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烽火歲月

《》正文 第三三七章 猶豫 文 / 洱文

    第三三七章猶豫

    張作霖的話,讓杜歷陷入了沉思,或者說是讓杜歷有些尷尬。說到底,他並不認為他這隻小蝴蝶能夠讓歷史發生太大的改變。即便是,他知道了歷史的走向。但是,他本身所能夠掌控的實力,並不能足以讓這個龐然大物發生絲毫移動的意思。

    確實,所謂的蝴蝶效應,讓他明白,只要他去做了。那麼,總歸是讓歷史會有所改變。但是,蝴蝶煽動的翅膀,也只能是引起一陣龍捲風而已,並不能讓世界發生改變不是?

    而現在杜歷就是那麼一支小小的蝴蝶,他煽動的翅膀,確實能夠讓歷史發生些許的偏差。但是,並不能讓歷史大勢發生改變,而現在這個歷史大勢就是自從凡爾賽體系確立的那一天開始,二戰就已經在醞釀當中了。而作為其前奏,日本侵華也會拉開序幕。

    而日本人侵華,當然會以東北為第一塊跳板。杜歷並沒有改變歷史的能力,也沒有改變歷史的決心。所以,他現在向張作霖提出的一切建議,除了實打實的加緊訓練,強化自身以外,其他的就是在敗退之前,破壞東北的重工業,讓日本人得不到太多的東西。

    也就是說,從頭至尾杜歷就沒有想過,真的讓東北軍在東北系統的堅持抵抗。歷史上,張學良為什麼會一槍不發的退出東北,杜歷並不知道,這也許是一個永遠的謎團。但是,杜歷也不想去知道。因為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杜歷並不認為自己有改變張學良想法的實力。所以,真當那一天到來之後,張少帥百分之九十九還會和歷史上那樣做出同樣的選擇。那樣的話,如果從現在開始,張作霖就大規模的蓄積武器彈藥的話,到時候又只能落入日本人的手裡了。

    但是,張作霖的話讓杜歷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他為什麼就不能嘗試一下呢。多了,就算是以東北的財政,應該也不能支撐。但是,即將要籌備起來的新一軍,東北應該有實力讓他的裝備水平達到和小日本差不多的程度。

    而在九一八的時候,日本在東北的所有軍力加起來,也就是接近三萬人而已。只要張作霖不死,那就值得嘗試,值得期待。即便是張作霖依然不能免俗,那麼新一軍也一定會是張學良的心頭肉,即便是依然腳底下抹油跑了,那麼他依然會把新一軍帶著,到時候也不會落在日本人手裡。

    「呵呵,大帥,我覺得您誤解了我的意思呢,是說咱們以後的重點得放在咱們和日本人差距不是太大的項目上面。比如說,單兵素質,比如說士兵的槍法,士兵的戰鬥**之類的。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急起而追的。

    而在炮兵這方面,老實說我真看不到什麼希望。您說咱們也有炮兵部隊,這個我明白。但是,這其中的差距簡直不能以道里計,咱們的炮兵最大口徑是多少?而日本人呢?日本人的重炮口徑可達150mm,而100mm以上的,相對於我們華夏來說,說它們種類繁多也絕不為過,咱們的大炮能夠和他們比嗎?」

    說到這裡,杜歷突然有些說不下去了,因為他發現如果再說的話,自己的氣勢就要瀉了。倒沒有多懸乎。杜歷說這些有的沒的,無非是想要敘述一個事情,那就是日本人的大炮比東北軍的厲害得多。所以,東北軍就得避開這點兒。

    但是,杜歷的這種論調,怎麼聽怎麼彆扭,就連杜歷這個說的人也有些說不下去的感覺。無他,這無非就是當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那些個堅持投降主義論調的人們的說辭。比大炮,比空軍,比海軍,比國力等等,什麼都比不過日本人,那還打什麼?投降得了。

    雖然,杜歷收嘴收得快,而在他收嘴的時候,雖然他的意思已經表達了出來。但是,還是讓張作霖察覺到了。當然了,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臉上浮現了一絲笑容。

    「這個也沒什麼辦法,咱們這裡的大炮最大的也就是75mm了,和小日本的重炮比起來確實有些不夠看,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咱們這些家底兒,也不是憑空生出來的,還不是一點一點兒的從老外手裡淘換來的。以前,咱們可謂是一無所有,至少現在我們的瀋陽兵工廠,能夠生產重機槍,生產自己的大炮,雖然口徑不大,但是這也是咱們自己生產的。另外,咱們再掏出點兒銀子,看看能不能從國外淘換點兒重炮來。到時候,即便是不能和日本人的炮兵一爭長短,但是在有個萬一的時候,已經足以讓我們不會完完全全的被動挨打了。」

