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烽火歲月

《》正文 第二六七章 吳曹震動 文 / 洱文

    第二六七章吳曹震動

    杜歷非常的鬱悶,應付了一個張松就不容易了,沒想到少帥居然也橫插一槓子。還好的是,這個問題他在準備來奉天就考慮過。那就是,如何讓他在這輪變動中最不顯眼。總之,就是不能讓日本人覺得,他杜歷還是有些真才實學的。不然的話,到時候杜歷就坐蠟了。

    所以,少帥雖然一下子捅到了他的死穴上,他也就是沉吟了一下就給出了一個答覆。很簡單,除了他們這些絕對信任的高層之外,對下面的官兵就說,演習對象是某某軍,某某師。到時候,讓這些部隊配合佯動一下就可以了。

    說道這裡,杜歷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從中,他又看到了一個誤導日本人思維的辦法。那就是,在演習過後,如果杜歷失敗了,那麼在所有人看來完全是應有之意。畢竟,少帥的部隊根本就說把其他部隊的精銳全都給集中了起來。

    但是,如果杜歷贏了呢?雖然,誰都不認為這種情況會出現。但是,看到杜歷自信滿滿的樣子。他們也不能完全否認有這種情況出現,那麼作為替身的那幾支部隊肯定會一下子出名了。

    而對東北虎視眈眈的日本人,突然現居然冒出了這麼一支精銳部隊,他們的反應之精彩也就可想而知了。聽到杜歷的話,張作霖他們的臉色都很精彩。雖然,他們不認為這對大局有什麼作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只要他們工作做到位了,讓日本人沒有理清其中的道道的話。那麼面對突然冒出來的這麼一支『精銳』,日本人必須得分配他們的力量去防備。這樣的話,其他地方受到的壓力也就會減少許多了。而在某些時候,多一個兵少一個兵也許就會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了。

    而最讓張作霖滿意的是,這個想法顯然是杜歷當場想出來的。()也許,沒有張學良的那次逼問,這個主意就要胎死腹中了。而顯然,這種能力也讓張作霖有些看重。畢竟,時不時就有一個新穎的點子冒出來。雖然,其中有些還得加以推敲,潤色,但也絕不算差了。

    而顯然,對這樣一個『人才』,卻要把他放到偏院的黑龍江去,這讓張作霖有些後悔了。他開始琢磨,是把杜歷留在他身邊,當一個幕僚之類的角色好呢,還是讓他去訓練那麼一支僅僅是存在於杜歷描繪當中的精銳好呢?對於張作霖來說,這個選擇還真是有些為難。

    張作霖的沉吟,也唯有張松能夠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剛才,他就因為不得不以後都得叫杜歷教官後悔了。現在,張作霖居然動了把杜歷留下的念頭,這就讓張松越後悔了。如果,他沒有無事找事兒的話,這會兒張作霖就不會動那些念頭了。

    當下,張松很快就振作精神,插科打諢把張作霖的注意力給轉移了過去。好在,張作霖對杜歷描述的那樣一支部隊還是有些期望的,所以並沒有在這個事情上面糾結了。這讓張松大鬆了一口氣,很快就委婉的提示張大帥,他今晚休息得夠久了。

    作為東北王,張作霖的事務非常的繁忙。今天,能夠和杜歷蘑菇這麼久,完全是因為杜歷今晚的表現相當的驚艷,聽到張松的提醒,雖然他很想再聊一會兒,希望聽到杜歷更多靈光一閃的東西。但是,杜歷也知道過猶不及的東西,適時的提出了告辭的意思,張作霖才不得不讓他的侍衛隊長王忠把杜歷給送了回去。

    「和吳佩孚以及曹錕他們的密函擬好了麼?」

    等杜歷一離開,張作霖當下就進入了狀態。雖然,杜歷一直沒有離開,但是他們今兒個商量的一些事情,就已經安排下去了。當然了,最為優先的是和直系之間的談判。杜歷所描述的一切,那都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和直系維持和平的局面。

    雖然,張作霖不認為這個時候,吳佩孚他們還會堅持武力一統的觀點。但是,誰也不能肯定他們是不是腦子裡缺根弦,要執意動統一之戰,或者說他們也許會認為是自己在求和,然後提出一些苛刻的條件來。所以,張作霖必須得等把直系穩定下來之後才進行其他的舉措。

    「已經擬好了,是不是拿來給您簽字?」

    「嗯,簽字之後就出去吧,先等等他們的消息。一切部署暫不變動。等那邊來了確切的消息之後,咱們再收回力量。還有,他們這會兒正在準備和浙江的盧永祥開戰,原本,按照我們的計劃是到時候以援助盧永祥的名義再次入關的。但是,得防備他們打著各個擊破的注意。要弄清楚他們究竟是明白了現在我們面臨的局勢,還是準備先解決盧永祥再來和我們作戰,別到時候被他們擺了一道,而我們正在搞全軍大比武之類的,反倒被他們搞一個措手不及就讓人看笑話了。」

