二的好人家了。如今,悅珍家的宅子已換成了兩進的青磚瓦房,李三智和柳氏也不用每日辛苦地包包子,早起去賣包子了。去年,在悅珍的建議下,李三智去鎮上買了個小鋪面,又去牙子那買了兩房人,由於簽的是死契,李三智也不擔心灌湯包子的做法會外洩,直接把灌湯包子的做法教給其中廚藝不錯的劉嬸,鋪子也交由這兩房人打點,李三智只用隔些日子去查查帳。其實鎮上也不是沒人眼熱仿冒做灌湯包子的生意,可做得總不如李家的好,再加上李家的灌湯包子名聲在外,也只能以價格取勝。有了鋪子,悅珍又多添了幾樣吃食,像夏天會有涼面、涼粉,春夏冬會有「串串香」,這些新鮮的吃食每每都能獲得小鎮上人們的追捧。鋪子的生意紅火得很,有不少人眼紅,要不是柳氏的小弟如今已中進士當官,估計李家很難保住這個看著小小的,但收入不菲的鋪子。

    跟悅珍家裡的日子紅火想比,李家老宅卻是狀況不斷。先是在前年鬧出了紫珍心懷怨恨,故意使壞,使庶母芳兒小產的醜聞,紫珍那會本定下一門相當不錯的親事,那家的兒郎學問不錯,已考中秀才,家裡還有幾百畝的田地,他又是家中的獨子,本人的長相也稱得上俊秀,紫珍是滿意極了的,家中的長輩也都看好,都已下聘定好日子,只待來年春天出門子。可這事鬧得大,那家的主母嫌棄紫珍惡毒,硬是來退了這門親事,紫珍惡毒的名聲在外,年紀也大了,最後匆匆外嫁,聽說是嫁了一名來此行商的商人,連喜酒都未請,李三智夫妻甚至都沒能見到侄女婿。這事後,芳兒被抬為平妻,還爆出用嫁妝銀子在縣城裡開了家胭脂鋪子,李大智去年去考舉人未中,如今已隨著芳兒去了縣裡,找了一家學館坐館,歇了繼續科考的心思。大房嫡庶三個兒子都隨著李大智到了縣城裡,只留下楊氏在鄉下伺候長輩。悅珍雖不知道李家大房究竟出了啥事,但卻明白大房的芳姨娘確是個有心機有本事的,大房的妻妾之爭最終是妾室勝利了。

    楊氏落敗後,一直不得馮氏歡心,在家中的日子過得還不如以前的柳氏,如今李家老宅的家務大多都是楊氏和張氏在做,小馮氏是越發的好吃懶做了。不過她卻能奉承討好李有智的媳婦錢氏,在錢氏那裡得了不少好處,兩人的關係不錯。錢氏當年帶著大筆的嫁妝下嫁,因著馮氏的那場鬧劇,錢夫子以李家婆母不慈為借口,直接與李老頭和李有智相商,李有智成親後雖未分出去,但卻在李家老宅旁邊蓋了一座青磚瓦房,李有智偶有回來,都是在新宅子裡住的,錢氏更是除了在嫁來的頭個月以外,一直是在新宅子裡住的。因對馮氏沒好印象,她與馮氏的關係不睦,馮氏也看不慣錢氏的嬌滴滴的樣子,同住的那月不僅事事要丫鬟僕婦伺候,還這不吃那嫌棄的。馮氏看不過,一開始礙著李老頭和對錢夫子的敬重不敢多說,只提點幾句,可錢氏本是家中幼女,在家裡是被捧在手心疼的,哪裡受得了馮氏的說教,還嫌棄馮氏寒酸,小家子氣,兩人日日吵鬧不可開交,要不是這兩人都深知名聲對李有智的重要,一致瞞著不對外嚷嚷,估計這會,李家五房婆媳不和,大打出手的事早傳揚出去了。不過,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青山村也有不少知情人士在暗地裡嘀咕笑話馮氏當日巴巴的逼著當時窮得快沒飯吃的李家三房拿銀子出來做幼子的聘禮,花費大筆的聘禮娶了這麼個不孝的兒媳婦,把不孝的媳婦當寶,卻把孝順媳婦當草,自己找罪受,只是礙於李有智已是舉人老爺,不敢光明正大的議論。如今,李有智已於去年考中舉人,與錢氏一塊到縣裡居住。

    這三年,馮氏也不是不眼紅三房的包子鋪,楊氏和小馮氏甚至還慫恿著她打過包子鋪的主意,只李老頭如今很清白,柳家的兩個兒子已先他兒子一步中舉了,以後自己兒子少不了還要柳家人的幫襯,李老頭一輩子就指望著子孫上進,能得中進士當官,光宗耀祖,這會自是不敢得罪。何況,當年馮氏的那場鬧劇後,柳老爺子實在看不過眼,暗地裡找李老頭說叨過,言語雖說不嚴厲,卻語帶威脅,李老頭縱是心中不滿,也不得不下死力管束著婆娘不去找柳氏麻煩。去年柳家的小兒子中了進士,到翰林院當官,他也越發敬重著親家了。

    如今,李老頭與李家三房的幾個孫子很是親近,這三年,他的改變很大,老宅子成日裡吵鬧不安,李老頭常來悅珍家裡躲清閒。與幾個孫子孫女接觸下來,他發現自己以往真是有眼無珠,錯把魚目當珍珠,這三房的孩子個個聰明伶俐,勤奮知禮,孝順長輩,教養極好,難怪村裡人人都誇讚。二郎與李有智一樣十五六歲的年紀就中了秀才,去年更是中了舉人,李老頭如今一說到孫子就是我家二郎如何如何聰明,我家四郎如何如何、、、再也不提之前被夫子暗示勸退學了的大郎、三郎、六郎三人。

    其實李老頭以前的做法確實是有失偏頗,卻也是因為馮氏常在他耳邊說到自家的大兒子、小兒子如何聰明,二兒子如何嘴甜孝順,大孫子如何會讀書等等,使他把希望都寄托到了那些人的身上,對其他孩子就難免有所忽視。如今,看幾個常被馮氏誇的孫子被夫子評「朽木不可雕也」,還被寵壞了,就開始明白與自己相處了大半輩子的老婆子對自己說的話不一定都是真的,開始正視起三房來。這相處多了,就覺察到三房的好了,也開始真心維護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