    「從老外那裡買?能夠買到麼?」

    聽張作霖這口氣,顯然並沒有覺得重炮的價格有多貴,也不覺得要養一支炮兵究竟有多費事兒。但是,杜歷還是覺得這個想法不靠譜。畢竟,這買的東西,想來不會太高級。就如同後世的先進導彈,顯然不會賣給其他國家。而這個時代,重炮就是類似的玩意兒。有能力製造這玩意兒的國家,全都藏著掖著,絕對不會輕易的賣給其他人就是了。

    「德國,意大利我們都接觸過了,特別是德國,由於一戰的戰敗,他們很多軍火都閒置了下來,但是即便是如此他們也沒有出賣的意思。但是,我的意思呢,事在人為嘛,只要咱們付出足夠的代價,總是能夠取得一些收穫的。他們不賣,無非是價格談不攏而已。只要我覺得,現在局勢足夠危機,我會出一個他們難以拒絕的價格的。」

    顯然,張作霖覺得,他買不到重炮,是因為價格上面談不攏而已。但是,杜歷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這應該不是價格的問題。不過,在這個興頭上,杜歷還是不想打擊張作霖的興趣。而且,他覺得與其在歐洲各國上面浪費時間,還不如在美國人多花費點兒功夫呢。

    畢竟在杜歷看來,美國人說到底,他們就是一個絕對的,利益至上的國度,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只要獲取的不是危急美國國家安全的東西,他們應該都會毫不猶豫的放行。()而且,還沒有經歷二戰的洗禮,美國人在國際上的地位還遠遠沒有提高到足以扯高氣昂的地步,而美國人現在也還沒有指手畫腳的習慣,更沒有資格把世界各國和他們的親疏不同而區別對待。所以,杜歷覺得這個時候機會還是蠻大的。

    「呵呵,你小子回過神來了吧?不過,我覺得你應該不是那種一味想著打不過的人啊,你是怎麼想的?沒有了炮兵部隊的支援,咱們拿什麼和日本人的炮兵抗衡?」

    「坑道。」

    杜歷毫不猶豫的吐出一個名詞,這個只要是後世的華夏人,除了那些灰主流之外說不准外,其他人應該都熟悉的名詞。抗美援朝,那是自漢唐之後,華夏軍人再次楊威的戰場。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坑道這個詞語才會被杜歷他們所熟知。

    雖然,杜歷根本不瞭解這個坑道究竟是如何修築的。但是,他們既然能夠在五十年代美國人的火力下堅持下來,那麼面對現在根本和美國人沒得比的小日本,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坑道?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土木作業,我們現在的戰壕只能在低檔敵人衝鋒的時候發揮一些用處。但是,面對敵人的大炮並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是如果我們在地下挖出一個個大洞來,而只要這些洞足夠的堅固,在日本人炮擊的時候,躲在裡面,就不會受到任何損失了。」

    老實說,雖然杜歷並不瞭解,但是也明白坑道是一個複雜的體系。而且,對於他這個門外漢來說,要把這個東西解釋清楚還真是不容易。但是,好在的是他也不需要做出更詳細的解釋,只要讓張作霖明白這樣做的好處就可以了。果然,聽到杜歷這麼一說,張作霖滿意的點了點頭。

    「聽你這麼說,倒還是有些靠譜,這個東西也就和所謂的防空洞類似是吧?」

    「當然不能只是類似於防空洞這麼一個功能,這個坑道是一個四通八達的系統,一到戰時,咱們的所有部隊就進入坑道當中,依靠著四通八達的坑道,哪裡吃緊,預備隊就上去支援。理論上講,只要擁有足夠的食物以及彈藥補給,那麼咱們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雖然,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不敗的防線。但是,小日本想要啃下這個硬骨頭,怎麼也得掉兩顆大牙吧。小日本才多少人,咱們多少人,拼他們幾次,他們就吃不消了。」

    說到這裡,杜歷也有些黯然,就算是被引為自豪的抗美援朝的勝利,華夏的損失絕不會比老美子少。現在,面對小日本,似乎也得走這一條路了。但是,杜歷擔心的卻是,說不定連走這條路的機會都沒有。

    「小歷,你說這麼多,這些玩意兒,也就你一個人才明白啊,就算是這個所謂的坑道,顯然也不是隨便挖一條地洞就可以了吧。所以,到時候還得你做一個樣板出來。說句老實話,我倒是想你一直留在奉天,先把這些事兒倒騰出來再說。不過,看你那樣子,你最在意的還是你那個所謂的特種作戰吧。」

    「這些東西,我也僅僅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您找一些擅長土木作業的,讓我和他們說道說道,他們也就是沒有想到這一層而已,只要想到了,做得肯定比我這個不怎麼挨邊兒的半吊子強。不過,您要是決定了,那麼以後部隊的訓練內容,也就得多出一項土木作業了。

    畢竟,戰場瞬息萬變,咱們不能確定咱們的工兵部隊能夠時時到位,所以如果出了紕漏,比如說有什麼損壞啥的,還得他們自己動手。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官兵的訓練強度可就不小了,說不定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有怨氣。

