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莊戶人家

正文 第八十二章 真相(二) 文 / 五月貝貝

    馮氏對李老頭還是很上心的,見李老頭捂著胸,氣得全身哆嗦,立馬急了起來,慌忙上前扶住李老頭大喊:「老頭子,老頭子,你沒事吧?老二、老四,快來啊,快去叫大夫,你爹不好啦、、、」

    「你、、、你竟是到如今都還不知悔改,你這是要毀了老三啊,這虎毒尚且不食子呢!」李老頭老淚縱橫一把推開馮氏。此刻,他心裡又氣又悔,是他當初沒好好開解老婆子,只想著究竟是十月懷胎,親身的孩兒,老婆子許只是一時沒轉過彎去,這血脈相連,哪是幾句閒話,多吃了點苦頭就能割捨的,許多相處些日子,有了感情就好啦。因此,才沒理會老婆子對三兒的不喜和諸多挑剔,這一步步縱容下,竟讓老婆子聽信那裝神弄鬼的算命先生的鬼話,以為三兒真是生來討債,是來克她的,讓老婆子心生執念,凡事遇到倒霉事都推在了三兒身上,這一來二去,生生入了魔,老婆子這是根本沒把三兒當做親身的孩兒看啊!

    「哪、、、哪有那般嚴重,我不過就是當著外人的面說了幾句老三家的不孝,哪至於毀了他?」馮氏訕訕地收回扶李老頭的手,心虛地飛快看了李老頭一眼後辯解道。

    「只幾句閒話,至於鬧得連四郎所在縣學的同窗都聽說老三一家不孝的事嗎?你且把你這些日子所做的蠢事一一道來,若有半句謊話,你且小心了,求神拜佛保佑老三一家最終能挽回名聲,無事,不然、、、!」李老頭這些年也經過不少事,心中雖酸澀難安,可卻也明白。只有鬧清楚事情的真相,他才好想出對應的法子,如此才能幫到老三一家。

    「我、、、我。說來我都是聽了老大媳婦的鬼話,這才、、、可老三家的也太不給臉了。連老大媳婦想去鋪子裡做個雜工都死活不肯要,我這一生氣,才、、、」馮氏心裡不滿,暗自想:還說不是來克我的,這才多大點事,連帶著一向敬重我的老頭子都開始不待見我了,前幾年。還因為老三挨過老頭子一頓揍,老頭子自成親來可都是沒動過我一根手指頭的。哼,若是早知道懷的是這麼個生了相剋,又不孝順的兒子。她當初就應該一碗紅花了結了他性命,也免受這十月懷胎以及生產的苦楚。

    可再不滿,面對著李老頭,馮氏也不敢造次,小聲斷斷續續地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向李老頭一一道來。

    原來。自打老大一房撇下楊氏,搬去縣裡居住後,楊氏就沒少打過三房鋪子的主意,只那會,李老頭不想影響大兒子剛剛穩定下來的好日子不願幫忙。李大智雖沒能考上舉人。可靠著親家柳家和錢家的面子,本身又有秀才的功名,還是很快在縣裡站住了腳並順利地在一家名聲不錯的學館裡入了館,當起夫子,還很受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敬重,一時間很有些意氣風發。大兒子找到這樣體面的活計,李老頭也覺得有臉面,一掃之前大兒子未能中舉的郁氣,在村子裡走路都有風了。因李大智教書所得的工錢在縣城裡根本不夠負擔一家子生活,家中的一切開支全靠陳氏的胭脂鋪子支撐,陳氏對李大智溫柔體貼,對兩個繼子也照顧有加,一家子被打點得妥妥的。李大智並不想楊氏來惹是生非,鬧得陳氏跟著不開心,私下裡與李老頭說過自己的難處,李老頭也不想楊氏過去影響兒子的生活,萬一楊氏再喪心病狂害了還年幼的小孫孫可咋辦,大兒子當夫子可得注重名聲了,楊氏又不是個大氣的,所以李老頭也不贊成楊氏到縣城裡去,因此是百般推脫,不願去遊說李三智。

    馮氏這時也因為剛失了個孫子而怨上了楊氏母女,不願意幫楊氏。其實誰都知道,紫珍之所以害得陳氏小產,與楊氏絕對脫不了干係,只紫珍一力承擔下來,咬死是自己一個人的主意,又因此弄得前途盡毀,不得已當了外地行商的小妾,也算是受了教訓,李家人倒不好怎麼懲罰楊氏。可楊氏在李家的地位可算是一落千丈了,連張氏都能擠兌她幾句,要不是兩個兒子苦苦哀求,估計李大智都能做出休妻的事。