    「這個好辦,完全可以把盧永祥也牽扯進來。他們如果同意的話,就不得再次吞併其他人的地盤,必須得維持現在的態勢。」

    「好,就這麼辦。」

    既然做出了決定,張作霖就不打算繼續管這事兒了。他相信,以他的團隊,對直系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還是能夠判斷出來的。如果,直系不接受他的這份好意,他並不介意按照原計劃執行。雖然,這樣一來他也就取代現在的直系,成為列強環視的目標。

    「既然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把張將軍請回來?」

    眼看張作霖要埋頭批閱文件了,張松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個建議。他所說的張將軍,就是大名鼎鼎的狗肉將軍張宗昌。第一次的直奉戰爭,奉系可謂是全線敗退。但是,敗得最狼狽的,或者說最先鬆動就是張宗昌的部隊。

    戰後,張作霖曾經想作張宗昌來著。不過,張宗昌知道自己有事兒之後,更是上下鑽營,特別是張氏父子面前的紅人郭松齡更是被他打點得妥妥帖帖的,這才讓他逃過一劫。不過,逃過一劫歸逃過一劫,他還是明白自己必須有自己的用處。

    所以,這一次當張作霖想動一下,報仇雪恨的時候,就把張宗昌派到了山海關一線。而張宗昌也明白自己來這裡的原因,憋著一股勁兒的和直系製造衝突。不但是執行張作霖的意願,更重要的是,他得打一個翻身仗,不然的話,上一次的失敗就會一直陪伴著他了。而想要打翻身仗,就得有大仗打,而現在能夠和奉軍打大仗的也唯有直軍了。所以,他們算是一拍即合。

    而現在,還僅僅是小敲小打,等過上一段時間,就是真正的開火了。到時候,究竟是誰先開火也就是雙方扯皮的事情了。如果按照原計劃的話,有這麼一個人在前線搞風搞雨當然符合東北的利益了。但是,現在準備和談了,有他的存在,肯定就是一個阻礙了。

    畢竟,張宗昌手底下也有不少人,真讓他在那裡撒歡的話,想要安安穩穩的和談成功還真是沒多少的可行性。到時候,說不定會讓直系先懷疑他們的誠意了。所以,張松才提出了這麼一個建議。

    「嗯,讓他回來一趟吧。同時,告訴他,一切行動暫停。理由嘛,就是沒有他在前線坐鎮,手底下的人不一定掌握得好火候。畢竟,有些事情還真是過猶不及。想來,他應該滿意這個說法的。」

    張作霖這邊倒是安穩了下來,但是他出去的兩封電報在北平卻引起了軒然大*。當然了,說軒然大*也許有些不合適。畢竟,收到他電報的也就兩個人而已。再加上他們的機要秘書已經電報員,也就是總共也就不到十個人知道這件事情而已。

    「備車,去大總統府。」

    對曹錕,吳佩孚還是有些特別的感情,有些佩服也有些鄙薄,這些年來直系也就他們兩人苦苦支撐。其他後起之秀,如馮玉祥之流,更多的卻是在乎他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把他們自己看成直系這個大集體中的一員。

    但是,無論怎麼說吳佩孚是一個軍人,或者說更多的人認為他是一個儒帥。雖然,他並沒有如同那些前朝的儒生那樣迂腐。但是,還是覺得曹錕賄選總統的事情做得有些孟浪了。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曹錕做得太不小心了。反正,北平是他們直系的控制範圍,真有多少人不開眼敢和他們硬頂?只要拿下幾個關鍵點兒就可以了。但是,曹錕卻把事情搞得一團糟,最後更是成為了一個大笑柄。

    吳佩孚一直認為,當初若是聽從了自己的建議,不賄選,或者說是做得隱蔽一點兒,那麼現在直系的處境應該會好很多。但是,有些不滿歸不滿,現在兩人可算是在同一條船上。而且,不管他是以什麼手段當上總統的,他總歸是他的上級,一些必要在尊重還是得保持的。所以,不管這個時候曹錕有沒有受到類似的電報,他依然得趕過去。

    畢竟,張作霖來的電報上的內容實在是太過震撼了,他們必須得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決定。

    !!!!!!!!!!!!!1!

    !最!!小!!!!!!6!

    !新!!!!說!!!!k!

    !!!最!!!!網!!.!

    !!!快!!!!!!!!サ!

    !!!!!!!!!!!!!n!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