    而這些怨氣,您可得排解好了。畢竟,雖然這點兒怨氣還不足以引起兵變,但是卻足以讓他們在訓練的時候不上心,這樣的話,訓練也就達不到應有的目的了。而達不到目的的訓練,還不如不做那種無用功呢。」

    「你既然提出來,那麼就肯定有辦法解決,說說看吧。只要是,我能夠做到的,我一定照辦。」

    「沒什麼太好的辦法,讓軍官們都收斂點兒脾氣,面對士兵有怨言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打罵,要讓士兵明白,做這些不是無用功,戰時這些東西都是保命的資本。如果,不能保住性命,那麼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加餉加餐而已。這樣的話,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我才有先前的想法。畢竟,咱們的財政並不是很寬裕。」

    「呵呵,加餉還好說,加餐是怎麼回事兒?一日三餐,已經算是不錯吧,難不成還得整四餐不成?」

    「當然不是四餐了,我的意思是說,得讓他們吃得更好而已,即使不能做到每天都有肉,至少也得兩三天吃一餐肉,不然的話,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體力完成每天的巡練。您應該不知道,我在山上的時候,給那些參與訓練的隊員,每天在吃這一方面花費多殺嗎?每個人每天三到四塊大洋。雖然,普通士兵的訓練量沒有他們的大,用不著花費這麼多,但是要想達到最大的效果。那麼,每天一塊大洋的花費算是比較合適的。這樣的話,那份花費可就海了去了。」

    確實,東北軍現在的正規軍至少有二十萬人,如果真要按照杜歷所說的這樣,每天的光是在伙食上面的花費就得是二十萬大洋。二十萬大洋啊,雖然張作霖非常的闊綽,在歷史上曾經資助孫傳芳他們幾百萬大洋。但是,這種軍費開支,也不是他能夠負擔得起的。

    果然,聽到杜歷這麼一說,張作霖當下就沒有絲毫掩飾的皺起了眉頭。不過,很快他的眉頭就舒展開了。顯然,不管是什麼辦法,他已經想到了解決辦法。不過,張作霖並沒有向杜歷說明的意圖。

    不過,張作霖沒說,杜歷也明白能夠打什麼主意。擱在其他國家,那就是甲種軍,乙種軍的區別。但是,若是擱在華夏,那麼就是嫡系和旁系的區別了。顯然,張作霖的意思,就是他的嫡系開始按照杜歷所說的這個來,其他的那就一切按照原樣吧。至於真到了打仗的時候,他們也就是炮灰的命。

    杜歷嘴唇動了動,他非常明白這種做法的弊端,那就是派系林立,嚴重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而且那些旁系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說不定就給人背後來一下子。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除非把部隊縮編,但是這種縮編只能是一種妄想。

    畢竟,既然有嫡系和旁系之分,那麼非嫡系也就是和張作霖有那麼一些不對付,或者說是不貼心的人掌管。把他們的部隊給撤了,那簡直比要了他們的老命還難受。說不定,到時候還會引起他們的猜疑,不但不縮編,還會改頭換面,或者說是製造事端,擴編他們的部隊。因為,他們也許會認為這是張作霖要拿他們開刀了。

    既然不能縮編,而財力又不能維繫所有的軍隊,那麼也就唯有重點發展一批部隊了。而人都是有私心的,這重點發展的部隊,也就唯有是所謂的自己人了,也就有了嫡系的說法了。

    突然,一個想法竄入杜歷的腦海,他的這種做法究竟是對還是錯。他現在給張作霖支的招兒,有些類似於走精兵路線。但是,他不知道這種做法究竟是對還是錯。自己這個半吊子,究竟能不能真的打造出一支精兵來還真是說不準。就算是,打造出來了一支所謂的精兵,但是和日本人的常規師團比起來,究竟如何杜歷更是沒有半點把握。

    如果,自己讓張作霖花費大力氣打造的所謂精英兵團,並不能和日本人的軍團比擬,那麼自己這種行為是不是算是丟了西瓜揀芝麻呢。畢竟,花費在這上面的錢財,完全足以讓張作霖再拉起更多的軍隊。在單對單不行的時候,人海戰術也就成為另外一個選擇了。

    不過,這個念頭也就是在杜歷的腦海裡面一閃而過,畢竟自己總歸是做了一些什麼,雖然到時候結局並不一定如杜歷所期望的那麼完美。但是,肯定會比杜歷什麼都不做,任由歷史向前滑動來得好。這一點兒,杜歷無比的堅信。

    更何況,當恐慌開始蔓延的時候,人海戰術顯然並不是很適合。比如說,淞滬會戰的時候,人數幾倍於日軍,依然被日軍像趕鴨子一樣,落荒而逃不是。那時候,只要有一支精銳能夠負擔起殿後掩護的任務,絕不會演變成一場大潰敗不是。

    不過,按照近代軍閥保存實力的做法,事不可為的時候,第一個撤走的就是所謂的精銳,留下斷後的則是那些所謂的雜牌,焉能不演變成大潰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