    楊氏倒是個心思深,能忍的人,任馮氏百般折辱,任小馮氏千般欺凌,甚至是她一向看不上張氏讓做什麼活計時,楊氏也好不推脫地默默做了。對馮氏這個婆婆,楊氏是千般討好,萬般恭維的,這樣一段時日後,馮氏對楊氏的印象漸漸改觀了。前些日子,李三智直接越過家中的長輩(其實在族中僱人的事李三智有先與李老頭商量過的,李老頭年幼喪父,孤兒寡婦的多虧族人時時照顧和接濟才能長大成人,兒子發達了能幫襯族人,既讓他報了當初族人對自己的恩惠又能讓他面上有光,哪還有不依的。只這事,馮氏卻是不知的。)找族長在族中雇了人到包子鋪做活計,活不重,給的工錢還高,連李二智和小馮氏都心動了,還曾來求過馮氏去李有智家說話。馮氏確實也去李三智家說過這事,只李三智以人已招滿,沒適合二哥的活計為由把馮氏勸走,又多給了馮氏十兩銀子的養老錢。

    馮氏本也不太願意將嘴甜又親近的二兒子送出去做活計,一方面,她很清楚自家二兒子的德性,不想讓他吃苦受累;另一方面,這家裡已經有兩個兒子到了縣裡,一月都難得回來一次,她又一向不太待見三兒子、四兒子,便不想連二兒子這個唯一留在家中親近的兒子都像另外兩個得他心的兒子一樣,幾月都難得見上一面,所以得了銀錢後也沒多說。

    可楊氏哪會這般輕易放過大好的機會,私下裡沒少在馮氏面前說些什麼「孝順、孝順,首要的就是順,這順才是孝」「這兒子如今都不聽爹娘的話,將來還能指望他養老」之類的話。這馮氏一向好面子,聽了楊氏的挑撥,一想:這三兒子可不是拿銀子打發了自己嗎?這翅膀硬了,連自己的話也敢不聽了,連一母同胞的親哥哥的忙也不願意幫,果真不是個孝順的!這麼一想,馮氏的心裡便更不得勁,心裡的一團火總也發不出,因為楊氏總不經意的提起,馮氏便想起了好些李三智一家過往種種「不孝」的行徑。

    這人年紀大了,也有了些小孩子的心性,因為楊氏一直在身邊伺候,反倒是外甥女兼兒媳婦的小馮氏,為了巴上有銀子的陳氏,沒少往縣裡跑,用在馮氏身上的心便少了。這一對比下,更添了楊氏的幾分好,馮氏便覺得只有大媳婦楊氏是真心待她好的,以往竟是誤會了她,生生讓她委屈了。這麼一來,馮氏有了心事都與楊氏說,楊氏總能開解她,還能幫著想出一些好辦法,有時候,馮氏說起誰誰誰的閒話來,楊氏也都能陪著說,聽馮氏講古時,楊氏也很有耐心,馮氏對誰不滿,私底下怒罵誰時,楊氏更是一副要與之拚命的架勢、、、這麼一來,馮氏看楊氏就更順眼了,自然的,也對楊氏說了對李三智一家種種的不滿。

    儘管楊氏知道馮氏一向不待見三房,李三智畢竟是馮氏的兒子,一開始她還曾擔憂主意太過陰損,怕馮氏不能接受,還假模假樣地「勸」過馮氏。可越勸馮氏越火大,等馮氏不好意思地提出穿上破舊粗布麻衣,到鎮上縣裡哭訴李三智一家不孝,自己頓頓大魚大肉、綾羅綢緞、珠寶首飾不少,還開著生意很好的包子鋪,卻不管家中老父老母的死活,讓老父老母在家裡耕田種地維持生計,害得老父老母年紀一把上頓不接下頓,餓得面黃肌瘦,穿得連乞丐都不如、、、時,馮氏大喜,還親自想了到時如何哭訴更能得人同情。

    李家的包子鋪在鎮上、縣裡很是火熱,這鎮上、縣裡真是少有人不知的,等楊氏帶著馮氏淚眼婆陀地在人多處一哭訴,這留言立馬就人傳人滿天飛舞了,連李家的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二郎之所以沒趕回來也是因為鋪子的生意下滑,還有不少尊敬的師長、同窗因「不孝」的事前來過問,弄得他焦頭爛額,這才沒回村去。

    「你、、、你、、、」李老頭指著馮氏的鼻子正要開口說話卻噴出一口老血直接暈倒在地。這果真是一條妙計啊,看來平日裡真是小瞧了老大媳婦,李老頭暈倒過去的時候心裡還在暗想,馮氏只有些小聰明,是萬萬想不出那主意的,若是她能想出那主意,大概也就能知道這事的後果了,也就不會有這出了,馮氏還是挺在意自家除三兒子外的兒女的名聲的。不得不說,李老頭還是挺瞭解馮氏的,馮氏鬧出這場戲,本也只為出口氣,是想告訴眾人「看吧,都說我對三兒不慈,可卻是他先不孝的,生而克母不說,還不孝呢!」

    ps:

    對不住了,各位親!這幾日未能更新,實在是有原因的,我被調到另一個地方工作,恰好朋友闌尾炎開刀,這公司醫院兩頭跑,我真是忙得快連吃飯的時間都沒了。今日就是端午節了,正好放假一日,我才能熬夜碼字,看在我熬藥碼字的份上,親們就原諒我吧!要繼續支持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